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古代犯人流放到哪里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作者:讲历史的王老师

流放是很古老的一种刑罚,先秦时代就已有之。那时候最著名的流放,是商朝权臣伊尹把国君太甲给流放了,让其闭门思过,史上称“伊尹放太甲”。流放最初只是针对权贵阶层的,被流放的大部分是政治犯,后来才开始针对普通民众。到了唐朝,流放成为“笞、杖、徒、流、死”五刑之一,一直沿用到清朝。

在古代,流放是很重的罪,仅次于死刑。今天的人可能不理解,以为流放没什么可怕的,不过是换个地方生活。古代可并不是这样,安土重迁的古人,即使到朝廷当了大官,退休后都要回到原籍养老,对背井离乡是非常不能接受的。而且古代流放地点的选择,是罪行越重流放越远,一般都是流放到偏远落后的苦寒之地或烟瘴暑热的偏僻海岛。流放地经济落后,医疗匮乏,环境恶劣,生存条件非常差。赶往流放地的路途艰难又坎坷,很多人在路上就病死了。重刑犯到了流放地,要么做苦役,要么充军。罪行轻一点的,或被贬官的政治犯,到了流放地可以自由生活,但也极其艰辛。

古代的流放地主要有哪些呢?下面就来介绍几个古代的流放“圣地”。

房陵,现为湖北十堰市所辖地区。被流放到这个地方的,大多数是权贵阶层。比如秦灭赵时就曾把赵王流放到这里,汉朝时犯罪的皇亲国戚也被流放到这里,唐中宗李显也被母亲武则天流放到这里。历史上房陵被流放的君主就有16位,显贵更是不计其数。

岭南,就是今天的两广和海南。别看这个地方现在经济发达,在古代可是落后的“蛮荒之地”。韩愈当时就被流放到岭南的潮州,一到潮州就被当地的食物给吓蒙了——天啊,这吃的都是什么妖魔鬼怪?不行,我要回去!然后他就给皇帝写了悔过书,不久就被皇帝特赦回去了。其实吓蒙韩愈的菜就是生蚝,今天是美味佳肴,但在韩愈那个时代却是大多数人未见过的怪物。宋朝有祖训“不杀文臣士大夫”,所以犯罪的文官大多都流放了,他们的主要流放地是岭南的海南岛,苏轼就是其中的代表。海南有个流放“圣地”叫崖州,就在今天三亚市的崖州区,距离三亚市区四五十公里,是三亚的“源头”。我去三亚的时候还特意去了趟崖州古城,感受下古人的“流放”。今天三亚可是国人趋之若鹜的旅游胜地,但在古代却是犯人的流放地。不知道古代被流放到这里的文人会不会感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东北在明清时叫满洲。清朝政府比较喜欢将犯人流放到满洲,因为这里是满族人的“龙兴之地”,属于军事禁区,比较安全。另外,满洲人烟稀少,想跑都跑不了。东北最有名的流放“圣地”莫过于今天黑龙江海林和宁安一带的宁古塔了。看清宫戏,经常会听到官员犯罪了被判“流放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如果再加一句“永世不得入关”,那基本上就等于判死刑了。那地方冬天太冷了。另外,给“披甲人为奴”就是给当地的军人做奴仆,天天做苦役,可能两三年就被折磨死了。还有很多人在去宁古塔的路上就已经死了,清代文人中就流传说:人说黄泉路,若到了宁古塔,便有十个黄泉也不怕了!

古代流放到四川、贵州、新疆、蒙古、河北沧州的犯人也不少,去的都是偏远落后之地。很多人会疑惑:被流放的犯人为啥不逃跑呢?一是跑不出去,流放地偏远,周围渺无人烟,跑的路上都有可能被饿死。另外,重刑犯流放前还会在脸上刺字,跑到哪儿都会被认出来。一般左脸刺罪名,右脸刺流放地名。最倒霉的是清朝,要刺满汉两种文字,那画面,想想都脸疼。如果流放地的名字比较长,那就悲剧了,比如说流放到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有没有感觉到“脸疼”?

上一章:39 下一章:41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