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上市后走过的弯路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作者:俞敏洪

上市当然是件好事:第一,上市可以提高企业的品牌知名度,新东方上市之后在全世界的品牌知名度,与以往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第二,有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业务可以更加快速地发展;第三,可以推动企业与国际大机构、大公司的品牌合作,因为上市公司是有信誉、有保障的;第四,使新东方的未来能够有更好的基础,吸引更多人才,可以通过股权激励的方式吸引人才加入新东方。但是大家也都知道,上市以后,由于跟资本的结合,也会出现很多偏差。我刚才讲了很多资本的事情,资本自然是有它的逐利性的,而逐利性的存在就决定了大部分资本一定会“短视”。

所谓的短视是什么?原则上,一个企业的发展应该至少以两三年为一个周期来看企业的战略布局是不是合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业务和利润的波动都是特别正常的事情。但资本市场不这么看。比如资本市场要求企业做季度汇报,如果企业的利润和收入状况较好,股价就会涨,反之股价就会降。这就是资本市场短视的典型表现。很少有资本家愿意跟企业一起同生共死,持有某家企业股票十几年、二十年的。当然,这样的资本家也有,那就是像巴菲特这样特别有眼光的资本家。而公司内部的员工和管理者也都持股,在一定程度上也变成了资本家,也希望股价上涨。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企业的所有布局都会短期化,形成最多一年甚至三个月的短期布局。

毫无疑问,在这种情况下,持续5年、10年,需要低头拉车、埋头苦干、韬光养晦的战略和布局在资本市场上就变得无从谈起。但是教育领域的企业有它的特点,就是完全靠品牌,靠稳步发展,靠产品布局,靠循序渐进,靠一点一滴获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来发展。这点跟资本市场急于收割、急于赢利的状态形成了剧烈的冲突和矛盾。这跟硬件生产,比如手机的生产是不一样的。因为手机一旦生产出来,它的质量是相对稳定的,只要你扩大销售队伍,把这款产品卖得越多、收益越多,股价就越高。但是教育产品是概念性的,也是说,一个老师就是一个产品,老师的水平不够,一个班的学生就会受损,这个班所获得的家长口碑就会受损。所以,教育产品是没有办法完全标准化的。不能说一个老师厉害了,新东方所有的老师就都厉害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是一个稳步前进、循序渐进,不断打磨产品系统,不断对人才进行培训,不断对老师水平进行提升的过程。所以,它和资本市场的急功近利会形成一个非常大的矛盾。

就是由于资本市场的存在和竞争对手的发展,新东方的考核机制曾出现过比较严重的问题。一方面,尽管我们意识到了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但是另一方面,却出现了考核机制中只考核收入和利润的情况。负责人为了收入和利润,就拼命地去做能带来收入和利润的产品。比如在没有准备好老师的情况下拼命开教学区,在老师没有经过培训的情况下就让他们进入教室去上课;再比如说拼命推销一对一高价产品,而不再重视那些需要培养的班级业务。最后的结果就是:在那一阶段新东方的收入出现了上升,有些分校的收入比上一年增长了70%~80%,甚至100%,但是第二年收入突然不增长了。因为老百姓看穿你了,觉得你又没有好老师,又没有好产品,教室刚装修完还有味道就让学生进去上课等。最后老百姓觉得你不实在,就选择用脚投票。

在那一时期,新东方的教学理念——一切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变成了一句空话。于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在跟资本对接以后,也就是2015年前后,新东方突然处于崩溃的状态,总收入每年仅增长百分之十几,而利润每年下降百分之十几。这就是说,再继续下去的话,新东方就要崩盘了。当时,管理团队完全没有了信心,新东方所有的校长因为业绩下降,几乎都拿不到奖金,高层管理决策也出现了矛盾的局面。而新东方的竞争对手,好未来等却以百分之几十的增速在健康地成长和发展。

新东方面临的这个困境,无疑是我刚才讲的资本市场和新东方的结合,再加上我这样不够坚定的性格造成的。我在教育领域这么多年,其实心中特别明白,对于教育领域来说,教学质量、老师素质、教学产品、教学服务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如果这些方面不行的话,你投入再多的资源也是不管用的。即使你目前增长再多,最后也一定会被老百姓惩罚。所以2015年年底,我提出来要重新整顿新东方,不再关注资本市场对于新东方股票的定价,用几年的时间我们沉下心来,提升新东方的教学质量,提高新东方的老师素质,并且把考核指标进行全面修正,让所有考核指标都指向新东方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给校长们减压,大幅下调对他们利润和收入的考核,提升对他们其他方面的考核。同时,我给新东方全体员工写了一封信——《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和正确地做事情》。在这个前提之下,我要求新东方全体人员一切以教学质量、教学水准为核心,来布局新东方的发展。

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新东方的教学质量、教学产品就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老百姓对新东方重新有了信心,新东方的业务增长又开始回到了20%以上,甚至超过30%。我常说一句话:只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好的结果自然会来。这很有点像曾国藩说过的: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意思就是:只要你对庄稼爱护,按时锄草、施肥、浇水,秋天的收获就是必然的;如果你一天到晚想去收获,并且拔苗助长,那到最后一定是没有收获的。

其实,任何商业模式都一样,就是要搞清楚在一个商业模式中,最核心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把这个最核心的东西想清楚了,再把它做到极致,需要这种核心服务的老百姓自然而然就会来到你的身边。还有一句话大概是这么说的:与其向1万个客户提供产品,不如向100个真正忠诚于你的客户提供最优质的产品,而这100个客户自然会帮你带来1万个客户。这也是新东方上市以后在跟资本较量的过程中得到的一个最重要的经验,可以说是一个教训,也可以说是一份礼物。

上一章:新东方... 下一章:第九章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