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6 四十不惑目光 作者:陶勇 |
||||
别迷茫了,汤要凉了。 不知不觉到了四十岁,在生活中,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喊我叔叔了;在工作中,再也没有患者因为我太年轻而质疑我的水平了。现在,我名正言顺地成了人群中的中年人,社会的主力阶层。 有时候看着已经上了小学的女儿,我总会恍惚,我居然都有这么大的一个孩子了,内心还总觉得自己仍是一个小孩,好像刚刚从学校毕业一样。时间过得飞快,每一天都觉得匆匆忙忙,一刻也不敢耽误,工作、学业、生活把时间塞得满满的,尤其三十岁以后,一年仿佛一天,什么都没来得及做就过去了。我经常在睡梦中惊醒,害怕自己老了,人生就这样虚度过去了。 身边的朋友们一个个相继远去,那些曾经一起打打闹闹、挤在一个宿舍里谈论未来的同学好多都已多年未联系了;那些说好没事就聚聚的人,上一次相聚好像是几年前了。印象中身强体健、意气风发的上一辈人开始进入老年生活,头发渐白,身体佝偻,拿重物开始力不从心,上楼梯也需要人搀扶,还有一些已然离世。那些印象中还跟在我屁股后面疯跑的弟弟妹妹们,也一个个成婚成家,有了自己的小孩,谈论的话题也逐渐变成了操持生活的艰辛。这一切,都在水滴石穿般地行进着,而我很少察觉,猛然发现不免感慨时间的无情。 小时候,印象中那些三四十岁的大人总是忙碌奔波,偶尔闲暇聚在一起喝酒谈天,聊的也是我们小孩听不懂的话题,感觉那是大人的世界,与我们无关。那时我总会想,等我长大了会是什么样,也会变成他们这样吗?说实话,我骨子里是抗拒的,我总觉得自己一定会与他们不同,但怎么不同却并不太明白。 青春期,开始对大人们的事有所了解,那时叛逆,觉得大人俗,挂在嘴边的不是赚钱就是别人家的八卦琐事,毫无意义。有时候因为一点小事,他们会吵得不可开交,我就会想,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思想还这么幼稚。那时,我和大人们的聊天越来越少,感觉他们关注的永远是一些表面的名利,内心都没有一个崇高的理想,对人生也没什么追求。我更喜欢读书,觉得书本里的人才是我的知音,他们有思想有内涵,这才是大人该有的样子。 母亲总会说,你们这一代人啊,赶上了好时候,一定要好好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那时我就很抵触,心想,你们也不是七老八十,大好年华完全可以来得及实现自己的理想,干吗要归咎于时代的影响呢? 后来我工作,结婚,有了孩子,自己也成为中年大军中的一员,每天忙完一天的工作,还要照顾家里的生活,被电话、短信时时刻刻缠绕,有时候忙到连吃饭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哪还有闲暇思考什么人生理想,只觉得能安安静静睡个好觉就是万幸了。有人说每个中年人的背后都是一座大山,能过好一份平凡的生活已经是拼尽了全力,这时我才慢慢理解了这句话。 有时候庆幸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是没有年龄限制的,而且自我价值感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丰富不断增加。我对中年危机的感触好像还没有那么深。 李润和我说,现在很多大企业对中年人很不友好,很多岗位的人一旦过了四十岁,如果不是从事要职,就会是淘汰和裁员时第一考虑的对象;而这个年纪的人,往往上有老下有小,一旦失去工作,身上所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听他这样说我才恍惚能理解身边的一些朋友,为什么他们会那么焦虑和脆弱。 有些朋友工作了好多年后,忽然辞职不干了,在家里一待就是一年半载,也没个好的方向;有些朋友离开了北京,选择回小地方做点买卖;也有一些朋友改行做了和之前完全不同的行业……我当时总会诧异他们的决定,认为他们不够踏实和努力,一山望着一山高而已。如今我却越发懂得了他们的苦衷。 中年人往往不太会表达自己的无奈,在朋友面前还要树起一个坚强的模样,实则,夜深人静,他们辗转反侧,被生活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父母一天天变老,身体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有些人不幸,父母长年卧病在床,不仅耗时耗力,光看病的钱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子女长大,面临着教育升学的压力,有些人为了子女的学业,夫妻一方就会选择放弃自己的事业、全职陪伴孩子,那另一方就要扛起整个家庭的开销。这些压力是年轻人很难想象的,这个时候和他们谈理想,真的有点“何不食肉糜”的天真。 我遇到过一些患者,家境本就贫寒,一家之主的中年人忽然得病,对于一个家庭来说真是灭顶似的灾难。他们来治病时很少提及生活,只是言语中委婉地请求尽量便宜一些。以前我总是会生气,医生又不是商人,怎么可能按人估价,疾病面前治疗方案才是最重要的,讨价还价是对医生这个职业的侮辱。但现在,我开始懂得了他们这句话后面的无奈,人越长大越会共情,因为自己经历过,所以能理解这份艰辛。我从不觉得这世上会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没有哪一种痛苦是靠感受能真正体会的,我能做到的就是尽可能地帮到他们,在治疗方案上尽力做一些平衡,同时多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和他们聊一聊,医生的话往往会让患者心生信任,给他们一些希望和力量,往往比治疗本身还有作用。 中年群体是这个时代的主力大军,但也是很脆弱的一批人。他们的脆弱来自没人理解他们的脆弱,也来自社会不允许他们脆弱——中年人的绝望,往往是无声的。 我感恩我的父母、妻子替我扛下了这些压力,其实很多时候我只需要全身心地投入事业中即可。即便如此,我也经常会觉得累,会觉得孤独,有时候遭遇患者的不理解和不信任,下了班还要挤一个多小时地铁回那个出租屋,我也会失落,觉得自己再努力又怎么样,还不是过着如此艰辛的生活吗?但这个念头也仅是一闪而过,我对事业的热爱完全可以抵消掉这些。 我其中一个患者是做程序员的,三十六岁,疫情期间公司裁员,他失业了。在找新工作时他才发现,这个行业里的很多企业都不再招超过三十五岁的人,而他的妻子在小孩出生后就已辞职在家。他在远郊买了一处房子,为了孩子上学只能在市里租房住,一个月六七千的房租,他还有一辆用来接送孩子的车……他和我说:“医生,我的眼睛是否可以不治,或者点一点药水扛下去?” 后来他和我说自己把远郊的房子便宜卖了,想着等眼睛好了就去创业。我也被他的乐观所打动,心想他之所以有这股激情,很大程度是因为妻儿给他的支持和他自己的改变——他接受了中年危机这个挑战,并且信心满满。 家庭的力量对处于中年危机的人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我见过太多中年人,他们在中年时特别孤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多年来夫妻间的沟通越来越少,感情在柴米油盐中消磨干净。这个时候外部的压力袭来,他们完全无法抵抗,此时他们需要的往往不是钱,而是一种爱和希望。 夫妻之间,患难与共才是最重要的,中年人随着家庭的成立,朋友会越来越少,只有伴侣才是身边最值得信任和依赖的人。爱情不仅仅是两性吸引,还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要求双方缩小自我感受,去照顾和关心对方。夫妻是后天的亲人,感情是需要双方一点点培养出来的,而太多的人总会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对方,认为一旦结婚对方就要无条件地对自己付出。 事实上,结婚才是婚姻的开始,婚后才是双方真正培养感情的时候。婚姻不仅仅是包容和接纳对方的所有,自己也要跟着婚姻一起成长,共同成长的婚姻才有可能走得长久。如果拥有一段幸福的婚姻,中年危机感就会小很多,就像暴风雨袭来,脆弱的房子会瞬间支离破碎,而坚固的房子却屹立不倒。有朋友经常和我抱怨婚姻的不如意,其实想一想,相比中年危机这场暴风雨,干一点家务,退一步认个错,多主动发条暖心的消息,也太容易了些。 很多中年人人生走了过半,反倒失去了方向。年轻时,一心想追求财富、名利、爱情,到了中年要么已经实现,要么也意识到实现不了。这个时候,有些人选择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有些人开始对这条路产生怀疑,从而失去兴趣。 现代社会生活中,财富名利固然重要,它甚至成了评判一个人价值的标准,但是否苟同于这种标准却无关于他人,取决于自己的内心。 有一次我哲学课的老师布置下一个作业,让大家回去设想一下自己如果写一本自传,会取什么书名。其实老师就是给了大家一个机会去思考,自己到底为什么活着。是为了功名利禄吗?也未尝不可,如果你在过程中感觉到充实、幸福,这也是一条普世的成功之路。可也有一些人并不是为此而活,他们在实现了功名后反倒觉得空虚无聊,那么就要想想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有些人希望经营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些人希望创造一个改变世界的事业,有些人致力于艺术,有些人苦苦思索人生的意义,这些其实都可以作为自己人生的方向。如果方向清楚了,中年危机也只能算作前进道路上的一个困难,就会有勇气去面对它、克服它。 就像我的那位患者,他说自己的目标就是经营一个幸福的家庭,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优秀的人。那么,失去一份工作,卖掉了房子,其实只会影响他实现目标的一些条件,并不会撼动它的本质。他租房子,过上清贫的生活,一样可以把日子过得幸福,甚至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陪伴和教育孩子,所以他没有迷茫。 论语讲,四十不惑,其实就是四十岁的时候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是谁、拥有什么、想要什么,而不应该被周遭的价值观所影响。社会的竞争激烈,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要甘于平淡,但不能甘于平凡的溃败。从某种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是平凡人,只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拥有一份坚定的信念和面对挫折的勇气的,才是真正的平凡英雄。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寿命将会越来越长,如果四十岁已经感觉到老去,那么接下来漫长的半生该如何度过?真的要浑浑噩噩了此一生吗?碌碌无为并不可怕,大多数人其实都是碌碌无为的。不要问年龄,只问自己是否还有对生活的热情,只要觉得自己内心充盈,哪怕是极微小的,那也是有意义的人生。 中年危机应该是发生在本身生活就有危机的人身上的,那个危机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自己内心,它在给你一个机会,问问自己要什么。达·芬奇在离世前笔记本上还写着,一定要搞清楚啄木鸟的舌头是什么样的。 别迷茫了,汤要凉了。 |
||||
上一章:15 | 下一章:17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