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三章 齐天大圣春秋那杯茶,战国这碗酒 作者:南柯月初 |
||||
岁月会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饰,会在美人的额上掘出深沟浅壑,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壮志豪情,什么都逃不过它那横扫的镰刀。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地运转着,再怎么多想也是无益,因为没有一个人可以扭转时间的因果。巍巍大魏,也没能逃过盛衰的轮回。 自从吴起离开魏国后,魏文侯时代的人才班底已所剩无几:李悝死了,翟璜死了,乐羊也死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按理说魏武侯应该有一个不错的开头和结局,但我们既没猜中开头,也没猜中结局。魏武侯穷尽一生,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不辞辛劳地把魏国搞了个半死,把前人栽的树全砍光了。 弃了新法,丢了西河,失了人才,魏国还剩什么?魏武卒?没错,至少在这个时代,魏武卒还是独步天下的。但有一个人表示不服,他认为打仗靠的不只是强健的体魄,更重要的是动脑子,正所谓“兵者,诡道也”。在他出场之前,我们先讲几个发生在齐国的故事作为铺垫。 明君练习生 如果你活在公元前379年,路过东海的一片礁石,你会发现一个白发苍苍、道骨仙风的老者在海边垂钓,而且用的是直钩。上前一问,没错,他姓姜!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姜太公——的重重重重孙子——齐康公。 据说当年姜老爷子封神时把自己落下了。为了弥补他,周天子把他封在齐地(今山东一带。先秦时期的山东为齐国、鲁国的土地,所以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成了一方诸侯。到了春秋后期,基本上各个诸侯国都出现了与晋国类似的情况——异姓大夫崛起。在齐国,独揽大权的是田氏,他家觊觎姜太公的这片地盘不是一天两天了。自齐太公田和(妫姓,田氏,名和)的曾祖父田常(田成子)任齐国国相时,计划就开始酝酿了。 田氏采取两驾马车齐头并进的战略——收拢民心与打击异己并举。这两步其实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让自己成为齐国的实际统治者。 收拢民心主要采取以下措施: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减轻兵役,不违农时;外交上遵循“以和为贵”的方针,能不打仗就不打仗,为农业生产尽可能保留劳动力。老百姓一看这国相当得比国君更像国君,实在是千年等一回的好主子,于是在情感上逐渐接受了这个有窃国之心的乱臣贼子。 其实,一个君王是昏君还是明君,人们并不是根据他如何夺得这至高无上的权力来评判的,而是看他如何运用权力。隋炀帝和唐太宗的上位都伴随着杀兄灭亲,但历史给出了两种极端的评价:隋炀帝成了与夏桀、商纣并列的暴君,而唐太宗因贞观之治成为千古一帝。 不过,老百姓接受你,不代表既得利益集团接受你。想要把持国政的可不止你一家大夫,其他异姓大夫也盯着这块肉呢!所以,田常做了第二件事——打击异己。这个操作就简单粗暴了:在朝的,找个罪名把他灭了;在野的,直接派兵灭了。 田成子田常死后,田襄子田盘为相,这时候齐国政权已经基本掌握在田氏一族手中了。到了田和这一辈,他实在看不下去自己的朝廷里还坐着个名誉会长齐康公,就对康公说,你家祖宗姜太公就是在水边钓鱼发家的,你得继承传统啊,你就去海边钓鱼吧!于是,那年,齐康公被发配到东海,干起了老祖宗的营生。 田和自立为齐君。康公十九年,即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安王封为齐侯。田氏取代姜氏,但仍沿用齐国名号,世称“田齐”,以示有别于“姜齐”,这一事件史称“田氏代齐”。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奉邑归于田氏,姜齐从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想当初,姜太公辅佐武王伐纣,是何等威风荣耀!奈何这些不肖子孙断送了祖宗的基业。一些人做统治者,是因为他们愿意统治;而一些人做统治者,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被人统治。对于后者而言,统治不过是两害之中的轻者。田氏成了齐国名副其实的新主,这突如其来的幸福让田氏的子孙受宠若惊、不知所措。不知所措一般有两种表现:一种是惧怕权力,比如田和就活得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另一种是滥用权力,如田和的孙子田齐——也就是齐威王。 一开始,齐威王和多数富二代一样,有三大爱好,抽烟、喝酒、烫头,没事儿就带着几个狗腿子出去调戏一下良家妇女,小日子过得很舒坦。此外,齐威王还是个音乐发烧友,吹拉弹唱、鼓瑟笙箫,样样精通。 这就麻烦了,王朝历来最怕的就是君王有所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好好读书的当不了官,卖命打仗的当不了将,会吹口哨的却出将入相,朝野上下就会被污浊之气包围——文官不治国,武将不杀敌,天天在家研究宫商角徵羽,这还得了?!没多久,齐威王就吃到了自己种的恶果。 齐威王元年(公元前356年),韩、赵、魏三国乘齐国国丧之机,出兵攻打齐国,夺取灵丘。齐威王六年(公元前351年),鲁国攻打齐国,进入阳关。同年,韩、赵、魏三国再次攻打齐国,直到博陵。齐威王七年(公元前350年),卫国攻打齐国,占领薛陵。齐威王九年(公元前348年),赵国攻打齐国,夺得甄城。 即使国将不国、君将不君,齐威王也没有悔改的意思,依旧矢志不渝地研究自己的音乐,连音乐界的人都看不下去了。 邹忌,一个我们中学课本里最恨的人之一。关于他的那篇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到现在都倒背如流,不信你听:我请您吃,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烧子鹅、卤煮咸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儿、晾肉、香肠……后面什么来着…… 不要在意这些细节,书归正传。 话说这邹忌,是首都音乐学院毕业的,音乐造诣颇深。他听说齐威王整日醉心于声色犬马、不问政务,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来到宫门口,拿出学历证书——首都音乐学院手扶拖拉机专业!看门的士兵一看,一脸不屑。对于邹忌这样的投机者,他们见得太多了,就把邹忌当成了其中的一员。邹忌也不解释,只是微微一笑,等待召见。他知道,过程不重要,见到国君才重要。 到了齐威王面前,邹忌放下自己的吉他,呃……是古琴,坐在位置上嗑瓜子。半个时辰过去了,一个时辰过去了,邹忌没一点弹琴的迹象,似乎他的宗旨就是:你二或者不二我,我就在那里,不三不四。等了半天,齐威王实在等不下去了,但自己实在太爱音乐了,如果得罪了这位貌似骨灰级的音乐教父,听不到天籁之音,那损失就太大了,所以他还是好声好气地对邹忌说:“教父啊,你咋不弹啊?” 邹忌笑道:“我在大学里是教乐理的,不精通弹琴,我擅长教理论课。” 齐威王一脸失望,但又不好把邹忌赶走,就说:“那讲讲乐理也行啊……” 等的就是你这句话!邹忌明白接下来的话关系到齐国的命运,一反刚才的浪荡态度,正襟危坐道:“琴即禁,是指禁止过分沉溺。伏羲造琴,琴长三尺六寸六分,象征三百六十六日;宽六寸,象征上下东西南北六合;前宽后窄,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大弦是君王,小弦是臣子。琴音因缓急而分为浊清,浊音宽厚而不松弛,是为君之道;清音高亮而不乱上,是为臣之道。首弦是宫,次弦为商,再次为角、徵、羽。文王、武王又各加一弦,文弦为少宫,武弦为少商,表示君臣相合。君臣相合无间,政令才得以顺利实施。治国之道,亦是如此。” 听完这番话,齐威王确认了一下眼神。眼前这个邹忌绝不是简单的乐师,倒更像是国士。既然如此,那我就再试探试探你。于是,齐威王故意问:“先生说得很对,但您似乎跑题了。您的本职工作应该是弹琴,为何迟迟不肯弹给寡人听啊?” 邹忌一听,喜上眉梢,等的还有你这句话!于是接着说:“大王说得没错,我的本职工作是弹琴,所以我精通琴理。大王您的本职工作是治国,那您是否也精通治国之道呢?再者,我的本职是弹琴,我不抚琴,大王您不高兴,我丢的是性命;大王的本职是治国,您荒废政务,百姓不高兴,丢的可就是天下了!” 齐威王心头一震:“乖乖,不愧是文化人!句句都是套路,句句都说在心坎上,犹如醍醐灌顶!”于是当即立下誓言——励精图治,富国强兵! 那碗麻辣烫 这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大臣们都背着小书包去上朝。走到殿门口,总感觉多了点什么。没错,的确多了,多了几口大鼎,鼎里还炖着什么东西。大臣们一看这个场景,欣喜不已,看来老板是要和大家一起吃麻辣烫啊!于是纷纷张罗着准备配料。 齐威王走上殿来,看了看大家期待的表情,说:“看来配料大家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但还缺点东西,缺什么呢?” “还缺涮肉!” “噢,原来如此。来呀,把即墨大夫带上来!” 即墨大夫向来名声不好,参他的竹简堆成山,大有人人得而诛之的意思。按理说这种人神公愤的人,理应被抽筋、扒皮、剁成饺子馅,但大家都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局。 齐威王:“即墨大夫,你可知罪?” 即墨大夫:“臣不知。” 齐威王:“弹劾你的奏章都从长安街排到十八里铺了,你还不知罪!” 听到这儿,那些平时与即墨大夫有过节的大臣们纷纷窃喜,觉得终于有好戏看了,都做好了痛打落水狗的准备。 此时,即墨大夫依旧面不改色:“臣不知所犯何罪。” 齐威王突然大笑:“你当然不知,因为你根本无罪!你不但无罪,而且有功。寡人下旨,赏即墨大夫食邑万户!” 大臣们都蒙圈了,这是几个意思啊?明明骂他的人那么多,怎么还被封赏了?难道这和娱乐圈一个定律——越被骂越火? 就在大臣们议论纷纷的时候,齐威王又召见了阿大夫。这位阿大夫可是被人交口称赞的贤能之人,都城里的大小官员提到他,没一个不说好的,都说他是当地百姓的青天大老爷。此次应召前来都城,百官都认为他是来接受君恩的,纷纷上门道贺。阿大夫也觉得自己就要飞上枝头变凤凰了,他来到齐威王面前,恭恭敬敬地跪下等着接受封赏,齐威王却出乎意料地说:“门外那锅麻辣烫,就差主菜了。来呀,把阿大夫扔进去!” 阿大夫,不,所有人都惊呆了。所有的脑细胞都烧完了也没能想象到这一幕,简直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开水烫伤的经历,反正我有,一个小水泡让我疼得哭了一天。一个大活人被扔进一大锅开水里,成了麻辣烫底料,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阿大夫,一个外地人,不远百里来到都城,啥赏赐都没有,把自己献给了我国古老的饮食文化。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不远百里来作死的精神! 所有人都觉得奇怪,可能也包括捧着这本书的你,为何饱受非议的即墨大夫升了官,而被百官称赞的阿大夫被炖成了肉汤,难道齐威王真的是彻头彻尾的昏君?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君主而言,最不能相信的就是奏疏了,所以齐威王事先派自己的中央调查组巡视过了。阿大夫之所以得到百官的一致好评,因为他不爱惜百姓,不问政事,就连他国来攻也不闻不问,只一味地搜刮民脂民膏,并将其中一部分用来收买都城的百官和齐威王的近侍,但溢美之词掩盖不了他的滔天罪行。而即墨大夫则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开渠引水,使得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他将精力都用在为人民服务上,没时间去巴结那些官员和国君的亲信,因此屡遭弹劾。 巩子(就是鄙人)曾经曰过,实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的人,永远不会吃亏。我想起臧克家的诗《有的人》中的几句话。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当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齐威王炖了阿大夫后,对大臣们说:“有想喝汤的吗?我可以让你用勺子喝汤(食君俸禄),也可以让你跳到锅里喝汤(烹杀)。再有像阿大夫这样贪财好利、不问政事、置百姓于水火的,下场,你们懂的!” 大臣们纷纷下跪。他们知道,这是在杀鸡儆猴,不!这不是鸡,是活生生的人!刚才还活蹦乱跳的,一下子就变麻辣烫了。估计这一幕会让他们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阴影,谁还敢贪赃枉法啊?!好好干活吧,不求有功,但求保命吧…… 齐威王这一整顿,吏治清明,百姓安居,齐国终于回归正轨。不过,齐威王的新政还远远没有结束。 |BBking| 齐王为表彰邹忌的劝谏,让他留在庙堂,三个月后拜为国相。吴起辛辛苦苦几十年得来的位置,邹忌只用了几句话就搞定了。这还真应了那句话——实干家永远比不上纵横家。当然了,这引起了无数人大大的不服,比如淳于髡(kūn)。 淳于髡是齐国稷下学派的一个博学善辩之人。他和邹忌本是同一专业,都挺会忽悠,只是邹忌抓住机遇、一举成名,而他还在教书。见邹忌飞上枝头变凤凰,淳于髡心中不服,便率领一群弟子去踢馆。 邹忌一看是学长来了,连忙请淳于髡入内堂。邹忌虽然看出这哥们儿是来找碴儿的,但对学长的态度还是十分恭敬。而淳于髡却满脸横肉,跟谁欠他五百万似的,大大咧咧地坐到首座上,开口发难。 淳于髡:“国相大人,听说您才高八斗,在下特来请教。” 邹忌:“不敢不敢,惭愧惭愧,还请您多多指教。” 淳于髡:“儿子不离母亲,妇人不离丈夫。” 邹忌:“邹忌受教,我不敢远离君王。” 淳于髡:“木头做成车轮,再涂上猪油,就光滑如玉、滚动飞快,但将它放在方形孔穴上,它就不能再转动。” 邹忌:“邹忌受教,我不敢不顺应民情。” 淳于髡:“木弓虽被粘得很牢,但也有分开的时候;河流纵横分布,到海就会合为一体。” 邹忌:“邹忌受教,我不敢不亲近百姓。” 淳于髡:“狐裘虽破,也不能用黄狗皮来修补。” 邹忌:“邹忌受教,我一定会任用贤能之人,绝不让不肖之徒混入其中。” 淳于髡:“轮辐不讲究长短分寸,不能成车;琴瑟不讲究轻重缓急,不能成音律。” 邹忌:“邹忌受教,我一定修明法令,用它来监督那些奸猾官吏。” 淳于髡沉默了,他知道自己输了,但输得心服口服。他站起身来向邹忌行弟子礼,邹忌连忙还礼。淳于髡此时恭敬地对邹忌说:“国相有此大才,齐国之福,万民之福啊!”邹忌没有说话,只是谦恭地行了个礼。 淳于髡恭恭谨谨地退出了邹忌的府邸。弟子们问他:“老师您不是非常瞧不起邹忌吗?为何进去和出来时判若两人?” 淳于髡拿出戒尺敲了一下弟子的脑袋:“你们真是我带过的最差的一届!高手过招,岂是你们这些道行浅薄的凡人能理解的?!我连说了五句玄妙之言,国相都能对答如流、一语破的,他真是位大才之士,我不如他啊!” 其中一个弟子又问:“那您二位都说了啥啊?” 淳于髡:“我看你不是一般的‘凡’人,你是特别‘烦’人!自己百度去!” 邹忌送走了老淳,并没有为自己的胜利沾沾自喜,因为他知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接下来,他开始了自己的战斗。 |好看的皮囊+趣的灵魂| 人都有爱好,邹忌也不例外,他的爱好就是照镜子,一照镜子就觉得自己惊艳了时光,觉得每天早上都是被自己帅醒的。一天,邹忌刚起床,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镜子。哎哟妈呀,太帅了,帅哭了!这俊朗的五官、忧郁的气质,精妙世无双啊!简直了!美得不要不要的! 正在自我陶醉时,邹忌突然想起来,城北还有一个比他更帅的安静美男子,于是对着镜子问:“魔镜啊魔镜,谁是这世上最美丽的男人?” 镜子说:“你是傻啦,还是串戏啦?以为自己在演白雪公主啊?!” 然后,镜子碎了…… 邹忌不甘心,走到妻子面前摆了个妩媚而帅气的pose,问道:“我美吗?你觉得,我和城北的徐公谁美?” 妻子上去摸摸头:“不发烧呀?咋发起骚来了?忘吃药了?” “我和城北的徐公谁美(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好了好了,当然是你美,徐公的排名怎能及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记得吃药啊!” 邹忌还是不自信,又去问小妾:“我和徐公谁美(吾孰与徐公美)?” 小妾怯怯答道:“当然是您美!” 第二日,有客人来拜访,邹忌打算再确认一下,于是客人刚坐下,他就发问了。 “你觉得我美吗?” “几个意思啊?!我可是直男!” “别打岔!我是问你,我和城北的徐公谁美?” “这个嘛,当然是国相您了!这主要看气质,您是当朝重臣,将相风度,岂是一个小小的徐公比得了的?!” “嗯,不错不错,你很有品位。” “那我儿子、您大侄子当官的事儿,您看……” “喝酒喝酒……” 邹忌听了三个人对他的称赞,有点飘飘然,觉得自己已经美得无人能及。正巧第三天,徐公来相府拜访,盛世美颜惊呆了邹忌,他唯有自叹不如。既然我没有徐公美,为何夫人、小妾、客人都说我美呢?这是个问题。 晚上,邹忌辗转反侧睡不着,反复思考着问题的答案,第二天上班路上仍在琢磨。等到了王城外,望着那雄伟富丽、盛气凌人的王宫,他顿悟了。 见到齐威王后,邹忌说:“大王,臣家里发生了一件趣事。” 齐威王一脸八卦相:“哦?说来听听。” “臣自以为长得对得起这个看脸的世界,所以不自量力地媲美城北徐公,结果自然是我输了。但是我的夫人、小妾、客人,明知我不如徐公,却都说我比徐公美,大王可知其中何故?” “何故?” “夫人说我美,是因为她爱我;小妾说我美,是因为她害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他有求于我(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So?” “臣是想说,齐国地方千里、一百二十座城池,后宫佳丽和近臣没有不爱您的,文武百官没有不怕您的,境内百姓没有不有求于您的。这样一看,大王啊,您是被装在果核里还以为自己在大闹天宫呢(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齐威王一听,不寒而栗,这么说来真是太可怕了,于是下令:“文武百官、黎民百姓,能当面指出寡人过失的,一等奖;能上书指出寡人过失的,二等奖;能在街头闹市指出寡人过失并传到寡人耳朵里的,三等奖(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老百姓一听,居然找着让我们骂,像这种要求,我这辈子没见过。于是上到百官、下到黎民,都铆足了劲儿开骂,把齐威王上任以来大小过错、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全都翻了出来。有的部门还专门雇了水军、请了段子手,把骂的内容分三十八期连载、滚动播出。齐威王都惊呆了,他万万没想到大家对他有这么多不满。 这样被喷的日子持续了数月,来挑毛病的人越来越少。过了数年,想鸡蛋里挑骨头都没的挑了。问题越来越少,矛盾越来越少,齐国越来越强盛,燕、赵、韩、魏纷纷来拜山头,朝贺齐王,兵不血刃就震慑了他国(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比个美还能刺激国家振兴,真是应了那句话:“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你以为吏治清明了,国家就强大了?这是战国时代啊,枪杆子里出政权,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清官再多也只是一群没用的好人。所以齐威王在等一个有用之人,或者说,不止是齐威王,整个齐国都在等。但他们等的不是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色祥云的盖世英雄,他们等的是一个受过膑刑的残疾之人。但正是这样一个残疾之人,在列国间有这样一句评语——得之可得天下! |
||||
第二章 | 第四章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