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记校注》成书经过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  作者:季羡林

丝绸之路是东西文化交流的大动脉,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上,对东西文化科技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作用。对这样一条路的记述,中国的旅行家、僧侣、商人和外交使节的著作在全世界都是最突出的。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中国的记载,这一条路至今还会笼罩在一团迷雾之中。

在中国所有的有关著述中,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又占据着首位。在过去,研究这一部书的大有人在。近代全世界研究印度历史和中亚历史的学者们都视此书为鸿宝。它被译成了许多种外国文字,光是日文的翻译和注释就有四五种之多,英文和其他欧洲文字也有不少的译本。至于研究本书的论文,那更是车载斗量,不胜枚举。外国学者,特别是印度学者,用最高的赞誉之词来歌颂这一本书。这些都是令人十分欢欣鼓舞的事情。

但是,美中也有不足。外国译文固然有些错误,连中国学者的研究著作也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之处。考虑到这种情况,我国一些关心此事的学者心中都有一种愿望,这就是:大家通力协作,对这一本书加以校刊和注释。“心有灵犀一点通”,中华书局的领导同志恰在此时提出了校刊和注释此书的建议,于是一拍即合,立即受到了普遍的欢迎。于是1977年,北京、广州、上海、四川等地的一些学者聚集北京,开了几次会,中华书局的领导亲自参加,达成了协议,分了一下工,就动手干了起来。我们分工的原则非常简单:各尽所能,按能分工。比如说,对新疆和中亚地区情况熟悉的,就分工注第一和第十二卷;懂梵文的,就分工校阅汉译梵名;精通中国古典文献的,就负责注释序和跋;对历史有研究的,就分工校阅历史注释。依此类推,总之是要发挥每一个同志的专长。中华书局想方设法为这个小小的工作组提供食、宿和资料方面的方便。最后又排除了种种困难,用最精美的印刷和装帧,用最快的速度,将此书出版。假如没有中华书局的大力提倡和支持,这部书的出版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我们认为,中华书局为了保存和发扬我们古代的宝贵的文化,做了一件十分有益的工作,应该受到全世界学者的赞扬。

但是,工作也决非一帆风顺。我们最初的想法是把工作尽快完成。可是一接触实际才知道其中的甘苦,知道操之过急是不行的。我们一再推迟完成的期限。其中原因很多,我们抓得不紧是一个原因。但是,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最初对这件工作的艰巨性认识很不够,有点“轻敌”的味道,轻而视之,进展速度当然会受影响。因此,在此书出版前的四五年中,我们走过的道路是曲折的:既有顺利,也有挫折;既有快乐,也有苦恼。有时候,极简单的工作却隐藏着极其复杂的内容。比如说,一个人名,一个地名,旧有的译名不统一,但是,我们这本书却是必须统一的。可是稍一疏忽,立刻就出现不统一的情况。再比如,我们注释一件事情,要尽量利用最新资料,还要把旧有的注释都一一加以衡量,其间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矛盾。要想解决这些矛盾,就要做大量艰苦的工作,细心分析,认真探索,然后才能作出结论,写入注释。这样的例子多得无法一一列举。

拿我自己来说,有时候碰到麻烦和困难,就有打退堂鼓的念头。但是,一想到玄奘当年西风瘦马,万里凿空,“四顾茫然,人马俱绝;夜则妖魍举火,灿若繁星;昼则惊风拥沙,散如细雨”,那种九死一生的情况,其艰难程度实在超出我们的想象,自己便憬然振作起来。其他同志可能也有同样的情况。所以,我们这个小小的工作集体,动作是和谐的,工作是艰苦的,进展是顺利的。我们写任何一段注释,都是战战兢兢,再三推敲。我的意思并不是想说,我们的工作已经尽善尽美,无懈可击了。不,不,不是这样,古人说:校书如扫落叶,愈扫愈多。我们书中还有错误,有的是限于我们的学识,有的则是出于疏忽。所有这一切,我们都诚恳地希望海内外的读者不客气地指出,以便再版时改正。

现在,这部书出版后同读者见面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看到一些国内的书评,基本上都是肯定的;听到一些意见,也多是赞赏的。但没有看到国外的书评,只从外国学者来信中读到一些鼓励的词句。总之,我的印象是:这部书算是被读者接受了。这对于我们全体参加工作的同志是极大的鼓励和安慰。

我们从一开始就有一个长期的计划:分四个步骤来对《大唐西域记》作出贡献:一、校刊;二、注释;三、今译;四、英译。这四个步骤互相配合,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现在,第一和第二合并进行了,所谓“校注”者就是。第三个步骤今译,我们也完成了。《大唐西域记今译》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参加者几乎是原班人马。还剩下第四个步骤英译。这个步骤意义重大,困难极多。外国许多研究印度历史的学者翘首以待,如大旱之望云霓。我们正在进行联系,将来可能采取中外学者合作的办法。无论如何我们也要完成这个步骤,否则就是有始无终,功亏一篑。

根据我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在过去几年中,全体工作的同志,虽然也难免有一些干扰,但是,总起来看,都是愉快地工作的。我们都意识到这件工作的分量,我们做的工作是过去没有人系统地做过的。我们决不敢说,我们都能胜任愉快。拿我自己来说,就是边工作,边学习。虽然最后由我看了一遍,人们习惯称之为“把关”。实际上,这个关我个人是把不了的。我向其他同志学习,占的比重更大。总之,我们这个小小的工作班子是团结协作的。我常常想,如果今天再让我组织一个班子,干同样的工作,我会要什么样的工作班子呢?我的答复是:原班人马。

在六七年的工作过程中,我们愈来愈明确地意识到,中国的陕西、甘肃、新疆等地是中国的宝地。除了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让人惊心动魄以外,丝绸之路横贯这几个地区,更像是灿烂发光的明珠。丝绸之路从中国开始,是我们全国人民的骄傲。我们这几个人能为宣传丝绸之路作出一点贡献,这是我们的光荣。我们希望,而且也相信,丝绸之路将会愈来愈多地吸引全世界的人们,他们将会愈来愈多地到这里来旅游观光,探讨学术问题,从而加深彼此的了解,增强相互的友谊,让过去曾为全世界文化交流作过重大贡献的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出青春之光,为在新形势下的世界文化交流作出新的更为巨大的贡献。

---1986年4月13日

上一章:写作《... 下一章:研究学...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