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建《没有极限的科学—关于相对论三大实验验证的历史反思》文稿的眉批

黑铁时代  作者:王小波

请注意物理学家的工作态度。因为经典物理的完备,物理学家有一种对已有知识的崇拜,以天之骄子或上帝选民自居。经典物理的不完备妨碍他们享受自满自足的大快乐,是他们内心的痛苦。

我知道一个例子是这样的:古埃及的人因为生活在平原地方,很早就相信地球是圆的。古希腊的人则生活在多山地区,一直不相信地球是圆的—你又怎知老一辈物理学家反对狭义相对论不是出于生活在低速世界中人的偏见呢。

补充理论的出现本身就是有趣的事。实际上有渴望新理论的人,有希望保住旧理论的人。这是志趣的不同。

这两种观点似太过分。似乎涉及到世界是否需要解释的问题。所谓观念,就是对世界的解释吧?

也不能说完全有理。的确存在解释过度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没有任何解释的知识是不存在的。最起码这种知识我不会懂得。

客观地说,这些实验手段是太可怜了。但是从长远的观点来看,谁也不能说将来的人有什么做不到的事。也许有天,人类有可能像今天摆布电磁场一样来摆布引力场……将来人能做些什么谁也说不准。但我同意广义相对论比实验手段超前得太远一些了。

应该把实验受到的限制看作一时一事的事。从长远的观点看问题,任何理论都等待经验验证。

即使如你所述,一种理论难于验证和它本身不可验证是两回事,这是一定要分清的。有一种命题本身就不可验证,是所谓先验的命题,广义相对论不是这样。

图腾巫术不是这种东西。马林诺夫斯基(人类学家)有论述。这类东西里包含了对自然的恐惧、无奈,有种感性的东西。

伪科学和科学是有区别的。伪科学包含了自欺欺人这种态度。诚实和虚伪是最本质的区别。

那个时期的人对科学和艺术不做区分,对知识和道德不做区分。这种态度在现代已经不可行了。

只记S-O型的转化似太简单,主观和客观不是简单一谈就清楚的。对人类只好发展这种最复杂的过程搞简单图示是最危险不过的了。

涉及到心灵(mind)的实质,不是常数可以概括的。

恐怕事情真的不像你说的这么简单。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没有述及,就是科学本身是在不计利害(不谋好处)地追求实现真理,还是直接谋求人本身的利益。这是一个最根本的差异。从古希腊始,人有寻求知识如苏格拉底说知识等于美的说法,知识本身是目的,还是知识解决问题,目的在人的内心深处。这比主观些还是客观些带根本性。这不是实验可以验证的。

说科学是二元的,态度能是二元的吗?

我的观点是:人能够把追求知识本身看作目的,也就是古希腊文明的出现,这是带有一点偶然性的。整个人类从古希腊得益极多。

这个说法有些意思,但还带一点神学色彩。所谓宇宙的创造性是先验的命题。也许对科学家来说是个好的信仰,但属神学一类当无疑问。

我认为二维性把很多不同的说法混为一谈了。也可能是因为你把它拿到科学外去用所致。

起码有三类性质完全不同的事:

一、知识目的问题。

二、知识性质:先验还是经验?

三、科学是要解释,还是简单描述。

一是知识分子与匠人的区别;二是神学家与科学家的区别;三是马赫主义与非马赫主义的区别。它们无因果关系。知识分子不等于科学家,不等于马赫主义者。

科学是二元的?恐怕不止罢。对于科学的价值等于S-O,有个最简单的质疑。只要不违背经验,主观的解释可以无限增多,加入大批废话,这是否多元呢?冗余什么都不违背啊。

对于科学做主客观二元分析,在科学内部是可行的,但不可以外推到人类知识的全部领域。全体科学家都有求知的态度,他们是一个特殊人群。科学知识又是全部知识中的一个特殊的类。在科学内部,人们对知识有个主观的评价标准,这个标准和艺术全然不同。

这些东西互相排斥,怎能说是积累的呢?起码没有人相信数学美属于科学……它是属于艺术的。真善美同一的想法现代人早不信了。

讨论主观准则是困难的,还不如少提。

对希腊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罗素说,西方智慧一切最好的东西都可以追溯到古希腊。

客观地说,亚里士多德学说、经典力学等,一度有种神圣的光轮。这是一般愚人加上去的。把这层光轮去了以后,大体还是个一般的科学理论。古人有分不清科学、神学、艺术界限的时候,现代人再分不清就该打了!

你好像忽略了一点,就是总有一种理论是最好的。科学上也有定评、公论一说。

这种阶段论的说法,也似有点过时。

我有点明白你想法的由来了。

假如针对同样的证据可以有无数理论,何以只有有限甚至只有一种理论为人接受哪?这些理论为何有高下之分呢?我倒不以为是个别科学家的理论有更大的魅力,就如艺术家表现出的那样。这就说得远了。

假设有AB两种理论,没有一种比另一种更对,如欲指出某种更好,就进入了价值而非艺术的论域。B理论的拥护者最终会同意A理论更好,一般情况下不是被A的魅力折服,还是被说服的。价值的争论是伦理之争。伦理问题是可以讨论的,只要双方有共同的伦理基础。换言之,只要有双方都能接受的原则。艺术则不是这样的。

假如没有一种无条件求知的精神,科学是不会存在的。把宗教和哲学混同是不对的。这是很奇特的看法啊。请注意,科学也是一种文化,它自身也有超越现世人的目的,不是那么简单地为人服务的。一个人不可能直接了解它。

不能否认,人是可能有偏见的。迁就偏见不是合理的要求。

这段有关艺术的说明实在太可怕了。艺术的真谛在于“创新性”,凡是能被你这样明白地说出来的,都太简单太陈腐,丧失魅力。有魅力的东西永远是第一次出现。这就是说,艺术不接受简单说明。我总觉得以下想得太过离奇了。

把科学与艺术类比,犯了一个根本的错误:从根本上说,艺术家在做使人感动的工作,科学家做着使人信服的工作。诚然,科学家回顾自己的成就时会被感动,但这种感情是冗余的,有滥情之嫌。科学不会因一种理论使人感动就接受它。同理,艺术家的工作不论多么令人信服,只要使人反胃,勾不起人的兴致,也是失败的。

这个说法恰恰不对。十进制是人的偏见。

进化论的思想用在这里显得庸俗。

这个问题换个角度来说是这样的:既然观点有无限多种,就有如何服人的问题。科学家喜欢说自己的理论是真理,可以使人信服。其实服人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使人信服—罗素曾指出,有理性的权威,涉及对错。

二、使人屈服—武力、权力,涉及利害。

三、使人折服—艺术的魅力。

除了这几种之外,还有一种说服别人的方法,这是因为大家都在追求好的知识,会同意这一种比另一种用起来方便,等等。总之,科学服人的手段,只能是说服,不是使人感动。只有好的理论能够成立,但好的理论不是“更崇高”“更高层次”,而是因为它更合我们的心意。

我个人认为,在不违背已知证据的基础上,不同理论之争是种价值之争。也就是说,处于伦理的范畴。科学家有共同的伦理准则,就是无条件的求知,追求客观真理。对科学理论的评价,归根结底是在这个准则上的争议—这其中有很多细节我们并不知道。我倒不以为科学和艺术应该走向同一个方向。作为艺术家,我个人的全部努力都放在求新求异上,我自知这样子来干科学是完全不行的。科学家的伦理原则倒是个很有趣的问题。罗素说:不计成败利钝地追求客观真理。我认为人对客观真理是有感知力的,所以我绝不同意在科学问题上可以自由地来。

上一章:《东宫·... 下一章:《红拂夜...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