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小城与不确定性的墙  作者:村上春树

在图书馆工作。

可是,怎么做才能找到那份工作呢?我长年从事书籍供应分销的管理工作,但图书馆是另有专门部门负责此项业务的,我自己与之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而且回想平生,自从走出校门之后,我就再也没有使用过名字里带有图书馆字样的设施。

从大到小,从公立到私立,把各种图书馆及类似图书馆的设施加在一起的话——这不过是我的粗略估算——日本全国恐怕存在为数好几千的图书馆(不对,没有那么多吗?……我不懂),它们多多少少都还在发挥着功能。其中哪一家才适合于我、才是我所寻求的图书馆呢?并且,那家图书馆里有没有我可以就任的职位呢?

我拿出闲置了好久的电脑,上网检索图书馆信息,跑到附近的图书馆,查找关于图书馆的专门资料。然而那里并没有我所需要的信息。那些信息不是过于笼统、范围太广,就是过于拘泥于实务细节,非此即彼。

经过一个多星期这种徒劳无功的努力之后,我放弃了从外部获取信息的念头,重新回顾自己的记忆给予我的信息。我在那个长梦里目睹的、我的想象在那里细致地暗示于我的,是怎样一家图书馆呢?

我重新翻读刚做完梦后所做的记录,再次让那家图书馆的情景在脑海里苏醒过来。我追溯记忆,看能否找到将那个地方在哪儿告诉我的线索。人们说话的声音,墙上贴着的海报……然而我找不到这类东西。人们沉默寡言(毕竟是图书馆嘛),海报上的小字由于距离太远而无法辨认。然而唯有那个地方离东京很远这一点,不知何故我却心知肚明。通过空气的触感,我大致可以推测出来。

我将意识的焦点对准我在梦里干活儿的那个房间,再一次仔细环顾四周,注意不漏掉重要的事物。

呈纵向长方形的房间,地面铺着木质地板,上面处处垫着已有磨损的地毯(新的时候说不定还是相当漂亮的)。里侧的墙上开着三扇竖窗,同楼下的窗户一样,配有黄铜制的旧把手。天花板上装着日光灯,窗边是一张办公桌,冲着这边摆放着,上面有古老的台灯,文件架,台历,老式黑色电话机,陶制笔盘,毫无使用痕迹的玻璃烟灰缸(成了放回形针的容器),角落里还有那顶深藏青色的贝雷帽。近门口处有四把椅子和一张茶几。还有衣帽架。每一样都很简朴。木橱柜上有一只风格古典的座钟。看不到像是电脑的东西。就这么些物件。涉及地点的线索一条也无。

阳光从窗户射入室内,却因为拉着褪色的窗帘,看不到窗外的景致。墙上挂着年历。那是配有湖光山色照片的年历,湖面上倒映着山影。但是年历上的月份却辨读不出。山是哪里的山,湖是何处的湖,这也无法判定。风景固然美丽,但归根结底也就是一般观光胜地都会有的山与湖。不过从年历上的照片来看,可以推测出那里大概位于内陆地区。

当然,墙上挂着的年历照片,未必就一定印着图书馆附近的风景,但是从窗户照进来阳光和吸入的空气质量,我推测那里恐怕不靠海边,而是位于山里。而且——这说到底无非是我的个人感受——相比起海边来,贝雷帽不是与山地更为相配吗?

通过追溯记忆,我所获得的信息也就只有这么多了。我能清晰地回想出那里的情景细节,但是对于那家图书馆的名字、它在什么地方,却一无所知。

我需要有人——恐怕得靠专家动用其实际知识——来帮助我。

我致电不久之前还在那里供职的公司,请在负责图书馆的部门工作的熟人来接电话。那是一个姓大木的男子,是小我三届的大学学弟。我们在私人关系上虽算不上亲密,但下班后曾经一起喝过几次酒。他寡言,相对而言属于不善交际但大概可以信任的那种人,酒量好像很大,喝再多都不上脸。

“师兄,您还好吧?”大木问道,“您好像突然辞职不做了,老实说,我吓了一大跳。”

我为自己连个招呼也没打就唐突地辞职一事表示歉意,告诉他这是因为种种个人原因。大木没再多打听,不声不响地等待我开口说正事。

“我想跟你打听一些图书馆的事。”

“只要是我能帮得上忙的。”

“其实,我想在图书馆里找一份工作。”

大木沉默片刻,然后说:“那么,您心里设想的是什么样的图书馆?”

“可能的话,最好是位于地方小城市,规模不太大的图书馆。离东京远一点儿也没关系。反正我是单身一人,不管去哪儿都很简单。”

“地方上的小型图书馆……好笼统啊。”

“我的个人希望是,不要靠海的,最好是在内陆地区。”

大木低低地一笑:“这要求蛮奇怪的嘛。不过我明白啦,我去到处打听打听看,没准儿得要点儿时间。虽说是地方城市的图书馆,那数目也多如牛毛呢,哪怕只限于内陆地区。”

“时间的话,我倒有的是。”

“还有什么其他要求吗?”

可能的话,最好是使用柴火炉的图书馆,我很想这么说来着,不过这种话当然不便启齿。当今之世还在使用柴火炉的图书馆,只怕无处可寻吧。

“没什么特别要求。只要能让我去干活儿就行。”

“不过,您有没有图书馆司书的职业资格证书?”

“不,我没那玩意儿。没有的话是不是有点儿难啊?”

“不,那倒也未必。”大木说道,“要不要资格证,得看图书馆的规模和工作的性质。只是,这话说得也许多余,我觉得就算找到了这样的职位,只怕也难以期待报酬会很高。弄不好,薪水会很低,就跟志愿者差不多。您觉得这样也不要紧吗?”

“不要紧。我现在没什么经济困难。”

“晓得了。我去查一查。一有结果,就跟您联系。”

我把家里的电话号码告诉了他,道谢后挂断了电话。

将皮球暂且踢给大木后,我如释重负。尽管不知道结果将会如何,但至少局面已经开始发生微小变化,这种感触给我的意识里吹进了新鲜空气。我终于从床上起身,尽管缓慢,但毕竟已经开始活动身体了。我打扫房间,洗涤床单,购物,做菜。为做好随时可以搬家的准备,我整理好衣物和书籍,把不要的东西一股脑儿捐赠给了区里的福利机构。我本来就没有多少东西,不过不停地干着这些细活儿,起码白天就不必去想那些多余的事了。

然而等到太阳西沉、夜幕降临,躺下身去、闭起眼睛时,我的心就会再次回到那座高墙环围的小城。我无法阻止它(当然我也没有特地做出阻止它的努力)。在那里,霏霏秋雨仍然在无休无止地下着,她穿着肥大的黄色雨衣,每跨出一步,那雨衣都在我身旁发出窸窣的响声。在那座小城,我的影子能够开口说话,宛如我的分身一般。在那里喝过的药草茶浓浓的气味,吃过的苹果点心的滋味,依然鲜明地残留在我的心里。

大木打来电话,是在一个星期后的晚间八点过后。我坐在椅子上,正在看书,被突兀的电话铃声吓得跳起身来。四周寂静无声,而电话铃声又很久都不曾响过了。

我拿起电话,声音干哑地说道:“喂。”我心跳不已。

“喂!我是大木啊。”

“哟!”

“是师兄吗?”大木声音里透露着狐疑,“声音跟平常好像有点儿不一样嘛。”

“我嗓子有点儿不舒服。”我说着,轻咳一声,调整声调。

“是图书馆的工作那件事。”大木开言道,“好像不太容易啊。要做公立图书馆的职员,也就是成为公家的人,很多情况下都要求有相应的资格证书,要不就得是有过图书馆工作经验的人。您也知道,半路出家去当公务员,手续非常麻烦。不过师兄您因为长年从事与书籍相关的工作,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在实务方面大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有几家图书馆正需要这样的人才。要成为正式的图书馆员是有困难的,不过如果是相对灵活一点儿的岗位,他们说还是欢迎的。”

“就是说,如果不是正式雇佣的话,还是有可能的喽?”

“对,简而言之,就是这么回事。说老实话,薪水不高,社会保障金之类也基本没有。不过工作期间能力得到好评的话,倒是有可能获得正式录用。”

我对此略作思考后,回答道:“不是正式雇佣也没关系,薪水低也不打紧。我就是想在图书馆里就职。所以要是有合适的岗位,能不能帮我介绍一下?”

“我晓得了。如果师兄觉得可行的话,我再去打听打听。有几个具体的候选,这几天,我把地点和条件之类列份清单,请您过目。下次就不在电话里说了,咱们找个地方当面谈谈恐怕更好。”

我们约定三天后见面,定下了时间和地点。

大木找到了四个正在招人的地方城市的图书馆,为我列了份清单。地点分别为大分县、岛根县、福岛县和宫城县,三个为市营图书馆,一个是镇营图书馆。条件大致相似,而我的心不知何故被福岛县那家镇营图书馆吸引住了。那座镇子的名字我还是头一回听到,据大木说,这个Z镇离会津[福岛县西部都市会津若松市。亦指福岛县西边越后山脉与东边奥羽山脉之间的日本海一侧的内陆地区。]并不太远,从会津若松站换乘地方线,大约一个小时就到。人口约莫一万五千人。如同众多日本地方城市一样,这二十年间人口慢慢递减,多数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优越的工作,纷纷前往大城市。Z镇相比于另外三个候选地,离海更远,规模也最小,位于群山包围的小盆地里,河水沿着镇子周边流过。

“我对福岛的这家图书馆挺感兴趣的。”我看了一遍那份清单,研究了细节之后,说道。

“那么,要不要赶到当地去接受面试?”大木问道,“要是可以的话,我来预约一下面试时间。大概尽早为好吧。因为是招募馆长,得趁还没定下别人之前。在那之前能不能请您准备好一份简历?”

“已经准备好了。”我说道。我将装在信封里的简历递给大木,大木接过去,放进了皮包里,然后说道:“说老实话,我也觉得福岛县的那家图书馆可能很对师兄胃口。”

“为什么这么说?”

“那儿名义上算是镇营图书馆,但实质上,镇里并不参与运营,所以好像可以避免地方公务员那种烦琐的束缚。”

“分明是镇营图书馆,镇里却不参与运营?”

“对,是这样的。”

“那么,是由谁来运营的呢?”

“这个小镇除了农业,也没什么值得一提的产业,而且没什么知名的观光资源,就是附近有个小小的温泉而已。再加上这种自治体无一例外,都苦恼于慢性的预算不足。维持镇营图书馆也是一桩苦差事,建筑也已老朽不堪,还有消防方面的问题,镇里甚至一度考虑过干脆关门得了。只不过以镇上一家老字号酿酒厂的经营者为中心,声称‘图书馆是重要文化设施,没有的话对镇子不利’,大概在十年前发起组建基金会,为图书馆运营提供资金。图书馆自身也搬到了新馆址,借此机会,镇里实质上把运营权转让给他们了。更详细的内情就查不到啦。您不妨到当地直接问问他们。”

“我会去试试的。”我说。

“按照当下流行的说法,就是移交民营的图书馆啦。对师兄您这样的人来说,这种地方工作起来可能更容易些吧。我没有去亲眼看过,不过,当地民风好像不是太那么小肚鸡肠。”

两天后大木联系我说,除星期一以外,请哪天方便的时候在下午三点钟到当地图书馆去一趟。

“哪天方便的时候?”我说道。

“说是随您方便。他们会安排好的,随时都可以和您见面。”

虽然总觉得这话有点儿怪怪的,可我这边没有任何提出异议的理由。

“那会有面试吗?”

“大概吧。”大木说道,“像师兄这样饱经沧桑又年富力强的人,特意从东京报名来应征,对方好像很有些吃惊。这一点我已经对他们作了适当的解释。我说您是对大城市忙碌的生活感到疲倦了,反正说得像煞有介事。”

“谢谢你热心相助。非常感谢。”我称谢道。

他停顿了一会儿,然后说道:

“这话可能有点儿多余,不过在我看来,师兄您这个人以前就一直有点儿异于常人之处。是该说深不可测呢,还是该说难以捉摸……这次这件事也是这样。为什么要如此急吼吼地离开现在的工作单位,到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图书馆去,接下一份条件并不好的工作?有点儿莫名其妙。不过,肯定是有什么重大理由吧。几时您愿意了,肯把其中的奥妙告诉我,那我就太高兴啦。”接着,他轻咳一声:“总之,祝愿您的生活在新的地方硕果累累。”

“多谢。”我说,然后毅然问道,“顺便问一下,你有没有担心过自己的影子?”

“自己的影子吗?您是说自己的黑色身影吗?”大木对着电话就此思索了片刻,“没有,我想我没有特别留意过吧。”

“我对自己的影子咋都放心不下,尤其是最近。面对自己的影子,我总是会感觉到作为一个人的责任。我会想,迄今为止,我究竟有没有正当、公正地对待过自己的影子?”

“那个……这也是您这次考虑换工作的理由之一吗?”

“也许是吧。”

大木又陷入了沉默,然后说道:“我明白了……其实,老实说还是不太明白,不过下次我会考虑考虑自己影子的问题,考虑考虑什么是正当、公正。”

上一章:28 下一章:30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