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未来可期

目光  作者:陶勇

所有的技术和制度都只是手段,

我们首先需要做到的,

是从内心深处践行“以人为本”。

我经常想未来医疗会是什么样子,是否真可以如科幻片里演的一样,家里有一个“大白”,不仅存储着顶级医学知识,还拥有人类的情感,无论任何病症,他都可以轻易治愈。也许会有那么一天,但我觉得那时可能会是另一种状态——也许人工智能达到一定程度,人类也就退场了。

现在,我每天还如往常一样,挤一个小时地铁赶到医院,穿过人流汹涌的医院大堂、电梯、楼道,换上白大褂,迎接一个又一个患者。他们有着各式各样的不幸,我只能尽自己的可能化解一些疾病痛苦,至于他们个人、家庭的种种问题,我也束手无策。

互联网改变了很多行业,但医疗行业这二十多年并没有发生太多的变化,只不过可以在网上挂号了,付款可以扫二维码了,看病在本质上还是医生和患者一对一的事情,并没有太多区别。我出事以后,医患矛盾也被推上了一个舆论高峰,很多媒体也希望我能对此谈谈看法,是否可以改变或者呼吁一些什么。事实上,复杂的问题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医患矛盾,不能简单地归结在医生和患者身上,还有社会法规、医疗体系、就医环境、服务配套等众多因素,而医生和患者只不过是露出水面的一部分冰山,要想改变,还需要从水面以下的部分着手。

对于医生来说,每天都要面临众多患者,每个人的病症都不尽相同,与每个患者交流和沟通的时间也仅有几分钟,其间还要时刻注意流程合规等问题;对于每个患者来说,都觉得自己的病是最重要的,自己的时间是最宝贵的,而医生的精力和耐心分摊到每个患者身上就会显得不足,甚至有患者觉得医生冷血无情。

对于患者来说,挂一个号要提前好久预约,千里迢迢赶过来,见了医生不到几分钟,就被开出一堆自己看不太懂的单据,晕头转向地被指挥到各个地方交费、做检查、化验、再等结果、再挂号……疾病本身已让他们心力交瘁,加上艰难的就医过程,会让他们更加处于情绪崩溃的边缘。

医患双方各有各的辛苦,站在任何一方指责或要求另一方都显得不近人情。事实上,这一切真的没有办法改变吗?医生和患者就一定是供求两方的对立面吗?

在休养的这段时间里,我也细细地思考了很多医疗现状的问题,确实很难有一个立竿见影的举措,看似只是医患矛盾,但真要改变,关系到政府、行业协会、医院、诊所、药厂、药店、社保局、社区、患者等众多关联对象。从患者的角度来说,看病难、看病贵几乎是最大的问题;从医生的角度来说,病人多、流程烦碎、病人不理解是最大的问题。这两者综合来看,就是医疗资源紧张,求大于供的问题。

然而,确实如此吗?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级医院的数量有3.2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已超98万家,全国卫生人员总量达1117.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39万人,乡村医生90.1万人,按人口基数比例来看,我国的医疗资源并不算少。

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是优质医疗资源太少,患者往往一窝蜂往大医院扎,而有近一半的医疗资源是被浪费的。如何能有效地利用好基层医疗机构,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功能?国家目前主推的分级诊疗——小病就应该在小医院看,大病再转到大医院就诊——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大医院的就诊压力。

然而具体执行起来的确存有困难——作为患者,他们常常无法分辨什么是大病,什么是小病。很多疾病初期往往无法断定它的严重性,若一开始以为是小病,结果拖成大病,那么最后会导致人财两失。

我综合了身边一些医生同行的建议和自己的思考,提出以下的建议,这也许只是一个理想化的蓝图,但希望未来医疗能朝这个方面去改进,最终构建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

首先,设立家庭医生。医学院可以扩大招生量,开设家庭医生专业,除了在专业层面上进行全科培养,还可以增设慢性病康复、婴幼儿照护、心理治疗、家庭关怀等方面的课程,培养更多家庭医生。大的楼盘和社区可以开设相应的家庭医生办公室,地产开发商在开设楼盘时,如果像设立物业机构一样,配套相应的家庭医生专业室,设置一些基础的医疗器材并且捆绑医保,家庭医生按人口基数进行匹配,每个家庭医生分摊一部分家庭,尤其是对一些有婴幼儿、老年人、慢性病、残障人员的家庭进行重点看护,并且设立用户满意度评价体系,将用户反馈作为家庭医生薪资和级别调整的重点参考数据,以保证家庭医生的服务质量和上升空间——参考互联网公司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去激发家庭医生的主动性和服务质量。每个用户家庭里配置一些基础的健康终端产品,比如体检仪、睡眠仪、腕表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纳米技术和传感技术可以随时随地检测一些人体的基础数据,如血压、血糖、血尿酸、体脂等,这些数据可以适时地上传到用户健康档案里,家庭医生可以随时查阅与追踪,根据这些基础数据能清楚地看到用户的健康状况,并及时地干预与治疗。这样下来,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而家庭医生在第一线与用户接触,也容易与患者形成信赖感,可以对孤寡老人、慢性病患者、残障人士进行心理疏导和日常照护,从而避免一些因未能及时就医而酿成大祸的事件发生。

其次,加强医联体。将家庭医生办公室、社区医院、大医院数据打通,每家三甲医院直接管理下面数家社区医院,家庭医生办公室日常收集的用户数据都可以共享;当家庭医生预判到一些严重的病症后,及时向上反馈,三甲医院可根据基层医院的检测数据做初步判断,如果确认需要向上治疗,即打开绿色通道,将患者转移到三甲医院,交由专科医生进行诊治——第一,这样可节省大量的检测时间;第二,也有效地实现了分级诊疗。家庭医生作为初诊,对患者的情况比较了解,在家庭医生办公室就可以完成患者的健康档案以及诊前必备的一些工作,专科医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时间用在治疗患者上,而不是用在初诊问询和等候检测结果上,这也大大缩短了用户就诊时间,可以有效地实现小病在基层医院治、大病在大医院治的分级诊疗模式。当患者在大医院结束治疗,进入康复观察期后可再转回到基层医院,进行日常的输液、照护等工作,专科医生也可以和家庭医生定期进行康复期会诊,以保证患者的平稳康复。这样也能最大限度地缓解大医院床位紧张的问题,保证重症患者住院的需求,将一些慢性病、康复期的患者安置在基层医院或家里,患者的感受也会更好一些。如果在康复期出现问题,可再转回大医院,如此循环,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医院的作用,也可以缓解大医院就诊和住院的压力。

再次,治疗方法标准化。现在很多医院之所以就诊人数多、压力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足够经验和资历的医生较少,患者往往都是冲着某一个专家而来的,而专家的很多时间都耗费在了一些小病的接诊上——专家往往不仅要出门诊,还要做科研、带学生,精力有限——治疗小病的确是对专家时间的消耗,患者也会觉得挂专家号又贵又难。我想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手段,将专家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进行标准化研究,输出各类病症的治疗方法,这样普通医生在接诊时,通过患者的健康档案数据,电脑就能分析出基本的病情以及相似的患者案例,并给出曾经治疗的专业方案供普通医生参考,普通医生可结合临床情况对患者进行治疗;如遇到特殊的疑难杂症,再请专家进行会诊,这样一来可以提升基层医生的医疗水平,也能最大限度地节省专家的时间,将专家的精力和能力放在最需要他的地方,专家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做科研、带学生,大大地提升医疗效率。

然后,研发可穿戴设备。国家可重点鼓励和支持一些医疗科技公司,研发更新锐的个人健康可穿戴设备,未来可能只需要一块腕表,就可以检测到个人的身体状况,无需复杂的采血过程,通过汗液和皮肤表层细胞就能检测出大量的健康数据。就像一辆智能汽车一样,有任何地方出现问题,都会及时预警,患者可自行了解,家庭医生也能及时帮治。现在有很多突发病例,比如心脏病、心脑血管病等,从发病到死亡的时间非常短,往往发病前患者自己都不知道,一下子晕倒就去世了,实在可惜。如果未来的可穿戴设备可以随时检测到这类风险,及时通知患者家属及家庭医生,就能最快地给予治疗,不再让此类悲剧发生。除了可穿戴设备,用户家里可以配置一些基础的个人检测设备,数据可以随时上传到家庭医生那里形成个人健康档案,家庭医生也可以根据数据的变化和趋势,提前预判一些疾病的发生;家庭智能设备也可以给用户提出合理的生活膳食以及运动建议,帮助用户早预防、早治疗、早康复。

最后,营造全面的就医环境。目前一些行业协会、社会福利组织、民间公益组织相对来说都是独立存在的,未来可以将这些组织引入医疗体系,对一些需要救助的个体进行提早的跟踪救助,同时一些公益组织也可以招募志愿者,配合家庭医生对一些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孤儿等进行单点扶持与救助,可以全方位地为患者的身心给予温暖照护。这次砍伤我的人,就是在疾病和生活的折磨下产生了报复社会的扭曲心理,如果有人能提早给予他一些心理疏导,也许就不会造成这次恶果。

从医这么多年,我越来越觉得疾病对于患者来说固然可怕,但最可怕的是患者失去对生活的希望。有很多不幸的患者,他们的生活异常艰难,但他们心怀感恩,对生活充满希望,活在这人世间的每一天都用尽了全力,所以就能乐观地面对疾病。有时心理作用的力量远大于药物,如果一个人心态积极,那么身体自身会产生很多有益的抵抗力去对抗疾病,相反,越是心中灰暗,疾病就越加张狂。

我渴望有一天,这种理想化的医疗环境得以实现,患者可以感受到作为一个病人享有的温暖和福利,而医生也能发挥自己的最大价值,与患者共克病痛。那时,医患之间的矛盾可能就会大大缓解,不至于让此成为阻碍医患之间齐心对抗疾病的拦路虎。“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每每我在医院中心力交瘁时,这两句话总会浮现在我脑海中,现在只是黎明到来前的混乱,相信我们会迎来一个不一样的医疗环境。

我在各种医疗论坛上也看到类似的观点,包括家庭医生,包括分级诊疗,包括云医院等,这些美好的愿景就是我们医疗行业变革的未来,每一名为之奉献的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政府和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媒体人、企业家等都将是这块蓝图的缔造者。我不敢奢望科幻电影中的神奇场景能够成为现实,那好像离我们太远太远,我只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抱着一颗乐观的心去迎接这一天的到来。

我希望可以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天下无盲的行动中,搞科研的、开发人工智能的、研究有机生物的、从事公益慈善的人士等等,每个人都能为未来医疗努力一小步,那么很多我们现在无法攻克的疾病,都将会被一个个治愈。

所有的技术和制度都只是手段,我们首先需要做到的,是从内心深处践行“以人为本”。

上一章:18 下一章:后记1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