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莱姆对人类社会和宇宙文明的深度思考——《完美的真空》中文版导读江晓原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 完美的真空 作者:斯塔尼斯瓦夫·莱姆 |
||||
完美真空中的奇遇 有一天在万圣与朋友喝茶,谈到波兰科幻小说作家斯塔尼斯瓦夫·莱姆的《完美的真空》,他说这本书“真的奇妙极了”。第二天回到上海,就去季风书园找这本《完美的真空》,谁知就遇到一点小小的趣事——这趣事本身就说明此书的奇妙。 我是季风书园的常客,和老板也很熟,进去找一本已知作者和书名的书,想来自是轻车熟路,不会有什么困难。不料在几个相关的书架上遍寻不着(《索拉里斯星》已经看到了),我只好请书店的员工帮我在电脑上查询,结果被告知,本店有这本书,在某某号书架上,按号找去,果有其书,那书架却是“文学评论”!——难怪我先前找不到。 看来季风书园员工的工作态度还是比较认真的,否则他们就不会将这本《完美的真空》放错地方了——我可不是讽刺,这其中自有缘故。 主要是因为,《完美的真空》这本书的形式实在太匪夷所思了——从表面上看,它确实是一本文学评论集。例如,它的各章标题都是这种样子: 帕特里克·汉纳汗《吉伽美什》 ---(跨世界出版公司——伦敦) 西蒙·迈瑞尔《性爆发》 ---(沃克与同伴出版公司——纽约) ………… 再看这些标题下面的一篇篇文章,也确实是在评论这些书。这就难怪季风书园的员工要将《完美的真空》放到“文学评论”书架上了。如果他们不管书的内容,只看封面,则《完美的真空》显然和《索拉里斯星》属于同一类书,直接将它也放到“科幻小说”架上,倒反而对了。 这都怪莱姆这家伙花样太多,误导公众。 事实上,初版于1971年的《完美的真空》是一本科幻短篇小说集。莱姆别出心裁地采用评论一本本书的形式来写他的科幻小说——这些书其实根本不存在,全是莱姆凭空杜撰虚构出来的。而在每篇评论的展开过程中,莱姆夹叙夹议,旁征博引,冷嘲热讽,插科打诨,讲故事,打比方,发脾气,掉书袋……逐渐交代出了所评论的“书”的结构和主题,甚至包括许多细节。 我猜想,莱姆采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写科幻小说,目的是既能免去构造一个完整故事的技术性工作,又能让他天马行空的哲学思考和议论得以尽情发挥。 比如,在《生命股份有限公司》中,莱姆设想了一家神奇的公司:“背叛、友谊、爱情、报复、个人的幸福和他人的不幸”都已经成为商品,“可以借助便利的信用体系,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这家公司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是“一篇关于世界观和社会技术的论文,而不是普通的广告印刷品”;人们“不该为订单的内容感到羞愧:它永远都是公司机密。人们也不必害怕订单在其执行过程中对他人造成伤害”。 读者的好奇心显然开始被撩拨起来了,这不是很像王朔小说《顽主》中的“3T公司”吗?这样的公司怎么可能真的运营?但是对莱姆来说,他那恶搞死人不偿命的想象力才刚刚发挥了一两成呢。“公司满足一切愿望:只是有时需要排队等候,例如想要亲手杀人时就要排队,因为这种爱好者的数量出奇地多”;“让客户能够在荒无人烟的地方、草地上、在家中秘密地谋杀第三方而不受惩罚的项目尚未获得法律批准,但公司仍在耐心地推动这一创新”。更要命的是,由于法律禁止垄断,操持与“生命股份有限公司”同样业务的公司不止一家,如果两家公司的“订货”实施起来发生冲突怎么办?比如在同一次旅行中,“生命股份有限公司”接受了史密斯先生对朋友之妻布朗夫人“英雄救美”的订单,而“享乐人生”或“真实生活股份有限公司”却接受了布朗先生要求让史密斯“表现得像一个混蛋懦夫”的订单,那如何实施? 这时我们就看到莱姆采用本书这种形式写科幻小说的投机取巧之处了——他用不着告诉我们上面的订单如何实施,继续往下幻想到哪一步他可以随心所欲,因为他只是在评论《生命股份有限公司》这本小说。因而在任何地方,他只消笔锋轻轻一滑,就可以转而去谈论这本虚构小说的其他问题了。 作为科幻小说,当然要有对未来的想象,而莱姆的想象力是相当“霸道”的: 比如《性爆发》中如下一段:“战场上只剩下三家财团——通用性科技公司、人体改造公司以及爱情合并公司。随着这些巨型公司的生产达到顶峰,性——从私人娱乐、集体体操、个人爱好和家庭收集——变成了一种文明哲学。”这是莱姆想象21世纪之初的光景(正是我们的今天),那时性已经和生殖无关。他甚至想象了一种药物,代号“NOSEX”:“这种制剂只需要几分之一毫克,就能够消除与性行为相关的一切感觉。诚然,性行为仍然可以完成,但只能作为一种让人精疲力竭的体力劳动。” 又如在《小队长路易十六》中,莱姆假想一个纳粹余孽携巨资逃亡南美,聚集起一伙旧日的纳粹官员,竟在丛林中建立起一个小王朝。而在《类启示录》中,莱姆谈到一个“人类拯救基金”,他想象该基金的资助对象应该是“所有创造者:发明家、科学家、技术人员、画家、作家、诗人、剧作家、哲学家和设计师”。更妙的是他想象的资助办法:“不写作、不设计、不绘画、不申请专利或不提出建议的人——终生领取36000美元,而那些从事上述行为者,所得将会相应减少。”联想到我们今天的学术过热泡沫弥天,这倒真是一种反讽。 莱姆的宇宙:隐身玩家的游戏桌 但是《完美的真空》的最后一篇,也是最长的一篇,即《宇宙演化新论》,玩出了更新奇的花样——这回不再是“直接”评论一本虚构的书了,而是有着多重虚拟:一部虚构的纪念文集《从爱因斯坦到泰斯塔的宇宙》中,有一篇虚构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发言稿,发言者是虚构的物理学家泰斯塔教授,他介绍和评论一本对他本人影响至深的虚拟著作《宇宙演化新论》,此书的作者阿切罗波罗斯自然也是虚构的。 这最后一篇实际上是莱姆所有科幻小说中最具思想深度的一篇——事实上它已经是一篇学术论文。文中主要试图解释这样一个问题:既然宇宙那么大,年龄那么长,其中有行星的恒星系统必定非常多,为什么人类至今寻找不到任何外星文明的踪迹?其实这就是讨论外星文明时所谓的“费米佯谬”,不过莱姆的思考,在迄今已经出现的关于“费米佯谬”的75种解答中,非但独树一帜,而且最为深刻。 我们以前一直习惯这样的思想:宇宙(“自然界”)是一个纯粹“客观”的外在,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至少在谈论“探索宇宙”或“认识宇宙”时,我们都是这样假定的。这个假定被绝大多数人视为天经地义。 但是莱姆在《宇宙演化新论》中,一上来就提出了另一种可能——宇宙文明的存在可能会影响到可观察的宇宙。这种说法实际上也没有多少石破天惊,因为在“彻底的唯物主义”话语中,不是也一直有“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说法吗?这种“征服”和“改造”当然是由文明所造成的,那么莱姆上面的话不就可以成立了吗? 如果同意莱姆的上述说法,那么我们就可以继续前进了——地球人类今天所观察到的宇宙,会不会是一个已经被别的文明规划过、改造过了的宇宙呢? 莱姆设想,既然宇宙的年龄已经如此之长(比如150亿~200亿年),那早就应该有高度智慧文明发展出来了。这些早期文明来到宇宙这张巨大的游戏桌上,各自落座开始玩博弈游戏(比如资源争夺),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为什么不可以达成某种共识,制订并共同认可某种游戏规则呢? 如果真有这种情形,那么我们今天所观察到的宇宙,就很有可能真的是一个已经被别的文明规划过、改造过了的宇宙。这个宇宙不是只有一个造物主,而是有着一群造物主。 这种全宇宙规模的规划或改造,为什么竟是可能的呢?莱姆是这样设想的: 工具性技术只有仍然处于胚胎阶段的文明才需要,比如地球文明。10亿岁的文明不使用工具,它的工具就是我们所谓的“自然法则”。物理学本身就是这种文明的“机器”! 换言之,所谓的“自然法则”,只是在初级文明眼中才是“客观”的、不可违背的,而高级文明可以改变时空的物理规则,所以围绕我们的整个宇宙已经是人工的了,也就是莱姆所谓的“宇宙的物理学是它的社会学的产物”。 这种规划或改造,莱姆在《宇宙演化新论》中至少设想了两点: 一、光速限制。在现有宇宙中,超越光速所需的能量趋向无穷大,这使得宇宙中的信息传递和位置移动都有了不可逾越的极限。 二、膨胀宇宙。莱姆认为,“只有在这样的宇宙中,即使新的文明不断在其中出现,它们之间的距离仍然是一个常数”。 宇宙的这群造物主为何要如此规划宇宙呢?莱姆认为,在早期文明(即他所谓的“第一代文明”)来到宇宙游戏桌开始博弈并且达成共识之后,他们需要防止后来的文明相互沟通而结成新的局部同盟——这样就有可能挑战“造物主群”的地位。而膨胀宇宙加上光速限制,就可以有效地排除后来文明相互“私通”的一切可能,因为各文明之间无法进行即时有效的交流沟通,就使得任何一个文明都不可能信任别的文明。比如你对一个人说了一句话,却要等8年多——这是以光速在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来回所需的时间——之后才能得到回音,那你就不可能信任他。 这样,莱姆就解释了地外文明为何“沉默”的原因——因为现有宇宙“废除了有效的语义连接”,所以这张大游戏桌上的“玩家”们必然选择沉默。同时莱姆也就对“费米佯谬”给出了他自己的解释:作为“造物主群”的老玩家们,在制定了宇宙时空物理规则之后选择了沉默,所以他们在宇宙大游戏桌上是隐身的。 在这样的规则之下,新兴的初级文明不可能找到老玩家们。那种刚刚长大了一点就向全宇宙大喊“嘿,有人吗?我在这儿”的文明,不仅幼稚,而且危险。莱姆将此称为“无定向广播”,也就是现今国际上有些人士热衷的“METI计划”,莱姆认为这“总是弊大于利”。 刘慈欣的宇宙:黑暗森林中的修罗场 在莱姆的设想中,宇宙的“造物主群”虽然强大而神秘,但未必是凶残冷酷的,“博弈者不会向年轻文明发送带有关爱和支持性质的信息”,他们既没有兴趣了解别的文明,也不想让别的文明来了解自己,但他们“祝福年轻的文明”,而不是穷凶极恶地只要发现一个新文明就立刻毁灭它。 而在被誉为当今中国最优秀的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小说《三体》系列中,一种悲观的深思臻于极致。在他笔下,宇宙从一张神秘的游戏桌变为“暗无天日”的黑暗森林。在《三体II:黑暗森林》末尾他告诉读者:“在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狱,就是永恒的威胁,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将很快被消灭。这就是宇宙文明的图景。”而他的“地球往事”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书名是《三体III:死神永生》。 “死神”是谁?就是莱姆笔下制定现今宇宙物理规则的玩家,不过在《三体》中他们的规则是:一发现新兴文明就立刻下毒手摧毁它。 在《三体III:死神永生》中,刘慈欣让一个这样的玩家现身了: “我需要一块二向箔,清理用。”歌者对长老说。 “给。”长老立刻给了歌者一块。 ……“您这次怎么这样爽快就给我了?” “这又不是什么贵重东西。” “可这东西如果用得太多了,总是……” “宇宙中到处都在用。” 在这段对话中,“歌者”只是那个超级玩家文明中地位最低的一个“清理员”,他申请这一小块“二向箔”干什么用?那是用来毁灭人类的太阳系的,方式是将太阳系“二维化”——使太阳系变成一张厚度为零的薄片,我们的地球文明就此玉石俱焚,彻底毁灭了。这种“维度攻击”,正是莱姆所设想的对时空物理规则的改变。 在《三体》爆红之后,上面这一幕衍化出了商界人士喜欢说的“降维打击”,现在当人们在使用“降维打击”这一说法时,其实只是“毁灭性打击”之意,绝大部分使用者未必会联想到莱姆关于高级文明改变时空物理规则的设想。 ---2021年12月2日 ---于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
||||
上一章:宇宙演... | 完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