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绝对化思维:人为什么会陷入悲观主义了不起的我 作者:陈海贤 |
||||
我们之前讲了两种防御型思维:僵固思维和应该思维。这节课,我们来讲第三种防御型思维——绝对化思维。 我想先讲一个狗得抑郁症的故事。这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所做的一个实验。 塞利格曼是美国前心理学会主席,他被称为积极心理学之父,国内出版了很多他关于幸福的书。可是他在学术界成名,是从研究狗是怎么得抑郁症开始的。 怎么研究呢? 他把两群狗赶到A和B两个笼子里,并给笼子通电。A笼子和B笼子用一根铁杆接通,所以两个笼子的狗都经受了一样的电击。区别仅在于,A笼子里有切断电源的杠杆,而B笼子没有。 被电击很痛苦,所以狗在就笼子里跑来跑去找办法。A笼子里的狗很快学会了通过按杠杆切断电源,而B笼子里的狗却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等着A笼子里的狗切断电源。 然后,他把这两群狗分别放到C笼子里。C笼子并没有杠杆,但是很矮,狗只要奋力一跃,就能跳出笼子。当给C笼子通电时,原来A笼子里的狗很快就学会了从C笼子里跳出来,而原来B笼子里的狗却趴在笼子里,呜呜地经受着电击,一动不动。 习得性无助是对伤害的抽象 为什么B笼子里的狗经受了电击,就不动了呢?它是因为之前的电击吗?可是,A笼子里的狗和B笼子里的狗,之前受的电击是一样的,为什么A笼子里的狗就会不断尝试跳出笼子呢? 答案是,B笼子里的狗不仅受了电击,而且形成了这样一种信念:“我再做什么也没有用了”。 不是电击,而是电击下形成的这种信念,让B笼子里的狗放弃了挣扎。塞利格曼创造了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概念,来总结B笼子里狗的表现,叫做“习得性无助”。 其实人也经常陷入这种习得性无助中。比如: ·工作压力会让我们习得性无助,觉得自己再努力也赶不上工作进度了,所以破罐子破摔,干脆宕机了。 ·失恋也会让人产生习得性无助,再也不相信自己能找到好的爱情了。 任何回避行为和抑郁情绪背后,都有这种习得性无助的影子在。在这种习得性无助背后,我们也经常想“再做什么也没有用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绝对化思维。 那么这种绝对化思维的本质是什么呢? 这跟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有关。这种抽象化思维能力擅长总结规律,提高生存率,但是也容易把所受的伤害抽象化,扩大防御范围。而绝对化思维,就是对伤害的抽象化。 这有点像是,每次遇到让我们痛苦的事情,我们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地雷。这颗地雷很危险,一接触,就会触发我们应激性的情绪反应。 所以为了避免接触这些创伤性事件,我们把危险抽象化,在内心里树起警示牌,来标定不要轻易靠近的危险区域。 我们曾感受到的痛苦越大,我们用警示牌标识的危险区域就越大。久而久之,我们自己的活动空间变得越来越小,逐渐无路可走了。 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假设有个叫小罗的年轻人,他刚毕业不久,到一家创业公司工作。 这家创业公司由于刚起步,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而且老板因为自己压力也很大,对他非常挑剔。结果做了半年,他挨了老板很多骂,还被开除了。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创伤事件,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那他会怎么想呢? 如果他受的伤害比较小,他可能想:我不适合这家公司的工作。他对重回这家公司会有恐惧,这是正常的反应。 如果把防御的范围再扩大一点,小罗就可能想:我不适合去创业公司工作。这样,他就把所有的创业公司都排除了。 如果他的防御范围再扩大一点,他就可能会想:我不适合去公司工作,也许我应该考个事业单位或者公务员。 如果再扩大呢?他可能就想:我不适合去工作,职场中的人际关系、工作压力,我根本没办法应付。那他的防御范围就扩大到了所有的工作,他可能就选择在家不工作,当一个啃老族了。 从“我在的这家公司很可怕”,到“创业公司很可怕”,到“公司很可怕”,到“工作本身很可怕”。 被开除这件事对他的伤害越大,他心中的信条就越抽象,他的思考方式就越绝对化,他防御的范围也会越大。 反过来也一样,他对这种挫折的思考越绝对,他的情绪反应也会越大,他会越悲观和沮丧。 悲观思维的三种抽象方式 这种对挫折的绝对化,也是悲观思维的本质。塞利格曼提出,悲观思维会从三个方向对挫折做绝对化加工:永久化、普遍化和人格化。 先说说第一种绝对化的方式—— 永久化。所谓永久化,就是在时间维度上,觉得这件事会一直发生。 举个例子,假如最近公司业务繁忙,经常需要加班,你当然很不爽。你会怎么理解这件事呢?你可以跟自己说:最近工作很忙,也可以跟自己说:这个工作总是没完没了。 注意这两种说法的差别,前一种说法是把工作忙限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是最近这样,这也意味着,过一段时间可能会不一样,这就给变化留下了空间。 而后一种说法呢?这工作没完没了,它给这种状态的时间判断是永久的。一旦把一件事情永久化了,你就看不到变化的希望,自然就会悲观沮丧。 时间上的永久化,也体现在我们形容自己或者别人身上。 假如因为经常加班,导致你这段时间很疲惫,那么你既可以跟自己说,“我状态不好,我累了”,也可以说,“我很没用,我完了”。 “累了”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它其实是隐含解决方案的。你累了,那你休息一下也许就好了。可是如果“你完了”,这是一个永久性的判断,那就没有变化的可能了。 这种永久化也会体现在对他人的判断上。 在我的咨询室里,吵架的夫妻经常爱说的口语是,“你总是这样,你总是那样”。 比如,妻子会指责丈夫,“你总是只想着自己,你总是每天不回家”。丈夫就会回应,“我哪有每天不回家,我只是偶尔一两天有应酬而已,而你呢,你总是这样大惊小怪、无理取闹”。 “总是”就是一种时间上永久化的说法。这时候,我就会问他们,有例外吗?有没有丈夫早回家的时候,或者妻子也是体贴你的时候?如果有,就不能说“总是”了。 用“有时候”代替“总是”,你来体会一下,“你总是不回家”和“你有时候不回家”,后一句指责的味道是不是少了很多? 悲观思维的第二种绝对化的方式—— 普遍化。所谓普遍化,就是从一只乌鸦黑,推广到天下乌鸦一般黑。从一个男人不可靠,推广到天下男人都不可靠。 如果有人对我不公平,那就是这个世界对我都不公平。我们在前面举例的小罗,从这家创业公司的工作不好,推广到所有的工作都不好,这就是一个普遍化的例子。 悲观思维的第三种绝对化方式—— 人格化。所谓的人格化,就是觉得所有不好的事情都是针对我的,都是我的错,才会让这些坏事发生。 我来举个例子,以前有个朋友因为工作的事情来咨询我,他在金融行业做销售,每天都要打电话给很多客户推荐他们的理财产品。 这些客户对电话销售当然不是很热情,有些会客气地说不需要,有些干脆听到是销售就直接挂了。他有些抑郁,认定是自己很讨人厌才会遭人拒绝,自己很没用。这就是一种人格化。 我问他:“那些接到电话的人,知道你是谁吗?”他说不知道,有些刚听了两个字“你好”就挂了。 我问:“那其他同事呢?”他说也差不多吧。 我说:“既然他们都不知道你是谁,既然其他同事的遭遇也差不多,那为什么是针对你的呢?那些人有自己的需要,他们不想被打扰,这是能够理解的,可是你如果说都是针对你的,都是你的错,那你也想太多了。” 他想了想说,好像也是。后来,为了提醒自己,他做了一张卡片,卡片上写着:不是我的错。以后每次打电话,再遭到拒绝,就不会那么郁闷了。 出现问题的时候,觉得“都是针对我的,都是我的错”,这是一种常有的心理反应。也许你看过这样的电影片段,主角遇到了倒霉的事,他就会对着天空喊:“老天爷,为什么要针对我,我究竟犯了什么错!” 这就是一种人格化。我们经常对坏事会有一种奇怪的内疚,有时候明明我们自己是受害者,却仍然觉得是我们的错。这扩大了我们的防御范围,却让我们陷入了不必要的内疚和自责。 回过头来看,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是为了防御可能的危险,把生活封闭在真空里,让我们不敢接触现实,从而失去了从现实,从生活中疗愈的机会。 就像那只得抑郁症的狗,明明轻轻一跃就能跳出笼子,它却再也不敢尝试了。如果生活是一条河,绝对化思维让生活变成了无源之水。这是绝对化思维最大的问题。 这几节课,我们讲了三种防御型思维:僵固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这三种思维方式看似不同,其实有很紧密的内在联系。 比如说,父母夸一个孩子聪明,这是一种抽象的评价,会让孩子陷入自我证明的陷阱中,孩子会努力维护自己的形象,从而回避挑战。这就是僵固型思维。 然后孩子会发展出这样的思维方式:我应该表现得聪明,否则就没有人再喜欢我了。“应该……否则……”。这就是应该思维。 然后,如果孩子在某件事上没有做好,比如一次考试失败,那他就会想:我连考试都通不过,这就证明了我不够聪明,再做什么都没有用了。这就是绝对化思维。 所以,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通常都是同时出现的。它们的核心特点,就是用抽象的思维方式,阻止了我们跟现实发生联系。 也许你会好奇,如果我有防御型思维,该怎么办呢? 别着急,我们下节课就来讲这个问题。 |
||||
上一章:对自己... | 下一章:创造性思维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