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什么“丧尸文化”越来越严重向上生长 作者:九边 |
||||
一 有读者给我讲,你写了资本主义和消费主义,顺便把“丧尸文化”也分析下吧。这里说的“丧尸文化”,不是大家看的那种丧尸片,而是指越来越多的人活成了丧尸的样子。那第一个问题就来了,受丧尸文化影响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呢? 受丧尸文化影响的人只接受基础的刺激,越来越多的人生活的重心只有玩游戏,犹如僵尸只爱吃脑子。 受丧尸文化影响的人生活没有高级目标,只有基本需求,一时刺激一时爽,一直刺激一直爽。他们深陷电子鸦片,日夜沉浸其中。 最关键的一点,受丧尸文化影响的人即使生活得很落魄,他们也无意变更好,甚至都不去想这事。 如果追溯起源,丧尸文化最早并不是发源于亚洲,最早是出现在欧洲,然后是出现在美国,之后进入了日本,最近几年出现在我国,现在已经小有规模,不出意外,将会“吃”掉很多人的脑子,然后变成比较有影响力的亚文化。 看到这个发展路径,大家也就感受到了,这种现象明显跟“社会成熟度”有关系,也就是说,社会越稳定,僵尸文化越繁荣。 是不是也可以断言,只要社会稳定了,“不求进取”而且“安于现状”的丧文化就是主流?是不是可以进一步断言,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候,大家都挺丧? 很明显,越稳定的社会,就越多的人越“不思进取”,正如我们似乎很反感阶层固化,但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横向对比国外发达国家的情况,都明显呈现出了这样一种情况:社会在稳定之后慢慢就会出现阶级固化,社会阶级固化下来之后,绝大部分人自然也就踏实了,也就不去想那些遥不可及的东西了。就好像小时候想当飞行员,想当科学家,想当将军,越成长越无奈地发现这个目标都太过离谱,从而接受了现实,还是想点能实现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目标一再调整,慢慢就调整到没目标,过一天算一天了。在这个过程中,其中的一部分人,在这个基础上更进一步,变成了有僵尸文化特征的人。他们不但过一天算一天,而且变本加厉,怎么舒服怎么来。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我上初中的时候,我们老师跟我们讲,一个人在村里碰到一个放羊的小孩,小孩说他的生活就是放羊,生孩子,孩子长大后继续放羊。 我们当时觉得这个小孩太惨了,不过当时哪能理解,这种状态不只是发生在村里,而是遍布全世界。全世界都是这样过的,平淡而枯燥,年复一年。那种急剧变化的生活,不是战乱国家,就是战乱之后重建的国家。 我们要明白,那种放羊、生娃、再放羊模式才是真主流,也就是说,不求上进才是跨文明的核心文化。力争上游终生奋斗的,永远都是少数人,属于非主流。那既然不求上进是主流行为,自然要有配套文化,也就是我们说的丧尸文化,只不过有些人感染得多,有人感染得少。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也都看出来了,我并不是想在文章中对这种人生态度进行批驳,我们只是分析下起因,顺便看看不愿意沾染这种文化的人中毒后怎样解毒。 二 首先我们要解释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大部分人慢慢就停止了努力。 咱们做个心理游戏。大家都讨厌看电影被剧透,剧透使人兴趣索然,对于大部分电影来说,知道了结局看起来就没什么意思了。过日子也一样,最烦的事情无疑是知道了接下来怎么发展,那就使人对生活充满了乏味感。而成熟型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一眼能看到头。 如果说生活像电影或者游戏,可是刚开始玩就知道了这个剧情的结局,让人有种莫名的乏味感。现在的社会又跟以前不一样,以前大家只知道自己周围的事,现在倒好,整个社会越来越透明,不但告诉你你的人生路将会是什么样的,而且告诉你跟你不是一条轨道上的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还要告诉你如果想跨越轨道有多难。 这里的难往往都是“硬性难题”,比如很多岗位要求本科,还有很多岗位硬性要求“985”毕业。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很多真正赚钱的行业都有硬性门槛,比如“相关工作经历”,或者“资金积累到一定规模”,更有甚者,需要熟人引荐,才能参与游戏,这就直接把一大堆人直接排除到游戏之外了,你想参与都没机会。 三 大家一般都向往生在发达国家,我经常国内、外跑,整体而言,国内跟国外这些年的差距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用不了多少年,大家就可以过上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了,可能会差一些,毕竟中国人多土地少,可能走哪儿都比较挤。 慕尼黑是德国南部的第一大城市、全国第三大城市,我不久前在慕尼黑坐火车的时候,惊讶地发现他们的火车站还没我们地级市的火车站大,竟然也够用了,可见欧美的拥挤程度远远低于东亚,不过坏处是他们没法享受集中的好处,比如快递和外卖。 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大家在电视上看到的西方国家,往往是西方中产家庭,很少有人关注非中产是什么样的。发达国家也有下层,而且下层要惨得多。以前冷战的时候,西方为了对抗苏联,需要拉拢他们的中产阶级。苏联解散后,西方没有这种需求了,于是大规模向海外转移产业,所以西方的中产家庭整体规模是萎缩的,中产少了,多出来的是有钱人吗?当然不是了,是穷人,是下层,专业说法叫“中产坠落”。 美国和日本下层更是叫天天不应,因为几乎所有的通道全被堵死了。想成为厉害的人就得像蜘蛛侠一样搞变异,或者变异成高智商天才;或者变异成身高两米的人,将来去打篮球;或者壮得跟北美野牛一样,将来去玩橄榄球,靠体育上大学。最后的一招就是去当明星。在美国,多数人的梦想就是当篮球明星或者电影明星。 欧美的名牌私立大学基本上把一半名额直接给了之前在名校上过大学的人的孩子,这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欧美有个好处是把所有事都拿到台面上来,他们并不觉得这事有什么不正常,因为学校从来都没说要按照成绩录取,而是采取一种复杂的综合裁定,这也是为什么华人经常分数很高却只能去读那些美国人不大愿意读的专业,结果造成热门专业华人非常少。 美国的公共产品是跟税收挂钩的,也就是说,你们小区的治安好不好,学校好不好,都会体现在房价上。房价高,房产税高,学校才能雇用好老师,学校质量才会好,升学率才能高。 那么,如果一个美国人买不起好房子,是不是就被坑了?不能说100%被坑了,因为我也没跑遍美国所有州,不过大概率被坑了是没错的,但是也有例外,比如万一有的人基因变异了呢,像蜘蛛侠一样,那么他就不需要好学校。美国人都喜欢蜘蛛侠,尤其是现在的小蜘蛛侠,因为他不但基因变异了,而且遇上了钢铁侠爸爸,捞了他一把,这也体现了美国人对阶层跃迁的朴素的渴望。 我们通过看美剧也能感受到,美国人整体非常分裂,上层阶级是世界上顶尖的,剩下的都是一群伪科学。我记得以前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讲到美国有一亿人不相信进化论,绝大部分人对知识充满鄙视,被商业广告把脑子洗坏了。比如《生活大爆炸》里,普林斯顿博士娶了一个半文盲,大家都觉得博士赚了。 在美国,一个人如果没考上大学,可以去当卡车司机,可以去工厂,但是激烈异常竞争,具体可以看看《美国工厂》,它能让你感受到美国基层工人阶级的生活状态。 有些人没有选择性地崇美,我也喜欢美国,但是要批判性地喜欢,没必要把他们的消极事物都喜欢了,比如美国人整体反智这件事,绝对值得我们鄙夷。 四 很多人都了解电影《美国队长》里的美国队长吧,有些人喜欢,有些人讨厌,像个老干部,满嘴大词,充满自我牺牲精神,而且充满战斗力,在任何困难面前都是冲锋陷阵的人。他其实代表的就是“二战”时代的美国人,有责任心,有担当,崇尚爱情,不惧牺牲,既有集体主义的光辉,又充满自由主义的理想,总想做点什么,要求进步,希望为大众服务。 美国队长和钢铁侠的父亲一样,都是属于国运上升期的人,奋斗一生。而接下来的人就是钢铁侠,婴儿潮人,花花公子,小流氓,嬉皮士之类的人。如果没被拖去阿富汗山区接受恐怖分子的“洗礼”,一辈子估计也就那样了,影射的就是美国在国力达到巅峰后迅速失去了理想,仗也不想打,成天就想着男女之间的卿卿我我。当然了,美国毕竟是个传统新教国家,不能太过分,接受“洗礼”后回来的钢铁侠基本改掉了除了贫嘴以外的所有恶习。 钢铁侠在阿富汗山区里完成蜕变,变成了调皮版本的美国队长,他代表的那代人却没有蜕变,也正是在那代人中,丧尸文化慢慢开始崛起。 随后冷战结束,新一代出生的人在无忧无虑中成长起来,丧失了饥饿感,没有生存压力,不用担心核弹从天而降,也不用担心饿死,而且对于不少人来说,上升通道又被堵死,这辈子奋斗不奋斗都差不多,于是慢慢就向那个“丧尸通道”靠过去了。 美国人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就是种地,种完地回家祷告,过着清苦的生活,积累了巨大的优势,然后开始工业建设。工业之路也是苦难之路,那些年美国跟过山车似的,在萧条和繁荣之间倒腾。 美国崛起的基因就是在那两百年中形成的,通过节俭积累,通过冒险获取,而且自我承担责任。 再看看现在的美国,上层进化出来了极其复杂的玩法,他们通过制定规则来赚取丰厚的利润,中层其实跟我国中层差不多,也是以家庭为中心,教育孩子,只是他们不管自己的老人。底层现在饿不死,开始输出各种垃圾文化,倒也不是他们故意要输出,而是这些东西流动性好,比如把天天醉生梦死说成是享受当下,把不积蓄甚至超前消费说成是洒脱…… 当然了,在国内,有些居心叵测的人接收了这些垃圾文化,并把他们包装以后呈现给大家。比如把美国某些群体那种不好好学习、不负责任、不抚养孩子的特性包装成欧美主流文化往国内灌输,让人误以为欧美发达原来是因为这些。 五 具有丧尸文化特征的人和我国比例比较大的焦虑型的人群正好是两个极端,我画了个正态分布图(图5): 越发达的国家,具有丧尸文化特征的人比例就越高,他们还要对外输出这种垃圾思想,主要是因为他们有财富,有些人觉得富有的国家做什么都是对的,甚至觉得发达国家的垃圾桶都显得很有韵味,感觉垃圾桶里的东西也不那么垃圾了。前不久人们热议西方的“贵族”,其实贵族就是被西方扫入垃圾桶的东西,有些国人还把它视为宝贝。 中间的无感的群体,就是随时可以向两边滑落的潜在用户,如果你比较上进而且充满责任心,就很容易焦虑,反之很容易成为具有丧尸文化特征的人。 从图中我们能看出来,焦虑其实不是坏事,说明你积极进取,并且在寻找出路。 有些具备了丧尸文化的特质的人还乐在其中,这是很可怕的现象。也有具有丧尸文化特征的人充满负罪感,没法开开心心、踏踏实实地做个“丧尸”。他们想改变,却又不知道怎么解决。我也有过这种体验,因此对如何解决这种问题,我还是有一些心得的。 其实身上具备丧尸文化特质的人,大部分都是懒的缘故。今天的懒不仅是每天不想干活的那种懒,更是怕这怕那,今天怕大环境要崩溃,明天怕不确定性,而且生活过得很舒服,没有危机感。 几年前我也一度懈怠了,后来公司开始大规模裁员,而且说以后每年都会裁员。等我当上部门领导后,他们又说专门裁领导。我就再也坐不住了,每天都在想要是被裁了我该怎么办,每日都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担心,慢慢就习惯了这种担心。 我现在越来越有种体验,绝大部分人不行真的是因为个体差异,宏观环境会影响每一个人,但只伤害真正虚弱不堪的人,大部分不行的人往往是没有尝试过,没有努力。 我有个远方亲戚几年前来了北京,以前在家跟着建筑队里搬砖。他觉得没前途所以去送快递,后来又送外卖,每天从八点送到晚上十一点半(晚上赚的要多一些),全年不间歇地工作。在这种超负荷的努力之下,他很快就买了个金杯,在北京五环那里开了个搬家公司。 经过努力,他的公司现在已经有了三辆金杯,五个员工,每天忙得喘不过气来。他在老家县城里还开了个快递站。他的收入已经超过知名互联网公司的项目经理了。 我每次看到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上职业唱衰的人就嗤之以鼻,再看看评论区那些怨恨者,天天说一些负面的话,简直无药可救。 每次困难和危机来了,从来都是灭一批,重新起来一批,消灭的是那种脆弱不堪的人,起来的全是新强人,真巨头会变得越来越大。不管机遇来了,还是危机来了,基本跟懒惰的人没什么关系,他们永远都是一群围观者,只是会在边上看热闹的人而已。 我们一定要留意语言的力量,话一出口,最先听到的是你自己。不管一个人说了什么话,说的次数多了,首先被说服的就是他自己。如果一个人经常说一些很泄气的话,慢慢地他就变得很泄气了。另外,我们要有个常识,危机来了并不是谁的财富规模大伤害谁,而是谁脆弱伤害谁。 如果觉得越来越丧,想改变这种状态就赶紧动起来,首先要有危机意识,去冒点能承受的险,赶紧动手,让自己宁可滑向焦虑的那一头,也不能做丧尸。其次,要明白宏观形势跟你的关系并不是特别大。 很多成事的人,都是一开始不小心接触到某些项目之后开始做的,没想到竟然慢慢做起来了。反而是计划好然后投入巨资开始要做的事,往往因为前期投入太大,没等盈利就把血流尽了。最好做低试错成本的事,要多做而且早做。 总之不要怕,想去做什么就去干,动起来,是跟僵尸、病毒斗争的最好办法,焦虑点也没什么。再过一些年,大家就会发现现在真是动手的好时候,种下一棵树,最好是三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
||||
上一章:娱乐到... | 下一章:不要偷...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