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02 中国制造激荡三十年(下) 作者:吴晓波 |
||||
在飞临中国第50次以后,我现在成了中国经济繁荣论的最积极的鼓吹者。 ——大前研一,2002年 《经济学人》在1979年做出的那个预言终于在23年后变成了现实[这家老牌的英国杂志在1979年3月做出大胆分析:尽管从眼前看,中国需要大量的进口,这将刺激工业发达国家的生产,但是长远而言,“洪水猛兽般的中国出口品会成为必然”。见本书1979年章。]。2002年年初,美国零售业巨子沃尔玛决定把它的亚洲采购中心从香港搬到深圳的罗湖区,中国区总裁张嘉声对记者说,“我们找到了最大的卖家”。在不久前《财富》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沃尔玛以2198亿美元营业收入名列第一,这也是历史上服务业公司第一次成为500强的老大。沃尔玛本年度在中国的采购商品总额为12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总额。根据《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的计算,“沃尔玛若是一个国家,将成为中国第六大商品输出国和第八大贸易伙伴。” 开始于1998年前后的“中国制造”浪潮在这一年活力四射,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终于向全世界发威。在5月份举办的韩日世界杯足球赛上,中国足球队颗粒无收,中国商品却出尽风头。江苏扬州的玩具工厂制造了30万只世界杯吉祥物,浙江义乌的服饰公司生产了225万面球迷呐喊旗和数十万件“球迷假发”,福建的工厂则提供了上百万件球迷服、护腕及足球袜等。中国国家统计局在8月16日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宣称,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仍然在制造业,过去20年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制造业的成长,制造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维持在40%左右。 北京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在一份题为《中国科技发展报告》的综合报告勾勒了“中国制造”的轮廓:初步估计,我国已有上百种制造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居首位。自1990年起,中国内地吸收投资2300亿美元,占亚洲总额的45%,其中制造业是最重要的投资领域,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生产国,“中国制造”正在世界范围内崛起。在区域结构上,“中国制造”形成了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世界级的制造中心。三大区域的人口总数占全国总人口的35.45%,国土面积不到全国的10%,却创造了57%的国内生产总值和66%的工业总产值;而在对外贸易方面更是占据全国85%以上的份额,外资的利用也接近全国利用外资的八成。在出口企业群体中,小型企业在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产值方面,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则相差无几。报告分析认为:“国有大型企业能够更好体现制造业规模化生产的优势,但上升空间有限;而小型企业中,新兴的民营制造企业代表制造业新生力量,近年发展迅速,是‘中国制造’崛起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今后发展的主要动力。” 也是从这年开始,一个真实的笑话开始以各种版本流传起来:很多人出国旅游买回一大堆纪念品和时髦的商品,回到家里后扒开商标一看,都是“Made in China”。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笑话背后,却洋溢着一种特别的自豪。《中国经营报》在一篇述评中写道:“中国制造是2002年的某一夜冒出来的新名词,或者说它是一个老词,但在2002年被一下子激活,并赋予了新意:在世界经济发展萎靡不振的前提下,中国经济欣欣向荣,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比较优势等多种原因,使世界越来越感到了中国的存在和力量。”该报继而用十分骄傲的口吻说:“正如大国的兴衰印证的是制造业的兴衰一样,从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大不列颠到当今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利坚,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到创造东亚奇迹的日本,无一例外。即使是后来的东亚‘四小龙’,也莫不以制造业为发展的开路先锋。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把制造业这个机会涌到了中国的门前。”[刘海燕,《理解中国制造》,《中国经营报》,2002年12月30日。] 这样的评论铿锵有力,不过却只观察到了事实的一半,中国公众及舆论对“中国制造”的深度认识还有待时日。事实上,从一开始,“中国制造”的全部优势就在于价格的低廉。广东格兰仕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微波炉的专业工厂,它的厂区绵延3公里。到2002年,格兰仕的产量突破1200万台,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1/3。主管营销的副总裁俞尧昌在媒体上撰文说:“我们的唯一秘诀就是将劳动力低廉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他讲述了一个打败国外企业的故事:微波炉重要的上游零部件是变压器,日本产品的价格是20多美元,欧美的企业是30多美元,在日货冲击面前,欧美企业痛苦不已。格兰仕就和美国企业谈判:把机器拿给我做,按美方现在的产量我一台给你8美元。美国人很痛快地就把生产线搬过来了。由于格兰仕员工工资很低,而且工人可以24小时“三班倒”,因此一周里,只有一至两天为美国人生产,其余时间几乎在享用免费的晚餐,所以,格兰仕横扫国内市场。在国际上,它的低价战略很快把变压器也逼成了日本人的鸡肋。格兰仕又去找日本人谈判:我每台给你5美元,你把生产线也租赁给我吧。就这样,多国的生产线汇集顺德,格兰仕因此奠定了“微波炉世界工厂”的龙头地位。 如果说格兰仕的故事很生动地说明了“中国制造”在成本上的优势来源,那么芭比娃娃的故事则能显示中国商品在价值链上的地位。“芭比”是迪士尼公司最热销的儿童品牌玩具,每年在全球120个国家销售,其最主要的制造基地在中国。一个在北美市场零售价为20美元的芭比娃娃,中国工厂的离岸价为1美元,这1美元里包括了制造商和渠道商的成本、利润以及各项税收。 中国在外贸和内需两大市场的“双引擎”启动,让宏观经济展现出多年未见的繁荣景象,亚洲金融风暴的阴霾已经散去,加入WTO后的“中国产业崩溃论”也不攻自破,连一向对中国经济不甚看好的人士也不得不改变观点。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曾经是“中国崩盘论”的提出者之一,在这年新出版的《中国冲击》(China Impact)一书中,他承认:“在飞临中国第50次以后,我现在成了中国经济繁荣论的最积极的鼓吹者。未来10年,世界最重要的课题就是如何与一个强大的中国相处。”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在这年访问中国时,对中央电视台记者说:“说实话,我特别羡慕你们,日本迟迟不能解决通货膨胀的经济问题,而中国经济却能够连续几年保持8%以上的增长,我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任何人读了下面的数据都会像桥本龙太郎一样羡慕中国:2002年,3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落户,吸引外资5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全年的国内民间投资增长幅度达到18%,是上年增速的两倍,在浙江、广东等省份,民间投资占到全省社会投资总额的60%;外贸出口的增长超过20%。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960美元,逼近1000美元,这标志着“中国社会已经走过温饱阶段,初步实现了小康”。在今年,中国被越来越多的溢美之词包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说:“中国可以被称为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模式或者范例。”《华尔街日报》的评论是:“中国正在成为亚洲最重要的政治力量。”《经济学人》杂志则用数据说话:“在1995~2002年的全球增长中,美国只贡献了20%,而中国的比例是25%。” 在宏观经济阳光明媚的同时,企业界却发生了一连串令人惊心动魄的公司风波——李经纬被赶出健力宝,顾雏军得手科龙,仰融出走华晨,春兰改制搁浅。这些发生在2002年的事件看上去情节各有曲折,内幕云缠雾绕,而其实质都与实施了4年多的产权清晰化运动有关。 以产权变革为主要手段的“国退民进”战略进入了最后的“收官期”,最重要的原因是第二年年初将进行中央及省市各级政府的换届,而国有企业的扭亏比例显然是最重要的考核指标之一。因此,尽快将陷入亏损困境的国有及集体企业出售成为一个具有政治和经济双重意义的改革任务。到年底,工作的成效是显著的,江苏的苏南及浙江的绍兴和宁波,原本是东南沿海最著名的集体经济地带,如今,民营企业的比重都已超过了90%,数以十万计的集体经济经营者一夜之间变身为千万乃至亿万富豪。然而,就在这股进退浪潮中,一些地方政府与企业家对企业产权的处置发生了分歧,政商博弈直接导致了致命的危机。 1月9日,健力宝的李经纬与三水市市长冷冷地相向而坐。自1998年以来,他们已经因健力宝产权的分歧而势同水火。上年7月,市政府为健力宝召开了转制工作联席会议,市委、市政府领导全数到齐,与会的官员依次表态,结果90%的人主张卖掉健力宝,并且不能卖给李经纬团队。 在一开始,新加坡第一食品公司险些成为健力宝的新主人。在那次关键性的联席会议后的第三个月,李经纬被通知去参加一个晚宴。就在宴席上,一个名叫魏成辉的新加坡商人被介绍给了李经纬,市长开宗明义地说,政府已选中魏先生的公司来购买健力宝。李经纬闻言,如惊雷轰顶,愤懑之情可以想见。第二天,在内部的工作餐上,他突然失去控制地说出了粗话:“他妈的,市里要卖股,我一点都不知道,就只通知我一起吃个饭。”更让他不堪的是,政府拒绝以4.5亿元的价格将健力宝卖给他的团队,却接受了新加坡人3.8亿元的开价,而在草签的协议中,号称“中国第一饮料品牌”的健力宝商标的评估价值居然为零。 李经纬无法理解为什么政府宁可把企业卖给素不相识的外国公司,也不卖给一手将企业创建起来、为此呕心沥血了一辈子而且还愿意出更高价格的自己。在他的幕后策动下,国内媒体闻风而动,一时间“健力宝被无情贱卖”、“中国第一民族品牌旗帜被砍”等舆论铺天盖地,其间夹杂的激动情绪显然让三水政府难以招架,而健力宝则一方面向外宣称,愿以4.5亿元的价格“赎身”健力宝。李经纬的对抗姿态和汹涌而来的舆论攻势,把本来就缺少公关应对能力的三水政府逼到了一个万分尴尬的墙角。一位官员后来大为光火地说:“媒体的提前介入打乱了我们的计划,使我们完全陷入被动的地步。”新加坡方案很快就流产了,而三水政府也找不到合适的“国内买家”。就这样,市长与李经纬再次开会对话。在社会舆论上颇占上风的李经纬以指斥的口吻问市长:“为什么完全抛开健力宝创业团队,一意要将健力宝对外出售,为什么不让我们买回来?!”市长当即表态:“要买可以,我给你们一个星期的时间。” 眼看着峰回路转,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一周里,冒出来一个28岁的资本庄家张海。他提出按李经纬的出价收购,而出面的公司将是一家名叫浙江国际投资信托公司(浙江国投)的国有企业。正憋着一肚子气的三水官员如遇旷世知音,1月14日,就在承诺“一周内筹足钱就卖给经营团队”的第六天,正在四处筹措资金的李经纬突然被紧急召到市政府。他的屁股还没有坐到椅子上,市长就开口通知他:“这事已经定了,我们现在决定把健力宝卖给浙江国投。”第二天,在三水的健力宝山庄,一场仓促筹备的签约仪式在众目睽睽下举行了。三水市政府向浙江国投转让健力宝75%的股份,作价3.38亿元。在仪式上,功败垂成的李经纬如一匹被弃的老马,默默地坐在会场的一角,一脸难掩的落寞神情。第二天,他“含泪仰天,不发一语”的照片被刊登在国内所有的新闻网站和财经媒体上,观者无不为之动容。此照堪称30年企业史上最悲情的一张企业家照片。 李经纬的噩运还没有到头。在签约仪式后的第九天,他在家中突发脑溢血,亲属急拨120送广州空军医院急救,医生立即为李经纬施行脑内血肿碎吸排空术,把脑内的积血全部抽出。自此,他再没有离开过病房。举国之内,对他的同情之声四起。10月中旬,病榻上的李经纬收到一纸通知,广东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涉嫌贪污为罪名罢免了他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职务。检察院的立案案由是:“身为受国家机关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无视国家法律,伙同他人利用职务之便,以购买人寿保险的形式,侵吞国有财产331.88万元。”李经纬团队中的四位副总裁三人相继被双规、拘捕,一人“出逃”国外。 至此,扑朔迷离、一波三折的健力宝产权交易事件,以李经纬的涉嫌犯罪而尘埃落定。无论如何,没有人愿意去同情一个贪污犯。健力宝自此元气大伤,2004年,张海因经营不善被免职,企业一度濒临停产。2007年,健力宝再度易主给台湾统一集团,当年的“中国第一饮料企业”此时已沦为二流公司。让人难解的是,李经纬一直以戴罪之身被“限制居住”在医院中,检察院从未对其正式提起诉讼。 客观而言,在健力宝风波中,地方政府并没有搞垮企业的意图,官员们放弃李经纬团队,选择“宁与外客,不与家人”的策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担心经营层上下其手,难以控制;二是为了避嫌,害怕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国退民进”在各地实施过程中,始终只有战略而没有具体的法规依据,确实存在私相授受的现象,有很多企业通过暗箱操作的方式实现了产权的私有化。因此,有些政府官员害怕承担相关责任,出于避嫌考虑,宁可把企业卖给人际关系较为单纯的外来者。正是在这种“制度缺陷”的前提下,对现有经营者的强势排除,与对外来力量的盲目信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实业家们被无情地阻挡在他们开创的事业殿堂之外,所谓的资本掮客们则得以轻易地从小门从容进出。在与这些娴熟的“门外的野蛮人”的过招中,地方政府表现出了易于轻信和不善博弈的稚嫩。我们看到了中国公司改革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景象。 如果说,地方官员在健力宝风波中展现了猜疑和意气用事的一面,那么同样发生在华南的科龙事件则透露出另外的一种介入思路。这年1月,一个叫顾雏军的人突然成为科龙的新主人。 自从1998年年底,创办人潘宁以“莫须有”的理由突然“辞职”之后,这家中国家电业最具高科技特质、效益最好的企业从此陷入了神秘的动荡之中。潘宁离去后,接替他的是多年助手王国端。王国端就任一年半后又宣布“辞职”,容桂镇镇长徐铁峰拍马上阵,亲自出任科龙总裁。在开放之风颇盛的华南地区,由镇政府正职官员转任辖内最大企业总裁,此前并无先例。此人事更迭激起一片惊呼,或许也是从这种非同寻常的举动中,媒体嗅出了科龙事件的戏剧性。2000年,科龙报亏6.78亿元。对于这家已经8年稳居中国冰箱行业老大的明星公司而言,巨额亏损无疑是向市场投掷了一颗大炸弹,市场对此的反应几乎可以用“骇人听闻”来形容。 根据公开的解释,科龙亏损是经营不善所造成的。可是,从1997年开始,科龙的赢利能力每年都保持在6亿元以上。1999年,净利润为6.3亿元,冰箱产量达到创纪录的265万台,实现销售总额58亿元。但是,这样的科龙怎么会在来年掉头亏掉将近7亿元,一来一去将近14亿元的反差如何说得清楚?从财务的角度分析,科龙亏损有三种可能性。 第一种可能是,市场突发重大恶性事件,销售急剧萎缩,因运营成本过大,造成巨额亏空。事实上,这种状况在当时并没有发生。第二种可能是,应收款过大,巨大的呆坏账,形成财务黑洞。曾全面主管科龙营销的屈云波披露说:“2000年我上任时,科龙拖欠广告费2亿多元。我来之前,科龙的最高应收账款是12个亿,我刚上任时是七八个亿。而到我2001年年底离去时,广告费只剩下几千万了,账面上还有2个亿的应收账款,应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是这样,也就是说,尽管在2000年前后公司的应收款项惊人,最终却并没有形成坏账。 最后一种可能就是,大股东有转移资产的嫌疑。在潘宁创建科龙品牌之后,其上级一直存在着一个“容声集团”,它是科龙电器的大股东,受政府委托管理集体资产。尽管科龙先后在香港和深圳上市,成为一家公众公司,但是真正握有资产权的容声集团始终隐身其后。科龙与大股东之间的资产状况究竟如何,外界尽管存在种种猜测,但是从来没有得到过清晰的交代。有专家大胆地推测:国有股东在否决了潘宁的改制方案后,采取了“转移资产”的方式从科龙电器退出,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科龙电器被彻底“掏空”和“消耗而空”。[营销专家屈云波曾于2000~2001年期间担任科龙集团营销副总裁,他在离开后对所了解的科龙实情一直三缄其口,一直到2005年8月,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他才言辞闪烁地说:“由头一年赚7个亿(实际上是6.3亿元)到第二年亏7个亿(实际是6.78亿元),这引起大家很大的关注,一来一回可是14个亿啊。除非是特殊情况,要不就是在专门制造亏损。”他还说:“我可以把亏损这种事变成好事,把领导层的不断更换这种坏事变成好事,但我没有能力把偷钱这种坏事变成好事。”] 2001年10月31日,全国各大媒体的财经记者在毫无预兆的情形下得到一条消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格林柯尔公司成为制冷家电龙头企业科龙的第一大股东。格林柯尔以5.6亿元收购科龙电器20.6%的股权(后来这个金额降至3.48亿元)。 顾雏军是一个经历很可疑的企业家。他30岁时曾经“发明”了一套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顾氏”热力循环理论,号称能够生产节能型空调,潘宁还曾专门派人探询此技术的可行性。1991年,他在惠州办了一家空调工厂,广告自称是“目前世界上耗电最省的家用空调器”,后来被技术监督局认定质量不合格,硬是把厂子给查封了。然后他接着在天津新建了一家无氟制冷剂工厂,名字是“格林柯尔”。2000年,格林柯尔在香港创业板上市。上市第一年,格林柯尔就宣布实现利润2.69亿元,营业收入在过去三年里增长了3300倍,名列香港创业板赢利第一。在2001年的年报中,公司宣布实现营业收入5.16亿元,毛利4.1亿元,净利润3.4亿元,以严谨的财务分析著称的《财经》杂志宣称,“其收入简直是一个无法达到的数字”。《21世纪经济报道》则爆料,格林柯尔的所谓业绩来自大量的虚假合同,“它的故事的核心就是到处签虚假订单,假订单多得可以用麻袋装”。就是这么一个环绕着众多灰色光环的企业家走进了大雾中的科龙。据《顾雏军调查》[陈磊著,《顾雏军调查》,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作者陈磊引用一位曾任科龙电器董事会秘书的知情人的话,顾雏军与政府谈判的重要筹码,正是科龙电器与母公司容声集团之间藏于账面之下的大量关联交易,“顾雏军向政府表示,如果让他收购,容声集团欠科龙的钱,就可以不用还了”。 顾雏军后来也详细地回忆了收购科龙前后的情形:“2001年9月27日签约的时候,我们只知道可能亏损1个亿,到11月底,告诉我们亏损可能超过6亿元。当时我们大吃一惊,而签的协议已经公告,这种情况下,我们回去开了一个会,最后得出的结论,科龙的成本控制是有大问题的,如果做得很严格,赢利是有可能的。我2002年1月进入科龙,3月份的时候审计报告出来,科龙竟亏损15亿元,开始报告是18亿元,我们担心那么大的亏损会让债权银行失去信心,就决定通过购并收回了3个亿。大概有半年到8个月的时间,银行对科龙都是只收不贷。” 在顾雏军接手后的2002年4月,科龙电器按惯例公布年报,尽管市场对其业绩表现不抱幻想,可是听到的数据还是让人从凳子上跳了起来:在上年度亏损6亿多元的基础上,公司年度继续报亏15.55亿元,两年连续亏掉22亿元,创下中国家电上市公司之最。由这些数据和回忆,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顾雏军得到的科龙是一具已经被掏空的虚弱躯体。在顾雏军入主之后,科龙出现过短暂的复兴,但很快,随着顾雏军展开疯狂的购并风暴,科龙资金再度被大量挪用。2005年,科龙出现36.93亿元的巨额亏损,一举刷新了当年度内地上市公司亏损纪录;牵涉93宗诉讼官司,数目之多也创下近年来内地上市公司涉案之最,公司的净资产则为-10.90亿元。一家曾经最被看好的家电企业在隐晦的产权游戏中成了牺牲品。与潘宁有过交往的北京大学周其仁教授发表评论认为:“不是科龙改制才给了格林柯尔机会,而恰恰是因为它没有及时改制。科龙的主要教训就是潘宁时代没有及时发起并完成产权改革,否则顾雏军就没有入主的机会。”他在一篇题为《可惜了,科龙》的专栏文章中写道:“读科龙的报道,被一个问题折磨:要是还由创业老总潘宁那一代人领导,科龙至于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吗?知道历史不容假设,可忍不住就要那样想……科龙的结局似乎是时也,运也,命也。欲哭无泪。”[周其仁,《可惜了,科龙》,《商界(中国商业评论)》,2006年第01期。] 这些产权丑闻在各地此起彼伏地引爆,在当时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一个值得记取的事实是,在大面积的产权改制过程中,出现了“小企业易改,大企业难改,无名企业易改,知名企业难改,亏损企业易改,赢利企业难改”的景象,于是,一些赢利能力强的知名大企业的产权变革便成了难中之难。年初,一度高调操作的“春兰改制”正式宣告搁浅。 春兰改制有很强的标本意义。春兰的前身是江苏泰州一家濒临破产的县办集体企业——泰州冷气设备厂,1985年,其资产为280万元,负债550万元,净资产值为负。在陶建幸的经营下,春兰在空调市场上异军突起,到1994年,春兰成为中国最大空调生产基地、世界空调七强之一。2000年,春兰的资产规模达到120亿元,净资产80亿元,成为中国家电业的翘楚。陶建幸因此与四川长虹的倪润峰一起当选中共十五届中央候补委员,他同时还进入党政机关,出任中共泰州市委常委。 2000年10月,在产权改革声浪渐起、“苏南模式”开始大规模转型的背景下,春兰董事会发出公告,宣布在不涉及国有资产的前提下,春兰集团公司从近50亿元的集体资产中切割25%,用现金按1:1的比例向经营层和万余名员工进行量化配股。陶建幸认为,春兰改制符合中央政策,因此高调推行,引来舆论广泛而热烈的关注。他看上去已经考虑到了种种可能存在的隐患,比如,改制方案明确规定,公司不得以包括担保、资助、借款等在内的任何形式帮助任何人购买公司股份。为了解决技术性问题,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江苏省分行和春兰方面达成协议,两家银行以股票质押方式向春兰全体员工提供90%的贷款。为了“避嫌”,陶建幸还拒绝接受其他人提出的管理层控大股的建议,而是实行“普惠制”,这也意味着他主动放弃了超过价值数亿元的股份。他对《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说:“有关部门考虑过给我春兰集团的10%股份,但我拒绝了。在春兰拼死拼活干,真的不是为多赚钱。给我7个亿,我干什么花呀?在我心里,春兰似乎是自己的。金钱对我的驱动力为零。”[余勇,《春兰改制分家产其中奥妙知多少》,《三联生活周刊》,2000年第24期。] 陶建幸的自信和高调,意外地让自己成了舆论讨论的焦点。有人计算说,春兰改制将一夜之间造就上千个百万富翁、上百个千万富翁以及数个亿万富翁,陶建幸本人的财富自然成了最大的聚焦。改制前,他的月薪为3500元,而根据改制方案,他估算可得5000万元(股)左右。于是,种种质疑追踪而来,第一个质疑是,“春兰到底姓啥?”有人设问道,“春兰的国有股份所占比重为75%,按照春兰的方案,在员工购买股份时还将以1:1的比例配给职工分红权(干股),那么这部分分红权从何而来?是否意味着国有股东放弃其分红权利而让出了一块?这是否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第二个质疑是,“陶建幸凭什么?”一个大型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一个享受显赫政治地位的改革人物,一夜之间“摇身”变成亿万富翁,跟传统的价值判断实在存在很大的认知落差。最后一个更大的质疑是,“春兰效应将带来什么?”有人评论说,“当前中国贫富差距正在拉大,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之一,是一些经营者在国有企业的产权改制过程中,实现了财富的迅速膨胀。如果转制成功,陶建幸便可能成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先锋和财富的标兵。春兰集团的举动向世人显示:干国有企业照样可以成为富翁。春兰改制完成之后,中国可能出现一波国有企业大规模的产权制度改革。像青岛海尔的张瑞敏、青岛海信的周厚健、四川长虹的倪润锋都可能成为中国21世纪历史上的第一批资本家。” 这都是一些很难正面回答的质疑,在某种意义上,它几乎触及了企业改革中一直被隐晦回避的制度和道德底线。陶建幸的高调让春兰改制意外地陷入了一场十分敏感的大争论中。有的人把春兰改制视为“国内大型国有企业中,数量级最高的一次突破性变革”,《21世纪经济报道》的记者写道:“春兰改制,全中国都凝神屏气地关注着这件事。”而另外的意见则直指“陶建幸用几十天时间就把春兰给‘分’了”。有媒体采访江苏省主管工业的副省长陈必亭,陈必亭很有技巧地回答称:“我个人对此表示支持。”而中央有关部门官员则称,国家并未制定可以这样做的相应政策。一个叫张涌的经济观察者评论说:“春兰改制尽管从经济理论上讲,似乎并无不妥之处,但所影响到的人数之多、钱数之多前所未见,这样的量化,实在吓人一跳。” “吓人一跳”的结果是,春兰改制“见光而夭”。事实上,在春兰改制新闻公之于世的时候,其员工持股计划已基本完成。但是,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改制戛然而止,春兰方案被递交到中央政府讨论,要对其进行否决几乎不需要太多理由。2001年年初,陶建幸被告知“这个方案还存在着法律上的障碍,需要进行更科学、更严密、更合理的论证和计算,需要经济学家和法学家的集体会诊”。到2002年,此方案无疾而终。自以为好局抵定的陶建幸用力过度,棋落盘碎,空余一地叹息。 春兰改制的叫停,在产权清晰化运动中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此后,那些与它情况非常类似的大型企业,如海尔、长虹及海信等的改制方案都被一一搁置。 在这场产权运动中,“可惜了”的显然不只李经纬、潘宁和陶建幸。由于没有制度上的保障和规范,几乎所有企业的产权变革都变成了一场巨大的冒险,是与非、合法与非法往往没有清晰的界线,企业家的命运突然变得无比的凶险和莫测起来。就在这年,中国乳业的两个传奇人物都在自己创办的企业中展开了产权上的探索,而其命运的差异让人在多年后仍然唏嘘不已。 10月8日的《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改革人物特写《郑俊怀:造民族品牌》。文章评价这位刚刚当选中共十六大代表的企业家说:“从郑俊怀初到伊利至今,近20年过去了,现已52岁的郑俊怀把最好的年华贡献给了一个企业,用心血和胆识打造出了‘伊利’这一中国乳业的品牌。”1983年,伊利只是呼和浩特市政府属下一个年利税仅4.7万元的回民食品厂。在郑俊怀的经营下,伊利抓住了中国纯奶市场的发展机遇,建成了当时国内最大的乳制品企业。1996年,伊利成为内蒙古最早上市的企业之一,2002年,销售收入达到了40亿元。早在1999年,郑俊怀就试图进行产权改革,在直接谋求产权清晰化不可能的前提下,他跟当时的很多人一样选择了曲线MBO的道路。他和伊利的20多名主管出资成立了一家“华世商贸公司”,相继收购了一些国有企业所持的伊利法人股。由于郑俊怀团队并没有太多的现金,因此在收购中便采取了灰色的做法,有一次,郑俊怀将伊利公司的150万元资金辗转至华世公司,用这笔钱去购买伊利法人股,不久后,又将这笔钱悄悄归还。还有一次,为了一笔1500万元的伊利股份,他授意一家与伊利有密切业务往来的牛奶场向银行贷款,供华世购买伊利的股票,然后,华世又以所购法人股做质押,从银行获得贷款归还给牛奶场,随后牛奶场将此款归还银行。这种“空手套白狼”的做法几乎在当年是一种被普遍使用的“MBO方式”。郑俊怀的做法看上去非常顺利,并似乎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默许。到这年,呼和浩特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将所持有的国家股全部划拨到市财政局名下,并将其中的500万股有偿转让给郑俊怀团队投资的公司——此时,华世商贸已经改名为启元投资,后者一跃成为伊利股份的第二大股东。 就当郑俊怀试图曲线获取伊利的同时,他的一个老部下牛根生则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比郑俊怀小4岁的牛根生曾跟郑俊怀一起打拼天下,他是一个苦孩子,出生一个月就被贫困之极的父母以50元的价钱卖给了别人,他从小随养父在大草原上放牛,后来进回民食品厂当了一名洗瓶工,靠苦干升到车间主任,1992年得到郑俊怀赏识,担任主管经营的副总经理。牛根生做市场有特别的狠劲,而且很会体恤人心。此人读书不多,却天生懂得“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的道理。有一年,郑俊怀发奖金让他购买一辆高档轿车,他一转身就把这笔钱分拆成几辆低档车分给了部下。由于他分管伊利的市场营销与广告宣传,因此在媒体上表现得十分活跃,外界一度“只知老牛不识郑”。1998年,郑、牛关系急速恶化,后者突然被免职,理由是“莫须有”。第二年,牛根生就带着几个旧部筹集1000万元资金创办蒙牛。他后来回忆说:“当时在呼和浩特的一个居民区里租了一间小平房作为办公室,一共只有53平方米,月租金二百多元。蒙牛成立的时候,没有奶源,没有厂房,没有市场,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在全国乳制品企业中的排名是第1116位。”牛根生有的是多年来在市场经营中积累下来的人脉和经验。当时,全球最大的软包装供应商利乐公司在中国推广“利乐枕”(那时候,国内牛奶包装主要采用“利乐砖”和“巴氏奶”),并愿意免费向牛奶工厂提供生产设备,伊利等大企业都不愿冒险,唯有没钱买生产线的牛根生敢于一试,不料想竟大获成功。到2001年年底,蒙牛销售收入已突破7.24亿元,成为国内第四大乳制品企业。 2002年,几乎跟郑俊怀搞曲线MBO同一时间,牛根生也进行了股权上的创新。6月,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英联投资三家国际机构宣布投资6000万美元入股蒙牛。三家投资商在投资的同时,还提出一个苛刻的“对赌协议”:未来三年,如果蒙牛每年每股赢利复合增长率低于50%,以牛根生为首的管理层要向三家外资股东赔上7830万股股票,或者以等值现金代价支付;如果管理层可以完成上述指标,三家外资股东会将7800万股股票赠予牛根生团队。牛根生“求钱若渴”,再度冒险签字。[“对赌协议”,准确地说是《股东协议》中的Valuation Adjustment Mechanism(估值调整机制)条款,该条款的最大风险在于,如果达不到约定目标,管理层将失去对蒙牛的控股权。由于蒙牛的业绩表现“超出预期”,2005年4月6日,3家外资投资者提前终止该条款,代价是向蒙牛管理层支付598.7644万美元的可换股票据。牛根生有惊无险地保住了控股权。] 郑、牛两人的命运在此处走上了不同方向。2004年6月,郑俊怀被举报“侵吞国有资产”,曲线MBO的做法原本就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郑俊怀有口难辩。在法庭之上,郑俊怀称,“所为一切均是为了解决管理层持股的来源问题,至今不明白我的行为已经犯法”。而审判此案的包头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对媒体说:“其实,华世商贸公司的股东如果是伊利整个管理层,如果他们挪用的资金,经过了伊利董事会集体研究同意批准就没有问题。”记者问:“多大的范围是整个管理层?如果董事会集体通过,就能挪用资金了吗?”法院人士莫衷一是。最终,郑俊怀以挪用公款罪被判有期徒刑6年。 牛根生则成了一个幸运儿。又是一个时间上的巧合,2004年6月10日,就在郑俊怀被举报的同一个月,蒙牛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共募集资金13.74亿港元,牛根生以1.35亿美元的身价进入当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对于企业产权改革的讨论将成为中国公众社会及政商学界观点分歧最严重的经济话题。其中有两个重要的争议焦点,一是如何看待“国有和集体资产的严重流失”,二是如何看待国有或集体企业的经营者“赎买”。这场关于流失的争论从1998年就隐约开始了,将在2004年出现十分火爆的激辩场面。 以香港教授郎咸平为代表的观点认为,“国退民进”是一场分食国有资产的盛宴,其间出现了“掌勺者私分大锅饭”的现象,改革的策略出现了严重的过失与扭曲。而北京大学的张维迎教授和同样来自香港的张五常教授则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尽管改制中存在种种灰色行为,但是改革总体的方向和积极效应是不容怀疑的。张五常的观点更为直接,他辩论道:“不可能完全没有这种事情,可是总是要慢慢改良的。你想把那么多人全部杀掉,你杀不了那么多人的。改革过程中,有些事情是无可避免的,是需要改进,但你不要因为有这种事情就说这个国家不行。怎么可以避免呢?这个国企我把它买过来,我拿过来的手段未必很正确,但是我把赔钱的国企变成赚钱的企业,这对中国的经济整体来说不是一件坏事。”比张教授更为激进的观点是所谓的“冰棒理论”。一些专家认为国有资产就像太阳下的冰棒,如果不把它“吃掉”,那么它也会完全融化掉、浪费掉。这样的论调显然很难拿到阳光下来讨论,郑俊怀是做冰棒起家的,他就栽倒在“冰棒理论”上。 这年,在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新闻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在11月15日举行的一中全会上,胡锦涛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很多外电评论说,十六大清除了经济改革中最后的意识形态障碍。昔日的争论,如今都变成了常识,国内的主要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细微和复杂,这些问题无关乎哲学和意识形态的基本冲突,却关系到实现共同目标的途径和手段。 12月3日,在摩纳哥蒙特卡洛举行的国际展览局第132次代表大会上,中国上海在与其他4个申办城市的激烈角逐中一路领先,最终以54票的大比数赢得了2010年世博会的主办权。这是中国继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之后,另一个重大的国际性胜利。世博会将在上海举办半年,预计吸引6000万人观展。无疑,这成为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经济将在未来数年内持续成长的又一个醒目的指标。 这一年,中国出口国外的最大“单宗商品”,是一个叫姚明的篮球运动员。这位身高2.26米的亚洲小巨人以选秀冠军的身份到美国职业篮球联盟(NBA)打球。有人替他算账,如果他在NBA打球打到38岁,可以有2.7亿~2.9亿美元的收入,这还不包括他获得的场外赞助、广告等巨额收入。仅这一价值按当时的国际商品价值来换算,就相当于中国出口了102万吨大米或46万吨钢材,或239万台电视机,或630万辆自行车,或98万吨原油,或6489万米丝绸。 在上海,最时尚而热闹的地方是“新天地”。它位于闹市中心的淮海中路附近。过去的几年里,一个叫罗康瑞的香港商人将两千多户老居民迁走,却把他们的老宅留下来,改造成形形色色的西餐馆、咖啡馆、酒吧、时装店和画廊。这是一个被掏空了的、半世笙箫的老上海。最具时尚气质的画家陈逸飞在这里开出了他的“逸飞之家”,将他刚刚完成的雕塑作品《上海少女》摆在了这里。这是一件两米多高的青铜雕塑,一个身材细高、扭身顾盼的盘发少女,穿着无袖旗袍,坡跟尖头拖凉鞋,右手执扇,左手手指钩着一个鸟笼。少女的眼神中有上海少女特有的娇嗲、时尚和空虚。夜幕降临,各种肤色的青年男女沿着灰砖路面行走在狭窄的弄堂,两边是百年斑驳的石库门旧屋,举目全是英文招牌的弄堂、民国时代的美人月历牌和缠绵悱恻的周璇歌声,擦肩而过的半是碧眼金发的西洋男女。在新天地的东南角有一幢两层老宅,在五光十色的夜景中它显得无比沉静和庄重。80年前,13个年轻人在这里集会,宣布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老年人感到它很怀旧,年轻人感到它很时尚,外国人感到它很‘中国’,中国人感到它很洋气。”媒体用这种充满了错觉感的文字介绍此地。 就在罗康瑞的“新天地”一夜喧腾的同时,在北京,一个叫洪晃的女文化人看中了京城东北角一片灰暗的大厂房。那是一家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老国营工厂“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因为是军工厂,所以还有一个神秘的番号:798[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下属706厂、707厂、718厂、797厂、798厂及751厂等,798是其中的一个工厂。]。当年在这里工作的工人都十分自豪,“谁要是问我在哪儿工作,我都说是军工厂,其他一概保密”。从90年代初开始,798跟所有的国有企业一样日薄西山,这个红极一时的大院企业陷于半停产状态,工厂一半以上的工人下岗分流,大多数生产车间停止运行,在职人员从近两万人递减到不足4000人,工厂实在没活干,只好靠出租闲置厂房和卖地皮来赚钱。 2002年,洪晃突然瞄上了它。洪晃是民国政治家章士钊的外孙女、共和国前外交部部长乔冠华的女儿,一向有“红门痞女”之称。她看中798独特的国营工厂气息——衰败、僵硬、与商业气质格格不入,于是在这里以极便宜的价格租了一个车间,当作自己的艺术工作室。跟她一起看中798的,还有做艺术网站的美国人罗伯特,他租下了120平方米的回民食堂,改造成前店后公司的模样。在洪晃和罗伯特的鼓吹与示范下,一些前卫艺术家也先后喜欢上了这里宽敞的空间和低廉的租金,纷纷租下一些厂房作为工作室或展示空间,798艺术家群体的“雪球”就这样滚了起来。美国《时代周刊》将这里评为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纽约时报》甚至将之与纽约当代艺术家聚集区SOHO并论,就这样,一个濒临死亡的国营工厂突然摇身变成了北京城最具时尚气质的地方。798厂区内的所有车间、厂房甚至斑驳的机床、生产线等都被保留了下来,它们像一堆被摘去灵魂的躯体,艺术家们用各自的表现手法将之彻底地“波普化”。曾经萦绕在此40多年的劳动热情、革命纪律和政治崇拜突然被凝固,并呈现出一种很夸张和怪异的神情。到2004年,这里已经聚集了二百多家、来自十几个国家的文化机构和个人工作室,北京市政府决定将这里列为“优秀近现代建筑”进行保留。很多年后,当全中国的老牌国营工厂都已经被拆迁一空之后,798作为仅有的幸存者被留存下来。当然,这是一种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方式。 这年,国内最火的电影是冯小刚导演的《大腕》,这是一部尽情嘲笑新兴暴富阶层的贺岁喜剧片。戏中角色一本正经地说:“什么叫成功人士你知道吗?成功人士就是买什么东西,都买最贵的,不买最好的,所以,我们做房地产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每当演到这里,影厅里必然会爆发出阵阵发泄式的笑声。9月23日的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了一篇题为《可怜的过剩》的中国特稿,作者哈尔·比屈(Hannah Beech)指名道姓地描述了几位中国富豪的生活,其文字之戏谑竟跟《大腕》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人建造奢华俗气的仿白宫办公室、仿洛可可式别墅;在郊区建造别墅却不敢打开豪华吊灯(因为害怕导致穷困的邻居家里跳闸);他们的妻子忍受着丈夫的无数情人,备感孤独,只能以养昂贵的宠物、上庙烧香和多生孩子打发生命;他们往最昂贵的葡萄酒里倒雪碧,像喝水一样地咕嘟嘟往下灌,吃的是煎鳗鱼、焖海藻和炖蚝……充分享受着穷奢极欲的每一分钟。”这幅栩栩如生的、可怜的中国暴发户的素描迅速在网上传播,给被采访者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它似乎印证了美国商业作家康尼夫在《大狗:富人的物种起源》中写过的那句话:“超乎想象的财富是任何人都难以适应的。财富是违反自然的,有钱人的行为往往表现出彻底的适应不良。”[[美]李查德·康尼夫著,王小飞、李娜译,《大狗:富人的物种起源》,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很显然,日渐扩大的贫富差距正在诱发一个很危险的社会病,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次民意调查显示,60%的被调查者认为,富人是通过不合法手段发财的。评论家们由此提及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那句格言,“每一笔巨大财富的背后都存在犯罪”。还有人将《福布斯》评选出的中国前50个富豪与国家税务局公布的“私营企业纳税50强”名单进行了一个比较,结果发现重合的名字只有4个。于是,关于“富人逃税”的话题被讨论了很长一段时间。 富有戏剧性的是,被当作“过街老鼠”抓出来的不是《福布斯》富豪榜上的衮衮诸公,而是娱乐界的一个“大姐大”。这年夏天,自称“亿万富姐”的著名影星刘晓庆因涉嫌偷漏税而被拘捕。刘晓庆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知名度最高的女演员,她以个性泼辣和敢为敢言而闻名,流传最广的刘氏名言是“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难上加难”。在一本题为《我的自白录》的书中,刘晓庆说:“其实,我已拥有26家甚至还要多的企业,这些企业投资总需求量已超过50个亿。我通过各种方法融资,从海外引入资金,与国内外有经验、有实力的集团合作,在银行借,同时,投入自己拥有的钱。[刘晓庆著,《我的自白录: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儿》,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如此招摇显富,自然引来很大的关注。当“富人逃税”的舆论日渐汹涌之际,她便成了最“适当”的靶子。据税务机构调查,她创办的晓庆文化艺术有限责任公司自1996年以来采取不列或少列收入、多列支出、虚假申报等多种手段,偷漏税款1458.3万元。“刘晓庆税案”成为2002年度兼具娱乐和商业丑闻两大特性的爆炸性新闻。年底,由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中国税务报》和搜狐网联手评选出的“2002年十大税务新闻”中,此案名列第一。不过,后来发生的事实则比电影的情节还幽默。2004年4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对此案做出判决,刘晓庆的妹夫靖军以偷税罪被判刑三年,而刘晓庆本人未被起诉,她已在半年前被取保出狱,并拍摄了一部很搞笑的古装电视连续剧《永乐英雄儿女》。 【企业史人物】仰融悲情 2002年5月,中国汽车业的传奇人物仰融赴美不归。他的出走是众多政商博弈破局中很典型的一例。 10年前,通过长袖善舞的资本组合,仰融成功策划沈阳金杯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第一例(相关内容见本书上部1991年部分)。华晨上市让仰融一战成名,他很快意识到,无意中踏入的汽车行业也许是中国最具成长性的领域。从1995年起,仰融以大股东的身份接管了金杯客车的管理权,把精力逐渐转移到经营工作上。当时的汽车行业因多年的垄断经营,各大汽车厂家均裹足不前,无心战斗,业内“行规”重重,暮气十足。当仰融真正进入之后,这位大局观十分清晰和敏锐的战略家很快成了一个让人头痛的“颠覆者”。 金杯公司的主打产品是海狮牌小客车。在这个市场中,长春一汽的解放牌面包车是当之无愧的“小霸王”,风头正劲。仰融把全公司最精干的研发人员全部召集起来,专门针对“小解放”开发出一款低成本的海狮新车型。在这期间发生过一段可见仰融性情的逸事:仰融曾去长春拜访一汽董事长耿昭杰,耿昭杰傲慢待之,仰不忿。海狮新车型设计出来后,仰融卷着图纸再找耿昭杰,说:“我这个车一卖,你的小解放肯定就不行了。但是我开发这个车呢,也肯定要亏本。我一个月生产500台,一年打个折就是5000台,你每台车给我1万元,总共5000万元,我把这个型号的许可证卖给你。这个情况,我是通报给你了,如果你不同意,我就按我的方式干了。”耿昭杰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人,以为他一定疯了。新海狮进入市场之后,因其造型新颖、价格低廉、营销手段灵活而深受中小城镇用户的欢迎。仅一年后,一汽的小解放就由赢利转入亏损,又两年,被迫退出了竞争。 从1997年年底起,仰融就开始筹划引进德国技术和设备,打造一条年产10万辆的国产轿车生产线。他提出,“要制造拥有百分之百知识产权的中国轿车”。此言一出,业内领袖纷纷摇头。 仰融造轿车,并不像别的企业家那样,按部就班,拾阶而上。他是中国首屈一指的资本运营大师,其胸怀、格局当然非常人可比。他在自主品牌的打造上实行的是双轨并行的战略,一方面,通过委托设计、自身滚动积累的方式培育核心研发能力。华晨出资1亿元,与清华大学联合成立了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仰融出任理事长。另一方面,打破常规的合作模式,在中国加入WTO的大氛围中,与世界级别的汽车公司寻求不同形式和内容的合作。他先后与宝马、通用、丰田等五家国际大汽车公司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仰融得意地称之为“五朵金花”。 在“金花”们的簇拥下,自主产权的轿车研发便不再是闭门造车。除了围绕汽车构筑产业和资本平台之外,仰融还频频出手,涉足其他领域。在他的强势运作下,华晨如大章鱼般地伸展出众多的触角。到2001年前后,仰融打造出一个市值高达246亿元之巨的华晨系,旗下有5家上市公司,系内各种关联公司158家,其中控股138家。华晨拥有8条汽车生产线,10多家汽车整车和部件工厂,在中国汽车行业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金融——实业”交融结合的体系。2000年12月,第一代中华轿车在沈阳下线。在隆重的下线仪式上,仰融兴奋地手举一幅“中华第一车”的书法向到场的嘉宾和记者展示自己的梦想,他宣称,“到2006年,中国汽车业滩头阵地上唯一敢和外国企业叫板的,是我华晨”。 这一刻的仰融,俨然一个民族汽车拯救者。 2001年3月,沈阳政界发生大地震,市长慕绥新、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因贪腐而被拘,案情涉及广泛,全市的重要涉案官员达122名,是为“慕马大案”。作为沈阳市最知名的大企业,华晨与政府有十分密切的互动,现任首脑的落马自然会影响到仰融的战略思考。正是在这个敏感时刻,他开始与英国著名汽车公司罗孚商谈,规划南下新建汽车基地。 罗孚是一家拥有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厂,由于成长缓慢,近年来亏损连连,正急切地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买家。仰融提出的合作方式包括:合资后罗孚的所有产品都搬到中国生产;保持罗孚英国研发中心和欧洲销售体系的存在,每年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中,出口欧洲的用罗孚品牌,在中国和亚太区销售的打中华品牌;罗孚帮助华晨完成发动机的升级换代,并在发动机上打上“中华”商标。 这是一个让人充满憧憬的大型合资项目,它是中国企业家第一次以整合者和拯救者的角色出现在国际主流商业舞台上。进入21世纪之后,崛起的中国开始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展现出更为强势的力量,一些快速成长中的大公司都在试图通过购并与合作的方式进行跨国发展和实现产业升级。华晨与罗孚的合资应该是最早和最让人期待的项目之一,与日后的联想并购IBM的PC事业部、TCL收购汤姆逊彩电等相比,仰融所表现出的魄力和雄心似乎更大。如果此次合资成功,中国汽车行业的版图将全部改写,甚至连成长航线都可能赫然改道。其意义之大,绝不亚于10年前的华晨美国上市。在相关协议都签署抵定之后,仰融做出了一个让他懊悔终生的决定。这位优秀的战略构架师的算计招招精准,环环紧扣,所有的要素都已齐备。可惜,他偏偏漏算了一个似乎很不重要的一点:东北方面的心态。 在辽宁省和沈阳市政府看来,仰融这次是想“乘乱溜走”了。一位投资银行的分析师认为,“站在辽宁省、沈阳市的角度看,仰融的做法如同掏空金杯汽车,让金杯汽车为他在外省的项目输血”。 政府与仰融的谈判细节从来没有公开,不过其沟通的结果众所周知。 政府方面希望仰融把罗孚项目放在辽宁的大连或沈阳。仰融则坚持在宁波建厂。显然,这是无法让政府满意的答复,就这样,矛盾突然在2001年的秋天激化了。 矛盾的焦点聚集在华晨的产权归属上。在仰融看来,从金杯到华晨,企业之壮大都是他的功劳。10年前为了上市戴“红帽子”,现在是摘掉的时候了。他说:“企业不能长期这样股权结构混乱不清,历史问题要有所了结,要奠定这个企业未来竞争力的基础。而且这帮管理层跟了我10年,我应该对他们有所交代。我天天为股民考虑,为什么我不能为我的管理者、我的班组长考虑?”为此,他设计并构筑了一个“资本的迷宫”。华晨系的一百多家企业资产关系盘根错节,互为关联,其复杂程度让人叹为观止,全天下真正弄得清楚的就他一人。而政府认为,华晨绝对不是仰融的华晨。根据10年前的股权设计,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才是公司的真正所有者,而基金会无疑是国有资产的代表者。在过去那么长的时间里,无论是政府还是仰融,都小心翼翼地回避谈论基金会的资产性质,但是它就好像一个大厦的基石,默默地埋伏在那里,一旦动摇,天崩地裂。 拉锯式的谈判在2002年春节后破裂。3月,辽宁省委派工作小组进驻沈阳华晨,全面清查、核查、接收华晨资产。双方撕破脸皮,决裂无可挽回。5月,仰融飞到山西五台山拜佛祈福,随后以旅游护照悄然赴美不归。 仰融与政府的恩怨官司差点打到了国际法庭上。10月14日,仰融以侵占资产和行政侵权为由,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起诉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和财政部,其直接诉讼争议标的达20亿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产权纠纷案。4天后,辽宁省检察院当即以涉嫌经济犯罪发出全国通缉令,正式批捕仰融。11月,北京法院认定仰融的起诉“无可诉性”,暂不受理。仰融转而在百慕大起诉华晨中国汽车,在美国联邦哥伦比亚地区法院起诉辽宁省政府,最后均因“不在管辖权内”而告失败。 至此,“拯救者”仰融完败谢幕。仰融离去后,罗孚并购案随即流产,曾经豪情万丈的华晨日渐衰落[2005年,上海的上汽集团和江苏南京的南汽集团最终“分割并购”罗孚,其中,上汽买到了代表罗孚核心知识产权的罗孚25型、75型轿车的知识产权;南汽以5300万英镑收购罗孚的实物资产,其中包括MG和Austin品牌、位于长桥的生产线、发动机业务及相关资产。]。跟政府的直接对抗,造成企业的被伤害与自己的出局,仰融本人也对当年的那段公案有新的反思。2005年8月,仰融接受媒体越洋采访时说:“我真没有想到,把项目放在宁波会惹出这么多事……要是放在大连,可能什么事都没有。” |
||||
上一章:2001 | 下一章:2003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