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门大姓的格格

乾隆制造  作者:李正

钮祜禄氏生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满洲镶黄旗人。

从姓氏和出身来说,钮祜禄是满洲八大姓之一,镶黄旗是满洲上三旗之一,因此,许多朋友可能会觉得钮祜禄氏出生在一个政治、经济条件都非常优渥的满洲贵族家庭。恰恰相反,钮祜禄氏本人的出身并不优渥,而且是相对贫寒的。

因为钮祜禄是个大姓,钮祜禄一族中有许多家族分支,这些纷繁的家族有强的也有弱的。

其中最强的当数额亦都家族。额亦都家族有多强呢?简单来说,额亦都本人是清朝的开国元勋,努尔哈赤时期的后金五大臣之一。他的儿子遏必隆是康熙朝初期的四大辅臣之一。此外,额亦都家族的四代人都是清朝的一等公爵,代代位高权重。

然而钮祜禄氏,她的家族虽然也姓钮祜禄,但和额亦都家族是完全没法比的。钮祜禄氏的曾祖父额宜腾是额亦都的堂兄弟,但是这对堂兄弟的关系比较疏远,两家亲戚也不怎么走动,后代关系也就越来越远。

额亦都家四代都是一等公,额宜腾家族却一代不如一代。比如钮祜禄氏的祖父吴禄和父亲凌柱,父子俩都属于朝廷的中下层官员,更别提一等公了。史书记载: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四品典仪凌柱女。[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传一·后妃·孝圣宪皇后》,中华书局,1977,第8914页。]

典仪是什么官呢?简单来说就是清朝的王公贵族家中带编制的服务员,负责接待客人,引导礼仪,会根据工龄长短和工作表现,给其下到八品、上至四品的职级。因此,凌柱的四品典仪一职,只能算是伺候人的高级服务生,没什么实权。

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在满洲内部,钮祜禄氏肯定得算是出身寒微了。此外,各种坊间流言及钮祜禄氏后来的一些表现,都能印证她小时候应该干过粗活,有过一段苦日子。度过相对贫寒的童年之后,她在少女时期,也没有过多少好日子。

康熙四十三年(1704),也就是钮祜禄氏13岁那一年,她被送到了皇四子胤禛的府上,负责伺候胤禛。不过,钮祜禄氏那会儿是没名分的。因为那时老四胤禛的爵位是贝勒,作为贝勒,他的妻妾里真正带名分的一共有三位:一位嫡福晋,两位侧福晋。

钮祜禄氏刚到胤禛府上的待遇如何呢?史书记载:

后年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赵尔巽等:《清史稿》卷二百十四,《列传一·后妃·孝圣宪皇后》,中华书局,1977,第8914页。]

钮祜禄氏进贝勒府时不是福晋,只是个格格。格格在满语里是“小姐”的意思,在清代早期是对妇女的一种泛称。

也许有人会问:13岁的钮祜禄氏没当上福晋,是因为胤禛当时家里的三个福晋名额满了吗?还真不是。康熙四十三年的时候,胤禛家中只有嫡福晋乌喇那拉氏和一位侧福晋李氏,还有一个侧福晋的位置空着。

这个侧福晋的位置,从钮祜禄氏到胤禛府上开始算起,一空就是七八年。最后谁得到了这个侧福晋的位置呢?有的朋友可能已经猜到了,这个名额最后给了年羹尧的妹妹年氏。康熙五十年(1711)前后,由康熙亲自指婚,年氏一进老四的家门,就是带着名分的侧福晋了。

这样老四家中的情况就很有意思了。两个侧福晋,一个姓李,一个姓年,却有位格格是大姓钮祜禄。不难看出,钮祜禄氏的出身和娘家的实力着实有限。

对比一下我们也能发现,胤禛这三位福晋的娘家人都是有背景的。嫡福晋乌喇那拉氏是康熙朝九门提督那拉·费扬古的亲闺女;侧福晋李氏是知府李文辉的女儿,知府虽然不是大官,但也算是地方大员;年氏,都不用说她的二哥年羹尧后来有多么权势滔天,单说她父亲年遐龄,那也是当过工部左侍郎和湖广巡抚的高官。

钮祜禄氏身为典仪的女儿,她在胤禛府里当格格的那段日子肯定是比较难受的。更关键的一点在于,钮祜禄氏身为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性,不但家庭条件一般,她本人的相貌似乎也不太可人。

这么说的理由有两点。

第一,从清朝到民国时期,几乎所有涉及钮祜禄氏相貌的流言都说钮祜禄氏的长相是相对一般的。比如著名编辑周黎庵在《清乾隆帝的出生》一文中就曾引用近代诗人冒广生的说法:

弘历再番南巡中,有奉皇太后巡幸者,江南命妇,得见太后颜色,口碑流传,多谓太后之貌奇寝。[周黎庵:《清乾隆帝的出生》,《古今》,1944年第45期。]

“奇寝”,就是非常不好看的意思。考虑到钮祜禄氏晚年是经常出游和百姓见面的,如果钮祜禄氏长得很漂亮,那流言很难是这样一水儿的差评。

第二,除了流言之外,我们今天也能通过钮祜禄氏晚年的画像去推测她年轻时的样貌。必须要说,“奇寝”这一形容有些过分。钮祜禄氏有着一副正常的平平无奇的长相,只能说在审美相对清秀的胤禛眼中,钮祜禄氏的相貌不足以扭转她家境方面的劣势。此外,我们能够发现,钮祜禄氏嫁到胤禛家之后,在长达6年的时间里,她都是没有怀孕的。

钮祜禄氏在少女时期,在她最初嫁给胤禛的那几年应该挺难熬的。毕竟,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家中条件一般,相貌也没有优势,丈夫跟自己也不亲近。这样下去,钮祜禄氏很可能就要像古代许多嫁给王公贵族的平凡女性一样落寞一生。然而我们都知道,钮祜禄氏后来完成了一次绝地大翻盘。

乾隆制造
孝圣宪皇后画像

那她具体是怎么翻盘的呢?正史没有记载,但是民国初任国史馆馆长王闿运在自己的笔记中写道:

宪皇帝肃俭勤学,靡有声色侍御之好,福晋别居,进见有时。[王闿运:《湘绮楼诗文集》,《湘绮楼文》卷第五,《今列女传·母仪》,岳麓书社,2008,第153页。]

胤禛年轻时,每天都很勤奋,学习也很认真,对女色的兴趣不大,和他那几个老婆都不太亲近,该见面时才见面。康熙四十九年(1710)的夏天,33岁的胤禛忽然得了一场严重的传染病。笔记记载:

会夏被时疾,御者多不乐往。孝圣奉妃命,旦夕服事唯谨。连五六旬,疾大愈,遂得留侍,生高宗焉。[王闿运:《湘绮楼诗文集》,《湘绮楼文》卷第五,《今列女传·母仪》,岳麓书社,2008,第153页。]

在胤禛生病时,大多数老婆不愿意去伺候,有一位福晋安排钮祜禄氏过去照顾胤禛。结果,钮祜禄氏就这么从早晨到晚上贴心地照顾胤禛,照顾了五六十天后,胤禛的病好了,钮祜禄氏也怀孕了。

转年,康熙五十年,钮祜禄氏就生下了她这一辈子唯一一个孩子——爱新觉罗·弘历。而接下来的故事,我们也都清楚了,在康熙朝晚年夺嫡之战最激烈的时刻,雍亲王胤禛非常希望自己能有一个优秀的儿子来讨父亲康熙的欢心。在长子弘晖和次子弘昀相继去世之后,胤禛在世的儿子就只剩下老三弘时、老四弘历、老五弘昼和没断奶的福宜阿哥了。弘历就是最出色的那一个。

老三弘时因为某种我们不知道的原因,早早就得罪了康熙。老五弘昼虽然只比四哥弘历小一岁,但这对兄弟一起上学读书时,弘历的学业水平是远超弘昼的。当然从事后看,弘昼本人的脑子挺灵光的,学东西也很快。最合理解释就是,“章总”小时候太聪明了,对同龄人展现了碾压级的优势,像是什么背古文典籍,手到擒来。

所以,假如胤禛想把一个儿子介绍给康熙来讨老父亲的欢心,那就只能是弘历。乾隆自己后来回忆童年往事时都说:

皇考始有心奏皇祖,令予随待学习。[弘历:《游狮子园》诗注,见《御制诗五集》卷九十一,四库全书本,第6页b。]

朕的父亲啊,老是想把朕介绍给他的父亲。

接着,机会来了。

在康熙执政的最后一年,康熙六十一年(1722)的某一天,康熙忽然到胤禛家串门,老四果断抓住时机,把儿子弘历介绍给康熙认识。而祖孙的见面,既改变了小弘历的命运,也改变了钮祜禄氏的命运。当时,小弘历聪明伶俐、表现出色,康熙一看就非常喜欢。史书记载:

(圣祖)见即惊爱,命宫中养育。[见《清高宗实录》卷一,雍正十三年八月。]

这次串门之后,康熙就直接把小弘历带回宫中亲自调教、培养了。

小弘历被康熙接到宫中之后,这对祖孙平时都会聊些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但后来发生了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

在弘历被康熙接进宫中差不多半年之后,康熙又带着孙子弘历到胤禛家串门去了,还吃了顿饭。这顿饭,本来能参与的一共就4人,除了康熙、胤禛、弘历祖孙三人之外,还有一人是胤禛的嫡福晋乌喇那拉氏。结果,还没开饭,康熙突然提出,他想见见弘历的母亲。史书记载:

圣祖幸园中进膳,特命孝敬宪皇后率孝圣宪皇后,问安拜觐。[见《清高宗实录》卷一,雍正十三年八月。]

公公康熙和儿媳妇钮祜禄氏见面的场景属实有趣。史书记载:

(圣祖)天颜喜溢,连称有福之人。[见《清高宗实录》卷一,雍正十三年八月。]

康熙见了钮祜禄氏之后喜笑颜开。康熙非常喜欢钮祜禄氏,还称赞她为“有福之人”。

这一年的钮祜禄氏已经31岁了,她嫁给胤禛已经18年了。这18年里,她只怀过一次孕,生过一次孩子。而且,即便弘历那么优秀,钮祜禄氏仍然只是一个格格,早年间没留下任何胤禛对她的赏赐记录。在钮祜禄氏早期的婚姻生活中,她除了儿子,一无所有。

而现在,就在这桌她自己本来无法参与的家宴上,这个国家的最高掌权者、她的丈夫胤禛最想讨好的人——她的公公康熙,却连连赞道:钮祜禄氏,你是个有福之人。

于是,含辛茹苦31年的钮祜禄氏,似乎从这一刻开始,忽然开启了自己的逆袭之路。

上一章:熹贵妃... 下一章:母以子...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