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破城

清明上河图密码  作者:冶文彪

今当以死守社稷!

——宋钦宗•赵桓


一、金兵

“金兵又杀来啦!”

弈心听见闹嚷,去寺门外一瞧,见许多人车驴马,驮载肩扛着大小包袱器物,慌慌望城里奔去。众人挤在护龙桥上,挪动不开,哭叫嚷骂,乱作一团。

弈心不由得双手合十,哀吟了一句:“寒风凛且至,苦海悲又来。”

他正要转身回去,一个人快步赶来,是萧逸水,急急问:“他在里头?”

弈心尚未答言,萧逸水已奔进寺里,他忙也跟了进去。师父乌鹭正在禅房里和那老僧邓洵武下棋。萧逸水疾步进去,高声叫道:“金兵来了,快走!”

乌鹭却缓缓抬起头:“这梅花天衍局,贫僧恐怕终究难解,正如你我孽缘。施主走吧,你走我留,方能了结因果,各归其所。”随后他又问那老僧:“师弟走还是留?”老僧埋头看棋,闷应了一声:“下!”

乌鹭笑了笑,又转头吩咐:“弈心,你也走。”

弈心忙说:“生死皆是幻,去来何所择?”

萧逸水眼露哀愤,盯了半晌,才转身离开。弈心送他出去,随后抓起扫帚,扫院中那些枯叶。

才扫到一半,墙外响起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暴雷一般滚来,有几匹停在寺门外。几个凶蛮裘袄汉子提着刀走了进来,朝弈心呜哇乱吼。弈心停住扫帚,单掌恭敬施礼。其中一个蛮汉暴喝一声,挥起大刀,向他砍来。

弈心闭起眼,轻声吟道:“客来腥风烈,我去白雪消⋯⋯”

蓝婆开着门,坐在屋子里。

何涣和阿慈几回来接她进城,她都没有去。两人心意虽诚,却毕竟并非骨血之亲,去住三五日尚可,时日久了,蓝婆自家也难自在。这几年,她独自一人,照旧酿制豉酱发卖,足以糊口。

她心里唯一所念,是儿子志归。儿子五年前回来住了十来天,之后又不辞而别。她不知儿子还回不回来,却愿意等。

前几天,她想起儿子那道袍又破又脏,便去买了匹白绢,给儿子裁了一件新道袍。如今只剩两个袖口锁好边,便成了。

早上吃过饭,她便坐在门内一针一针细细锁边,一个针脚都不肯歪斜了。听到外头人嚷叫奔乱,她也没有抬头。上回金兵来,只在城北,哪里能到得了这东郊?

那些人跑光后,四周顿时静下来,她正好专意锁边。锁好一个袖口,继续锁第二个。这时,外头传来马蹄和呼叫声。她仍没理会,继续缝。

鼻子忽然嗅到一阵烟味,呛得她咳嗽起来,抬眼一瞧,房子竟燃了起来。门外站着个人影,她眼里熏出泪来,瞧不清楚。刚抹掉泪水,腹部猛然一痛,一根长枪扎进她肚子。她这才看清,那人影是个粗蛮汉子,在咧嘴朝她笑。她低下头,见那雪白新道袍也一起刺穿,血水浸了一片。

她不由得叹了一声:“志归哦,你回来见不着娘了⋯⋯”

周长清站在十千脚店二楼窗边。

他让家人和仆人全都进了城,自己独留在这店里。

上回金兵退去后,朝中上下举相庆贺,道君太上皇銮驾也被迎回汴京。唯有李纲上奏十道防御之策,却被贬放扬州。老将种师道率两万精兵防守黄河,以防备金兵。才驻扎月余,宰臣便道,金兵若不来攻,此举不但无益,反倒徒耗粮饷。官家便下旨遣散黄河驻军,种师道被革职,忧病而亡。

周长清痛愤不已,却毫无办法。今天,他独守在这里,他是为自己那句话:再愚懦之人,家业被侵,尚且要拼争一二。

他左手执弓、右手拈箭,腰挎箭袋,等在窗边。这箭术是年轻时所学,那时学,只因射术为孔子六艺之一,从未想过要用它。丢了许多年,自从上回金人退去后,他才又捡起来,重学了半年。

金兵来的并不多,只有二十余骑,他们先沿着汴河北岸,一路查看,一路放火。不多时,北岸那连片店肆全都燃了起来,那些人又啸呼着冲上虹桥。

周长清搭箭开弓,瞄准了头一个。等那金兵冲下虹桥,一箭射去,却没有射中,他忙拈过第二支箭。马上那女真凶汉朝这边望来,他忙侧身躲到窗侧,拉满弓后,才快速转身,那凶汉已驱马朝这边奔来,周长清一箭射出,又射偏了。他痛骂自己一声蠢笨,又取过第三支箭。那凶汉呜哇叫唤着同伙,已冲到楼下。“咚”的一声,店门被踢开。

周长清忙奔出去,赶到栏杆边,搭好箭,瞄准下面楼梯口。那凶汉呜哇暴叫着,挥刀冲了上来。周长清对准一射,这回终于射中他胸口,那凶汉怪叫一声,倒栽下去。随即,又一个凶汉奔了上来,周长清忙又抽箭,手一慌,箭掉落在地,他忙另抽一支,抖着手搭好时,那凶汉已冲到楼上,周长清忙用力射出,竟射中那人耳孔,那人惨叫一声,也跌下楼去。第三人迅即赶到,周长清这时稍稍有了些底气,沉住气,搭箭瞄准,一箭射出,正中咽喉。他不禁笑了起来,射中三个,已是不赔。

他又抽出一支箭,刚搭好,朝下一看,这回来了三个人,一起舞刀朝楼上奔来。他一箭射中了头一个,那人怪叫着倒下。后面那凶汉却一把将那人推开,迅即奔上楼来。周长清已来不及抽箭,只得转身奔回阁间,边跑边抽箭,贴墙站到墙角,急忙张开了弓,对准门口。

那凶汉咚咚咚追了进来,周长清一箭射出,正中他胸口。那人怪叫一声,却没栽倒,龇牙瞪眼,横起大刀,朝周长清逼近。外面楼梯不住传来咚咚声,至少有五六个人冲了上来。

周长清丢掉弓,朝那女真凶汉笑了笑,随即抓起桌上一捆细绳,凑近点着的油灯,燃着了那绳头。火花爆闪,那捆细绳同时燃起,并迅即散开。

这些细绳是火药引信,周长清从城中爆竹铺里买来许多硝粉,分作几包,安放在屋角、楼梯下。那凶汉看到这些引信飞速向四处燃去,顿时有些惊怕,却并不知原委。这时,那五六个人也冲进房中。

周长清呵呵一笑,坐了下来,端起桌上那只黑瓷茶盏,呷了一口。这是今年的春贡御茶,为贺金兵退去,新官家特赐名“太平嘉瑞”。周长清只得了一小饼,始终未舍得喝,今天才亲手点了这盏,果然妙极,浸入喉舌,如淡云浮空、悠远无尽。

这时,楼下一声惊雷爆响,各处相继炸开。

伫立虹桥口二十多年的十千脚店随即震塌,四处大火熊熊燃起⋯⋯

二、风雪

单十六扶着浑家奔到护龙桥。

浑家怀了身孕,临盆在即。听到金兵杀来,火急间,连独轮车都寻不见一辆。他只得抛下力夫店,扶着浑家,一步步挨到这里。

护龙桥上却挤得密密实实,半晌才能进前一步。浑家忽然呻唤起来:“肚痛!怕是要生了!”单十六顿时慌起来,抱住浑家的双肩,不知该如何是好。忙向四周求助。可身边那些人全都盯着前头,拼力挨挤叫嚷,谁能顾得上他?他连喊了几十声,根本无人理会。浑家痛得尖叫,他也跟着哭喊起来。

可这时,后面忽然有人惊叫:“金兵来了!”

他扭头一瞧,果然有十几个凶悍金兵骑着快马,大声啸叫,飞奔而来。

桥上人顿时一起惊叫,越发拼力向前挤。别无他法,他也唯有抱紧浑家,尽力向前挤。浑家痛得越发厉害,不住声地哭叫。可才挤了片刻,前头人群忽然开始倒退,险些将他们挤倒。

有人哭叫:“城门关上了!”

桥上的人顿时一起哭嚷起来,单十六抬头一望,城头站满了兵卒,都张弓搭弩,对准了他身后。单十六慌怕至极,紧紧抱住浑家,连哭都哭不出声,牙关咯咯不停敲抖。

忽然,他后背一阵剧痛,有利器刺进又抽出,他几乎疼晕过去,扭头一瞧,身后站着一个女真军汉,横肉浓须,耳戴金环,手握蘸血大刀,一双血眼瞅向他浑家。他心底一阵惊寒,忙嘶喊一声,抽出腰里别的菜刀,挥起来,便向那军汉砍去。那军汉怪笑着侧身避开。他已忘怀一切,只知得拼命护住浑家,便又连连挥刀,却都被那军汉闪过。

他正要再砍,那军汉忽然惊望向半空。他也忙回头望去,只见几块砲石凌空落下,砸向护龙桥。最前头一块正砸中他浑家。转瞬之际,那炮石、浑家和护龙桥一起塌陷。

他举着菜刀,惊在那里。随即,后背又一阵剧痛,一把刀尖刺透身体,从胸前穿出⋯⋯

颜圆和父亲总算挤进了城。

父亲原本已得了水肿病,吃了两年药都不见好。又在城门洞里被一头牛踩伤了脚,坐倒在城墙边,走不得。颜圆听说避难之民可去城中寺观借住,去晚了怕没有空处。忙背起父亲,往最近的醴泉观赶去。

父亲虽然瘦弱,背在背上却极沉重,只走了百十步,他便已双腿打战。可这回金兵不知要困多久,若不寻个住处,如何得行?他只有咬牙拼力,一步步挨。父亲见他这般吃力,忙执意下来:“孩儿啊,这般走过去,怕是要耽搁事。你扶我到河边坐着。你自家轻身先去醴泉观,寻好住处,再来接我。”他一想也对,便将父亲扶到河边一棵柳树下,靠着树坐好,随即快步赶往醴泉观。

可到了那里一望,心顿时凉透。那观门前黑压压挤满了人,尽是携家带口、挑担背箱的避难之人。莫说进去,便是外墙边,也早已被人占满,连坐下来歇脚的地方都没有。

他忙又继续向北,先到上清宫,后到景德寺,两处都一样,里外都挤满了避难之人,哭闹哀叫,一片糟乱,哪里有甚住处?

他呆望着那些人,不知该如何是好。照这三处看来,城里其他寺观恐怕也都一样。其他人还有个箱笼,自己父子两个却只有几贯钱,一个旧衣包袱。这些年连被褥都是借舅舅的,昨天便被舅舅收了回去。已入寒冬,父亲又生了病,这可如何安身?

他怕父亲担心,只得先赶回河边。到了那棵树下,却只见那个旧包袱,父亲不见了踪影。他忙要叫唤,一扭头,却见水岸边石头上搁着一双旧布鞋。他慌忙跑了过去,抓起那双鞋子一看,是父亲的鞋子。鞋尖破了,前几天还是他寻了块旧布,补了上去。他惊望向河中,河边结了些冰,这石头附近的冰面却碎出一行脚印,向河里延伸,没入水中⋯⋯

“爹!”他跪倒在地,望着那河水,失声痛哭。

丁豆娘左臂挽着竹篮,右手提着坛子,和其他妇人急急赶往城南。

今年这冬天不知为何这般冷,寒风割在脸上,连骨头都要刺穿。傍晚又下起大雪,半个时辰,便积了厚厚一层。她们却不敢走慢,城上将士苦战这么多天,再没有一口热汤饭,哪里成?

金兵再次杀来后,她慌忙带着儿子赞儿逃进城里。可那些寺观全都挤满了人,城中虽有些相识,却又没有哪个亲到能去人家里寄住。她背着大包袱,牵着儿子,走在寒风里,正不知该去哪里,一辆厢车忽然停在身边。厚锦车帘掀开,里面露出一张妇人的脸,是云夫人:“丁嫂,上车。”

自从在楚家庄寻见儿子后,丁嫂再没见过云夫人。隔了几年,云夫人却似乎并没有变样,仍那般端雅,口气也仍不容商议:“你不怕冷,孩子怕冷。”丁豆娘犹豫了片刻,还是牵着儿子上了那车,坐到云夫人对面。

云夫人从袋里摸出几颗橄榄,笑着递给赞儿,随后望向丁豆娘:“你就住在我家里,卧房我已经给你备好了。”

“多谢。”丁豆娘心中虽极感激,却仍有些不自在。

“你没有将庄夫人和董嫂的死说出去,该我谢你。还有,我不是叫你白住。我丈夫四年前伐燕京时死了,不是战死,是逃亡时跌下马来摔死。儿子已有了这样一个怯弱父亲,不能再有一个无能的娘,想必你也是这么想的。金兵又打来了,我们妇人家不能上战阵,却也该尽些力。我召集了几十个军中寡妇,一起给将士们煮汤送饭。你也得来。”

“好!”

就这般,丁豆娘加入到云夫人的送饭团里。每天哪里战事凶,便往哪里送。

金兵攻打不下东城,又转往南城,运薪土,填满护龙河,不断进攻。

官家连连催促四方勤王之兵,却只有张叔夜带了一万兵冲杀进城。好在这回宋军有了斗志,将士死力拼战,激战多日,和金兵杀伤相当。城中炮石用尽,官家下旨,将艮岳凿毁,运送石块到城头。金人也造出各样攻城之具,火梯、云梯、偏桥、撞竿、鹅车、洞子⋯⋯双方不断拼杀攻防。

金人又造起百尺望台,俯瞰城中,用飞火炮烧城头楼橹。昨天夜里,张叔夜率领兵马趁黑出城,偷袭敌营,想烧毁那望台炮架,却见金兵铁骑冲来,军士们顿时转身逃奔,互相踩踏,上千人淹死在护城河中。开战以来,这次伤败最重。

云夫人听到信后,说这时才更要叫将士们吃饱,忙催众人烧煮汤饭。丁豆娘今天已经来回奔走了七八趟。天黑后,她们又煮了一轮,盛装封裹严实后,又急急赶到南薰门。

城楼上没有听到战杀声,双方恐怕都战累了。她们登上城楼,火把照耀下,见大雪中,只有少数兵卒在巡逻,其他兵士都怀抱兵器,缩躲在墙垛下歇息,头上、身上落满了雪。丁豆娘忙搁下篮子和坛子,打开外头裹的厚袄,拿木勺舀了碗汤,汤冒着热气,还是烫的。她端到一个兵卒面前,轻声唤他,那兵卒却没回应。丁豆娘又唤了几声,伸手碰了碰。那兵卒竟侧着倒下,姿势却丝毫未变,早已冻僵而死。

丁豆娘惊唤一声,那碗汤也掉落到雪上。她忙去叫唤拍打旁边的兵卒,那兵卒也已僵住。

这时,其他妇人也连着惊唤起来。城上这些兵卒,不知冻死了多少个。

有几个妇人大哭起来,丁豆娘也早已满眼泪水,听到哭声,她忙抹掉泪,过去止住那几个妇人,叫大家赶紧寻那些还未冻僵的兵卒,抬到城下火堆旁救治。众人忙去挨个拍打那些兵卒。

丁豆娘一连拍唤了几个,都已冻僵,她再忍不住,也失声哭了起来。

半晌,她抬起泪眼,见城头火光里,大雪茫茫飘落。人命也似那雪片,在寒风里飞旋一阵,便这般消失无影⋯⋯

三、胜败

“胜了!胜了!女儿,咱们胜了!”

雷珠娘听到栾老拐在外头叫唤,忙迎了出去。见栾老拐冻得缩肩拢袖,瘸得越发厉害,连路都走不稳,脸也冻僵,却仍在笑。

她忙过去搀住,扶进了屋,让他坐到炭火盆边,从火盆上吊的茶壶里倒了碗温茶。栾老拐手已冻僵,连碗都端不住。珠娘只得用一只手托着,栾老拐咕咚咚将一碗茶都喝尽。家里存的炭不多,珠娘一个人时不敢烧旺火,用灰压着,只取些暖意思。这时见栾老拐冻得这样,忙拨开灰,添了两块炭,屋里顿时散出热气。栾老拐凑近火盆,搓着手烤了一阵,才渐渐缓过来。

金兵攻来后,温家茶食店店主忙关了门,躲进城里。雷珠娘也和栾老拐逃了回来,家里至多只有半个月存粮,她虽存了几贯钱,可这时去哪里都买不到米麦,更莫说菜肉。不知这一战要打到何时,雷珠娘每日只敢煮些稀粥,和栾老拐早晚各喝一碗,勉强吊住命。

几天前,栾老拐出去寻食,见东城在招募人力搬运炮石、干草,却只雇年轻力壮的,他又老又瘸,不知如何也混了进去,一天能得两块饼。累一天,他只吃一块,另一块则拿回来给珠娘。

昨晚栾老拐一夜未回来,珠娘也整夜没睡安稳,见他缓过来,忙问:“昨夜你去哪里了?”

“大战!这回金兵先杀到了东城。我在新曹门抱干草,那边守将是刘延庆,前几年打燕京,蠢得脓包一般,见了火光便逃。这回,他倒是长进了不少,将兵卒管教得极得法。夜里,怕金兵偷袭,便把干草抛下城墙,草堆里爇着火星,拿来报警。又请来那个作绝张用,造出九牛炮,连家常磨盘都搬了许多来,能发大炮长弩,将那金兵的云梯砸碎许多。连战了几天,金兵丝毫奈何不得。昨夜更是一场血战,金兵见东边打不下,转攻南城去了⋯⋯咳咳咳⋯⋯”

栾老拐猛地咳起来,珠娘忙又给他倒了碗茶。

栾老拐喝过后,忽然嚷道:“说得太欢,竟忘了这个——”随即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团,揭开外头的破布,里头是一块糕,已经压扁,“官家见我们昨夜战得好,差人来赏赐御糕,我也抢到一块,女儿,快尝尝,你怕是从没吃过这等精贵的糕儿——”

珠娘接过来,掰开,递了一半给栾老拐:“你一定也没尝过。”

“你吃,你吃!我活到这年纪,什么景儿没见过?”栾老拐执意不要,珠娘冷下脸,强塞进他手里。栾老拐只得接过,一口咬去大半,边嚼边叹,“天爷!世上竟有这等精细香甜的吃食⋯⋯咳咳咳⋯⋯”他猛又咳起来,糕渣喷得满腿满火盆。半晌才终于停住,“造孽!造孽!一口糕竟喷掉一半!”

火盆里火焰升了起来,屋里亮了许多,珠娘这才发觉他面色青灰,忙说:“把剩下那口吃了,我给你倒热水,洗过后,赶紧去床上歇着吧。”

“好女儿!”栾老拐笑了笑,一口吞掉剩下的那块糕,刚要起身,却猛地摔倒。

珠娘惊了一跳,忙扶住他:“你莫不是受了伤?”再一看,他袄子上似乎有团血迹,一摸,竟是湿的。

栾老拐却笑着说:“不打紧,挨了一箭,已上过药了⋯⋯咳咳咳⋯⋯”

珠娘忙掀开那袄襟,里头的旧汗衫血水浸得更多,再揭开汗衫,那干瘦胸脯上裹着纱布,纱布早被血浸透,身子也极烫,她吓得顿时滚下泪来。

“女儿莫哭,女儿莫哭!我这命最贱,歇养几日便好了。”

珠娘忙将他扶进卧房,小心替他脱去袄子,让他躺到床上,盖好了被子。

她带好门出去,又用灰将火炭掩住,坐在那里,心中惊忧不已。栾老拐卧房里不时传来咳嗽声,到深夜时,咳得越发厉害。

珠娘忙倒了碗茶,端着油灯,走进去瞧,一眼看到栾老拐胡须、被子上到处是血点。她吓得几乎将碗摔掉,忙放到桌上,轻声问:“我扶你去看大夫?”

“军医已看过了,肺被刺破⋯⋯”栾老拐大口喘着气,“这回我怕是躲不过了。我只有一个心愿⋯⋯咳咳咳⋯⋯”

“你说。”

“你能不能唤一声⋯⋯咳咳咳⋯⋯唤声爹?就一声?”

珠娘顿时愣住。他们认作父女已经几年,栾老拐在外头虽然油滑无赖,珠娘却知,他对自己是真心实意疼惜,远胜过那个亲爹,可不知为何,她始终唤不出口来。

她见栾老拐望着自己,吃力喘着气,满眼渴念,犹豫了半晌,才轻声唤了出来:“爹⋯⋯”

“哎⋯⋯好,好⋯⋯咳咳咳⋯⋯好女儿!这眼总算能闭上了。”栾老拐吃力露出些笑,但随即又露出忧色,“这回这场大战难哪!上回勤王兵马聚结了三十万,这回城中只有三万兵,金兵却来了八万。爹若不在了,你可咋办?爹不能死,爹要守着女儿,爹不能死,不能死⋯⋯”栾老拐连声念叨,声气却越来越弱,最后再无声息。

珠娘冻住在那里,自己原先没有魂,这两年才有了。此时,却又随着这个爹去了⋯⋯

楚澜随着千名壮士,一起奔出了戴楼门。

那夜,梁兴救出他们夫妇,助他们翻墙逃走后,他背着妻子奔了大半夜,天快亮时,他才放下妻子,却发觉妻子已经死去。他痛哭了一场,将妻子埋到草坑里,随即逃离了京城。

这几年,他如游魂一般,四处飘荡,上个月才回到京城。他皮肤早已晒黑,头发蓬乱,破衣烂衫,并没有人认得他。他偷偷回到自家那庄院,却发觉那里已经荒败不堪。他在京城闲逛了一个多月,正准备离开,金兵杀来,围住了京城。

他瞧着城中那些人惊慌焦乱、城上兵卒拼力厮杀,原本无动于衷。直到昨天,他见到一个人从城头快步走了下来,浑身是血,却脚步轻健,是梁兴。他顿时呆住。梁兴本没有留意他,见他神色异常,才多看了两眼,随即认出了他。

“楚二哥?”梁兴快步走了过来。

他想躲开,已来不及。

梁兴打量了他半晌,才开口问道:“城中兵士只有三万,如今已伤亡大半。士气已经低落难振,金兵却正在强攻这戴楼门。守将正在招募敢死之士,明日出城突袭。楚二哥愿不愿意一战?不为其他,只为你自家。”

他原本仍无动于衷,听到最后一句,心里忽然一颤。为自家?那些年,他私占了摩尼教公财,事事都是为了自家。可到头来,一无所剩。这几年,他忘了自家,浑浑噩噩,了无生趣。梁兴这时却又说,只为自家。自家是谁?

他茫茫然笑了笑,随后转头走开了。走了许久,忽听见争嚷声,是一大一小两个孩童,为一块饼,扭打起来。一个更大的孩童走了过去,强行分开了两人,替他们评理:“他小你大,这饼若不是他的,他敢和你争?把饼还给他!”那大些的孩童只得把那块饼给了小的。

楚澜看到,忽然怔住,自己儿时也如这个评理的孩童,见到大欺小、强欺弱,忍不住便要上去帮那弱小,是何时变成了个自私薄情之人?再想到梁兴方才所言的“为自家”,忽而发觉,儿时那个自家,去评理、去助人,并不为自家,却正是自家。依着本心,让自家站到公处、正处、明处,才成个堂堂正正的人。丢了那本心,再富、再奢,身旁拥的人再多,却仍是躲到了孤暗处,心里一团黑,哪里还见得到自家?

想明白这条后,他心里顿时一阵悲,悲自己这些年的所迷所失。

他忙转头回去寻梁兴,却四处都寻不见。他便等在那戴楼门下,一直等到今天,终于见梁兴挎着刀,大步走了过来。

他忙迎了上去:“我去。”

“好!我去给你寻把刀来。”梁兴转身上了城楼,不久便拿了柄朴刀回来递给他,“你善使这个。”

他接过那朴刀,竟手生之极。梁兴也迅即瞧出,便拉着他到城墙下僻静处,在雪地上与他过招。练了许久,他才寻回些旧日功夫。

梁兴笑着说:“杀金兵已够了。”

他们一起回到城楼下,那守将已经在召集一千勇士。他们也站到队列中。简短训过几句话后,他们一起走进城门洞。守门兵卒将城门打开一道口子,他们先后奔了出去。护龙桥已经拆除,旁边不远处城墙上,金兵正在攀云梯强攻。喊杀声、箭弩声、炮石声混作一团,他们便踩着冰面,冲向对岸,照部署,绕到金兵后方偷袭。

然而,才奔至河中间,冰面忽然裂开。跑在前头的一半人,纷纷坠入水中。楚澜脚底那块冰也向后翻斜,他随之倒仰着跌进水中。一阵急寒,冻彻全身。他忙扑腾着翻转过身子,向水面急游,头顶却被一块坠冰重重砸到,他顿时一晕,身子随之下沉。

昏沉中,他似乎听到儿时父亲的赞语:“澜儿有侠气,将来必能成器⋯⋯”

翟秀儿看到城楼上贴了一纸榜文,许多人在围看,他也凑了过去。

自从安乐窝的团头匡虎在芦苇湾战死后,翟秀儿便没了依傍。整日只在街市间游走,先还能仗着自己秀容勾搭些闲汉,这两年年纪渐长,便更少了营生来处。

金兵围城后,天寒地冻,衣食短缺,寻根草棍都难。他已经饿了一天,缩着肩膀听识字人念那榜文。原来,朝廷在招募六甲神兵。

有个叫郭京的法师,号称能施六甲神法,可扫荡金兵,生擒二帅,其法须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朝廷封他为官,赐金帛数万,使他自主募兵,所需兵丁不问技艺,只择年命合六甲者。

翟秀儿听了大喜,忙赶到旁边募兵处,见那里排了几道长队,他忙排到后面。在冷风里挨了许久,几乎冻僵,才算轮到他。一个年轻法师问过他的生辰,说合六甲,发给他一套军服,一张纸上写了他的六甲军号。让他去那边城墙下六甲军营。他进到那营里,照军号寻见所属营帐,那里竟有热汤饭。他忙喝了两大碗,这才止住饥寒。

朝廷屡屡催促郭京出兵,那法师却说:“非至危急,吾师不出。”

翟秀儿想,这法师恐怕是真有神术,否则不会等危急之时。他也乐得延期,这军营中有吃有住,整日自在。听人们议论军情,也始终胜负相半,并无危机,翟秀儿更是欢喜。

直到这两天,情势才渐渐不好起来。尤其昨天,戴楼门一千敢死之士冲出城门去偷袭,一半人落进冰水中淹死,兵卒们再无斗志。

今天,又下起大雪,六甲营中忽然传来出征号令。

翟秀儿顿时怕起来,排到队中,领了把长枪。顶着风雪来到南薰门下。那法师郭京头戴铁冠、身披鹤氅,立在城楼上,一眼望去,果然如神仙,并高声下令,让城上守御兵卒尽都下去,不得窃窥,只留张叔夜与他,坐在城楼之上施法。

随即,法师高举手中桃木剑,大喝一声:“大开南薰门,六甲神兵出城灭敌!”

翟秀儿手握长枪,跟着队伍,踏着冰面,心惊胆战走出城去。幸而今天天寒,冰面未裂。才过了护龙河,便听见一阵呼喝之声从前方传来。又前行了一阵,猛然见风雪之中,金兵喊杀奔来。翟秀儿尖叫一声,转身便跑,身旁那几千六甲神兵也全都奔逃回城。

翟秀儿刚奔到河边,便见城门关了起来。他顿时哭起来,回头一看,金兵分成四翼,黑压压围了过来。翟秀儿跑过冰面,来到城门下,边哭边用力拍门。其他六甲神兵也围挤过来,一起哭叫哀求。

身后金兵杀喊声越来越近,翟秀儿被挤贴在城门上。他尽力仰头,朝两边望去,只见几十座云梯搭上城墙,金兵纷纷爬了上去,上头毫无阻拦。金兵如蚂蚁般源源不绝,攀上城墙。

他正望着,忽然觉得后背松了,转头一看,身后的六甲神兵大半已被冲来的金兵砍倒。他又尖叫一声,一边用力拍打城门,一边不住回头看,身后的六甲神兵越来越少,金兵离他越来越近。

正在这时,城门忽然打开,他几乎扑倒,等站稳身子,抬眼一看,面前不是宋兵,是金兵,他顿时惊住。

最前头那个金兵一刀向他砍来,晃眼间,他似乎看到当年父亲挥来的那把柴刀,只是那回他逃开了⋯⋯

四、死斗

“城破了!金兵杀进来了!”

董谦听见街上叫嚷,忙出门去看,见漫天大雪中,人群惊叫哭喊、慌急逃奔。他忙将院门闩紧,奔回屋中,叫侯琴抱着孩儿,他则从墙上抓下那柄宝剑,一起躲到卧房床脚,侧耳听着街上动静。

五年前,秦桧寻见他,拿侯琴性命胁迫,让他装扮那紫衣妖,之后便将他囚禁在郊外。邓雍进听了赵不尤之言,派人将他救了出来,那场祸事也终于了结。他守满三年的孝,赶紧将侯琴迎娶过来。他也终于等到职缺,虽说只是在太常寺任个小礼官,却也安闲,又是在李纲手下办事,常能聆听忠厚刚直之训,让他极为受益。

一年后,侯琴产下一女,这个月才满周岁,却已在牙牙学语。董谦爱得不得了,加之夫妻和美,他已不知还能有何他求。谁知,金兵两度杀来,他才发觉,女儿何其不幸,生在这仓皇乱世。

每日到城边望着将士们在城楼上拼杀,三万兵卒大半伤亡,他不知自己能做些什么。这时才领会那句“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日日忧闷不已,又听闻朝廷竟信了那术士郭京,任其为官,招募六甲神兵,寄望于这术士去杀灭金兵。今天,那郭京果然登上南薰门城楼,撤去防御,调遣神兵。董谦在城下望见后,便知京城不保,泪水顿时涌了出来,忙赶回家,守住妻女,等待惨讯。一个时辰不到,果然便来了。

他们躲了半晌,外头忽然静了下来,女儿却突然哭起来。这一向家中存粮将罄,董谦虽尽力忍饥,将饭食让给侯琴,却仍不够。侯琴奶水减了许多,女儿又不肯吃粥,时时哭饿。

董谦忙叫侯琴哄住女儿,打开床边柜门,让她们躲进去。自己则悄步走到卧房门边,攥紧了手里的剑,侧耳听着外头。半晌,远处隐隐传来吼叫声,呜哇刮耳,不是汉话,金兵果然冲进了城。

董谦心顿时提紧,随即便听见踢撞门扇声、惨叫声、怪笑声。金兵沿着这条街,在挨户屠杀。那刺耳声响越来越近,已经到隔壁两三户外,柜子中女儿却仍在哭。董谦手不禁抖起来,险些连剑都握不住。

左隔壁的院门被撞开,脚步咚咚冲进房中,随即传来那一家人哭喊惨叫声。董谦听得头脑欲裂,身子更是颤个不住。隔壁忽然静了下来,那咚咚脚步离开院子,转向他的院门。幸而这时女儿终于不再哭,董谦听那些脚步声停到院门外。他忙将卧房门拉开,自己缩身藏到门后。

“咚!”院门被踢开,咚咚脚步声分开,有三个人,一个进到堂屋那边,一个去了厨房,另一个则朝卧房这边走来。董谦紧贴着墙,气不敢出。那人走了进来,却停在门边,朝里寻视,董谦只瞥见一把刀尖,沾满了血,不住滴落。

片刻后,那人转身离开,和另两个人呜哇说了两句,随后三人一起离开了院子。右隔壁那家人早已逃走,院门锁着。三个金兵径直走向下一家。

董谦这才出来,忙去打开柜门,见侯琴惊望向他,怀中女儿竟咧着小嘴,在朝他笑。董谦心头一暖,也不由得笑起来。

他笑,不仅为女儿,也为自己。刚才躲在门后,那金兵转身前一瞬,董谦忽然不怕了,他握紧了剑,只要那金兵走近柜子,他便立即冲出去,一剑刺死那金兵。为了妻女,便是千军万马,他也不再惧怕。

范大牙一身疲累,回到了家中。

金兵杀进京城,屠掠一番后,幸而旋即议和退兵,却要以太上皇为质。新官家不忍太上皇受屈,便自家出城,到城南青城金营,签下降书,割让黄河以北。金人又索要金一千万锭,银两千万锭,帛一千万匹,骡马万匹。

绢帛还好,宫中内藏的元丰、大观两库存有多年贡赋绢帛。朝廷差军民搬了十多天才搬完。金人嫌浙绢太轻疏,全都退回,另又用河北绢补足。

左藏库金银上回已经搬尽,宫中库藏远远不足,于是又向民间大括金银。

新官家被金人拘留数日后,放还京城。金人急索金银,才过数日,见所纳数额远远不足,官家只得又往赴金营。

宰臣忙增加侍郎官二十四员,满城再行根括,搜掘戚里、宗室、内侍、僧道、伎术、倡优之家。

范大牙便是被分派了这差事,跟着侍郎官,与一伙衙吏,闯入富室人家,四处搜掘,钗、钏、钚、钿等细琐金银也不能漏过。他从未见过如此多金银,也未听见过如此多哭声。

可即便搜尽全城每一家富贵之户,金银仍是远远不足。官家又被拘禁在青城,已过了五日之限。城中百姓日日盼着官家回来,纷纷将自家所藏些微金银全都上缴。可这京城已如一只瘦羊,已刮过几回脂油,哪里还有多少剩余?

范大牙搜检一整天,也只搜出了几十两。整个京城进到正月,也总共才括到金十六万两、银二百万两。

他回到家中,他娘一把抓住他,从怀里取出一根金簪:“儿啊,咱们把这支簪子也纳上去吧。”

这是他父亲给他娘的那支金簪。那晚他们父子说开后,他答应了娘,让那人住到家里来。那人心怀感愧,虽无其他本事,却日日陪着娘照管那假髻铺子,所有略重一些或跑腿的活计,他都揽了去。对娘,他更是尽心尽意照料。娘微感些风寒、略咳两声,他都立即紧忙起来。娘从未被人这般疼惜过,那张脸时时挂着笑,又甜又有些难为情。

只是,前年那人得了急症,救治不得,几天便走了。娘虽哭得伤心欲绝,心里头却极知足。这两年,时常捏着这支金簪,落一阵泪,又笑念几句,命一般。这几天官府挨家搜括金银时,才埋到了墙角土里。

直到那人死之前,范大牙都未叫过一声“父亲”,连心里都没有。看着这金簪,他心里忽然一阵难过,险些落下泪来,强忍着说:“这簪子抵不得事,留着吧。”

“佛经不是说,聚沙成塔。我听着满城人都在献纳,连一个福田院贫民都将保命的一点银子拿了出来。你爹若在,也一定答应。”

范大牙忽而有些恼:“留着便留着,说这许多!”

“儿啊,一来那是咱们的官家,咱们不救谁救?二来娘是为你着想。娘这一辈子已满心满怀地足了,你却还年轻,连媳妇都还没娶。金人若不放官家回来,咱这大宋便散了,往后你如何存活啊!”

“去了新官家,宫里还有个老官家,如今还不满五十岁,仍能坐回皇位。便是没了老官家,金人正在谋立新帝,这天下也自然有其他人当皇上。我活我的,他活他的。我穷我苦的时节,怎么不见他来救我?这两个多月,京城里死了上万人,他可曾救过?若不是他父子无能怯懦,能到这地步?”

“嘘,放轻声!这等大逆不道的话你也敢说出口?”

“怎么不敢?我实话跟你说吧,这大宋已经亡了。从前我们靠自家,往后我们也一样靠自家。没有官家,我们照旧活,官家若没了我们,却一天一刻都活不得,这叫天变地不变。这金簪你留着,你辛苦一辈子,只得了这支簪子,还要去救那昏君?他御桌上随意一道菜肴,也比你这簪子贵。他却早已吃厌,箸儿都懒得拈。金人捉了他去,才会停战,我们才得安宁。救他回来,就算停了战,他一定又会像他那个父皇,又吸民血,又造艮岳⋯⋯”

范大牙发觉自己忽然明白了许多道理。

管杆儿和他的娇娘子躲在家中。

上回京城被围困后,管杆儿得了教训,只要赚些银钱,便先将米缸填满、炭筐垒足。如今京城雪深数尺,一斗米涨到三贯,贫民冻死饿死无数,街边到处尸首,他却储足了米炭腊肉,和浑家两个闩紧门,天天在屋里燃起火盆,炙烤腊肉,对饮几杯,反倒从没这般安逸过。觉着外头安全时,才出去走瞧。

到了正月,金人索要元宵灯烛,将京城道观、佛寺、正店所有灯都搜尽。正月十四在南城金营试灯,令城内居民到城上观赏。

娇娘子爱灯,年年元宵,管杆儿都要陪娇娘子去宣德楼前看灯。金人的灯,他却不敢去瞧。娇娘子却说,如今官家都在金营里,怕什么?他只得陪着去,风大雪大天又黑,他扶着娇娘子,好不容易才登上南城楼。朝南一望,见城下一大片亮光杂彩,密匝匝、乱麻麻,如同精心整办好的数百样精绝菜肴,上菜时,却统统倒进一只粗大陶盆里。管杆儿年年看灯,早已看厌。这时看着金人的灯糟乱到这般模样,忽然忆起宣德楼灯会的好来。不知为何,他竟悲从中来,哭了起来,又怕娇娘子怪,忙扭过头,装作擤鼻涕,赶紧把泪水抹掉。

接下来,他每天都忍不住出去瞧望。

金人不断索要,先是玉册、冠冕、大礼仪仗、大晟乐器、后妃冠服、御马装具、御驾、御鞍、御尘拂子、御马、司天台浑仪、明堂九鼎、三馆图书文籍、国子书板⋯⋯从五代以来,宫中所藏珍宝器皿,尽都搬空,不住地往城外运,每日上百辆车,从不断绝。

索要完珍物,又索要人,先是女童六百人、教坊乐工数百人,接着是宫中内夫人、倡优及童贯、蔡京、梁师成等家声乐伎,即便已出宫、已从良,也要追索。开封府遣出公吏到处捉捕,追得满街哭号。

继而又索要学士院待诏、内侍、司天台、八作务、后苑作、僧道、秀才、画工、医官、染作、鞍作、冠子、帽子、裁缝、木工、石匠、铁工、金银匠、玉匠、阴阳、伎术、影戏、傀儡、小唱、百戏、马球弟子、舞旋弟子、街市弟子、筑球供奉、吏人⋯⋯一队一队,上百上千的人,被拴在一处,强送出城。

后来,又照着皇族宗谱,索要宗室子弟三千多人,悉令押赴军前。为防逃躲,官府令坊巷人户,五家为保,不许藏匿。

管杆儿不住感叹,整个汴京城都被他们搬空了!搬空了!

他不忍再看,重又躲回了家,连吃肉喝酒的兴都没了。娇娘子问他是不是着了病,他头一回朝娇娘子冒火:“是着了病!大病!”惹得娇娘子盘腿坐到床上,咧嘴大哭起来。他也头一回不愿去哄逗,只垂头闷闷坐着。

半晌,外头有人敲门。他出去刚打开门,一个妇人倏地钻了进来,唬了他一大跳。那妇人容色秀雅,却穿了件旧袄子,她慌忙把门关上,低声哀求:“这位大哥,我姓赵,是宗室女。金人正在捉我,可否让我躲一躲?”

“宗室女?这,这恐怕不成⋯⋯”

“啥不成?”娇娘子不知何时走了出来,“这位夫人,快进来!”

那夫人连声道谢,忙躲进了屋里。管杆儿才要进门,院门又重重拍响,不等他去开门,一群开封府公吏踹开门,冲了进来,一把将他推开,直奔进屋里。管杆儿听到哭喊,忙跟了进去,见娇娘子把那夫人护在墙角,正在推搡一个吏人。那吏人手里握着刀,一刀将娇娘子砍倒在地。

管杆儿顿时疯了一般冲过去:“金人你们不敢惹,自家人便这等随意打杀?”他抓起插在炭火里的火钩,朝那吏人戳去,火钩烧得通红,将那人戳得一阵惨号。管杆儿忙看娇娘子,见娇娘子捂着臂膀,瞧着伤得不算太重。

他却无比心疼恼怒,见那几人举起刀,作势要来砍,他顿时大骂起来:“敢伤我的娇娘子?我今天不烫死你们这些对外软似蛆、对内狠过狼的贼卵子,我便不是你爷!”

他厉声怪叫,疯舞着那铁钩子,朝那几人冲杀过去。那几人见他如此凶狠,顿时怕起来,头一个一退,其他也全都慌忙转身往外逃。管杆儿吼骂着追了出去,那几人越发害怕,没命地逃奔。

管杆儿一直追到巷口,见他们跑得没影儿了,这才快步回家:“这里待不得了,那些卵子一定会找人再来,咱们快躲到黄胖家去!”

五、长生

王小槐站在南薰门外,等着瞧道君皇帝。

上回离开京城后,他回到家中,将田产家业该送则送,该卖则卖,全都散尽,自己只留了那把沉香匙和一只铜碗。而后他便一路向东,走到泰山,困了睡草窝,饿了向人乞讨。他存了半袋干粮,在泰山后岭寻了个山洞,钻进去,坐在里头,照着自己背诵的那些道经修仙。可修了十来天,干粮吃尽,却毫无所验。

他想,恐怕还是得寻个师父才成,便下了山,到处去寻师父。寻了这几年,从江南到湖湘,又从巴蜀到秦川,几乎走遍了天下,却没寻见一个真正得道之人。几个月前,他又回到了汴京。

这时,他已经十二岁,高了许多,脸也不再像猴子,倒像是一块尖棱的青石。

他将京中那些道观一座座全都走遍,但凡有些名号的道士,一个个都问了过来,却没有哪个真会修仙。

最后,他想起了道君皇帝。当年林灵素说道君皇帝是神霄玉清王,上帝长子,号长生大帝君。王小槐虽已不信,可再无可问之人,心里便又生出一丝希冀。

只是,那道君皇帝人在宫中,哪里能见得到?王小槐甚而生出净身入宫之念。可就在这时,金兵杀了来。天寒地冻,王小槐被玉清宫一个道士收留,才免于冻饿。

今天,他听说金人要道君皇帝也去金营,忙赶到这南薰门外,站在寒风雪泥里,等了许久,几乎要冻僵。终于见一队金人铁骑护拥着一辆牛车缓缓出了城门。两边许多人也候在那里,见到那牛车,顿时哭喊起来:“太上皇!”

王小槐瞪大了眼睛,一直瞅望着。牛车行了过来,车上坐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头戴黑冠,身穿紫锦袍,白白胖胖,哭丧着脸,似乎还在抽泣。

这是道君皇帝?王小槐顿时有些失望,等牛车经过时,忍不住还是大声问道:“太上皇,你真是长生大帝?”

道君皇帝居然听见了,扭头望向他,脸有些涨红,眼里有些惊,有些惭,又有些厌,竟像是听见自己当年的丑名。

王小槐顿时明白,眼含鄙夷,朝道君皇帝撇了撇嘴,便转身离开了⋯⋯

三月二十七,程门板赶到了城东北的刘家寺。

太上皇和皇上都被囚禁在此处金营里,今天便要押解启程。许多都人已经围在那里,数千金兵执刀挡在前头,不许靠近。

程门板从开封府状册上看到,金人将押解队伍分作七起,这之前已经走了三起。这次金人所掳,皇后、妃嫔、王子、公主三千余人,宗室四千余人,贵戚五千余人,官吏、工匠等三千余人,教坊三千余人⋯⋯总共一万四千人,将皇城贵族及百工杂艺搜劫一空。

经历了这四个月浩劫,程门板早已麻木,说不出话,也难得再伤悲,但看到那名册时,心里仍一阵阵痛。

这时,营寨前忽然一阵骚动。一队金人铁骑从寨中行出,随即听到一阵号泣和金人呵止声。一匹黑马走出寨门,马上坐着个盛年男子,身穿青衣,头戴毡笠,压得极低,只看得到半张脸。旁边的人纷纷高呼太上皇,一起伏地跪下,痛哭起来。他才晓得,此人竟是道君皇帝。

他从未见过道君皇帝,一直觉得高在云端之上,形貌也必定神异。谁知竟被金人装扮成这般,如同一个胖渔翁。

他身后,跟了一支马队,十一个皇子、两个郡王、八个国公、数十个驸马、皇孙,尽都身穿布衣、垂首哀泣。马队后,则是一千多个宫女步行跟随。两侧数百金兵骑马监押。

已近四月,春风和暖,绿草遍野,但这恓惶长队,却如被人拿线绳穿起的秋蝉一般。四周人都在恸哭,程门板却木然而立。

他原先便有个念头藏在心底,连自家都不敢碰。这几个月来,看尽各般惨状,这个念头随之不住跳出。这时,望着道君皇帝那虚胖背影,他心中才坚定道出:这场国难,罪魁祸首便是你赵佶。

望着赵佶行远,他正要转身,却见那长队中一个宫女脚似乎有伤,行得慢了,旁边一个金兵用枪柄朝她后背重重一戳,那宫女顿时栽趴在地。旁边两个同伴忙将她扶起,一起搀住,疾步向前,没听到一丝哭声。

程门板见那宫女娇嫩稚气,恐怕只有十一二岁,自己女儿一般大小,尚还是女童。不知这千里艰途如何挨过?

他不忍再看,忙扭过头,泪水却不由得滚落……

上一章:第十四章 下一章:第十六章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