译后记 布拉格之光

错失之爱  作者:兹旦内克·斯维拉克

初识兹旦内克•斯维拉克(Zdeněk Svěrák),是二十多年前在布拉格观看捷克电视台的娱乐综艺晚会,清癯瘦高的斯维拉克和搭档在舞台上表演类似于中国对口相声的节目,神态自若的两人将机智诙谐的对白脱口而出,现场的观众乐翻了天,表演者却不动声色。在乐不可支的同时,我记住了“斯维拉克”这个名字。之后陆续又欣赏到他主演或参演的一部部影片,屏幕上“编剧”一栏,赫然也是他的名字。逐渐发现,这位蓄络腮胡子的中老年男子,原来是如此多才多艺,且久负盛名:不光集剧作家、电影编剧、影视及舞台剧演员、词作者的身份于一身,同时还是布拉格齐莫尔曼(Cimrman)剧场的创始人之一。到今年翻译完“布拉格故事集”,我才对他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奥斯卡盛宴上的常客

斯维拉克创作了几十部影视剧本,写有四百多首歌词。他担当编剧的电影《我的甜蜜家园》(Vesničko má střediskovǎ,1985)、《青青校树》(Obecná škola, 1991),先后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1996年,由他儿子扬•斯维拉克执导、他任编剧并主演的《给我一个爸》(Kolja, 1996),荣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并且包揽多项国际大奖。2007年,父子俩联手打造的《布拉格练习曲》(Vratné lahve)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并摘取了捷克电影最高奖项“金狮奖”的最佳编剧奖。

有评论说,斯维拉克父子的影片善于将民族历史与现实反思相结合,温情幽默的对白、舒缓柔曼的音乐、原生态的波西米亚风情,以及浓郁的人文情怀,紧紧地攫住了全球观众的心弦,在国际影坛别具一格。

此外,斯维拉克还创作广播剧、诗歌,为少儿写童话,他善于从日常琐事中发现其幽默性。由于他的卓越才艺,在2005年观众提名票选“最伟大的捷克人”电视活动中,斯维拉克跻身第二十五位。鉴于他对捷克电影事业的卓著贡献,2011年3月,在捷克电影“金狮奖”的颁奖典礼上,斯维拉克被授予“终身成就奖”。在2014年第49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电影节主席巴托斯卡亲手为他颁发“水晶球奖”。2015年,东捷克州大学为表彰斯维拉克对捷克语言和文化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授予他金质奖章和荣誉博士学位。

斯维拉克身上迸射出的光芒,印证了米兰•昆德拉的那句话:生长在小国实在是一种优势,“要么做一个可怜的、眼光狭窄的人,要么成为一个广闻博识的‘世界性的人’”。

斯维拉克属于后者。

72岁成为畅销书作家

斯维拉克毕业于布拉格查理大学语言文学专业,做过多年中学语文教师,他的作品以语言挑剔、苛求完美著称。2008年秋天,72岁的斯维拉克推出第一部小说集——《短篇故事集》(POVÍDKY,中文简体版译名《女观众》),一举摘得 “畅销书作家”的新桂冠。

这本书,书名直白简约,所收十个短篇故事主题各异,以其温润无瑕的精湛文字、诡异的智慧、淡淡的幽默,给人带来愉悦的阅读情趣,横扫圣诞节前的捷克图书市场,荣登捷克最畅销图书榜首,轻松售出几十万册。

处女作的巨大成功,激励斯维拉克再写续集。2011年《新短篇故事集》(NOVÉ POVÍDKY,中文简体版译名《错失之爱》)如期而至。这一次一共推出九个短篇故事,其中《复视》以中篇的篇幅,一篇抵两篇,弥补了出版商要求的十篇。毫无悬念,第二本小说集风靡全国,再次成为图书畅销排行榜翘楚,并拿下捷克重量级奖项镁文学2012年度“读者奖”。

2015年,斯维拉克出版了《电影故事集》(FILMOVÉ PŘÍBĚHY),收录了《给我一个爸》《青青校树》《布拉格练习曲》和《赤脚》(Po strnisti bos, 2017)四篇作品。以上述小说为蓝本摄制的影片,前两部早在20世纪90年代已驰名世界,影片以温情与悲悯的写实手法以及浓厚的时代印记问鼎奥斯卡大奖。而《布拉格练习曲》具有较强的自传体色彩,他的导演儿子也怀揣好奇心,想了解老年人是否暗藏不可告人的想法,持续半个世纪的婚姻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并一再叮咛父亲写出实话来。《赤脚》则是作家对“二战”期间随父母在乡村度过的童年生活的深情回眸,这个故事曾在2013年单独成书出版,是当年的年度畅销书,出版不到三个月即销售近六万册,2014年再次斩获捷克镁文学年度“读者奖”。2017年《赤脚》被搬上银幕,2018年参加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入围15部“天坛奖”主竞赛单元影片。

斯维拉克曾这样坦陈心声:“短篇故事好比一垄畦地,长篇小说则似一片广袤的田野。我始终深知自己耕作不了田野,然而畦地上的活却令我心心念念。”接受媒体采访时,斯维拉克透露,小说集的出版实现了他高中时的梦想,那时他梦想成为短篇小说作家,然而他却写了一辈子电影和戏剧剧本,写了几百首歌词;他创作的几篇短篇小说,却始终尘封在抽屉里。好在步入人生暮年的斯维拉克,依然做出了华丽的转身,逐一面世的小说集,不负众望受到青睐和喜爱,赢得了从专业评论到普通读者的一致赞誉。

“我将果核还原成一枚樱桃或者李子”

斯维拉克的创作灵感来自生活,来自他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细节的揣摩。他笔下的主人公,跟剧本人物或者他经常扮演的电影角色一样,大都为普通人,在生活中不甚成功,又不失天真俏皮。这些人会遭遇尴尬和困惑,他们面对的问题、陷入的境遇,读者会感觉似曾相识,仿佛这种命运随时也可能降临自己身上。而故事主人公处理困境的方式,往往凸显了其可爱和善良,他们设法遮掩所面临的窘境,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体面地“摆脱”窘境而不伤及别人,然而始料未及的结局和自嘲调侃的妙语,又让人忍俊不禁。

作为资深影视作家,斯维拉克驾驭当代生活素材精巧练达,浑然天成,这一点他秉承了捷克文学巨擘恰佩克的风格,而故事发生地布拉格的都市环境,则延续了捷克短篇小说大师扬•聂鲁达的传统。斯维拉克对这两个先贤开创的传统既敏感又熟稔,他对细微琐碎的人类故事有着敏锐的感知,他关注繁芜的市井场面,捕捉现实生活的矛盾与苦涩,展示人性的弱点。如《法院来信》中的那种情形,读者无疑很熟悉,曾经耳闻,甚至亲历。如《追踪记》,假设掩住作者名字,它可以视为扬•聂鲁达《小城故事》中的某一篇,它抓住了布拉格夜幕下富有诗意的特征,包括故事人物类型——温文尔雅的怪癖,还有那怀旧又惆怅的结尾,即“诗意的不确定性”正慢慢地被湮没。

斯维拉克是玩味语言的高手。耐人寻味的叙述凸显了作家的语言功底,精致自然的文字读起来流畅、熨帖,其隐喻、语感和可视化表达不同凡响,造句简单,却极其形象。譬如《错失之爱》中,托马斯说:“你这个人心真狠。牛一般的大脑,心眼却小过老鼠。”或者《复视》中,钢琴师走进城堡,“庄园的木地板弹奏起木质音乐会,宛如三十把走音的小提琴”。每个词都恰如其分地体现出作者对不同命运际遇的悲喜交加和细腻的透入感。作者把哲理思辨和睿智妙语奉献给读者,那些点睛之笔时常出现在故事结尾,彰显主题和情感维度,给人启迪,发人深省。

作家的叙事世界是仁慈的,以仁慈的情怀透视芸芸众生,解读人类的忧伤和刻板,但是含蓄的幽默又弥散在每一个苦涩的故事中。这种幽默与小说主题形成和谐的互动,构成欣喜的结局,给读者以愉悦,给喧嚣世界里的灵魂以安抚。作者说:“在我参与的每一部电影制作中,显然,幽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始终在努力培植一种更为知性的幽默,它未必刻意针对知识群体,而是那些能领悟它的人。”同时作家并没有简单地对笔下人物进行谴责,而是带着理解和适度宽容走近,把他们留给读者决定是否施以恩典。

作家不否认自己擅长观察,只需环顾四周,便从普通人的悲欢爱恨中剥离出启示性的故事。他让那些欢愉和忧伤的经历者知道,他们的遭遇并不孤立,别人在经受同样的时刻,他们的力量和希望正被分享,或者反过来意识到,别人的痛苦和磨难也许更为深重。如《伯利恒之光》中弱智、天真的儿子,贫困虔诚的父母,那种甜蜜、真诚和善良,让人们对智障男孩彼得产生由衷的同情和共鸣,至少在那一刻,会觉得自己身上的苦楚骤然变小了。并非每一个故事都关乎人性的弱点,在《列宁的微笑》里,读者不时会听到轻蔑的笑声,感受到某种内在迸发的力量。

斯维拉克说:“创作一个故事就好比发现一粒果核,我设法将它还原成一枚樱桃或者李子。我的创作源于我的想象,我致力在母语中寻找表达,还原其果肉和果汁。”比如两篇以情爱为主题的小说《错失之爱》和《复视》,两个“爱”的故事赋予了作家展现叙事欲望的最大空间,并让他沉溺其中,从别人眼里不屑提及的某一时刻,作家却有血有肉地构建出两个枝繁叶茂的故事……

读者们好评如潮,在图书网站上留下诸如这样的评述——

作品的艺术魅力在于作家的善意视角,精湛诙谐的表达;在于小说的神秘、诱惑,字里行间充溢着智慧、俏皮、伤感和欲望,不一而足。读着那些故事,你的脸上情不自禁浮起会意的笑,读罢掩卷又有些酸楚和怅然,感觉生命中某些温馨和人性的东西,在手指间倏然而逝,一去不复返了。但你心里明白,面前的这本书,值得你关注,它无须依附封面上那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它是一个隽永有味儿的面团,它是你书房里一颗愿意一次次拿起赏玩的明珠。如果说,斯维拉克的故事集属于哪里,毫无疑问,它们属于平安夜的圣诞树下,躺在那一堆精美的令人神往的礼物里。

“布拉格故事集”首次引进中国

斯维拉克“布拉格故事集”,由读蜜传媒策划,浙江文艺出版社在中国首次译介出版,这是斯维拉克——捷克当代文学灿烂群星中的一员——在中国读者面前第一次正式亮相。这些故事,大多关乎爱情,作者手持情感的调色板,将人类炽热的爱恋以清丽明快的色调予以感性地呈现。渴望从日常的喧嚣中松弛身心的读者,不妨在斯维拉克式的诙谐波段里自行调频;同时从斯维拉克诗意的篇章里,领会捷克这个生存于欧洲夹缝中的小国,它罹受的苦难与政治变故,它吸纳的文明与各种思潮精髓,理解捷克人悖谬而张狂的内心、独到的诗意的目光,理解他们幽默的天赋、讽喻自嘲和开放。斯维拉克的小说为读者,尤其是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呈现了一种别具趣味的生活模式或者生命体验。

感谢读蜜传媒和浙江文艺出版社。

上一章:四月故事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