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隳三都:蒙古灭金围城史  作者:周思成

这本书是一部从围城战(siege warfare)角度展开叙事的金朝亡国史。

公元1211年到1234年间,在北方中国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是新兴的蒙古政权甫一踏出草原即发动的最大规模征服战争,是大金王朝顽强抵抗外敌侵袭,“图存于亡,力尽乃毙”的悲壮历史,也是生活在金朝疆域内的数千万生灵,在惨烈战火中饱受蹂躏、颠沛流离的哀史。

这段历史之惊心动魄,丝毫不逊于南宋灭亡。遗憾的是,金史学者和蒙元史学者似乎都不怎么关注。

讲到这段历史的遭际,笔者不免想起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为了履行嘉兴醉仙楼的比武之约,郭靖从大漠草原出发,由张家口进入中都,再经山东,南下江浙。他穿过的正是本书讲述的那个由蒙、金、宋三国构成的“天下”。

“蒙古灭金”虽是这部小说的时代背景,有时甚至推动情节的发展,但是,除了完颜洪烈父子,金朝的君臣百姓和他们的遭遇,在整部小说中实际处于“缺位”的状态。主人公忧心南宋的命运,快意于仇家王朝的覆灭。末了,郭靖超脱一己的家国情仇,看清了蒙古征服造成中原生灵涂炭,“城破户残,尸骨满路”。然而,这一切给他带来的触动,终归远远比不上他替成吉思汗攻克中亚撒马尔罕后,目睹“成千成万座房屋兀自焚烧,遍地都是尸骸,雪满平野,尽染赤血”所受到的震撼和被迫进行的反思。

以南宋视角的原民族主义(proto-nationalism)为基调,残忍暴虐的“金狗”形象,从开篇说书人口中的《叶三姐节烈记》开始,贯穿小说始终。金朝疆域内无数的普通个体,在蒙古人掀起的历史巨浪中浮沉、受难或毁灭的体验,却被推到了幕后。

笔者期待,通过这本小书,读者能看到一个很不一样的十三世纪初的“天下”。

笔者选择了围城史这样一个特殊视角来呈现这段历史。这样做,一方面固然因为,经过野狐岭、三峰山这两次大规模野战,金军大兵团被歼,围绕大大小小的城池、堡垒、山寨进行的战斗,遂成为迄于金亡最主要的战争形态。金国的首都和几个陪都的惨烈沦陷,更是战争的决定性事件。另一方面,叙事围绕着静态和有限的空间点展开,自有便利之处,文献记载相对集中,线索也不会太散乱。

围城史的线索,将燕京、开封、蔡州这三颗最大的珠子,加上河中、归德等几颗小珠子串联到一起。于是,同一时期在辽东、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和陕西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事及其全局影响,书中只能一笔带过,甚至只好忍痛割舍。不过,叙述围城的历史,不等于只讲城墙以内发生的事件。从书中可以看到,城墙以外的远方发生的事件,往往决定着围城的命运。

国内的学术类或普及类历史写作,一向极少涉足围城史。中国古代历史上,在明清以前,就有许多场惊心动魄的城池攻防战:悬瓠、玉璧、台城、太原、睢阳、开封、德安、襄阳……其中一些要塞还经历过不止一次的惨烈围攻。可惜,关于这些围城战争,留下来的记载相对稀少,对于大量的关键细节往往语焉不详。难怪有汉学家觉得,中西方对待这个历史题材的态度,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传颂希腊联军围攻特洛伊的事迹)开始就分道扬镳了。十四世纪以前,围攻(siege)从来是地中海和近东世界最主要的军事冲突形态。进入火药时代后,基督教国家与奥斯曼帝国之间仍然打过好几次精彩的要塞攻防战役。

笔者一度痴迷于搜集和阅读西方出版的各类围城史书籍,并且一直觉得,金人刘祁回忆开封围城的《录大梁事》、王鹗回忆蔡州围城的《汝南遗事》,这两份历史文献,比起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前,军医尼科洛·巴尔巴罗(Nicolo Barbaro)撰写的围城日记(Giornale Dell’Assedio Di Costantinopoli 1453)这类史料,生动性毫不逊色,史料价值更加珍贵。况且,几座金都的沦陷,其历史意义,实在也不亚于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因此,很早以前,笔者就动过念头,要写一本关于金末开封和蔡州围城的作品。

2013年,笔者在德国图宾根大学访学,凑巧在图书馆中翻到了陈学霖先生的英文著作《女真金朝的衰亡:王鹗对蒙古围攻蔡州的回忆》[The Fall of the Jurchen Chin:Wang E’s Memoir of Ts’ai-chou under the Mongol Siege(1233—1234)],不禁心下狂喜。《汝南遗事》是根据王鹗的围城日记整理成的,从天兴二年(1233年)六月一直记录到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五日,也就是蔡州陷落、金朝灭亡的五天前,共四卷、一百零七条。清代纂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此书,已非全帙。陈先生是辽金史专家,时任教于华盛顿大学,他撰写此书,还得到过傅海波、罗伊果、陶晋生等众多名家的襄助。颇为遗憾的是,这部著作只是按照汉学家的治学传统,从历史编纂学和文献学角度为《汝南遗事》作了提要、英译和校注,无法替代笔者长年翘首以盼的“围城史”。关于刘祁的《录大梁事》,则有德国汉学家海尼希(Erich Haenisch)等人编的《两大帝国的毁灭:1232年与1368—1370年亲历记》(Zum Untergang zweier Reiche:Berichte von Augenzeugen aus den Jahren 1232—33 und 1368—70)。可惜此书太难觅得,笔者一直无缘寓目。

《隳三都》这本书,笔者的写作体验和写《大汗之怒:元朝征伐日本小史》很不一样。最大的差异源于客观的研究基础:写忽必烈东征日本,史料不多,但有大量的先行研究可以依傍。光是日本学者关于“蒙古袭来”的论著,就堪以汗牛充栋来形容。相反,写蒙古灭金,史料相对丰富,前人的研究成果却很少。少数相关主题(三峰山战役、开封城历史)虽有一些优秀的学术成果,毕竟缺乏如李天鸣先生的《宋元战史》这样一部严谨详尽的全史可以仰仗,许多领域的研究尚属空白。笔者在写作过程中,遇到许多具体问题,不免做一些细微考证、研究,搜集和分析前人未曾注意的材料,或对某些前人熟知的材料做另一种解读,等等。笔者下的功夫有限,仅堪服务于全书的内容和主旨。期待不久的将来,研究金元历史的时贤,能出版一部立意宏大、考证谨严的《蒙金战史》,嘉惠学林,功莫大焉。

限于体例,本书写作所参考的全部学术论著,未能在正文中一一注出,只能列入“参考文献”之中,在此谨向这些研究成果的作者表示由衷的谢意。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张帆教授、党宝海副教授,汉唐阳光总经理尚红科先生,于百忙之中垂阅全稿,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友人张鸿昌设计师为本书绘制了“南宋—西夏—金”总图,在此一并谨致谢忱!当然,书中如仍有疏漏和错误,实因笔者学识谫陋所致,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2020年7月10日

---于北京家中

上一章:参考文献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