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真理愈辨愈明吗要把读书当回事 作者:季羡林 |
||||
学者们常说:真理愈辨愈明。我也曾长期虔诚地相信这一句话。 但是,最近我忽然大彻大悟,觉得事情正好相反,真理是愈辨愈糊涂。 我在大学时,曾专修过一门课——西洋哲学史。后来又读过几本《中国哲学史》和《印度哲学史》。我逐渐发现,世界上没有哪两个或多个哲学家的学说完全是一模一样的。有如大自然中的树叶,没有哪几片是绝对一样的。有多少树叶就有多少样子。在人世间,有多少哲学家就有多少学说。每个哲学家都认为自己掌握了真理,有多少哲学家就有多少真理。 专以中国哲学而论,几千年来,哲学家们不知创造了多少理论和术语。表面上看起来,所用的中国字都是一样的,然而哲学家们赋予这些字的含义却不相同。比如韩愈的《原道》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文章开头就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韩愈大概认为,仁、义、道、德就代表了中国的道。他的解释简单明了,一看就懂。然而,倘一翻《中国哲学史》,则必能发现,诸家对这四个字的解释多如牛毛,各自自是而非他。 哲学家们辨(分辨)过没有呢?他们辩(辩论)过没有呢?他们既辨又辩。可是结果怎样呢?结果是让读者如堕入五里雾中,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我顺手举两个中国过去辨和辩的例子。一个是《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我觉得,惠施还可以答复:“子非我,安知我不知子不知鱼之乐?”这样辩论下去,一万年也得不到结果。 还有一个辩论的例子是取自《儒林外史》。丈人说:“你赊了猪头肉的钱不还,也来问我要,终日吵闹这事,哪里来的晦气!”陈和甫的儿子道:“老爹,假如这猪头肉是你老人家自己吃了,你也要还钱。”丈人道:“胡说!我若吃了,我自然还。这都是你吃的!”陈和甫儿子道:“设或我这钱已经还过老爹,老爹用了,而今也要还人。”丈人道:“放屁!你是该人的钱,怎是我用的钱,怎是我用你的?”陈和甫儿子道:“万一猪不生这个头,难道他也来问我要钱?” 以上两个辩论的例子,恐怕大家都是知道的。庄子和惠施都是诡辩家。《儒林外史》是讽刺小说。要说这两个对哲学辩论有普遍的代表性,那是言过其实。但是,倘若你细读中外哲学家辨和辩的文章,其背后确实潜藏着与上面两个例子类似的东西。这样的辨和辩能使真理愈辨愈明吗?戛戛乎难矣哉! 哲学家同诗人一样,都是在作诗。作不作由他们,信不信由你们。这就是我的结论。 ---1997年10月2日 |
||||
上一章:公德(四) | 下一章:同胞们...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