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封杀言论的缘起秦始皇:大秦帝国启示录 作者:陈舜臣 |
||||
著名的焚书事件发生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所谓焚书,就是焚烧诗书的意思。事情的起因是,在一次宫廷宴会上,众人就分封制与郡县制孰优孰劣展开了讨论。在场有人认为分封制更好,将宗室贵族分封至各地,就算发生什么也无法推波助澜,国家灭亡了他们也会跟着灭亡。 听到这些言论,李斯认为不能再放任那些支持分封制的人肆意发言了,这样下去只会引来更多不满的声音。在当时的社会,这些批判君主和政府高官的反政府言论似乎深得民心。在严刑峻法的压迫之下,百姓不能自由表达对现行体制的抗拒,所以批判、讽刺时政的言论总是引得百姓集体拍手叫好。 这样的风气让李斯十分不满。由于李斯此时已经是秦国朝廷的核心人员,在他看来反对秦国朝政就等于反对他。他觉得不能让别人随便诋毁,也不能再纵容这种风气,便建议秦始皇焚烧诗书。 被焚毁的书籍主要是与思想言论有关的,例如《诗经》,儒家以及诸子百家的书等。史书则是只保留了秦国自己编纂的史书,而其余各国的史书都全部焚毁。但所幸医学以及农业方面的实用性书籍得以逃过一劫。 虽然被称作书,但在当时都是制成竹简或木简。竹简、木简价高,因此最后收集到的也并不多。此外,虽说全部烧掉了,实际上朝廷的库存里也只有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只有几册儒家的书。此举更多的是意在限制儒家书籍在民间传播。 但是按照当时的教学方法,主要都是夫子向学生口头传授,书本上的内容反倒是其次的。夫子把学到的知识都记在脑子里了,哪怕书被烧了,只要脑子还在,就能继续向学生传授知识。所以,也有学者认为焚书并没有什么作用。但是,秦始皇就当是为了做做样子,也把有关思想的书都烧掉了。 焚书不仅是对思想的封杀和控制,更是对情感的遏制。除了秦国,其他国家也有对本国历史的记录。赵国有赵国的史书,楚国有楚国的史书。如果不烧毁其他国家编纂的史书,那么其他国家的人就会追忆祖先的事迹,怀念往事。烧掉史书更多的是对感情的控制,而非对思想的控制。秦始皇就是要借此让其他国家的人对秦朝忠心,别再留恋过去。 【陈说】 李斯知道秦始皇唯我独尊。以今比昔,毁谤现在的政治,会令秦始皇赫然大怒。儒家本就对封禅之事议论纷纷,李斯也明白秦始皇瞧不起他们,所以坚信自己的进言会被采纳。 ——陈舜臣《中国的历史·第二卷·万里长城》 |
||||
上一章:李斯和... | 下一章:坑儒的真相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