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十一章(论道)老子 作者:老子 |
||||
本章阐发“明道若昧”的道理,重在论道。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四章》),空虚实用;道“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十四章》),无影无踪;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十五章》),藏而不露;道“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二十二章》),俭啬内敛。因此,道的现象和实质似乎是矛盾的,不为一般人认识知晓,这就如同“大白”、“大方”、“大器”、“大音”、“大象”一样,所以说,“道隐无名”,“明道若昧”。但是,道却“善贷且成”,养育成就了万物。 上士闻道 (1) ,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2) ;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 (3) : 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 (4) 。 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 (5) ,质真若渝 (6) 。 大白若辱 (7) ,大方无隅 (8)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9) ,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10) 。 【注释】 (1) 上士:上等的士人。 (2) 若存若亡:或许保留或许遗忘。亡,通“忘”。 (3) 建言:立言的人。 (4) 颣(lèi):不平。 (5) 建德若偷:刚健的德好像苟且偷生。建,通“健”。偷,苟且。 (6) 质真若渝:质朴纯真好像污秽混浊。 (7) 辱:污黑。参见《二十八章》注(5) 。 (8) 隅:角,棱角。 (9) 希声:无声。《十四章》曰:“听之不闻,名曰‘希’。” (10) 善贷且成:善于帮助而且成就万物。贷,施与,帮助。 【译文】 上士听了道,努力实行;中士听了道,或许保留或许遗忘;下士听了道,哈哈大笑。——不被嘲笑,就不足以成为道。 因此,立言的人这样说: 光明的道好像暗昧,前进的道好像后退,坦直的道好像不平。 崇高的德好像低谷,广博的德好像不足,刚健的德好像苟且,质朴纯真好像污秽。 最洁白的好像污黑,最方正的好像无角,最宝贵的器皿最后完成。 最美妙的音乐没有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体,大道幽隐没有名称。 唯有道,善于帮助而且成就万物。 |
||||
上一章:四十章 | 下一章:四十二章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