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章(修身)

老子  作者:老子

本章讲解人生之宝,重在修身。

老子说自己有三宝:慈爱,俭啬,不敢为天下先(即谦下)。慈爱则不凶残,俭啬则不放纵,谦下则不争夺,这正是老子有感而发、一再强调的圣人具有的品德修养,背弃三宝就走向死路。这里,特别强调慈爱的作用,显然是针对当时残酷无情的暴政和烧杀抢掠的战争而言。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1) !)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2) ,二曰俭 (3) ,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 。慈,故能勇 (5) ;俭,故能广 (6)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7) 。

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 (8) 。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注释】

(1) 以上数句,于下文不合,当为《三十四章》错简,可移至“故能成其大”之后。其译文为:“天下人都对我说:‘道大,却不像大。’正因为道大,所以好似不像大。如果像大,很早就细微渺小了!”

(2) 慈:慈爱。《四十一章》曰:“夫唯道,善贷而成。”

(3) 俭:俭啬。《五十九章》曰:“治人事天,莫若啬。”

(4) 不敢为天下先:不敢处于天下人的前面。《六十六章》曰:“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5) 慈,故能勇:慈爱,因此能够勇敢。《韩非子·解老》曰:“爱子者慈于子,重生者慈于身,贵功者慈于事。慈母之于弱子也,务致其福,务致其福则事除其祸,事除其祸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必成功则其行之也不疑,不疑之谓勇。圣人之于万事也,如慈母之为弱子虑也,故见必行之道;见必行之道,则其从事亦不疑。不疑之谓勇,不疑生于慈。故曰‘慈,故能勇’。”

(6) 俭,故能广:俭啬,因此能够宽广。《韩非子·解老》曰:“万物必有盛衰,万事必有弛张;国家必有文武,官治必有赏罚。是以智士俭用其财则家富,圣人爱宝其神则精盛。人君重其战卒则民众,民众则国广。是以举之曰‘俭,故能广’。”

(7) 器长:万物之长。器,物。

(8) 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慈爱,用于进攻就胜利,用于守卫就稳固。《韩非子·解老》曰:“慈于子者不敢绝衣食,慈于身者不敢离法度,慈于方圆者不敢舍规矩。故临兵而慈于士吏,则战胜敌;慈于器械,则城坚固。故曰‘慈,于战则胜,以守则固’。”

【译文】

我有三种宝贝,守持而保存着。第一种叫慈爱,第二种叫俭啬,第三种叫不敢处于天下人的前面。慈爱,因此能够勇敢;俭啬,因此能够宽广;不敢处于天下人的前面,因此能够成为万物之长。

现在舍弃慈爱而要勇敢,舍弃俭啬而要宽裕,舍弃退让而要争先,就是死路一条!

慈爱,用于进攻就胜利,用于守卫就稳固。天将要拯救他,就用慈爱保护他。

上一章:六十六章 下一章:六十八章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