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章(砭时)

老子  作者:老子

本章反对虐政,重在砭时。

老子深刻揭示了统治者食税多与民饥、有为与民难治、求生厚与民轻死的直接因果关系,从而坚决认定,造成尖锐社会矛盾的根本原因,就是统治者残酷盘剥和刑杀镇压的虐政。所以,进一步指出,淡泊名利、清静无为的人,比横征暴敛、骄奢淫逸、残酷镇压的统治者要高明得多。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 (1) ,是以难治。

民之轻死 (2) ,以其上求生之厚 (3) ,是以轻死。

夫唯无以生为者 (4) ,是贤于贵生 (5) 。

【注释】

(1) 有为:无为的反面,有所作为。《十章》曰:“爱民治国,能无为乎?”《五十七章》曰:“我无为,而民自化。”《六十三章》曰:“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2) 轻死:以死为轻,不怕死。

(3) 求生之厚:养生丰厚,奉养奢华。

(4) 无以生为者:不以养生为要务的人,即生活淡泊清静的人。

(5) 贤于贵生:比奉养奢华的人要高明。

【译文】

百姓的饥荒,是因为在上者侵吞赋税太多,所以造成饥荒。

百姓难以治理,是因为在上者胡作非为,所以难以治理。

百姓不怕死,是因为在上者养生丰厚,所以百姓冒死犯上。

唯有生活淡泊清静的人,要比奉养奢华的人高明。

上一章:七十四章 下一章:七十六章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