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如何孕育新自我

了不起的我  作者:陈海贤

上节课,我们讲到了转变的第一个阶段——结束。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讲转变的第二个阶段——迷茫。

迷茫源于意义感的缺失

很多人说,当他们真正结束的那一刻,他们的感觉不是焦虑,而是解脱。因为他们知道,他们已经从某个困扰他们的问题中解脱出来了。

可是,结束不是答案,相反,它会给我们提更多的问题。结束之后,迷茫就来了。

我听罗振宇老师讲过,他从央视离职以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惶惶不可终日。大部分结束,都伴随着这样一段空虚和迷茫的时期。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结束,不仅是害怕结束带来的损失,而且还害怕结束之后,那一段空虚和迷茫的时期。

这种迷茫是怎么来的呢?

人的意义感有两个重要来源, 一个是目标感。

人是通过有价值的目标把自己的现在和未来连起来的。如果没有目标,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变成一种凑合的状态,这时候,他们就会变得空虚,缺少力量。

意义感的另一个来源, 是人际关系。

事实上,人的意义感是在关系中编织出来的。如果你在生活中很孤独,缺少亲密关系,你不知道谁真的在乎你,你同样会觉得空虚和无聊。

说到这儿,你可能已经明白了,为什么结束以后,会紧跟着一段迷茫的时期。

因为,当我们跟原来的关系、原先的身份、原来的目标脱离的时候,我们也暂时失去了产生意义感的土壤。旧的生活已经过去了,而新的生活还没有到来。

你被留在一段很特别的意义感的真空里,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会去往哪里。

迷茫中的三种典型心理

那么,对转变来说,这种迷茫又有什么作用呢?

我觉得,它像是一个特别的容器,只不过这个容器不是空间,而是你一个特定的人生阶段。在这个容器里,你需要整理过去,孕育未来。

我很难想象,一个人在经历结束以后,马上就能重新开始,完成重要的转变。可是,空虚和迷茫毕竟还是很难忍受的。所以人们就会产生一些典型的心理反应。

第一种反应: 人们试图回到过去。

我说的回到过去,不是行动上的。毕竟我们在理智上也知道,一旦做了某些决定,就再也回不去了。

但是在心理上,我们却会以各种方式跟过去建立联系。其中一种常见的形式,就是拿现在的生活和过去的做比较。

我有一个朋友,毕业以后留在美国的一个投行工作,工资不错,还给自己租了一个很漂亮的房子。

可是刚工作不久,她就很不幸地没抽到工作签证,不得不在一年之后回国。可是回国以后,发现在北京找理想的工作不容易,而且国内公司给的工资也比原来的差了一大截。

那段时间,她在北京西二旗一个老小区租了一个房子。房子很小,已经有30年房龄了,没有电梯。房间墙上的石灰看得很清楚,厕所和厨房的水池都是黄黄的。

她经常盯着斑斑驳驳的墙面想:前几个月我还住着一个那么好的房子,为什么现在却只能住一个这样的房子了?想着想着,她就会很恍惚,觉得人生就像一场梦一样。

结束通常意味着损失,而损失常常会带来巨大的痛苦。迷茫期需要我们去消化和适应这种损失。

如果这种痛苦进一步加剧,我们不仅会把过去跟现在做比较,还会有另一种想回到过去的形式,那就是后悔。

很多身处迷茫期的人,会不停问自己:

“为什么别人的生活能这么安稳,我的生活却要这么折腾?”

“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是不是我自己有问题,才会经历这些?”

这不是你的心理素质差,而是大脑应对结束和迷茫的方式。

大脑会本能地抗拒这种变化,让你尽快回到那张“意义之网”上,哪怕你心里知道,原先的那些意义,已经不再适用于你了。

我以前看过一篇文章,说弘一法师刚出家的时候,发现寺庙生活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也是跟朋友表达过犹豫的。是朋友的劝说,加上他自己的坚持,才慢慢把心安下来,逐渐走上了佛法精进的道路,成了一代名僧。

你看,连弘一法师这样的高僧大德,都会有这样想回到过去的心理,更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

迷茫期是痛苦的。所以我们想尽快逃离迷茫,回到过去。可是,当我们发现自己已经回不去的时候, 我们就会有第二种反应: 尽快结束迷茫,到达未来。

经常有朋友这样问我:

“我刚从一个新工作中离职,现在觉得情绪低迷,没有目标。我怎么才能尽快找回积极的心态,重新开始新生活?”

显然,他并不适应这段迷茫的时期,这让他觉得慌张。

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找到目标,就会不停地责怪自己:“我怎么这么无能,是我心理素质不好,连这点事都过不去。”

更进一步,他们会尽快选择一个开始。比如,马上找一份自己也不喜欢的工作,或者在分手以后马上陷入另一段恋爱,来逃避这种虚无和迷茫的感觉。

他们会不停地暗示自己:我已经好了,我已经好了,只是偶尔冒出来的空虚会让他们知道,因为躲避这种迷茫期,他们的转变,也在中途就终止了。

有时候,我会跟这些朋友说:

“也许在转变的这个阶段,我们就是需要低落和迷茫。转变有它自己的节奏,就像你没法略过冬天去经历春天一样,如果你急着让自己更积极、更充满自信,这反而会打破转变的节奏。

这段时间,也许你可以允许自己难过,允许自己无所事事,你只要耐心等待,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新变化发生。”

既然回到过去和来到未来,都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如果就呆在迷茫中,会怎么样呢?

这时候,人们就会有第三种典型的心理反应: 他们的精神生活,开始变得敏感起来。

曾有个读者给我写信说,以前,她是一个很理性的人,平时只读一些“有用”的书。可是在那段迷茫期里,她能够静下心来看以前根本看不下去的文学作品了。

她说:“在我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远离人群的时候,看到有人把这种痛苦、挣扎,还有可能的救赎诉诸文字的时候,就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孤单了。”

我猜,她可能在这些伟大的文学作品里,寻找到了新的意义。

我认识的另一个读者,因为最终发现自己并不喜欢所学的专业,在博士二年级的时候,从一个很著名的高校退学了。

他回家休养了一段时间,每天早早起来,一边跑步,一边听Beyond的歌。

原先他并不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可是在那段时间,听到Beyond在《海阔天空》里唱“多少次迎着冷眼与嘲笑,从未放弃心中的理想”这样的歌词,经常会泪流满面。

对精神生活的敏感并不是简单的矫情或者抑郁。

当人们从原有的意义中脱离出来以后,在新旧交替的阶段,他们获得了一种空间,跟一个更深更广的精神领域建立起联系,从更本质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生活。

也许人们在这个阶段体会到的东西,就是佛教说的无常,带着一些通透和悲悯。

在迷茫期,看起来什么都没有发生,它却是重要的。在这段时期,旧的意义,在被慢慢清理掉,那些新的意义,正慢慢长出来。

就像萧索的冬天在积蓄春天的力量,迷茫期也在积蓄重生的力量。

有无相生,如果说迷茫期是“无”的话,“无”里面有一种张力,蕴蓄着“有”。作为一段特殊的容器,这段迷茫期里,有过去自我的结束,也有未来自我诞生的种子。

这一讲,我们讲到了转变期的迷茫。我们讲了为什么会迷茫,以及迷茫期三种典型的心理反应:

1.人们会试图通过比较和后悔回到过去;

2.通过尽快重新开始达到未来;

3.人们在迷茫期时会变得更敏感。

这节课讲得有点模糊。万一你没太明白,也没关系,迷茫期本来就不是那么清晰的。可是如果你现在身处迷茫期,或者曾经身处迷茫期,我觉得你会懂。

既然已经模糊了,干脆再模糊一点。最后,我想用一段散文来结束这一讲。

这是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给一个青年诗人的十封信》里的一段话,也是上面那位在迷茫期开始读文学作品的读者推荐给我的。里尔克说:

“病就是一种方法,有机体用以从生疏的事物中解放出来;所以我们只须让它生病,使它有整个的病发作,因为这次是进步。 亲爱的卡普斯先生,现在你自身内有这么多事情发生,你要像一个病人似的忍耐,又要像一个康复者似的自信;你也许同时是这两个人。并且你还须是看护自己的医生。 但是在病中,常常有许多天,医生除了等候以外,什么事也不能做。这就是(当你是你的医生的时候)现在首先必须做的事。”

里尔克的这段话说的是:病是有机体让自己康复的方式,就像迷茫是让我们重新清晰的方式。

假如我们要为转变期的迷茫寻找一种意义的话,这就是它的意义。

上一章:结束 下一章:重生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