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团圆记  作者:杨云苏

“龙门共仰无双景——”檀生爸爸说完抿嘴一笑,歪头望着檀生妈妈。阳光里他的白头发白眉毛晶莹剔透。见妈妈笑而不答,他佯怒道:“你都忘了?!”妈妈还是不理他,嘴一瘪眼一闭脸甩到旁边去,眼睁开时却又嘻嘻嘻地笑。

“——珠浦先开第一亭!”爸爸朗声说道,“哼!”又拿手里折扇朝妈妈后肩上敲了一记,怨她,“陈锦屏!陈锦屏你什么记性!”连大名都叫出来了。

“陈芝麻浪(烂)谷子。”妈妈很喜欢娴熟地运用北京话对付爸爸,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昨晚下过雨,今天阳光格外清透。南国早春的晴朗像北方夏末秋初交接的一刹那,虽然已经温柔但总冷不防混着几绺儿毒辣。檀生和我都怕热,一路走一路专挑大榕树树荫躲着。爸爸却呈现出一种自相矛盾,他完全走在树荫外阳光下,却又把折扇打开遮住头脸。再仔细一看更矛盾,原来那雀屏似的扇面被他用来挡头顶,用来挡脸的是扇骨,扇骨能有什么遮蔽的功能呢,跟不遮没区别嘛。而且这一路他老是乐颠颠的,没人跟他说话他脸上也挂着“谈兴甚浓”的劲头。刚才大家跟着他走进一座凉亭,他还念起古诗来了,文艺腔调十足。檀生早说过他爸是军医出身,文史上头实在有限。

爸爸被太阳晒得腮泛桃红,歪头问我道:“不明白是吧?我念这两句——檀生你别说别说。”檀生本来揽着我肩膀,闻言手一撒,“嗨——”一声往前蹿了,跟害臊似的。他爸爸哈哈哈哈,手里折扇打开又合上打开又合上,笑得十分甜美。

今天我们出门特别早。吃早饭刚端上粥碗就催我们快吃快吃,刚吃完就催我们赶紧收拾好往外走,刚走到外面就莫名其妙地已经上了车,刚坐稳了车就朝市区急奔。这么紧张我还以为又要去拜访个性跳脱的长辈,赶一个人家不至于怪罪的时间上门,忽然意识到今天催我们的是檀生爸爸而不是二舅,是爸爸不停地督促大家。我们睡眼惺忪下楼时,他早都梳洗打扮好了,早饭也率先吃过,坐在心仪的酸枝木沙发上等我们,不靠靠背,脊梁挺直,已经有点不耐烦的架势。头上鸡蛋壳帽子没戴,手里多了柄折扇,说今天太阳大需要遮一遮。等上了车才往靠背上一仰,说今天去——西湖公园,而去西湖公园游玩是他按捺已久的愿望。二舅也怪,天天陪我们今天竟不陪了,只叮嘱中午会合,一起去一家老馆子吃饭。还说在那老馆子吃饭是“很具有纪念意义的”。说完他同他大姐夫哈哈大笑,向往“意义”的两个人很默契。

结果真的不用他陪,到了西湖公园,爸爸就表现得非常熟悉路线。好些景点比如渔筏啦虹桥啦涵碧楼啦,他一口一个一口一个,完全脱稿,跟专业导游一样滔滔不绝。我跑去看石碑上的介绍,知识点一滴不漏。我想他之前当然是来玩过的。问他,他笑道:“何止来玩过,潮州当地人比我更熟悉西湖公园的只怕也没几个。”

“你退出去看看柱子上的楹联。”爸爸得意扬扬。我们这时正在湖畔一个古旧的亭子里。我刚退到外面,他又大喊一声:“念!”

“龙门——共仰——无双景,珠浦——先开第一亭。”我念完才发现正是他刚才背诵的那两句,“嚯,您这就背下来啦,厉害厉害,过目不忘啊!”我捧道。

“这可不是刚背下来的,我背下来是四十年前的事——这亭子叫龙珠亭,”他拿折扇点点亭子顶,又遮住自己右半张脸,眯眼笑道,“是我跟他妈妈第一次约会的地方。那会儿我们谈恋爱,经常背着你们阿公,偷偷跑到这里接头——啊,真的,龙门共仰无双景……”他沉醉道。

难怪檀生逃掉。

我也想逃啊,哪里有勇气听长辈们的罗曼史,对他们的情情爱爱别说完全没有一点求知欲,就稍微想想都汗毛倒竖。但眼见爸爸已经沉浸于无限追忆里,正一边清嗓子一边在亭中靠椅上徐徐坐下,我哪里逃!

上一章:十七 下一章:十九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