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学内容简介大学 作者:曾子 |
||||
图书简介 《大学》是儒家为新兴封建地主阶级提供的政治教育理论,认为只有培养出符合封建地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能完成治国平天下的任务。 《大学》在一开头就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便是后人所说《大学》的“三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所固有的天赋的光明道德。这显然承认人天生即具有善性,是思孟学派性善论思想的推演与发挥。所谓“在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这又是孔丘“爱民”思想与孟轲“仁政”思想的继承与发扬。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达到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大学》还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八条目”的中心环节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对于培养目标和方法,在《大学》中,反复强调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基础。对“格物”和“致知”,后人解释很不一致,诸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大学》所谓格物的“物”,致知的“知”则是指地主阶级伦理道德的知识行为,是指修己治人的道德修养。所谓“诚意”,就是要不自欺,一定要慎独。在独处时是这样,与别人相处时也是这样。内心如此,表现于外也是如此,即所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提倡修己以慎独为先,但《大学》所说的慎独是一种唯心的、主观的道德修养方法,注重道德理想和动机的培养。所谓“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感情、欲望的偏向。它说:“身有所忿帋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人类不可能避免忿帋、恐惧、好乐、忧患等感情,但防止、克服不正当的感情、欲望还是必要的。宋儒基于唯心主义思想提出“惩忿窒欲”,与《大学》所讲是有一定的承继关系的。“修身”是“八条目”的基本,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所要达到的目的,即把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地步,也是《大学》中讲培养人的最高要求。这样的人,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 作者简介 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字子舆,被后世尊称为“宗圣”,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黄帝后代,亦为夏禹王后代,曾点之子,孔子的弟子,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七十二贤之一,儒学五大圣人之一,孔庙四配之一。 曾子少时常随父学诗书,有“伏案苦读”之说。鲁哀公五年(前490年),奉父命至楚,从学孔子。后随孔子周游楚、卫后入鲁。颜回病故后,曾子为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卒,曾子若父丧而无服,守孔子墓。孔子临终将其子孔鲤之遗孤子思托付于曾子。鲁悼公十一年(前456年),齐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曾子皆不应命。后与子夏、段干木等设教于西河一带。鲁悼公三十二年(前435年),曾子病逝,终年71岁,葬于嘉祥县南武山西南的玄武山下。 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创作《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他提出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政治哲学体系,还有其内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曾子为人孝悌、诚信,留下了“啮指痛心”(“二十四孝”之一)“曾子杀猪”等家喻户晓的故事。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