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洞察本质,就是会打比方

底层逻辑  作者:刘润

作为一名商业顾问,我经常有幸遇到很多企业界的高手。一些晦涩难懂的商业理论,他们总能基于对商业世界的深刻洞察,轻描淡写地打个比方加以解释,让人拍案叫绝。

洞察本质的人,都会打比方

青岛啤酒前董事长金志国,就是打比方的高手。

我曾带领参与“问道中国”项目的企业家们在青岛啤酒调研,其间,我们有幸请金志国老师进行了分享。很多同学听后都表示如醍醐灌顶,甚至有同学表示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比如,有同学问金老师如何招人、如何用人的问题。如果在商学院,这是一门关于人才“选育用留”的管理课程,很复杂,涉及很多点。单从人力资源角度来说,就可以划分为规划体系、招聘体系、用人体系、薪酬体系、激励体系、培训体系和留人体系,等等。

可金老师是如何回答的?他说:“如果你做箱子,就要找樟木;要打口棺材,就要找金丝楠木;要是做门窗,找松木就好了。”

同学们听后,拍案叫绝。

在商学院,老师讲的用人所长、因材施教的课,你听起来可能会觉得枯燥、空洞。但听金老师这样一说,你就会觉得特别精辟。

为什么?

箱子、门窗就是你要招募的职位,如果你招的人达不到标准,就会互相不匹配。低于标准不行——拿松木做箱子,效果肯定不好;高于标准也不行——拿黄花梨做火柴,那怎么行?反过来,用人也一样,如果你的员工是松木,你就把他做成“门窗”好了;是樟木,你就把他做成“箱子”;是黄花梨,那一定要把他打造成“精美的家具”。

再比如,小公司成长为大公司要经历三个阶段,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企业生命周期”。对此,金老师是如何打比方的呢?

他说,创业初期,你的公司就是草本植物,生命力顽强,给点阳光就灿烂。公司依靠什么?靠创始人。其他员工都是助手。度过了创业期,你的公司就成了灌木,比草高大,发展良好。这时,公司还能只依靠创始人吗?不能了,要靠团队。那公司再发展壮大呢?这时,公司就是乔木,是参天大树了。到了这一时期,公司再也不能靠创始人、靠团队了,而是要靠系统(见图4-3)。

金老师把“企业生命周期”用植物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让我们对企业的不同阶段有了一个清晰的理解,并知道了企业在不同阶段应该依靠什么、做什么。

金老师信手拈来打比方的例子还有很多。

底层逻辑
图4-3 企业生命周期

比如,很多企业家对企业治理的一些概念不太理解,比如系统结构、战略、市场、产品、品牌等。

金老师说:“企业就像一棵大树,树根就是系统结构,树干就是战略,树冠就是市场,果实就是产品,叶子就是品牌。”如图4-4所示。

为什么树根是系统结构?树根从土壤中汲取养分,是这棵大树的基础保障,而系统结构也是一家公司的基础,结构不对,一切都不对。所以,树根是系统结构。

为什么树干是战略?树干把养分输送给树枝、树叶,树枝、树叶直接或间接地依附在树干上。草、灌木没有树干,那是因为那时候公司还小,没有战略是最好的战略。但当一家企业成长为大树,变成了乔木,战略就变得非常重要,它将为公司指明方向。所以,树干是战略。

底层逻辑
图4-4 系统结构、战略、市场、产品与品牌

为什么树冠是市场?你的树冠能覆盖多大的范围,就代表你的市场规模有多大。所以,树冠是市场。

为什么果实是产品?你想把你的产品卖给用户,那么它一定是你最好的东西,是对用户有价值的东西,而一棵树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果实,它有营养。所以,果实是产品。

为什么叶子是品牌?叶子非常多,很轻,还会经常散落,能飘很远。别人可能没看到你这棵大树,但是,看到叶子就知道了你是棵什么树,结什么果。所以,叶子是品牌。

金老师的比喻,把企业治理的一系列概念说得活灵活现,一下子就让学员们对系统结构、战略、市场、产品、品牌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理解。

所以说,洞察本质的高手,都是打比方的高手。

如何打好一个比方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洞察本质的高手,都会打比方?我们该如何掌握这种能力?

“打比方”的能力,本质上是一个人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打好一个比方,要经过三个步骤:

第一步,洞察复杂、陌生事物的本质;

第二步,匹配到大家熟悉的事物;

第三步,用熟悉的解释陌生的。

可见,要想打好一个比方,你需要对两种事物都能洞悉本质,你不仅要知道这个陌生、复杂的事物的本质是什么,还要知道身边最熟悉的事物的本质是什么。

金志国老师超强的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以及多年的青岛啤酒公司管理经验,让他对企业治理、管理的本质洞若观火,所以他才能把这些复杂、晦涩难懂的概念,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比方,游刃有余地解释清楚。

除了金志国老师,我遇到的其他有洞察力的人,也都是打比方的高手。比如,小米集团的联合创始人刘德。

小米的智能家居有很多设备,比如电视机、路由器、门禁、电饭煲、扫地机器人、空气净化器等,它们都可以用一个统一的App来控制。这个App就相当于所有小米家居产品的遥控器。

于是,这个遥控器就变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入口。这个入口到底可以创造什么价值呢?它会提示你家居产品的现状,你还可以直接在上面购买耗材。

比如你家空气净化器的滤芯需要更换了,或者扫地机器人的刷子需要更换了,它会实时提醒你,你可以直接在App上一键购买。如果将来有了小米智能冰箱,可能它还可以帮你订鸡蛋、订牛奶等。一个遥控器,就可以带来很多购买行为。

这个我花了200多字讲清楚的概念,刘德用5个字就讲清楚了——“遥控器电商”。你是不是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管控所有小米设备的入口的价值,并且还感觉特别透彻和形象?他深刻洞察了这件事情的本质,然后联系到人们耳熟能详的某个东西上,让你更好、更快地理解。这是一种非常强大的能力。

在小米的生态链中,有很多既不“高科技”也不“智能”的产品,它们没有传感器、没有软件,有一些甚至就是日用品,比如毛巾、床垫等。对此,很多人疑惑不已:小米不是要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吗?怎么真的做起无印良品的产品来了?说好的“科技”呢?

刘德说,这类生意对小米来说,是“烤红薯生意”。

小米发展到今天(2017年),已经有5亿多用户了,其中4亿多是活跃用户。他们除了需要小米手机、充电宝、手环等科技产品之外,也需要毛巾、床垫等高品质的日用品。与其让这些流量白白流失,不如把这些流量转化成营业额。就像一个火热的炉子,它的热气散就散了,不如借助余热顺便来烤一些红薯。

这就是“烤红薯生意”。短短5个字,就把这个事情概括了,通俗易懂而又透彻传神。

至于到底烤哪些“红薯”呢?刘德又有一个比方,叫“生活耗材”。

你会发现小米的日用品,尤其是服装类,却是一些标准化、差别小的产品,比如毛巾、袜子、T恤等,没有差别比较大的产品,比如时尚服装、童装等。这是为什么?

刘德说:“我理解的服装类产品,分为生活配饰和生活耗材。配饰是生活的装饰品,它是为了适应不同场合,追求的是差异化,而耗材是标准化的,就像打印机的墨盒,一次可以买一打,追求的是实用性和品质。袜子、毛巾之类的产品,就是服装类产品里面的耗材,这个市场的需求正在增长。比如,美国人平均每年用12条毛巾,而中国人平均每年用1~2条,14亿人可能会出现140亿条毛巾的年增量。既然存在这样巨大的市场,这个行业是完全可能出现一个巨头的。所以,小米瞄准了生活耗材的市场。”

“生活耗材”4个字,就把这件事清楚地讲明白了。

“遥控器电商”“烤红薯生意”“生活耗材”,刘德用这几个比方,简单、透彻又鲜活地讲清楚了小米的几个商业逻辑,让我深深叹服。再比如,我经常拜访学习的峰瑞资本创始合伙人李丰。

近年来直播带货很火,不但我们熟悉的薇娅、李佳琦直播带货热度不减,就连互联网第一代网红老罗以及很多CEO也纷纷开始直播带货,更别提娱乐明星了。

关于直播带货,李丰有个比方,他说直播带货就是“有声有色的聚划算”。

你听完之后想必也会连连赞叹:原来直播带货就是这样啊!

这说明李丰已经看透了直播带货的本质,然后用一两个我们熟悉的词讲出来,让你一下子就觉得清楚明了。

所以,要想打好比方,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因为只有挖掘出事物的本质之后,你才能联系到一系列大家熟知的事物,打出精妙的比方,四两拨千斤地讲清楚背后的逻辑。

小提示

解决一个问题的办法有1000种,但最有效的一定是洞察本质的那一个。

如何打好比方,需要三步:

第一步,洞察复杂、陌生事物的本质;

第二步,匹配到大家熟悉的事物;

第三步,用熟悉的解释陌生的。

打比方这个能力,是一种非常高级的能力。因为会打比方,说明你能同时理解两种事物(复杂、陌生的事物和熟悉的事物)的本质。只有这样,你打的比方才能让人拍案叫绝。

上一章:幽默,... 下一章:边界感...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