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被他人抛弃的风险与不安手机废人 作者:石川结贵 |
||||
为什么年轻人们明明感到身心疲惫,却依然无法摆脱社交呢?这背后的原因并不简单。其中之一是手机自身的客观问题。 上一章也提到过,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它的用途广泛,甚至已经成为一项必备品。朋友之间的交流不仅限于学校,放学回家以后或者在家休息时,都可以通过手机和朋友聊天。 此外,由于手机介入社交,孩子们的交友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越来越自由。正如菜穗拥有“跨班级的朋友”和“网友”一样,既定的交友范围得以扩展,孩子们可以和任何人取得联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联系谁。 既然可以有更为宽泛、自由的选择,那就没必要执着于身边的朋友。有人也许会这么想,然而事实上,这才是更为迫切的问题。 著有《被交友束缚的孩子们》(岩波Booklet)等多部作品的筑波大学人文社会系的土井隆义教授这样说道:“随着手机的介入,人际关系确实更自由了。你可以选择交往的对象,和谁都能成为朋友的可能性也大大增高。然而与此同时,对方和你一样,也拥有更为宽泛、更为自由的选择,这就意味着你不知道对方会不会和你交朋友。即便什么时候被对方排斥了,那也是人家的选择。这就可能导致在交友过程中,需要时常担惊受怕,为了保持友谊的稳固,就要不断保持彼此的联系。” 如果你有自信,认为友情很牢固,那就还好。但大多数人并没有百分之百的自信心。因为有些人表面上看起来是“好朋友”,但暗地里建了其他的LINE群,吐槽别人。有时几个小时前还非常要好的朋友,可能因为很小的言语冲突就绝交了。 在这些年的采访过程中,我了解到初高中生们会用“心友”“信友”和“神友”这几个词汇来形容朋友。它们的日语读音都是“shinyu”,意思分别为:值得交心的朋友、值得信赖的朋友、像神一样会帮助自己的朋友。他们会在交友过程中相互试探、不断确认彼此究竟是哪一类朋友。 表面的亲密无间或许伴随着私下的怀疑猜忌,手机将我们时刻联系在一起,却无法保证友谊长存。如今的孩子们或许是因为害怕被抛弃,才会如此依赖手机上与朋友的联系。 |
||||
上一章:即使感... | 下一章:“交友的...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