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奈保尔的无寄时间的果 作者:黎戈 |
||||
这里先谈谈游记文学。中国近年来国门打开,国民经济水平提高,旅游资源的开发使出游愈发便利。每天,都可以看到微博、微信上有人晒各种“攻略”“穷游路线”,我们几乎是身处一个“游记盛世”。而实际上,游记是一种特别难操作的文体,想要写成带有个人体味的作品又不沦为游客视角的观光日记和景点简介,是有难度的。我认为几个比较成功的游记作者:陈丹燕是靠对人事的敏感度;西西老师对建筑有造诣,理解和关注空间的能力比一般作家强;村上春树会去数乞丐碗里的钱,留心细节,成就体温感。而游记文学大师奈保尔,和他们都不一样,我看他就是一种游记型人格。 私以为,奈保尔的游记型人格,成形于他对空间的态度。最近我把他的书重新翻出来细读,对那些描述房子、旅店和寄居处的段落,都一一做了标示——我在想,由人对空间的态度,可以把人粗分为几种:固定的、流动的和随机的,等等。比如我,就是定居型人格,每天走固定路线,到固定的菜场,回固定的住所,用固定的时间表作息,长久保持固定的伴侣关系和结构稳定的朋友圈,在落点平稳的生活节奏中,嗅到某种秩序的芬芳。而对流动型人格来说,固定的空间对他是种桎梏,会影响他领略外部世界的风光,清空和毁灭一个前方未知的丰富世界。他内心空间绽放的快乐,和外部空间的包围是反向的。 奈保尔的爸爸,是个悲剧的房奴,在《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里有详细的记录。这本书其实写的就是奈保尔的爸爸,他爸爸自小寄居在姨妈的屋子里,后来寄住在梵学老师的屋子里,又被逐出,婚后寄居在妻子的大家庭,和岳母、小姨子们关系恶劣。她们鄙俗不堪,他是被一群小市民围攻的精神化的文青。死之前,他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房子,是一座设计和施工潦草、门窗和梁柱都不太结实的破房子,一直到心梗猝死,他都没有还清房款。这“房子”,也是一种对独立身份、个人空间和归属感的渴望。 从大的空间来说,奈保尔是出生在英国殖民地特尼里达的印度裔,他常常对记者朋友说他没有祖国,在异地采访时有不安全感,出了事也没有母国的大使馆出动保护他;从小的空间来说,奈保尔自小随爸爸寄住,成长于母系家族的房子里,没有所谓的“老宅”;从周边环境来说,《米格尔街》里的所有主角,也就是奈保尔少年时代的邻居,没有原住民,都是从各个国家迁徙或者避难来的移民,街道上满溢的都是流民的气息;从成年后奈保尔自己的书里看来,他描述自己的写作环境往往是在旅店里,简单成一个独立的小房间,没有对外面的城市生出根系——我莽撞地总结下:这个对空间的态度,滋生了他的游记型人格。 他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环球旅行者,也是文学层面上的,他的写作模式是跑去一个陌生的地区旅行采访,比如印度、非洲或者南美小国,再由外围资料向内挺进,在访谈的过程中不断消化,最后内化为个人经验,“抵达”核心——在他之前,当然有大量以殖民地为背景写作的小说家,格林、毛姆、奥威尔、康拉德都有这类作品,但是他们所持的是宗主国的主人视角,而作为殖民地作家的奈保尔写这些地方,更多的是以客人的视角。 甚至在创作状态上奈保尔也是无法安居的:写小说时,哪怕写出一本成功的作品,他也无法在那个安全的胜利港湾里滞留,总是很快地焦虑起下一部作品。 |
||||
上一章:本雅明:... | 下一章:托尼·朱...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