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胎依恋”对孩子发育的影响

手机废人  作者:石川结贵

那么,母胎依恋具体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我在采访涩井儿科诊所的院长、小儿神经科医生涩井展子时,她引用了自己发表在《东京都医师会内刊》第69卷第3号上的内容。

(1)稳定的母胎依恋可以培养自律神经的调节力(脑干)

脑干传递出饥饿、困倦等信号,孩子将这类肉体的要求传达给母亲,母亲做出恰当的回应,再加以爱抚(母亲看向孩子的眼神、笑容、温柔的声音、肌肤的温度、气味、母乳的味道等),就会让孩子感到安心。不断重复这种体验,不仅可以完善孩子脑干内自律神经的各项功能,还可以增强脑干调节呼吸、内脏、血管等系统的能力。即便孩子一时因为饥饿或者困倦哭起来,心跳、呼吸频率有所加快,一旦要求得到满足,就会很快安静下来,心跳、呼吸也可以迅速得到调整。

(2)稳定的母胎依恋可以加深孩子的安心感、增强调节能力(视丘、杏仁核)

面对孩子的不安、不开心、撒娇等情绪,母亲如果能做出恰当的回应,再加之爱抚,孩子就会感到满足。如此一来,用于感知危险信息并及时做出处理的视丘、杏仁核的功能会进一步完善,从而使情绪放松下来。杏仁核会将这种感受记录下来,一旦将来遇到不幸,这将成为克服问题的心理调节能力的基础,并进一步形成自愈能力。

(3)不稳定的母胎依恋会导致感觉调节、感情中枢调节出现问题

如果孩子感到不开心、不满意,对着母亲哭却得不到回应,甚至感受不到任何回应与爱抚,无法和母亲建立感情链接,那么孩子的感觉调节、感情中枢的调节就有可能受到影响。一旦哭起来,孩子无法调节呼吸和心跳,杏仁核过度兴奋,进而愈发不安。

感情中枢的调节功能如果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影响大脑皮层的发育,进一步影响被称作脑部控制中心的前额叶皮质。

我们试着将涩井医生的解释放在实际生活中,比如亲子对话这一场景里。

婴幼儿最开始并不会讲出完整的话,大概2个月左右时,开始牙牙学语。他们会发出“咿——”“呀——”等声音,如果父母对此作出回应:“你怎么这么聪明呀”“是不是饿了呀”,孩子就会咯咯笑起来。这就是语言功能发育的开始。

语言功能由大脑掌管,孩子出生后的3个月到6岁之间,是其形成的重要时期。涩井表示,9个月左右开始,婴儿脑部负责区分声音的区域迅速发育,之后他们便慢慢可以理解声音的含义。所以说,在婴儿出生之后让他们接触大量语言与声音是非常重要的。

“即便孩子说出来的话没有什么意义,也能表达感情。孩子和父母建立起双向的联系,慢慢形成了语言和交流能力的基础。事实上,亲子间的交流影响的并不仅仅是语言能力。比如目光接触、相互凝视会促进孩子视觉认知能力的形成。孩子看到大人对他笑,也跟着笑起来,就是因为学会了共情。”

语言能力、视觉认知能力、感情等多项功能在婴儿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孩子基本都是在和家人的亲密接触中获取这些能力的。由此看来,父母深情的话语、微笑、亲子间的互动十分重要。

但是现在,父母沉迷手机,对孩子的呼唤视若无睹,无视孩子的哭泣,不去抱他反而一个劲玩手机。他们不知道孩子是因为饿了才哭,还是因为孤独了才哭,而只会按照手机App里的固定模式做出应对。如此一来,又怎么能感受到孩子在想什么呢?

如果孩子的感情或者要求不能得到满足,包括共情等一系列情绪功能的发育就可能出现问题。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甚至会演变成一种虐待,涩井医生称其为“手机忽视”。

上一章:幼儿期... 下一章:“手机忽...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