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怎么摆脱匮乏的心理模式幸福课:不完美人生的解答书 作者:陈海贤 |
||||
按:有时候,匮乏的印记会让我们看不到自己的资源,即使我们明明会有更好的未来,也会隐隐不安。另一方面,匮乏既推动着我们努力,又让我们一直处于焦虑之中,无法放松。这封答读者来信,探讨了如何在匮乏的状态下,面向未来、心怀希望。 海贤老师: 您好! 我总觉得自己很穷。其实没穷到吃不上饭的地步,父母的条件能让我衣食无忧。我对穷的体验是:买东西,永远在看打折的、促销的,希望淘到各种物美价廉的东西;吃饭,哪怕是外卖,也不会选最贵的那几种,总是挑物美价廉的;看到高档的护肤品、化妆品就心塞,自己只能搜平价护肤品。有时很满足,有时又觉得很羞愧。 这好像是一种习惯。其实,我偶尔也有奢侈一下的时候。昨天妈妈给我买了件一千五百多元的大衣;跟有钱的朋友出去,我们也会开心地去高档餐厅;偶尔我也会买很好的口红……可是那种穷的感觉,还是深入骨髓。一到很高档的地方,一见有钱人和高级的东西,我就有一种羞耻又窘迫的感觉。每当这时,我总会不断告诉自己,穷不是错,我也可以很坦荡,只要诚实善良努力。这样想,羞耻的感觉会少一些。我知道我应该努力,改变这个现状,可是我总做不到。所以,我总是很自责。 我父母学历低,收入也不高,但是非常节省,对我非常宠爱。我所享受的一切,都是父母节省给我的。他们尊重我所有的选择,支持我,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懂,所以相信我能做出合理的选择。他们舍不得我受苦受累,没有人逼我学经济和金融,没有人逼我去打工、去实习、去赚零花钱,大家都特别爱我,让我做我喜欢的事情。一方面,我觉得好幸福、好自由;另一方面,我又觉得好没有动力。有时候,我甚至极端地想,如果我的父母特别坏,特别贪得无厌,要我赚钱养家,我周围的人都特别看不起我,我也许会更有斗志,更拼?但是我自己也觉得这样想好傻,估计真的受这些苦的人,看我这么想,会很想打我。 我的人生很平顺,从小成绩好,读好学校的最好专业,拿奖学金,现在在读研究生。我从来没有拼尽全力去做过什么,反而感觉一直在逃避挑战,逃避需要拼杀的场景。我怕自己拿了一手好牌,最后却倾家荡产。 有朋友可能会说,那你就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啊。任何行业,只要你一直坚持,就会走到金字塔顶。我也一直这样安慰自己。可一想到自己可能要等十年以后,才会比较富有,那时候父母都五十好几了,觉得他们好辛苦。我自己年轻的时候,不享受那么好的物质,我觉得我还可以调整好心态,可是对父母的心疼和亏欠,让我好难受。 我怕父母老去,怕爸爸累坏身体,还没等到享我的福,就溘然辞世(对不起啊,爹);我觉得妈妈那么美,我好想让她在四十多岁的时候,穿特别美的衣服,用特别好的化妆品,特别幸福。 那些收入颇丰的行业,我总是不想尝试,说自己不喜欢、不适合。我以为我选择了我最喜欢的行业,可是我觉得自己不够努力,不够拼。我也的确在这条路上一直走着,旁观的人看起来,都以为我在努力,可是我自己总觉得不够。我好责怪我自己,好怕自己最后一事无成。那么多年少、成绩优异的人,他们都越走越好,可是我觉得自己好像明明有一手好牌,就在大家的宠爱下,自我放纵,对自己没有要求,最后变成一个碌碌无为的人,我好害怕自己最后变成这样。 我好羡慕别人不想那么多,就坚定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可是我老是被这些想法紧紧缠绕,动弹不得。 希望您能回复我!谢谢! 八字眉眉眉 八字眉眉眉: 你好。你所说的穷的感觉,我也有过。记得本科毕业那年,我和一个朋友到上海找工作。那天下午,面试结束,我们到南京路逛街,看着路两边富丽堂皇的商场,里面光鲜靓丽的人群,就是不敢进去。中午,我们终于在离南京路不远的小弄堂找了个小饭馆,一边吃盖浇饭,一边议论上海的繁华。我听他悻悻地说:“那边的商场都是有钱人逛的,希望以后我们也能去里面消费。” 现在,他已经在上海安了家,买了套挺大的房子,我也早已在杭州买车买房。我们仍然很少去逛大商场,不是因为不自在,而是觉得浪费时间。贫穷留下的印记,大概只剩下我参加他婚礼时,看他穿了一套特别“板”的正装,衣冠楚楚的样子,忍不住笑出声来。 前段时间,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个叫Dingole的知友讲他的故事。这位知友的父亲原来是包工头,后来被骗,家里负债累累。他初中毕业后就在社会上混,被骗做传销,在小饭馆当服务员,挑过水泥,开过升降机,学过厨师,用借来的钱开过小饭馆(倒了)。 等混到20岁的时候,有亲戚介绍他去工厂上班,工资800到1500元,这无疑能极大缓解家里的经济状况。但他父亲愣是抵住了压力,不仅没让他去做工,还借钱送他去学当时还是新鲜事物的电脑。这对他们家,不啻一场豪赌。 最后,凭着他爸爸的眼光和他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以初中学历,从DOS+五笔起步,学编程,考程序员,做培训老师,修电脑,战战兢兢地得到第一份程序员的工作,成为主力程序员,成为技术总监;跳槽到大公司,再跳槽到更大的公司,到微软;创业,失败,第二次创业。如今,家里不仅还了所有的债,父母也有了自己的房子,家人过上了优渥的生活。 我看完后,除了感慨人生的际遇起伏,最大的感觉是:他其实不是穷,他只是那时没钱。 “没钱”也会让人不安。但我总觉得,“没钱”和“穷”并不一样。一个真正的穷人,常常思考的只有现在——不是怎么满足当前的愿望,就是怎么渡过当下的难关。他仅有的见识和资源,让他没有富余去想别的。但一个没钱的“富人”,无论怎么困窘,心里都会藏着未来。 同样,我也想跟你说,你不是穷,你只是现在没钱,但是你有未来。 你在读好学校的最好专业,这个专业是你感兴趣的。无论你现在怎么想,在未来,这个选择的价值会逐渐凸显。我看到过太多的人,因为选了自己不感兴趣的行业,人到中年,开始艰难地转型。你还有家人,他们虽然没法给你太多的指导,但他们爱你、信任你,愿意帮你分担压力。不要低估爱的力量,这是很重要的财富。 如果有一个人,愿意跟你交换,让你把名校背景、喜欢的专业、通情达理的父母折算成金钱换给他,他出多少钱,你会愿意跟他交换呢? 你不是没有未来,你的问题,是对未来有些急不可待。因为穷过,所以你比别人更怕输。不管有没有险恶的敌人,你都需要自己紧绷着神经,一直处于战斗模式,只有随时看得见进步,你才会心安。 所以,努力对你就有了特别的意义。你的努力,不是为了达到某个具体的目标,而是为了摆脱你内心的不安。你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你也不知道要怎么去,但你知道自己不想要这种不安。你觉得,在你努力的时候,内心的不安就会减轻一些。于是,努力就变成了一种强迫症。你害怕自己懈怠,害怕失去动力。你甚至想象,如果情况更糟一点,比如父母逼你赚钱,或者周围人都看不起你,也许你会更有动力。 可是,如果你只有抽象的方向,没有具体的目标,只要努力的结果,而不想要努力的过程,这种努力就没法持续。更何况,你现在强迫自己所做的努力,对平息你内心的不安来说,没有意义。 你想要的,不是这种迷茫中无序的努力,而是像知友Dingole那样的,在生存的底线上演绝地反击,在充满激情的拼搏和奋斗中,感受活着的意义。可是你忘了,他最初想奋斗的目标,就是以你现在所在的位置,轻而易举能够得到的东西。 刚刚我帮你私下请教了Dingole,我问他:“你是怎么在绝境中保持专注,而不让自己胡思乱想的呢?” 他说,对于那时的他而言,是“向往”——是对成为一个程序员的向往,也是对一个美好的、不一样的未来的向往。我想,他说的“向往”应该就是希望吧。 那么,你的“向往”是什么呢? 差点忘了说了,Dingole最初学打字的时候,他的“向往”是到办公室当一个打字员,“能挣两千块钱一个月呢”。 我知道你会对父母有些歉疚,觉得他们那么辛苦,自己那么懈怠,对不起他们。你要知道,每代人有每代人的活法,你并没有懈怠,只是你努力的方式跟他们预想的不同。他们最想要的,也并不是穿美丽的衣服,用好的化妆品,而是你一切都好。 除此之外,我还想给你两条具体的建议: (1)过一种简化的生活,并把它当作一种美德。重点不是省钱,而是不要为选择“物美价廉”的东西浪费你的脑细胞,它们理应用在更重要的地方。 (2)每周强制自己休息一天。旅游、看闲书、和朋友聊天,怎么都行,但不要待在宿舍,无所事事。与努力相比,你其实更需要闲暇来释放焦虑。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祝开心! 陈海贤 思考一下 1.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最穷? 2.在你的印象中,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最富? 3.最近一个月,你最缺的是什么?这种匮乏如何影响了你? 4.你有哪些资源,即使有人想用你所缺的东西与你交换,你也会断然拒绝? 5.如果已经拥有了所缺的东西,你会做些什么来避免自己再次陷入匮乏? 6.你怎么才能为自己的匮乏创造一些认知盈余,比如攒一笔钱备用,或每周安排固定的时间休息? 实践一下 1.培养容忍匮乏的能力 正念的练习是通过观察和体会情绪来弱化情绪和行动之间的联系,增加对匮乏的容忍能力,减少匮乏导致的冲动行为。 最简单的正念练习,就是观察自己的呼吸。你可以深深地吸入一口气,再缓缓地呼出一口气。仔细体会空气进出鼻腔的感觉,通过对呼吸的关注,让心灵回归当下。 也许你所处的情境非常艰难,甚至一团糟。先别忙着逃开,试着简单地跟这种艰难或一团糟的窘境相处。当你的思维混乱时,回到当下这一刻,允许自己平静地看待这件事。 也许你会产生不确定感,或者焦虑感。这种感觉并不舒服,它会让你想做一些事,从这种感觉中逃离。 如果你感受到了逃离的冲动,深呼吸。允许这种不确定感和焦虑感停留在这里。观察这种情绪,观察这种情绪引发的冲动。 如果我们能真实地体验这种混乱和不确定性,这种体验和观察本身就能帮助我们达至明朗。 如果我们能真实地理解这种冲动,就会知道,这种冲动只是想从焦虑中逃开的本能,并不是问题的解药。 而我们有一个真实的锚点,就是呼吸。如果思维和情绪让我们混乱,随时回到对呼吸的关注上,它能带我们回到当下的清明。 2.培养制造盈余的习惯 培养制造盈余的生活习惯。如果每个月有固定开支,比如房租、水电费之类,在银行卡或支付宝开通定期扣款功能,防止这些常规性的付款信息带来匮乏的焦虑。 如果你缺时间,除了必要的休息,每星期留出一个下午,作为机动时间,并把它当作工作计划的一部分。这半天时间专门用于应付计划外的事情、紧急的事情和因拖延没做完的事情。 3.建立从简的决策程序 如果有两个选项让你犹豫不决,很可能这两个选项对此刻的你来说相差不大。也许你担心自己将来因为做错选择而后悔。但无论你选了哪个,你都可能后悔。而无论你选了哪个,对现在的你来说,它都是你所能做的最好的选择。 建立决策程序不仅是为了做正确的选择,更是为了简化决策过程,节省认知资源。越是在小事上,越应该简化决策程序。如果你总在小事上犹豫不决,你可以这样建立一个属于你的决策程序: (1)分析上周最消耗你认知资源的三个选择。 (2)分析这三个选择所消耗的认知资源与它们的重要性之间的匹配程度。选出消耗的认知资源与其重要性不匹配的选项,并对它们进行归类。 (3)分析选项中可作为决策依据的指标。这些指标必须清晰明确。以购物为例,价格、发货地远近、口碑等,就可以成为决策指标。决策指标越简单越好,不超过三个。 (4)根据这些指标建立自己固定的决策标准。比如,买东西就选贵的,吃饭就选近的。 (5)把这些决策标准写成成文的准则,贴在醒目处,对这些准则保持“迷信”。 再次强调,建立决策程序的目的,不是帮你做出正确选择(因为根本没有正确选择),而是节约认知资源。对于处于匮乏中的人,节约认知资源比做怎样的选择更重要。同时,为了强化决策程序的正当性,你需要引入“迷信”的力量,相信这是上天的旨意。 |
||||
上一章:越匮乏,... | 下一章:不跟问题...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