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避免“计数器陷阱”打开心智 作者:李睿秋 |
||||
计数器陷阱 最后,分享一个许多朋友在设定目标、践行计划的过程中容易落入的陷阱,计数器陷阱。 上一节里讲道:不要去量化你的目标。可能会有人不太理解这个观点,广为人知的SMART原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目标必须可衡量”。那为什么还说“不要量化”呢? 原因在于量化目标,实质上是一种“降维”的做法。它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把问题简单化、平面化,让你产生了一种“解决问题”的错觉。 举个例子:很多人学写作,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具体的目标,每天要写多少多少字,希望通过量的积累,来达到质的改变。比如“每天一千字”,甚至有一些“魔鬼训练”,要求自己每天输出三千字、五千字……然而他最终的收获,可能只是一堆连自己都想不起来是什么内容的文字,虽然这个过程可能磨炼了他的毅力,让他获得了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但他的写作能力提升了吗?写出来的东西质量变得更高了吗?很可能都没有。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他养成了一种不好的习惯。 不论多么理性的人,只要有指标的驱动,都难免产生一种心态:我先想办法去完成指标,别的都可以先缓一缓。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他很可能会不太注重文章的论据是否可靠,逻辑是否严谨,结构是否清晰,文字是否简洁……而是以“写满规定字数”为首要目标,甚至会因此反过来追求不简洁的文字——越不简洁就越容易达到指标嘛。 久而久之,当他习惯了这种模式,还如何能写出言简意赅的文章呢? 不仅仅是写作,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每件事都是有多个衡量标准的。而当你把其中某个标准强调、凸显出来时,就很容易忽略其他的标准。从而把一个完整的“体”,简化成只剩一个“面”。 这也是企业管理中常说的“KPI陷阱”。凡事都唯KPI是论,以完成KPI为第一要务,往往就会忽略做这件事最核心的目的,忽略真正的目标。 在这种心态的驱动下,就会很容易出现下列现象。把“更健康的体态”简化成“我要减重30斤”,结果辛辛苦苦通过运动和节食降低了体重,但生活习惯没有真正改变,没过多久就又反弹了回去;把“掌握英语”简化成“每天背10个单词”,结果辛辛苦苦背了几千个单词,但仍然记不住、用不上,没办法把它们真正用到现实生活中;把“拓展知识面”简化成“每年读50本书”,结果一年下来,书单有浩浩荡荡一列,但问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提升?则是脑子里一片空白,付之阙如…… 再说回读书,你明明给自己设定了“每天要读50页书”的目标,也咬牙坚持了下来,为什么过了一段时间,仍然感觉没什么提升和进步?原因很简单:因为你缺乏思考加工,只是在赶进度。当你读到一个特别精彩、很有共鸣的地方,会不会让自己停下来咀嚼?当你读到一处特别复杂、需要认真思考的内容,会不会停下来反复揣摩?大多数时候是不会的,因为“我今天还没读够50页呢”。 这其实是买椟还珠,真正重要的、关键的、有价值的东西,是读书时思考和咀嚼的过程,这才是你从“读书”这件事里面能得到收获的关键。但它就在你赶进度的时候,被抛诸脑后了。 这种“给自己设定一个数值,再努力去达到这个数值”的思维,只是看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用处不大。因为你的生活不是计数器,我们要做的,是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去规范它。 问题背后的系统 要摆脱计数器陷阱,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就是去分析问题背后的系统。也就是第三节里所说的:先建立一个最简单的系统,然后想办法优化它。 对写作来说,每天输出多少字是最重要的因素吗?其实不是。写作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你必须有输入,有思考,才会有输出。如果只把目光放在“输出”上面,那其实是没有意义的——你只是在不断地敲键盘,没有输出自己加工过的观点。 所以,如何才能每天多输出一点内容?这其实不是一个好问题。更好的思考方式是:如何才能在我每天的生活中,作出一些改变,多学习一点东西,多进行一些思考,然后与此同时能写出一点(经过思考的)成品? 也就是说:对写作来说,“每天写多少字”只是整个系统的一个表象,“如何抽出时间来进行学习和思考”,才是处于表象之下,我们真正需要去关注和留意的问题。 同样,“如何每天多读一点书”,这是重点吗?不是的。它背后的系统是:你要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然后基于这个知识体系,发现兴趣所在、找到阅读的方向和需求,再基于这个需求,去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阅读,获取知识,进而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什么样的写作是有意义的?只有当你写出来的东西是经过学习、消化、咀嚼,能够使你的思维从无序变成有序,并且经过严格的斟酌和构思,而不是追求“量的积累”时,你写出来的东西才是有意义的。 同样,什么样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只有当你非常清楚自己有一个什么样的框架,并且能够依据需求来填补框架时,学到的东西才能真正被内化和吸收,才是有意义的。 再说回减肥。减肥的本质是什么,是让体重变轻吗?不是的。它背后的系统,是你的生活方式出现了问题。你的生活方式是不健康的,“过重”只是这种不健康的一种表现方式。你要去改变生活方式,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问题。 同样,学习英语的本质是什么?是记住很多单词吗?不是的。你一定是基于某种情境,需要用到它,但你现阶段的能力不足以用好它,于是去弥补这种空缺,让你能够更好、更自然地应对这些情境,这才是有意义的。 这就是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一个问题的出现,其根源往往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背后所存在的系统。它往往只是这个系统的一种表现,我们要做的,是去优化这个系统,从根源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着眼于问题的表象。 持续行动的技巧 当我们践行“系统优化法”的时候,有什么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接近理想目标呢? 你每一天的生活基本都是稳定不变的。那么现在突然要引入一个新的行为,一定会对生活造成一定的“扰动”,其他的活动一定会受到影响,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这里,大脑的稳定性需求就发挥作用了。大脑会抗拒“改变”,希望我们继续遵循稳定的生活方式。因此,如果你不去有意识地维持新习惯,很快就会故态复萌,回到旧的生活模式上。 所以,如同前文所说,我们必须从最基础的行动开始改变,尽可能减少大脑的抗拒和阻力,减少对其他活动的扰动,见缝插针,把这个新的习惯“插入”到日程里面。 这一步,可以参考行为科学家福格(BJ Fogg)“福格行为模型”中的一个小技巧:把新习惯放到旧习惯后面,让旧习惯成为新习惯的“触发器”。 还是以培养读书习惯为例。你可以先对每天的时间耗用做一个监测和记录。 • 这一天,我在每个时间段分别做了什么? • 哪些事情是一定要做的,哪些事情是可以省略掉的? • 哪些时间是必须花费的,哪些时间是可以缩短的? 记录之后你可能会发现:通过砍掉一些不必要的活动(比如在网上“闲逛”),可以在晚上腾出20分钟。那么,不妨先从这20分钟开始,用读书来替代旧习惯,用便利贴等方式提醒自己:一打开App,准备刷手机,就先拿起书看一会。 看书的行为甚至不需要完全覆盖这20分钟。你可以只看10分钟的书,随便翻两页也行,然后继续上网。慢慢地,让自己适应10分钟的阅读,然后再试着延长到15分钟、20分钟…… 当你用新习惯替代了旧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再专注地去体会自己的感受。 • 这件事情带给我什么感受? • 它是否可以帮助我解决一些困惑,是否让我感到,我这一天没有浪费,是有收获的? • 它是否让我感受到,我离“想要的自己”,又确切地近了一步? 如同第一章“反馈”所说:一定要从行为中找到正反馈,才能持久践行下去。 慢慢摸索、尝试,直到你发现自己好像已经习惯这种模式。每天到了点,不需要刻意想就可以拿起书,随意看上那么几页。到了这一步,再考虑把强度提高一点点,试着把其他事务也整理一下,空出更多的时间…… 以此类推,不断循环。让自己不断地、持续地进入一个“更好的舒适状态”,获取成长和进步。 要注意的是,我们要实现的最终目标并非“每天多拨出一个小时来读书”。因为没有时间读书这一问题背后的系统是现有的生活方式不够理想,每天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太少。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改变这个生活方式,每天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并且适应它、内化它、长期践行它。 改变之后是不是“每天读书一小时”并不重要,甚至,是不是“每天读书”也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生活习惯变得更好了,更加健康了。 当你开始成功地引导大脑,把这种健康、有益的生活状态,变成一种新的“稳定”模式,并彻底稳固下来了的时候,也就意味着,你的生活真的走上了正轨。 用舒适的方式去行动,让改变慢慢发生。 本章复盘 许多人认为,自律就是要用意志力去约束自己,坚持良好的习惯。如果做不到,就需要锻炼意志力,让它变得更加坚毅。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但这一做法其实是低效的。基于意志力的两大假说“延迟满足”和“自我损耗理论”,已经被证明是无效的。并没有一种“意志力”在控制着我们。只要我们认为意志力是无限的,它就可以是无限的。 在这个基础上,要实现有效的改变,需要用主动的“自驱”来代替被迫的“自律”。也就是建立一个最简单的系统,将它融入我们的生活中,让它慢慢朝我们想要的方向去演化,通过日积月累的渐变来实现真正的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不妨把关注的焦点从结果转移到过程上。体会你在这个过程里内心的想法和感受,用正向反馈和自驱力来推动我们采取行动。 基于“自驱”,让改变发生,这才是有效的、真正的“自律”。 |
||||
上一章:系统优... | 下一章:三分钟...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