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曲 湖岸之馆 |
||||
穿过正门,只见宅地上铺着碎石,到处都栽种着黄杨。前方三十米左右的地方矗立着一座洋馆。随着汽车缓缓前行,洋馆在视野中越来越大。左右两侧犹如大鹏展翅的外观、旧式的红砖墙、高大的提拉窗,简直像是一栋矗立在英国田园中的房屋,这样的豪宅我只在电影或照片中见过。它那威严气派的模样,令我和哥哥都失去了语言表达的能力。 安藤将我们三人在玄关的门廊处放下,去后备厢取出行李,递给我和哥哥。随后他又返回驾驶席,掉转车头,从正门开了出去。估计是去公司接占部文彦了吧。 石阶尽头的玄关门是宽阔厚重的橡木门。一进门就是脱鞋区。洋馆内部的风格似乎是日西合璧。 “夫人,您回来了。” 一个国字脸、高个子的女佣候在一旁。她拿出拖鞋给我们换上,将我们的鞋子放入鞋柜。 我好奇地东张西望。这里是一个高大宽敞的门厅,往里去有一座通往二楼的宽阔楼梯,营造出一种电影的女主角马上就要缓步而下的氛围感。 “贵府可真气派啊……” 我被震撼得喃喃自语。连哥哥都一脸震惊的表情,沉默地环视四周。 “听说这栋房子是我已故丈夫的祖父在明治三十年[即1897年。]建造的。” “夫人,那男的又来了。” 国字脸女佣大概想对贵和子夫人悄悄地说,但是实际上声音超大,连我们都听得清清楚楚。 “‘那男的’是指立花吗?” “是的。我跟他说文彦少爷还没回来,他却说:‘既然如此,那我去你们文彦少爷的房间里等。’真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人!” “真是没辙了,就随他去吧。” 看来这个叫作立花的男人在占部家不受欢迎。提到他的名字时,女佣一脸嫌弃,就连贵和子夫人也面露难色。 我和哥哥跟在贵和子夫人身后,走进门厅左手边的房间。这里好像是客厅,面积大概有十二叠[“叠”为榻榻米的计量单位,日本和式房子的大小一般以榻榻米的张数计算,十二叠即为十二张榻榻米大小。],地板上铺着长绒地毯,玻璃茶几的两侧摆放着舒适的沙发。 墙边有一座陈列架,上面摆放着几件黑漆描金的工艺品。那是什么?我好奇地走近陈列架,发现是十三弦筝[8世纪初,中国唐代十三弦筝传入日本,演变成日本传统乐器,又叫日本筝。]。加工得略有翘度的木制筝身上涂有黑漆,上面绘有描金的鹤纹。 “好漂亮的筝啊。比起乐器,更像是工艺品呢。”我不禁赞叹道。 “占部制丝也在制造十三弦筝的筝弦。筝弦必须具备可以承受长时间激烈演奏的强度,曾有工匠师傅夸奖占部制丝的筝弦不光强度合格,声音也动听。这把筝就是一位工匠师傅送的。” “贵和子夫人会弹筝吗?” “嗯,会弹生田流[在十三弦筝乐中,有“生田流”和“山田流”两大流派。山田流以筝歌为主,筝是歌者手中的一个伴奏乐器,而生田流以乐器演奏为主。]。为了陶冶情操,我也在教工厂的女工们弹筝。” “是吗?” “如果每天只在工厂重复单调的劳动,心灵会枯竭。我觉得心灵需要滋润,于是就征集有意向参与的人员,在休息日给她们上课。奈绪子小姐会什么乐器吗?” “不巧,我什么都不会……” “这丫头擅长的只有运动哦。像是跑步、舞刀弄枪之类的,她都非常擅长,但就是没有任何艺术方面的爱好。”哥哥这般说道。 我怒上心头,但是鉴于他说的都是事实,我无法反驳。 门开了,国字脸女佣推着小推车走了进来。小推车上摆放着红茶的茶壶、茶杯以及盛有曲奇饼干的盘子。贵和子夫人将它们摆到玻璃茶几上。 “二位请到沙发上坐,品尝一下吧。你们从东京远道而来,一定非常累吧?” 她说着,将红茶从茶壶倒进杯子里,茶香袭来。我已经好多年没闻到过红茶的香气了。我和哥哥犹豫着走到玻璃茶几旁,坐到沙发上,草草地寒暄了两句,就迫不及待地喝起红茶来。好好喝!我又尝了一口曲奇饼干……是用了超多黄油和砂糖的味道,好吃到我快要融化了。这令我想起战前父亲带我和哥哥去银座的咖啡馆吃过的茶点套餐。据说这是占部家的厨师做的。明明才在“小姐”咖啡馆吃过松饼、喝过咖啡,但此刻好像无论再多我都能吃得下。 品尝过红茶和曲奇饼干后,哥哥对贵和子夫人道:“不好意思,能让我们仔细参观一下贵宅以及宅地吗?这是保护文彦先生的必要工作。” “可以啊。我带你们参观吧。” 我们把行李放在客厅,跟贵和子夫人出来,回到走廊上。走廊的长度足足有二十多米。 “这栋房子沿湖岸修建,南北走向。东侧是正面,西侧,也就是面朝琵琶湖的那侧是背面。从正面的玄关进来以后,是门厅以及通往二楼的楼梯。门厅的左右两头,也就是南边和北边,各有一条走廊。南边的走廊通往客厅,客厅再往南是沙龙厅,是家里人休闲娱乐的房间。” 贵和子夫人说着,指了指客厅门南侧的那扇门。 “沙龙厅的南侧是餐厅和厨房,房子的最南端就是那里。” 贵和子夫人又指了指走廊尽头的那扇门。门后估计就是餐厅和厨房吧。 “另外,这里是日光房。” 贵和子夫人指了指走廊西侧的一扇门,打开它走了进去。我和哥哥紧随其后。 这是一个足有三十叠的房间,与走廊不在同一侧的墙上有几扇巨大的落地窗。我记得这种窗户应该叫法式窗。屋内放着两张桌子,各自配有三把安乐椅。 透过法式窗往外眺望,看到眼前的风景,我不由得屏住了呼吸。屋后的庭院一览无遗。宽敞的庭院里建有假山,地上到处都摆放着岩石和灯笼。还有一个很大的池塘,旁边有座小屋。池塘越来越细,向西侧延伸过去,尽头有一座水闸。闸门此时是关闭的。 “开启水闸以后,这里可以通往琵琶湖吗?”哥哥问道。 “可以哦。池塘边的小屋里有一条小船。春夏时节,我们经常划着船,从池塘到琵琶湖中游玩。” 这也太令人羡慕了。 后院的最西端,水闸以外与琵琶湖交界的区域种着松树,透过树丛可以看到湖水。湖面上碧波涟涟。遥远的对岸有一座岛,右手边可见重重山峦,简直像是一幅画卷。 湖心排列着数十根细木桩一样的东西。我问了一下那是什么,贵和子夫人告诉我:“那是名叫‘鱼笼’的定置渔网。从湖岸朝向湖心,把竹网摆放成箭头的形状,将那些游向湖岸的鱼诱导进名为‘穴’的部分进行捕捞。听说这是延续了数百年的捕鱼方法。” “远方的那座岛和那些山分别是什么地方?” “那座岛是竹生岛,那些山是菅浦半岛。” “我听说过竹生岛。”哥哥说道,“是琵琶湖八景之一。” “您知道得挺多的嘛。那里不光风景秀美,还有都久夫须麻神社和宝严寺,自古以来就是人们信仰的对象——我再带你们参观一下房子北侧吧。” 我们又跟着贵和子夫人离开房间,往门厅的方向走去。穿过宽敞的门厅,到达北侧的走廊。 “这里是图书室。” 贵和子夫人说着,打开走廊右侧的门走了进去。 好像有寻常小学的图书馆那么大。除了东墙开窗、西墙开门的部分,所有墙面都被书架占据,上面密密麻麻地摆满了书籍。 “太壮观了……”哥哥感叹道,“这里大约有多少本书?” “好像有三万本。是我已故丈夫的祖父、父亲和他本人三代人的收藏。” 爱书如命的哥哥立刻走到书架旁,痴痴地看了起来。我也走到书架旁。与制丝业相关的书、与经营相关的书自然不少,幸田露伴、夏目漱石、森鸥外、志贺直哉、芥川龙之介等人的文学著作也一应俱全。 “接下来,我们去文彦的房间吧。” 走廊尽头的那个房间就是文彦的,位于图书室的隔壁,也就是房子的最北端。 “文彦的房间一进去就是书房,东侧是卧室。文彦还没有回来,我们就不进去了。占部家的其他人都住二楼,只有户主住一楼的这个房间。我丈夫的祖父、父亲和他本人都是如此。因为我丈夫去世以后,有文彦和武彦两位继承人,这间房就闲置了,不过去年12月武彦离开双龙镇之后,文彦就搬了进来。” “关于今晚的警卫形式,我想在文彦先生房间门口放一把椅子,由我和我妹妹轮流警戒。” “好的。稍后我会在走廊里准备椅子和暖炉。” “请问用人都住在哪里?” “沿着门厅的楼梯上二楼,在楼梯口右转,可以看到一扇门。从那扇门进去以后,有一条延伸到房屋北侧的狭长走廊,走廊西侧有五间并排的用人房。” 我尝试着在脑海中绘制平面图。那条狭长的走廊笔直地向北延伸,正好位于我们所站的走廊上方的西侧。估计它的设计理念是将用人房尽量安排在客人的视线范围之外吧。我的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估计因为我是平民吧。 “我再带你们去二楼看看吧。为你们安排的房间也在二楼,所以能麻烦你们把行李一起带上吗?” 我和哥哥取来之前放在客厅里的行李,跟着贵和子夫人上了二楼。 二楼的走廊和一楼一样,也是南北走向。走廊东侧,即房屋正面那侧有几扇并排的门。 “二楼是除占部家家主以外的人员的房间和客房。二位的房间是这间。” 贵和子夫人示意了一下距离楼梯最近的靠南的那扇门。 “文彦先生和武彦先生以前在二楼也有房间吧?” “是的。距离楼梯最近的靠北的那间是文彦的房间,再往北那间是武彦的房间。现在都是空房间。” 空房间啊。一想到东京的住宅紧缺情况,我就羡慕不已。 “恕我冒昧,请问夫人住在哪间?”哥哥问道。 “二楼最北端那间。” 贵和子夫人指了指走廊北侧尽头的那扇门。 我们走进自己的房间。大约有八叠大小,地板上铺着绒毯。有两张床、一张圆桌和两把椅子。圆桌上放着一个插有百合花的花瓶。窗外可以看到房屋正面的宅地,越过绕着宅地栽种的松树,可以看到耕田和镇上的人家。更远处是连绵起伏的雄伟山峦。我们可以住在这样的地方吗?我一时忘记了工作,忍不住想要发出欢呼声。 |
||||
上一章:2 | 下一章:2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