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九章 吕氏复出新宋 作者:阿越 |
||||
事情总有其两面性。 ——石越 1 熙宁五年闰七月。数十个人押着浩浩荡荡十数辆马车,行走在通往汴京南薰门的官道上,让人觉得不同寻常的是,这么多人行进,除了车马之声外,却听不到半丝喧嚣之声。一个身着白色的长袍,头戴乌纱幞头,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骑着一匹大白马走在车队的最前面。他削瘦白皙的脸庞上,一双细细的眼睛炯炯有神,留着三缕美须的嘴角略带微笑,顾盼之间,神采流转,实是个俊逸的美男子。同样骑着一匹白马,紧跟着这人的,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路人们从这一行人的规模与气势来看,就知道肯定是官宦人家举家进京。 中年人打量着南薰门外官道两边,只见屋宇鳞次栉比,有茶坊、酒肆、脚店、肉铺、书店……商店门楼悬挂市招旗帜,招揽生意,各色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和汴京内城的繁华比起来,亦是毫不逊色。他脸上不自觉的露出惊讶的神色,勒马叹道:“履善,我等不过离开京师三年,这里的变化竟然翻天覆地,真让人吃惊。” 他叫的那个人,正是熙宁三年与唐棣、柴氏兄弟等人同榜进士,外放晋江判官的陈元凤,这次推行新法有功,治所内赋税与户口都有增加,回京叙职,眼见就有提升。而和他说话的中年人,就是居丧三年期满的吕惠卿,外号“护法善神”,深受王安石器重,被皇帝称为“今之贤人”。吕惠卿是晋江人,居丧间和陈元凤相交甚欢,这次正好顺路,就相伴返京。二人离开京师,都差不多有三年了。 陈元凤也勒住马头,感叹道:“恩师说得不错,京师的确是日新月异。”因为吕惠卿是他中进士那一年的考官,私下里他便称吕惠卿为恩师。 二人却不知道,这南城的南薰门外到西城的万胜门外,之所以一片繁华景象,短短两年多时间就变得堪与汴京城的内城相比,完全是因为在这一段的中心,有一个规模空前庞大的白水潭学院,还有一个白水潭兵器研究院和负责警戒的一千名禁军,而《汴京新闻》的报馆,桑氏印书馆的白水潭分店,亦在此间。仅以白水潭学院为例,在校学生已近万人,大部分学生都有书僮,以平均每个学生一个书僮来计算,就有近两万人口。再加上延请了数百名教师以及家眷,还有许多赴京赶考、或来京游历的学子为了贪图方便与节省用度,也尽量住在白水潭附近,白水潭的人口单就这一项,就已经有三万多。如果再加上其他种种,人口已在十万有奇。虽然白水潭村依然固执的保持着自己的农业化,但是在中心区的一片田园之外,却不可避免的兴建起大量的服务性店铺。白水潭学院区的房价慢慢上涨,这些店铺就自觉地向外扩张,竟然一直延伸到了南薰门和万胜门附近。现在朝廷已经在讨论开封的城墙是不是要向外扩建,将这一片繁华区纳入保护之当中,相信如果不是因为朝廷在西北用兵,导致财政紧张的话,只怕早就开始建新城墙了。 从南薰门和万胜门开始,有几条水泥马路在城外连结戴楼门和新郑门,一直通往白水潭学院,沿路两边,在还显得瘦小的树木之后,各种店铺如雨后春笋般竖立两旁,这些房子与汴京城的不同之处是,大部分都是红砖水泥结构。白水潭学院在九月份即将迎来第三届学生,估计可能高达一万人。而桑充国在开封城的百所义学计划中,在白水潭区的就兴建了十所总计三千人的规模,分散在从南薰门到万胜门的九十度角区域。一片市铺的叫卖声中,传出儿童清脆的读书声,也是所谓“白水潭坊”独特的景致。 虽然不知道这些前因后果,但是以吕惠卿的聪明,很快就猜到了这一切与那个叫石越的年轻人密切相关。他向陈元凤笑道:“石子明名不虚传,履善,现在天色还早,我们不如在前面的酒楼歇会儿。” 陈元凤迟疑了一下,提醒道:“恩师,你这次返京,肯定有同僚在城门前迎接的。” 吕惠卿挥了挥手,笑道:“他们不知道我的行程,相公不喜欢这些虚文,我们也不必搞些繁文缛节。等进了城安顿好,明日就可以面圣了。” 二人说话间,就到了一家叫“蔡水居”的酒楼前,几个店小二看到主顾上门,立即迎了出来,殷勤的招呼着。当下便把家眷们请到了楼上的雅座,家人们却在楼下用餐。 吕惠卿执鞭上楼,和陈元凤凭窗而坐,谈论些佛老要义,各地风物,一边看官道上人来人往,也别有一种味道。二人正把酒交谈,忽听到雅座之外有抑扬顿挫之声。二人不由侧耳相听,却不是说书人,而似乎是有人在读着什么文章。吕惠卿好奇心起,便吩咐家人撤去屏风,只见一个五十多岁的老酸儒,手里拿着一张印满了字的纸,坐在一个小桌子旁,摇头晃脑的读着:“……故曰,治者国当以民为本,民为重……”而一干客人或自顾自的吃着饭,轻声谈笑,视若无睹,或倾耳相听,细细思考,还有人则交头接耳,轻声评论着什么,有鲁莽的便高声问道:“报博士,你刚才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给洒家解说解说……”那读书的应了一声,便开始细细解说。 吕惠卿和陈元凤面面相觑,不知道这又是什么新行当?想不到离开京师不到三年,今日回来,竟然有诸般事物都不知道了。陈元凤忙叫过酒博士,问道:“何谓报博士?” 酒博士忙打了个躬,笑道:“回官人话,那个读报的,便是报博士了。” “你这不是废话吗?”陈元凤皱眉骂道。 酒博士本意是想要些好处,不过他也知道这两个官人来头大,倒也不敢轻慢了,见陈元凤生气,连忙答道:“官人想是离京久了,报博士就是专门给客人读报纸的人,各家酒楼都有,一般都是酒楼出钱请的,客人都喜欢这个,哪家酒楼没有这个,生意就不好。他们就在酒楼里、茶馆里给客人读当天的报纸,客人不明白的,他就要详加解说,客人走的时候,也会赏几个钱给他。这些人收入比说书的还高呢。”说到这里,酒博士已是满脸的羡慕,显然这些读报人的收入比他要高。 “报纸?”吕惠卿在旁边听明白了,笑道:“是桑充国的《汴京新闻》吧?你们这样做,不是没有人买他的报纸了么?” 酒博士笑道:“哪里会,读书人,官老爷,只要有钱的,都是自己买。听说每天能卖五六万张,上次军器监案,印了十万张,桑家印书坊有时都印不过来,还要请别的印书坊帮忙,晚上那一块灯火通明的加工加点,我们这酒楼里,不过是些不认字的,或者没空读书的,听着玩玩。连相国寺说书的张十三,都是上午读报,下午说书。”他说的张十三,吕惠卿倒也知道,说一部隋唐出名,在东京颇有点名气。 吕惠卿点了点头,朝书僮使了个眼色,那书僮便拿出一把铜钱塞给酒博士,吕惠卿笑道:“麻烦你去帮我买几张近几日的报纸,多出来的算是赏你的。” 2 皇帝赵顼对于吕惠卿返京,非常高兴。接见的当日就授天章阁侍讲、同判司农寺,兼知军器监事。且留他赐宴,询问他对朝廷政事的看法,了解地方民情,一直到天色作晚,才放他出宫。如此恩宠,当世罕有。 第二日,吕惠卿又拜会了王安石等诸宰执,然后就正式走马上任了。与此同时,赵顼认为石越应当主要在中书省学习公务,便解了他权知兵器研究院事的差使,改由吕惠卿推荐的陈元凤权知兵器研究院,这样,不过两天的时间,吕惠卿在形式上便把军器监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因为兵器研究院无疑是军器监的重点部门,而那里又是石越白水潭系的老巢,最初几日,吕惠卿只要有空就会亲自去兵器研究院视察,帮助陈元凤了解各个部门研究的课题以及意义,一方面试图尽快淡化石越的影响,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做出一点成绩来。 认真看过石越和沈括定下兵器研究院管理规则与奖惩条例之后,吕惠卿望着陈元凤,温声问道:“履善对此有何看法?” 陈元凤一怔,随即答道:“学生以为不过如此。” “嗯?”吕惠卿脸色一沉,“履善,听说你和石越也是旧识?” 陈元凤点点头,道:“虽是如此,不过学生与石越却谈不上什么交情。” “嗯,你和石越之间有什么恩怨我不管,但是做大事的人,要明白事理,懂得敌我的优劣,这样才会有成功的希望。”吕惠卿不紧不慢的说道,“我看石越此人,计虑深远,处事谨慎,你若想有一天能压倒他,就要承认他的优点,做出点成绩来,让皇上承认你的能力。当今皇上,勇于有为,没有政绩,是不能打动圣心的。” 陈元凤低着头道:“恩师教诲得是,学生记住了。” 吕惠卿点点头,继续说道:“你看石越在兵器研究院制订的种种条例,都是相当精细,可以说面面俱到,他有沈括等人帮忙,自己在虞部和胄案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加上才华出众,所以才能制定出这些细则来,我们奉圣命来接掌此处,凡是好的,都要因袭,所以石氏成规,就不要轻易改动,否则闹出笑话,反会被人看轻,让御史知道,必有话说。” 陈元凤佩服的点了点头。又听吕惠卿继续说道:“兵器研究院的人,都是白水潭出身,对石越必有好感,若要得到他们的支持,你平时不可以对白水潭学院表现轻慢之意,对桑充国与石越,也要有一份尊敬的样子,这样才不至于激起反感,象石越留下的计划,就要全力支持,这样是告诉大家你的胸襟宽广,来这里也不是和石越为敌。这样才能使兵器研究院为我所用。这个道理你明白?” “学生明白。” “你能明白就好。”吕惠卿笑了笑,又说道:“不过这样消极的因势利导,也只是一个方面,你平时要多观察,尽量提拨一些不是白水潭出身的人来主持新的研究,军器监能工巧匠甚多,市井中多有奇人,你能加以提拔,他们必定感激你的知遇之恩,竭心尽力为你做事。你再用这些人来在兵器研究院树立威信,这才是上策。” 陈元凤听得频频点头,对吕惠卿佩服得五体投地。 吕惠卿轻轻拍了拍他肩膀,温声说道:“履善,记住,小不忍则乱大谋,军器监和兵器研究院,是最容易建立功劳的地方,你不会因此而得罪人,却可以立下极大的功劳。震天雷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若不是沈括等人行事不谨,让人有机可趁,现在我们哪里有这个机会?你好自为之。白水潭,桑充国和石越也有矛盾,桑充国在野,不足为惧,所以白水潭出身的研究员,你也可以多加交往,凡是倾向桑充国的,不妨加以引导,许以重用,把他们争取过来。” “学生明白得,恩师放心,我一定在这里做出点成绩来。”陈元凤认真的答道。 “好,好,年轻人就要有这个气度。”吕惠卿哈哈笑道,“听说四大学院在白水潭讲演,我准备顺路去听听,你要不要一起去?” 陈元凤迟疑了一下,说道:“学生就不去了,我再多了解一下兵器研究院吧。”他心里却是不愿意去看到桑充国名满天下春风得意的样子。 吕惠卿也不勉强,从小厮手里接过马鞭,纵身上马,直奔白水潭学院而去。 3 白水潭学院这几天出奇的安静又出奇的混乱,军器监案在这里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风波,因为升学考试相当的困难,大部分学生都要全心投入进去,这些在自己家乡看起来不可一世的年轻人都不想自己成为不名誉的留级生。而另一方面,为了赶上九月的开学,各地学子从七月开始,就陆续来白水潭报到,他们中大部分是读一年级,也有少部分是申请参加一年级的升学考试,希望可以直接读二年级。这些人的到来,让白水潭在安静中多出了几分混乱。另外,从关西横渠书院、以及嵩阳书院,各来了十五名学生,将在讲演堂做一次为期十五天的讲演活动,白水潭和太学也将各派十五名学子,参加这次学术交流。这就是吕惠卿口中所谓的“四大学院在白水潭讲演”了。 隐隐已经是执天下学术牛耳的白水潭学院自然不愿意在这第一次交流中丢脸,所有人员都由桑充国、程颢以及新任格物院代院长贾宪三人亲自选定,虽然许多出色的学生已经进了兵器研究院和《汴京新闻》报社,加上“白水潭十三子”等人南奔杭州,但是以明理院常州人佘中为代表的白水潭二年级生中,依然人才辈出。但让桑充国困扰的是,格物院这次却只派了三个人来参加讲演——本来他希望格物院多派人出来,趁机影响横渠书院和嵩阳书院,让这个两书院也能开格物课。然而石越亲自介入格物院二年级的升学考试,提前公布格物院毕业设计的题目,这让所有格物院的学生一方面受宠若惊,一方面却不免担心自己毕不了业,对于分心去参加讲演活动,大多数人都望而却步。 算术系的日子相对是最好过,毕竟所有的毕业论文课题,都是自选的,而且讨论的不过如何系统化的解决三次方程以及一些关于三角形计算的论文之类;而博物系的学生就比较痛苦了,他们被告知,在第三年他们将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向四个方向出发,沿途绘制地图,考察地形与物产,提交论文,有一个小组的题目竟然是沿河而西,考察黄河,其中重要的一问竟然是“黄河是否可以变清”;而最难的是格物系的毕业论文题目——“试论温度测量的可行性”、“对热与力关系的理解”、“质量守恒假设是否成立”、“试论两个铁球为何同时落地”、“磁铁性质”、“空气是否燃烧之要素”……虽然学生也可以自己申报论文的题目,但想想石山长与那些教授的神态,就知道想随便申请一个题目过关是不可能的。相比之下,博物系可以得到大笔津贴出去“游山玩水”,真让人羡慕不已。据说这个事实直接导致当年报博物系的人数激增。 吕惠卿和王安石、王雱等人不同,石越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可怕的政敌,一个竞争对手,但却并非是仇敌。王安石因为叩阙事件之后,身份尴尬,又有宰相的身份,所以他不可能亲自来白水潭学院;而王雱却是纯粹的意气用事,他似乎根本就不能接受“白水潭学院非常成功”这样的事实,于是在书房里将手一挥、眉毛一扬,不屑一顾。但号称“护法善神”的吕惠卿,自从回京的那一刻起,就对白水潭学院充满了兴趣,他很有兴趣了解石越为何能迅速的崛起。 寄好马匹,悄悄走到讲演堂,有三千座位的讲演堂被挤了个水泄不通,吕惠卿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这座内部就有两丈多高的建筑:三千个座位呈一道弧线排列,在弧线上每三百个座位形成一块,按梯状高度由低而高从里向外排列,共有十块,而纵向则由八条过道分成整齐的九块,它们共同的中心点,则是一座高台,讲演者便在那高台上讲演,他的背景,是一幅一丈多高,四丈多宽的人物画,画的是孔子给三千弟子讲学的故事,这三千座位,估计就有孔门弟子三千的意思。不过此时的讲演堂内,绝不止三千人听讲,所有的过道都站得满满的,传说中精力过剩以至于在酒楼打架的白水潭学生,此时却显得秩序良好,没有人交头接耳,整个讲演堂内,只听得到讲演者的声音。 吕惠卿在后排细听,原来是横渠学院的学生在演讲,他听了一会,觉得学问平平,索然无味,便走了出来,信步走到旁边的辩论堂。辩论堂的布置和讲演堂不同,辩论堂的座位是分成三块的,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他略略能猜到为什么辩论堂会这样布置,无非是让立论者、反对者、中立者,各坐一方。而进门就可以看到的背景,也是一幅大型人物画,以吕惠卿的渊博,一眼就知道那是孟子稷下学宫辩论的故事。两边的墙上,刻着一些字:“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理越辩越明”诸如此类……想来讲演堂两边的墙壁上也有刻字吧,不过是人太多了,吕惠卿却没有看到。 正在遐想之际,忽然听人唤道:“吕公,你怎么会在这里?” 吕惠卿回头望去,却是穿着绿袍和白袍的两个年青人,叫自己的就是穿绿袍的叶祖洽,当下笑道:“原来是状元郎。” 叶祖洽取中状元,吕惠卿功不可没,因此叶祖洽对吕惠卿颇为感激,不过他却不敢公然称吕惠卿“恩师”,因为朝廷明令禁止,他又是状元的身份,自然要注意一些。他笑着对白袍青年说道:“长卿,这位就是今上称为‘今之贤人’的天章侍讲吕吉甫吕公。” 桑充国连忙拱手行礼:“在下桑充国,见过吕侍讲,不知侍讲前来,多有失礼。” 吕惠卿也是久闻桑充国之名,一边打量着桑充国,一边笑着答礼:“桑公子名闻天下,在下也是久仰了。”他的态度谦和,让人顿生好感。 桑充国笑道:“吕公微服来此,是敝院之幸,今日四学院讲演,不知侍讲有无兴趣下听?也好给后学们一些指教。” 吕惠卿淡淡一笑,道:“我刚才已经领教了,呵呵……”他却不愿意指摘横渠书院,树无谓之敌。 桑充国和叶祖洽都是聪明人,自然知道他的意思。叶祖洽便婉言解释道:“四学院十五日讲演,共讲十个题目,上午是太学和嵩阳书院,下午是横渠书院与敝院,今日讲的题目是《佛经要义》,横渠书院不擅于此,多半是不入吕公法眼的。” 吕惠卿好奇的问道:“这十个题目又是哪十个?” 叶祖洽笑答道:“计分孔子要义、孟子要义、荀子要义、墨家要义、法家要义、老子要义、佛经要义、六合本原、王霸之辩、利义之辩十个题目,中间五日,我们白水潭学院还会派人讲演白水潭各种学说的浅议。吕公若有兴趣,其实是值得一听的。王丞相常说,全经为上,学者贵全经,这次讲演会和王丞相的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吕惠卿笑道:“若是如此说,我倒一定要来听一听,看一看四大书院的菁英们,是怎么样解说诸家要义的。” 桑充国笑道:“欢迎之至,我们前排专门有贵宾座,我吩咐人给侍讲预留。其实来听讲演的公卿大臣也颇有几位,冯当世参政[即冯京。]也来听过,连昌王殿下也亲临了。” “啊?昌王殿下?”吕惠卿倒是吃了一惊。宋朝对宗室结交外臣,防范非常之严。昌王赵颢因为很受高太后的宠爱,赵顼又有“友爱”之名,所以才拥有与其他宗室没有的特权。但公然到白水潭来听讲,也不怕御史弹劾,也实在是出乎他的预料了。他不知道这件事是大宋百年来的盛事,赵颢费尽心机,才得到皇帝的许可。其实连皇帝都有点动心,不过九五之尊,不能随便跑就是了。 叶祖洽点头笑道:“正是,这次讲演会未必不能和石渠阁会议相提并论。”石渠阁会议,是汉代的一次经学盛会。 吕惠卿心中一动,立时明白了白水潭学院的用心——他们是想用利用这次盛会,在士大夫中树立一个正面形象,改变宣德门叩阙留下的负面影响,同时可以很好的宣传自己,十五天的时间,有五天是宣传自己的各种观点,还有十天时间和三家学院正面交锋,用心良苦呀!他心里闪过这些念头,只是一瞬之间,口中依然是笑着回答道:“那是自然。如此盛会,我岂能错过?” 桑充国笑道:“吕侍讲客气了,像吕侍讲这样的贵宾,我们求之不得。趁现在休息,吕侍讲何不和我们一起走走,也好向吕侍讲介绍一下敝院的情况。等一会,就是敝院的学生上台讲演了。” “如此有劳桑公子,我方才从兵器研究院过来,看到有一处地方正在大兴土木,却不知道那是什么场所?”吕惠卿一边和桑充国二人向外走,一边问道。 “那多半是体育场。”叶祖洽笑道。 “体育场?”吕惠卿不解的问道。 “那是给学生们练习马术、剑术、格斗、射箭,还有蹴鞠,毽子之类的场所……”叶祖洽解释道。 “这马术、剑术不论,蹴鞠,毽子不有点玩物丧志么?”吕惠卿忍不住问道。 “这是石子明的主意,他说服了教授联席会议。”叶祖洽笑道,他也是教授联席会议的成员,想起那天石越异常严肃地旁征博引,就是为了说服大家同意让学生们踢蹴鞠,组织蹴鞠比赛,他就不禁莞尔。石越和程颐为此还辩论了一上午,程颐主张养“浩然正气”,以静坐为要,和石越的主张截然相反。 “石子明真是让人捉摸不透,这次讲演会也是他的主意吧?”吕惠卿不动声色的探问。 “非也,此乃桑山长和程颢先生之意。” …… 4 “吉甫,听说这十多天里,你一直在白水潭学院听讲演?”王安石喝了口茶,随口问道。 “正是,我自觉获益良多。”吕惠卿笑道。 “唔?”王安石点了点头,若有所思。 吕惠卿看王安石的表情,笑道:“难道相公也去过么?” “虽然未曾去得,然报纸有专栏介绍,据说昌王也去了,是确有其事么?” “是,不过昌王身边禁卫森严,每次都是开场即到,听完即走,从不停留,亦不曾与外臣说话。”吕惠卿笑道,他知道王安石在问什么。 “嗯——桑充国这一着很聪明。连皇上也夸了数次,道是大宋建国百年之盛事。他们又在报纸上宣称是禀承我‘学者贵全经’之精神,给我送了一顶好大的高帽。”王安石淡淡的说道,连吕惠卿也不知道他是高兴还是反对。当下转过话题说道:“在白水潭呆了十余日之后,我现在更坚定的支持丞相以前提出来的编撰《三经新义》的想法了。” “哦?”王安石不置可否。 “相公,变法之要,在于得人。朝中官员老朽,皆不可恃,故此我们应当把目光投向年轻士子。石越已经走在前面,当我们还在讨论《三经新义》之时,《石学七书》已大行于世;当我们还在议论着经义局、三舍法之时,白水潭学院已隐然执天下学术牛耳。然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只要能尽快置立经义局,推出《三经新义》,培养出一批支持新法的青年,新法就不会有人亡政息的一天。而若能用《三经新义》取士,更会不断地给我们补充了解丞相思想的新官员,对新法的执行,非常有利。就是对丞相本人来说,也几乎是可以和孔子相提并论的伟绩。”吕惠卿把他心中的想法合盘托出。 王安石点了点头,道:“知我者,吉甫也。我个人荣辱不足道,不让新法人亡政息,才是要务。” 吕惠卿见王安石支持他的主张,便顺着思路继续说道:“创办经义局,非但是培养人才,更可争夺士子之心,可以让天下人明白,相公之主张,才是儒家正统,才符合先王之道。我以为可仿效白水潭学院,创办《经义局月刊》,每月刊发我们的见解,以争取士林的认可与支持,此外,更可以太学为依托,让国子监创办《国子监月刊》,解说新法与新学要义,此皆争取士林支持之良策。” 王安石之前从来没有想到过这种可能性,当时便听得呆住了,好一会才回过神,叹道:“吉甫,真奇材也,我以前竟没有想过,石越可以做的东西,原来我们也可做得。” “相公谬赞了,您公务繁多,虑不及此也是难免。我从家乡抵京,倒是有点旁观者清了。”吕惠卿笑着谦虚了几句。 “既然如此,除了《月刊》之外,我们也可以办一份报纸,难道只有桑充国能办报纸么?”思路一旦打开,王安石立即就往更深一步想了。 这也正是吕惠卿想要说的,他笑道:“《月刊》是阳春白雪,用来争取士林之道德支持,报纸则是用来影响清议,解释新法,各地执行新法得力的情况、取得的成绩,我们都可以通过报纸报道出来,让百姓知道我们的成绩,让他们理解新法,让反对者无话可说。” “善,甚善!”王安石不禁站起身来,踱至窗前,想了一会,说道:“报纸的名字便叫《皇宋新义报》!这件事可着陆佃去办。” “《皇宋新义报》,好,好名字。”吕惠卿拊掌笑道,“不过此事还有为难之处。” “有何为难之处?” “《月刊》还可由朝廷出钱,然报纸由朝廷出钱,只怕会有争论。” “官办报纸,有何不可?没有人规定报纸只能民办。”王安石不以为然。 吕惠卿担心的却不是这个,“若是官办,自然是翰林学士院主办,断没有国子监主办的道理,若是学士院主办,只怕麻烦更多。“他的言外之意很明显,学士们未必都听话。 王安石笑道:“吉甫,谁说我让国子监主办了?中书门下省主办,学士院也无话可说。” 吕惠卿这下倒真是佩服王安石了,中书省要办报纸,虽然没有先例,但是别人的确也不好去抢。 5 石越当真没有想到王安石多了个吕惠卿,气象就完全不同了。创办经义局、《经义局月刊》、《国子监月刊》,让人根本提不出半分反对的理由。王安石亲自指定的一班人,从此天天开始聚集经义局,编修《三经新义》,希望有一天让这本书成为“全国公务员考试的唯一指定教材”。石越从心里面就反感这种指定唯一教材的做法,明清八股取士,其实八股文的形式并不足以为害千古,真正为害千古的,是所有经文的解释,都必须来自于朱熹的理解,这样才会严重束缚读书人的思想。本来程朱理学做为一种哲学思想,历经近二百年的曲折,能够在有宋一朝的各种思想、学说中胜出,自然是有其出类拔萃之处的,朱熹也不愧为儒家的一代宗师。但是当他的哲学思想由明清的科举异化成官方的意识形态之后,一切便走样了。这一点石越知道得很清楚。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取士,正算得上是其始作俑者。只是,石越虽然反对,但是想要正面辩论,以王安石、吕惠卿对经义的了解程度,他却根本不是对手,他也不会自取其辱。至于和皇帝谈论统一思想的害处,那实在是对皇帝要求太高了,赵顼绝对不会反对统一思想,实际上自有人类以来,几乎所有的人类都希望别人能接受自己的思想。 好在《三经新义》不是一两天可以编成的,所以石越还有时间去想对策,何况这也不是最出乎石越意料的事情。 最让石越吃惊的事情,是王安石提请皇帝,中书门下省要创办机关报《新义报》! 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官方报纸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诞生,石越不太明白自己心里是什么滋味,是自己对这个时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有了一丝成就感,还是政敌越来越聪明带来的忧虑感,亦或是二者兼而有之,这件事没有人说得清楚。石越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王安石要创办《新义报》,其目的绝非为了促进言论自由与新闻监督,而是明显的要利用巨大的行政资源来影响舆论,攻击反对者,以求顺利的推行新法。《新义报》从一开始,就注定它是一份全国性的报纸,其影响绝对不会比《汴京新闻》要低。 “丞相,石越对于办报纸一定很在行,既然中书省想办《新义报》,朕以为就让石越主编如何?”赵顼对于办《新义报》倒并不反对,但是他的建议却未免让王安石哭笑不得。 “臣以为石越在中书省检正三房公事,事务烦忙,又要顾及白水潭学院诸事,恐无暇脱身。臣推荐许将、彭汝砺、许安世三人为编辑,陆佃为主编,必然不负陛下所托。”王安石从容答道。他举荐的三个编辑,全部是状元,其中许将更是文采出众,深受赵顼器重,曾经免试为知制诰,三日三迁;而彭汝砺也是深受王安石器重,做过国子直讲,为人正直敢言;许安世则是陆佃的学生,陆佃又是王安石的学生。 如此阵营,赵顼自然照准。而《新义报》单单是三个状元做编辑,就已让人炫目,当时的状元,便是和天上的文曲星相比,在老百姓眼中,实际上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熙宁五年闰七月二十五日,晴,《新义报》创刊,首发十万份,其中由驿亭送往全国各路府州军县官员的报纸占两万份,汴京卖掉八万份,超过《汴京新闻》,成为大宋第一大报。 做为官方报纸的《新义报》,影响力远远超过《汴京新闻》,虽然模仿《汴京新闻》的体例,但是这份报纸的特殊身份,无疑使它具有了官方喉舌的意义。因此对报纸的控制权,同样会牵动许多人敏感的神经。 在《新义报》创刊三天之后,已经身为经义局编撰的王雱被任命《新义报》副主编,成为《新义报》的太上编辑,因为《新义报》完全是一个新生的机构,而且不涉及具体的政务,因此王雱并无回避的必要——虽然冯京提出宰相子侄最好回避,但实在是没什么说服力。 6 而石越则被突如其来的事务给忙疯了:王韶不断的要钱要粮要兵器要衣服,冬天就要到来,将士们没有寒衣怎么行?一方面要和文彦博这个老头子沟通,一方面要小心处理王安石的关系,还要去军器监这个名义上的下属机构和吕惠卿打交道,石越一天差不多有半天时间是在马车上。幸好曾布和自己关系不错,和三司那边的沟通还算比较顺畅;而吕惠卿办起事来也很痛快,处事利索,且对人和气,让石越竟不由得有点欣赏他,很多时候,石越几乎要怀疑《宋史》把这个男子名列《奸臣传》,是不是出于成见。 “眼见一天天入冬,从各地都作坊调集寒衣,时间上只怕来不及。将士们受冻,影响战局,不是小事。” “京师的绢、布、棉花也不能全部征购完了,十月一到,就有例行的赏赐,数十万禁军,上万的官员,还有数十万户的老百姓,都需要这些东西过冬,毕竟京师是根本之地。若到时候再去征调,说什么都有点来不及。军器监我才上任,之前准备不充分,我亦觉为难。”吕惠卿向石越摊摊手。石越却不去看他,调集不了应有的寒衣,不是他的责任,吕惠卿如果想向他石越诉苦,只怕是找错了对象。他把目光转向文彦博,果然,文彦博急道:“兵者,国之大事。从陕西调集一些,川峡来的全部运往前线,再加京师的储备,应当够了?” 吕惠卿摇了摇头,“军器监的储备,不到两万。可是因为胄案改军器监,又接连出了事情,没有人理会到这件事情,当时正是盛夏,谁会去想冬衣呢。” 王安石望了望政事堂外的那棵大树,沉着脸说道:“无论如何,前线将士的供给一定要保证。”王韶的每一次胜利,都是给皇帝和新党的一剂强心剂。 吕惠卿听王安石定了基调,忙改口笑道:“虽然困难重重,但未必没有办法。” “吉甫,你有何良策?”王安石问道。 “京师唐家棉纺行的棉花和棉布,有十万之巨,朝廷可先全部买下来,再募集民户、成衣店连夜开工,再加上军器监的工匠一起,二十万冬衣,半月可就。然后再叫薛向从江准诸路调集棉布过来售卖。那么就可以先应这个急了。”吕惠卿笑道。薛向是六路均输使,总管新法中六路均输法的实施。 文彦博皱眉道:“十万匹棉布,要多少钱?再说马上入八月,薛向有三头六臂,现在才征调,十月之前这些布进京是不可能了。唐家棉纺行的棉布没有了,老百姓怎么办?到时布价定然飞涨。” 吕惠卿笑道:“我就不信薛向没有一点储备。唐家在江准积屯的棉布棉花,也决不会少。若朝廷再敦促唐家租用官私船只向京师调运棉布,或者让薛向先向唐家借一点先供给京师,当可解此困。” 王安石不经意的看了石越一眼,问道:“子明,你以为如何?”石越和唐家的关系,众所周知。 石越琢磨着吕惠卿的话,不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除了让薛向向唐家“借”棉布这个主意不利于唐家之外,别的似乎都对唐家有利。这吕惠卿就这么好?见王安石相问,石越连忙答道:“这也未必不是一个好办法。不过如果仅向唐家一家买,只怕招惹物议,不如多向几家买比较好。” 王安石点点头,道:“也好。不过‘借’就不必了,薛向如果不够,向唐家买便可,免得招惹物议。朝廷连这点事都办不好,要我辈有何用?” 7 会议结束之后,石越婉拒了冯京的邀请,急急回到赐邸。他实在不明白吕惠卿是什么意思,有一个自己捉摸不透的对手,让他感到很不舒服,所以非得弄明白不可。 刚进家门,才吩咐了侍剑去请唐棣,就见潘照临迎了出来,一面笑道:“公子,你看看谁来了。” 一个笑嘻嘻的声音传了过来:“子明贤侄,别来无恙。” 他抬头一看,不由愣住了,“唐二叔,你怎么来了?”站在他前面的,正是胖弥陀一样的唐甘南,此时正笑嘻嘻的向自己打着招呼,身后站着两个人,一个是唐棣,另一个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小男孩,身着一袭雪白的丝绸长袍,腰间扎着黑色的绸带,显得英气勃勃,长相不象唐甘南,倒有几分象唐棣。 见石越打量着这少年,唐甘南冲那个少年笑道:“康儿,还不见过子明兄长。”原来这个孩子就是唐甘南的次子唐康,表字康时。 唐康上前几步,揖礼道:“唐康见过兄长。”眼睛一边不安份的打量着石越,石越在每个少年的心目中,都是一个传奇。 石越连忙牵起他的手,笑道:“一家人,不用拘礼。来,进屋谈。” 众人进座坐好,石越问了唐康几句话,见唐康答对落落大方,心里便有几分喜欢这个孩子,因笑道:“二叔,康儿他日必成大器。” 唐甘南咪着眼睛笑道:“他能不能成大器,就看贤侄你的了,我把他送到白水潭,就算偷了这个懒,这孩子就交给贤侄和长卿调教了。” 石越笑了笑,“二叔放心,少不了还一个少年进士给你。” 众人哈哈大笑。 唐棣因笑道:“说到少年进士,倒真有一个出色的。” 石越好奇心起,端了茶先不喝,停在手中问道:“毅夫说的又是何方英杰?” 唐棣笑道:“此人与我同榜进士,姓蔡名卞,听说是王安石的学生,十二岁中进士,比他同时中进士的族兄蔡京要年轻十多岁,现为江阴县主薄,今年亦不过十四岁,任上推行改良青苗法、合作社,兴修水利,端的是个奇才,当地百姓都把他和甘罗相比。” 石越自然知道蔡京和蔡卞,一个是千古奸相,对北宋的灭亡负有重要责任,一个是王安石的“爱婿”——不过现在还不是——王安石幼女待字闺中,他倒是知道的,只不过他不知道那个女孩他已经见过了。然而此时听到蔡卞不过十四岁,仍不由咂舌惊叹。 唐甘南笑道:“这个蔡卞我也知道,江阴县的几个钱庄,我们都是和本地的士绅联合建的,有一家钱庄利息高了点,被他当天就给封了。罚了三千贯,真是雷厉风行的人物。他堂兄蔡京在钱塘,和夷人打交道,虽然有几分才具,不过贪财爱色,没什么风评可言,我们就送了不少钱给他。此人吃东西最是挑剔,说起来子明你的排场比起他,就远远不如了。” “蔡京,呵呵……” 石越摇了摇头,心里有几分好笑。 唐甘南因说道:“其实子明你也不必如此简陋,买几个女孩回来侍侯,家里的家丁也要添几个,多少要有几分天子重臣的气派才好。你看冯当世,那种排扬,是宰相应有的气派。” 石越也不去解释,只笑道:“冯当世的月俸不是我可以比的,我的月俸只有他一个零头。王安石便很简朴。我若摆那种排场,御史就会说我收受贿赂。” “御史就是喜欢欺软怕硬,没事找事。朝中大臣,收受贿赂的多了。吕惠卿什么品秩,能有多少俸禄?还不是靠收贿赂?薛向做六路均输,最大的肥差,每年都有无数商人送给他孝敬;曾布看起来一本正经,一样收钱买地,大家图的就是这两人在王安石面前能说上话。吕惠卿就是做得聪明一点罢了,他自己管的那块,他倒清介,让人无话可说。他收钱也不是自己收,他有两个弟弟帮他收,这次我们唐家棉行就送给他弟弟吕和卿五千贯,外加大相国寺附近的一座宅子。”唐甘南眯着眼睛,似闹家常一样的说道。 石越听到此处,心里一动,叫过侍剑,说道:“侍剑,你带康少爷去白水潭玩玩。”他怕唐康是少年心性,听到这些说出去,就是无穷的祸患。 唐甘南知道他的意思,等两个少年出去后,笑道:“康儿不是读死书的人,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贤侄可放心的。” 石越因问道:“你们贿赂吕和卿是什么原因?”政事堂的事他却不敢乱说,就算是唐甘南,也怕他不小心传出去,追究起来,便是泄露军国机密。 “还不是因吕惠卿管着军器监,我们打听到西北将士的寒衣未好,就先往京师多积了十万匹绵布,我们不过让吕惠卿买我们的布罢了,打点打点,就可以卖个好价钱。”唐甘南笑道,嘴巴向潘照临努努,道:“潘先生也知道的。” 石越恍然大悟:吕惠卿还真是绝了,一方面收了唐家的钱替唐家说话,又明知道自己和唐家的关系不会反对,通过绝无问题,便故意搞得这么复杂,;一方面又给薛向找了个借口,可以征购棉布棉花,无论是“借”还是“征购”,说到底,都是是强行贱价购买,不过是个程度问题,薛向又可以从中谋利。唐家要怪也不能怪到他头上,只能怪薛向。世间的好处他全得了,最后还是为国分忧!不过他不明白潘照临为什么要赞成唐家这么做,而不是通过自己去办这件事情。想到此处,石越便不由自主的把目光投向潘照临。 潘照临仿佛知道他要问什么,淡淡的说了句:“公子是要办大事的,和吕惠卿比什么排场呀。依我看现在这样挺好。”这话又似是回答唐甘南,又似是回答石越。 唐甘南七巧玲珑心,立时明白,忙笑道:“对,贤侄是要有大作为的。”他和潘照临倒是相交甚欢。 唐棣虽然在地方历练了两年,逢迎送往,收受卖放,看过不少,可是心里却是一直看不惯,这时听到朝中这么多重臣收受贿赂,心里很不舒服,朗声道:“我们何不抓住这个证据,扳倒吕惠卿?” 此话一出,石越三人愕然相对,好半晌才回过神来。石越苦笑着解释道:“收受贿赂的是吕和卿,不是吕惠卿。再说若是首告,人家多半以为是设圈套陷害,没有铁证,如何扳得倒吕惠卿?难道吕和卿收了钱还会写得收条给你?” 唐棣哑口无言,却是愤愤不已。 潘照临笑道:“毅夫不必如此。指望天下官员都清如水,那绝无可能。虽然公子说过权力制衡是一剂良方,可真说要完全杜绝贪贿,也是甚难。王韶在前线打仗,还不是拼命要钱,市易法也好,通熙河也好,都是向朝廷要钱,朝廷明明知道他账目不清,虚报数字,可也没有治他。为何?总好过他去抢掠百姓。你个个都要除之而后快,只怕朝中最后也没几个人了。真要澄清吏治,造福天下,还得徐徐努力,第一还要公子站稳脚跟,手握大权才成。” 唐棣心里也知道潘照临说得有理,可是心里总有块垒,因对石越说道:“子明,希望你以后不要忘记自己最初的抱负!” 石越站起来,认真的答道:“你放心。” 唐棣凝视石越半晌,忽然开怀笑道:“子明,我相信你。”说罢抱拳道:“二叔、潘兄,我听多了这些事情,心里不痛快,先去白水潭看看康儿他们。”也不等三人回答,转身便走。 潘照临看着唐棣的背影,微微叹了口气,半晌才转身对唐甘南说道:“唐兄,现在我们可以说说在契丹设分店的事情了……” 8 在某些人看来,《新义报》的发行便如同打开了潘多拉之盒。当嵩阳书院、横渠书院的讲演组结束讲演返回学院之后,他们对于汴京的人文风气都羡慕不已,《白水潭学刊》自不用说,那设计得颇有气象的讲演堂与辩论堂,一栋栋藏在树林与花丛中的教学楼,还有闻所未闻的实验室,田野与花园,校园与市井,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连贩夫走卒说起话来都比别处的要文雅几分……他们这些人去了白水潭,简直感到自惭形秽。 特别给他们深刻印象的,除了这些之外,便是白水潭的学生们活跃的思想,许多的观点让他们闻所未闻,比如在“佛经要义”的讲演中,三大学院都是说禅宗与儒学的互证,而白水潭则有一个学生讲的却是他们闻所未闻的“因明学”和逻辑学、名家的关系。而对诸子百家、王霸利义之辩,白水潭的学生也表现得相当的抢眼。中间五天白水潭对自己的宣传,甚至让一些学子有留在白水潭不愿意回去的冲动。 与此相俦的,则是《汴京新闻》,这种叫“报纸”的东西,给了他们巨大的冲击。人们可以借它议论官府的得失,可以探讨学问,可以了解民情,最让人炫目的感觉,是那种凡是被报纸报道的人和事,都是被千万人同时注目的感觉…… 他们的心都被打动了。 横渠书院的人在返回关中途经西京洛阳之时,更震撼的事情发生了:朝廷的《新义报》问世了!这是一个过于明显的信号:我们要办自己的学刊,我们要办自己的报纸,我们要做到和白水潭一样……这样的想法充斥着横渠学院学子们的心中,关中人固有的骄傲,对先进地区的羡慕,激励着每一个人。虽然关中因为种种原因而导致不可抗拒的衰落让他们在经济实力与技术实力上无法与白水潭相比,但是仅仅一年之后,《横渠学刊》也终于问世了,虽然当时的大宋,各大书院几乎都有自己的学刊了,但是以横渠学院的经济实力,能做到这一点,已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而嵩阳书院比起横渠书院来条件要好得多。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后唐时就有人在此讲学,便是从后周正式变成书院时算起,在大宋各大学院中,亦称得上历史悠久。他们书院的名称,是仁宗皇帝御笔亲题,书院的气象规模,较之白水潭更多了几分古朴之气,一代名臣范仲淹也曾在此讲学,便是现在白水潭的程颐,也在此讲过学。嵩阳书院和西京国子监关系密切,常常互相往来交流。如今亲眼看到白水潭学院的兴盛,除了羡慕与赞叹之外,嵩阳书院的士子们是无论如何也不愿意低下高傲的头的。回到嵩阳书院的第二个月,继白水潭与国子监之后,嵩阳书院创办了自己的《嵩阳学刊》,并且毫不犹豫的成立了格物院,学校分科完全效仿白水潭,他们数次派人到白水潭学院,希望白水潭学院能选派优秀的学生甚至教授过来讲学,帮助他们建立全面的教育体系。 而仅仅是在《新义报》发行一个月之后,几乎与《嵩阳学刊》同时,在西京洛阳,退居西京的富弼等致仕的元老大臣,依托西京国子监与附近的嵩阳书院,在洛阳创办了大宋的第三份报纸——《西京评论》。此后数百年,《西京评论》牢牢占据着大宋五大报之一的位置,以立场保守稳健而著称于世。 大宋的保守派,终于在被王安石逐出御史台之后,找到了一个说话的平台。这是吕惠卿建议创办《新义报》时绝没有想到的——旧党们并不是在每一件事上都守旧不变的。做为旧党精神领袖的司马光,虽然依然缄默不语,埋头撰写《资治通鉴》,以不谈政治这样的手段来抗议新法,但对《西京评论》的问世,他表达了他独特的支持方法,他把《资治通鉴考异》的内容陆续送给了《西京评论》报,默默的表达他的态度。 9 刚刚从欧阳修的家乡江西吉州兼程回到京师不久的石越一边吃饭一边读着手边的三份报纸,《汴京新闻》与《新义报》是当天的,《西京评论》则是昨天的——说起来《西京评论》在汴京卖得很不错,据说每天的销量在东京都有两万份以上,可见旧党的势力依然很强大。 欧阳修在八月初逝世,虽然晚景并不见得多么好,但死后却是备极哀荣,太常议论谥号之时,竟比之韩愈,谥一个“文”字,据石越所知,整个宋代,人臣单谥一个“文”字的,也就王安石一人而已,这是文臣最高的尊荣了——连范仲淹都是“文正”,虽然是双谥中最好的谥号之一,但是比起单谥来,还是要差那么一点。不过这件事因为判太常寺常秩和欧阳修不和,从中做梗,明褒实贬,最后还是谥号“文忠”,终于没能享受那么高的待遇。但不管怎么说,身为文臣,有一个“文”,就很了不起了,连包拯都没有“文”字的。朝廷赐钱一万贯,给他办丧事,家乡与京师同时举祭,远在杭州的苏轼也亲往吊丧。天子以下,昌王赵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安石等在京师遥祭,本来朝廷想派常秩和一个翰林学士去欧阳修家乡吊拜,但因为石越很景仰欧阳修提携后进不遗余力的种种事迹,因此他特意请求皇帝让他去欧阳修家乡参加祭礼。离京既久,回来第一件事,自然是看报纸了解京师的变化。 “唔?……潜光兄,范祖禹不是在帮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吗?他怎么跑到《西京评论》上发表文章了?”石越看到手边《西京评论》头版文章的作者名,吃了一惊,一口饭没有吞下去,差点噎着。 潘照临见他这样子,不由暗暗摇了摇头:在自己家里还好,传出去又是一大笑话——石越吃饭没个吃相。如果说严重一点,这在许多人眼里,甚至算得上是“举止轻佻”了。一面回道:“公子去江西给文忠公吊丧,不知道京师这边已经打起来了。” “打起来了?”石越讶然,“却是为何事?” 潘照临指着报纸笑道:“公子请看,这是范祖禹的,这是范纯仁的,这是富弼的,这是刘攽的……表面上都是悼念欧阳修,称赞他堪称韩愈以后第一人,对于太常定谥文忠表达不满。又宣称要继承欧阳修的遗志,坚持古文运动,复兴儒家。范纯仁和欧阳修是世交,欧阳修私修《五代史》,他多半是先读过,又大赞《五代史》立意深远,春秋笔法褒贬得当,重义尚节,同时回顾庆历新政等等,含沙射影的攻击新法和王安石……” 说着又翻出一张《汴京新闻》,“公子再看这一篇,这是呼应复兴儒家与古文运动的,但这一篇却是有些受公子影响,宣扬利亦可为义,经权并重……” 又抽出一张《新义报》,笑道:“《新义报》便没有这般客气了,这篇竟是暗中讥讽欧阳修私德有亏,谥为文忠已是溢美。这篇则与范纯仁针锋相对,也是回顾庆历新政和欧阳修生平,不过却是说应当以史为鉴,现在的新法正是汲取了前人经验的良法,又讥讽有些人看不到新法的成绩,不为社稷百姓着想,只想着自己的私利因为新法受损失,固步自封,是腐儒和小人儒……” 石越目瞪口呆的看着潘照临变魔术似的抽出一张又一张的报纸,一边听他讥讽点评,一边一目十行的浏览,才发现这场口水仗打得竟甚是厉害,若不是顾及欧阳修刚死,只怕各方就要破口对骂了。他看着报纸,不禁摇头苦笑道:“这点事也能吵得不可开交,还是三国混战。你看这,《西京评论》这一段,是在讽刺《汴京新闻》吧……” 潘照临已是见怪不怪,又笑道:“这些尚是小事,还有大事。” “大事?” 潘照临又翻出一张报纸递给石越,“公子请看这篇,《西京评论》为军器监案做了一个专刊,名义上是向洛阳的百姓介绍这个案子的来胧去脉,实际上却是表达对这案子拖在现在没有结果的不满,并且提出了不少疑点,认为案情蹊跷,孙固与沈括可能有冤情。虽然没有明言,却隐隐约约将矛头指向王安石了。当然,表面上是抨击开封府陈绎和权管勾御史台事蔡确办案不力,称火药配方失窃,关系重大,这个配方‘生要见人,死当见尸’,不可以不了了之。” 潘照临幸灾乐祸的笑着,显然于军器监一案,有许多人并不甘心,譬如孙固的亲友门生便难免要抱不平。 不过,石越却有些怀疑潘照临是不是也参予了这个专题报道,他一面看着报道,一面狐疑的看了潘照临一眼,潘照临却视而不见,继续幸灾乐祸的说道:“不过这次长卿有麻烦了。针对这篇报道,《新义报》立即刊登了一个专题,表面上呼应《西京评论》,实际上却是指责《汴京新闻》为了出名与报纸的销量,不考虑军器监的情况特殊,轻率报道,不但给大臣的名誉造成极坏的影响,还让敌国知道火药配方失窃,很可能引发觊觎之心,声称如若最后火药配方落到敌国手上,《汴京新闻》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时移势变,昔日的当事人,现在反变成旁观者,如今军器监案闹得越大,对石越就越是有利,《汴京新闻》的麻烦,他潘照临自是懒得操心,因此说得兴高采烈。 石越却是暗暗叹了口气,《新义报》的手法是如此的似曾相识,不由得在心里感叹:“王元泽也算得上是才智之士了,转移视线这种千年以后的政客常用的手法,他现在就用得如此纯熟。” 不过,对石越来说,桑家其实并不仅仅是潘照临心里的“盟友”那么简单。在心底里,石越一直觉得,桑家是他在这个时代的家。所以,当潘照临把桑家放到算盘上来算计之时,他才那样的反感与抗拒。因此,对于桑充国,虽然有点不舒服,但是,他并不希望桑充国遇上什么麻烦。只是,他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他的真实感情。他沉默了一小会,刻意淡淡的问道:“那长卿他们是什么反应?” “长卿倒是命好,他命中便带贵人相助,虽然欧阳发不在,但他又结识了贵人,再加上还有程颢相助……” 石越心中不由一宽,有些好奇的问道:“长卿又认得了什么贵人?” 潘照临嘿嘿笑了两声,拖长了声音说道:“长卿结识的,是晏相公的公子——晏几道。长卿与晏几道,还有一个叫郑侠的,三人最近交往甚密,那郑侠倒没什么,听说是晏几道的朋友,不过只是个城门小吏。但晏几道……嘿嘿……长卿已经将他请到了白水潭做助教,在明理院专门讲诗辞文章。” “原来是小山呀。”石越有些勉强干笑了一声,掩饰着他听到另一个名字时,心中的震动。郑侠,终于出现在视野之内了么?——任何学历史的人,都不可能不知道郑侠,一个小吏,却掀起了惊天巨浪,但石越的演技已经很到家,连潘照临也没有觉察到他的异样,只是又说道:“小晏虽然为人清高,流连风月,不思进取,但毕竟是相门之后,王元泽那点手段,小晏怎么会看不出?何况还有程颢在。被《新义报》指名道姓后,《汴京新闻》便接连刊文,把自己做的事情说成了上合天理下合人情,《三代之治》与《论语正义》几乎被引遍了,什么言论、清议、制衡,说得天花乱坠。又反唇相讥,讥讽《新义报》是朝廷的报纸,军器监的案子查不清楚不去怪有司,反倒将罪责推给无权无势的他们。以前倒不知道,小晏写起这类文章,竟也极妙,颇有东方朔之风,冷嘲热讽,我料得王元泽读过,八成气个半死。” 石越放下心来,却听潘照临又道:“不过《西京评论》那边,对《汴京新闻》报道军器监案也颇为不满,他们一边敦促朝廷要让案子水落石出,却也没忘记责怪《汴京新闻》行事轻率。如今长卿算是腹背受敌,口水仗没那么容易消停……” “朝中没有动静么?三家报纸把事情又炒了起来,蔡确和陈绎又有何反应?”相比起文字仗,石越更加关心朝中的公卿们的动态。 潘照临道:“军器监在名义上,也归枢密院管,文彦博便与《西京评论》朝野呼应,朝廷中自然不可能没动静——王安石现在心里应当是悔得肠子都青了,突然冒出来一个《西京评论》和他处处做对,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勉强控制御史台,现在居然出了一个声音更大的对头,他还无可奈何,毕竟民间的《汴京新闻》也有了,朝廷的《新义报》也办了,没理由不让人家办《西京评论》……河北的韩琦也不甘寂寞,上书要求朝廷彻查此案,不过现在日子最不好过的,应该还是陈绎和蔡确……” 10 的确,陈绎堪称大宋有史来最倒霉的权知开封府。在这个多事之秋担任“首都市长”,虽然地位显赫,令人羡慕,可是麻烦也出乎意料的多。 白水潭案他解决得还算利索,本来以为不会再摊上太复杂的政治案件,结果又冒出来一个军器监案,明显牵涉到新党、旧党、石越三方利益。陈绎是办案的行家,一眼就看出这中间有猫腻。可是知道归知道,他却不敢查。做开封府,是个极微妙的差使,在什么时候必要要敢于得罪人,在什么时候绝对不能多管闲事,都是有讲究的。否则的话,一步行差踏错,后果就不堪设想。更何况,陈绎便是想查,他也不可能查得清。因为还有一个权管勾御史台事蔡确从中掣肘。这桩案子,说到底,还是御史台为主,开封府与皇城司[其时皇城司具有反谍、探事的权责。],都只是配合。 所以,打一开始,陈绎就抱着个不了了之的想法,慢慢的时间长了,大家就忘记了。但他想不到,《西京评论》“旧事”重提,还把他这个权知开封府也推到了风尖浪口。 皇帝和两府严辞切责,要他加紧破案,以安中外之心。但这个案子明明是不能破的。陈绎几次想告病或者干脆请求外放,可是又无法压制自己对功名的渴望,开封府再进一步,就有可能是政事堂——这种诱惑,陈绎无法抗拒,所以才勉强坚持。 “田捕头,可有线索?”陈绎端坐在椅子上,纯粹是例行公事的问着眼前这个新上任不久的捕头田烈武,此人长得五大三粗,除了公门常用的棒子、朴刀、铁链外,长枪和箭法都相当不错,为人还算精细,平时办案倒是一个好帮手。可是这个案子,陈绎在没真正摸清朝廷各方的意图之前,不过就是做做样子,算是给外界一个交待——陈某人还是在尽力督促属下办案的。 田烈武低着头。他出身捕快世家,爷爷是捕快,父亲是捕快,自己还是捕快。他虽然读过几年私塾,但家里对他也没什么期望,只想他继承家业——开封府的总捕头,就是家人对他最大的期待了。其实他本人更喜欢带兵打仗,平时也会读读兵书,虽然不太读得懂——他是一边听评书一边读兵书,自己琢磨。不过,这种事情他是不敢在家里说的,一说肯定会被老头子骂:“兵书兵书,当兵能有什么出息?狄相公知道不?就算做到他那份上,还是被人看不起。你有本事,就去考文进士,光宗耀祖。当兵还不如当捕头。有能耐做到开封府的总捕头,那风光,那体面,岂是当兵能比?想当年包龙图坐开封府的时候,我……”然后便是可以说上三天三夜的吹嘘,其实田烈武也知道,他老爸当年在包公手下,不过是个平常的捕快罢了,站在堂上喊喊“威武”,自己好歹还是个小捕头了。 捕头不是官,严格来说,甚至连吏都不能算,只能算是“公人”,但是,田烈武还是很珍惜他的这份工作,即便他的梦想是投身行伍。但是,这几个月来,因为接了这宗案子,田烈武算是被折腾得够呛。 他自然不知道这案子有什么内幕,只是克守本份、实心实意的去查案。但这个案子,却根本不是他查得了的。不说别的,单说出事的地方军器监,就不是那么好进的,这是失窃案,可失窃的现场,军器监的档案库,总共只让他进去过一次,还是跟在陈绎屁股后面,时间也不过一炷香,整个过程,军器监的人寸步不离,防贼一般。但他还是没有放弃,另寻他法,努力查探。他在汴京的酒馆茶楼勾栏商行,四处打探消息,却一点线索都没有。而最让他想不明白的是,这么重要的案子,陈大尹提审军器监相关人等时,不但没用过刑,连询问也是草草问过了事,似乎压根就没想问个明白。 过了许久,他终于意识到,陈绎可能压根就没有想破这案。不想,他才打算要放下这案子,陈绎却又叫他来过问了。把田烈武搞得满头雾水,难道是自己想错了? 但此刻他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回答:“回大尹,实是没有什么消息。小人估计这样查也不会有消息,京师的契丹人、党项人一点动静也没有。军器监的人我们也盯了梢,半分破绽都没有找到。依小人看,还得去军器监勘探一回,或许……”说到这里,他大着胆子说道:“或许,再问一次口供……” “嗯?”陈绎鼻孔里哼了一声,田烈武赶忙闭上嘴巴,心里不由有些忐忑,刚才的话实在有些僭越了,好在陈绎并没有过多责怪的意思,态度还比较和气:“田捕头,你只管做好自己的本份,继续抓紧追查,时间一长,或许有人就守不着口,不小心露出点马脚来。你先下去吧。至于别的事情,就不用你操心了——这个案子,你继续盯紧了就是。” 田烈武连忙答应了,告了退,刚走到门口,就听有人进去禀道:“御史台蔡司宪求见。” “快请。” 离开陈绎的住处时,就在公廨的门口,田烈武看见几个人簇拥着蔡确走了过来,他连忙让到一边,蔡确看都没看他一眼,便大摇大摆的朝公廨里边走去。 对于这个长得仪表堂堂的蔡司宪,田烈武心里是有点看不惯的,以一个捕役的直觉,他觉得此人有些阴险。不过,人家是朝廷重臣,和他的地位有天壤之别,他也不敢表露出来,御史台司宪,有时候连宰相也得让他三分,自己又算是什么? 不过他也只是担心陈绎,因为他知道这个案子是御史台管的,他不希望陈绎吃蔡确的亏。陈绎也许不及他父亲经常挂在嘴边的包公,但田烈武觉得他们的这个陈大尹,其实也算是个好官。田烈武只是一个小小的捕头,既不明白朝廷中复杂诡谧的形势,也分不清错综复杂的派系。他和大部分老百姓一样,只知道谁是个好官,谁是个坏官。朝廷的法令,能够让老百姓过安定日子的,就是好的,搞得鸡犬不宁的,就是坏的。田烈武有这样简单的判断——在陈绎坐开封府以来,开封府的衙役们,都还很规矩,虽然他们田家代有祖训,不许欺压良善,但田烈武也知道,因为衙役们的薪俸不高,上下其手做各种坏事的人,所在多是。但是公吏们也是最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若遇到能干的好官时,他们就会主动的收敛一些。因此,陈大尹能令他的同僚们规规矩矩,自然就是好官。 出了开封府,田烈武回头看了一眼那对瞪圆了眼睛的石狮子,又想起自己经办的这个军器监火药配方失窃案,心里面感觉到说不出来的窝囊。他很想甩挑子不干了,但想想家里新婚燕尔的婆娘还要养活,老头子脾气来了,拿起棒子就打的狠劲,终究是不敢乱来。田烈武很羡慕自己的族叔田琼,他是王韶手下的一员大将,现在正在熙河边上一刀一枪的和那些夷崽子们拼前程。前一段时间听说王总管招降了包顺一伙,现在应当开始大战了吧? 想到那金戈铁马,鼓角峥嵘,田烈武身上的血液都热乎起来,真是羡慕。可是,当兵还要好象囚犯一样黥字,挣再大的军功也照样被人看不起,再说,自己根本不可能说服老头子……想到这些,他又不由有点意兴阑珊。倒不如叫几个人去大相国寺边的酒楼喝两盅,听听那说评书的讲讲三国隋唐过瘾。怎么关公那时候,当兵就没这么多事呢?只要当上将军就能万人景仰,和现在全然不同。 以田烈武的薪俸,自然是买不起马的,现在汴京的马价,一匹普通的马也要九千文左右,加上四百余文的税钱,总计要花到十贯,这对田烈武来说,是一笔巨款。如果是战马,差不多要三十到五十贯,更非他所能问津。因此,他平时骑马,都是骑公家的过过瘾。这时候便先步行回了家,换了便装,揣了一块腰牌,出门叫了几个伙计,一道往大相国寺走去,好的酒楼他们也去不起,只能随便找个热闹一点的店铺,叫几个下酒的小菜,一边喝点老酒,一边天南海北的扯谈。 一个叫贾胡子的捕快见田烈武闷闷不乐,满腹心事,知道他在烦什么,便开解道:“田头,有什么好烦的?那破案子,破得了就破,破不了就算。有什么要紧,你还看不透么?” 不说还好,说出更是心烦,田烈武端起酒碗,猛的喝了一口酒,恨声道:“一点头绪都没有,砸了我们开封府的招牌。” 见他如此烦躁,旁边一个叫吕大顺的捕快也笑了起来,道:“我说田头,用得着那么较真吗?你没看出来陈大尹根本没有想破案的意思吗?” 田烈武瞪了他一眼,“这种话可不能乱说。” 贾胡子哂道:“田头,也就你认真。说真的,这有什么?你去过酒楼吗?只要去酒楼听那报博士读读这两天的报纸,也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其实这案子,本来算是了了的,不了了之,不想西京有家什么报纸又捅出来了,所以赵官家和王相公面子上挂不住了,才又着了急,一级压一级,于是陈大尹又来催你。可依我看,陈大尹依旧是想拖一日算一日。” 田烈武瞪大眼睛不信,嗤之以鼻。他平素不看报纸。原因很简单,穷!做捕头要不挣昧心钱,手头的钱就得算计着花,他既买不起报纸,也难得进一次有报博士的酒楼。因此,他根本就不信贾胡子的话。 吕大顺知他不信,也笑道:“田头,贾胡子这次却没乱说。你和嫂子也别太热乎,偶尔也去去酒楼,长长见识。如今要不知道报纸上写了啥可真不行,出门和人说话都搭不上话。贾胡子说的,我也听我家三哥[指排列第三的儿子或侄子。]说过……” “你家三哥?” “没错,三哥现在可是长进了。”吕大顺毫不掩饰的炫耀着,“田头听说过白水潭的桑公子说服了东京一百家商号掌柜,一起出钱办了一百所义学的事吧?这事陈大尹是请了皇命嘉奖的——我家三哥就进了桑公子办的义学,如今也和田头你一样,认得字了。他学里边有报纸,回来便和我讲,嘿嘿……那上面什么都有,听听,长见识。” 贾胡子也笑道:“巧了,我也是我家那小子从义学回来胡吹,才想起去见识见识。桑公子真是好人,要不然我可从来没想过要送我家那小子上学。龙生龙凤生凤,我儿子没有中进士的命,但识几个字总是好的,不至于做睁眼瞎。” 田烈武才二十四岁,他老子生他就生得晚,他结婚又晚了一点,才一年多,老婆肚子还没有动静,自是不太关心义学的事。这时听了这些事情,心里既有些惊讶,也为他们高兴,他倒丝毫不介意二人的炫耀,反顺着贾胡子的话笑道:“那可不一定,家境贫寒能中进士的人也不少。你家大哥儿我看就挺有出息的,将来若是中了进士,可就是光耀门楣了,比我们这些舞刀弄枪的不知强到哪里去了。” 贾胡子嘿嘿笑道:“这个,田头又有所不知了,桑公子办的义学,和寻常的私塾不一样,小哥们除了读书识字,还教算术格物,还要习弓马,逢双日就要骑马练箭,还学剑术之类,说要文武全材才是英雄。中进士什么的,我是断不敢想的,只盼他能和田头你一样,文武双全,就是我家的造化了。” 田烈武听他说义学有这些名堂,正在惊讶,没想到贾胡子居然说自己“文武双全”,一口酒下去差点给呛着,笑骂道:“你真是没出息,我就识几个字,会写几封信,也叫文武双全?让人听见笑掉人大牙。” 贾胡子嘿嘿傻笑,也不辩解,他自己大字不识几个,便是“开封府”三字,连在一起他就认识那叫“开封府”,要是拆开了,他一个都不认识。田烈武能写信,还读过书,在他看来,的确是“文武双全”了。 三人跑题闲扯了一阵,但田烈武心里到底还放不下案子,喝了阵酒,又不禁自言自语的说道:“究竟是哪个龟儿子偷了配方呢?” 吕大顺是个老捕快了,见田烈武犹在纠结,不禁冷笑道:“田头,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家世代捕快,回家去问问你家老爷子,看他可曾见过什么飞仙剑侠没?我做捕快二十多年了,什么案子没见过?像军器监那样的地方,什么外贼能有这个本事?你真当契丹人、党项人能上天入地不成?” 田烈武心里一震,“可若是内鬼,偷这个火药配方有什么用?” “是啊,偷这个火药配方有什么用呢?按理说,偷了配方,也只能是卖给那些胡狗子了,可是各国使者我们都盯得死死的,皇城司那边也没有消息,谁也没见过可疑的人和他们接触……这才是这个案子最蹊跷之处。”吕大顺对此也是无法理解。 几人正在苦思不解,忽然,却听到一个陌生的声音说道:“要是有人偷了配方,根本不是想卖给敌国,只是偷偷烧掉,你们就算把胡人盯得再紧,也没有用吧?” “谁?”田烈武腾的站了起来,目光锁定一个白袍儒服的男子,那个男子坐在靠墙的一张桌边上,自顾自的喝着酒,虽然是在这种市井嘈杂之地,可是他身上散发的那种气质也能让人觉得超凡脱俗。那个男子旁若无人的喝了几盅酒,理都不理田烈武一行人,就向外走去,似乎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他们存在一样。 吕大顺见他如此猖狂,正在发作,却被田烈武一把拉住,“不要冲动。”田烈武若有所思的望着那个年轻人渐渐远去的背影,轻轻的说道。 见过蔡确之后,陈绎总算是大体明白了朝中各方的心思。 对于新党的这位新贵管勾御史台事蔡确,陈绎还是有过一些了解的。此君可谓深得霜台之精髓,最擅长的就是揣摩上意,希旨办案,而且该狠的时候够狠,敢于兴大狱、锻炼成狱;该装糊涂的时候,更是擅于装糊涂。 但更让陈绎警惕的是,蔡确的每一次升迁,都是踩着与他办一案件的同僚爬上去的。到目前为止,除了这桩悬而未决的军器监案,蔡确经办的所有大案,与他经办同一案件的同僚,不论官高官低,无一例外,全都倒了大霉,被贬逐是他们共同的下场。而这也更加突显了蔡司宪卓越的能力,案件最后的定谳不但彰示了蔡确的英明,更重要的是,它还总是“暴露”出其他办案官员的无能昏庸甚至是奸诈——因此他才升迁如此之快。 陈绎可没有兴趣延续蔡确这一记录,让自己步那些倒霉的家伙的后尘。 蔡确向他暗示,朝野压力极大,皇帝与王安石都想尽快厘清真相,应该不惜代价把这个案子办成铁案。他暗示很可能是军器监中有人想将配方出售给辽人牟利,而冒险偷取原件,应当是为了取信于辽人。而能够有此能力的人,必定是与孙固或者沈括关系密切的亲信、心腹。因此,他们应该从二人身边的亲信人员进行突破。 不得不说,蔡确所指示的方向,的确是可能性最高的。 但是,陈绎是断案的行家,在这方面,蔡确在他面前,只能算是班门弄斧。而且,他也不是田烈武这样的小捕头,他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只是凭直觉,他就知道,案情不可能象蔡确暗示的那样简单。而且,他甚至觉得,蔡确很有可能知道这一点,甚至是已经知道真相,他在故意误导自己,如果他根据蔡确所指的方向去办案,十有八九,要掉进蔡确早已挖好的坑里。 就案情本身来说,孙固、沈括都不是白痴,军器监两个月能把账目烂成这样,固然一方面是因为军器监刚刚创建不久,账目混乱,但是很明显,肯定有一只巨大的黑手在后面操纵,他无法想象军器监中有多少人参预了这件事!火药配方失窃,陈绎做过现场勘查,外贼可能性为零,此案绝对是监守自盗。以陈绎丰富的经验,要破此案不难,甚至是很简单——只要能兴大狱,让他放手逮捕疑犯,严刑拷问,他就有九成的把握,把案件弄个水落石出。 但是,这却是不可能的。陈绎甚至有一种直觉,在他真的抓住犯人之前,他的乌纱帽会先保不住。 当然,让陈绎不敢轻举妄动的,并不是直觉,而是蔡确。陈绎对自己拷问犯人的手段颇为自信,但是,他更加清楚,在这方面他如果和蔡确相比,同样是班门弄斧。况且这是涉及到朝廷官员的案件,御史台更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此案如果可以这样办,蔡确没理由把功劳分给自己,他有充分的理由吃独食,他才不相信蔡确会看在同是新党的份上,分一份功劳给自己。要知道,蔡确有一样让陈绎都望尘莫及的本事,他能够从嫌犯口里拷问出任何他想要的口供,而且,在他用过刑后,嫌犯在任何情况下,都绝不敢翻供。 小心驶得万年船。陈绎觉得这个案子,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蔡确不去做的事,他也绝不去抢功。 况且,除此以外,陈绎从蔡确身上,也并没有真正感觉到紧张与压力。如果真要有压力的话,按理说,身为御史台的代台长,蔡确的压力应该比自己大才对,这也是让陈绎感到奇怪的地方。 所以,他既不敢追查真相,更不敢制造真相。这个案子不好结,只要结案,就要上报大理寺复审,然后还有审刑院、中书省——石越检正三房公事,就带着一个刑房公事,这一关没那么好过。 陈绎也听说,皇帝在召见吕惠卿时问到过此案。据说吕惠卿的回答是“内紧外松,欲速不达”,以这个八字为破案之要。护法善神就是比别人会说话,这“内紧外松,欲速不达”,说白了,其实就是个“拖”字。而这个办法,也正是他陈绎想要的,能拖一日算一日,拖到他卸任开封府,那就是别人的烦恼了。 但是,吕惠卿为什么要这样回答呢?护法善神和他陈绎只是泛泛之交,他不会无缘无故帮他,那么,他又是在帮谁呢……不管吕惠卿是在帮谁,还是另有打算,陈绎觉得,护法善神一定也是知道真相的。 所以,真相究竟是什么,陈绎是完全不想知道。现在他感到最奇怪的,倒是文彦博对这个案子耿耿于怀,而受害人石越却如同没事人一样,一点动静也没有。 他不知道对于石越来说,在这件事上,已是不可能再坏了,所以才干脆“以静制动”,无论什么样的结果,最多是没有改善而已。他如果自己主动出击,反倒会把自己推到风尖浪口上,毫无必要。更何况,石越也知道,这个案子破不得,如果破了,必然对会朝局产生极大的影响。而政治,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公理,而是利益,他必须站在一个更全面的战略高度来考虑整局棋的下法。 “所有的人都想拖,除了文彦博。”陈绎不禁自言自语的说了出来,嘴角露出一丝微笑,“那么,就如诸位所愿吧。” 报纸叫得再响,始终只是报纸。文彦博不识好歹,只怕在朝中愈发的呆不下去了,他的日子指日可待。陈绎在心里冷笑。 11 计算着军器监案的陈绎,自然不会知道从江西回来后的几天,石越在做些什么。 把欧阳修《五代史》遗稿交给朝廷之后,石越向皇帝提出了一个请求——把三阁之内的皇家图书馆藏书按一定的手续分批分时段借给白水潭学院抄录副本,帮助白水潭学院建立一个图书馆,其中有价值的版本,在申请朝廷同意后,用来出版,利润白水潭学院与朝廷五五分成。至于欧阳修的《五代史》,自然是第一批之列。 赵顼没怎么想就答应了,这是一件好事。而且,他最近对白水潭学院的印象渐渐变得好起来。 这件事说妥之后,石越就开始回中书省上班——不过连王安石也看出来了,这几天石越下班比较积极,而且一下班就走得没影,谁也不知道他上哪去了。要不是石越最近处理公务越来越熟练,估计王安石就想找个借口训他一顿了。 石越这几天的确处于兴奋之中。 在汴河边某处,一座隶属于三司盐铁司铁案的作坊内,建起了四五座高炉,工匠们按着设计好的图纸用耐火砖仔细的盖好这一对对的高达两丈有余的高炉,高炉两侧各开一个口,一个是水力鼓风器的风口,一个是出铁口。在高炉之旁,则是一米多高,形状低平,横截面近似扇形的平炉——相比高炉而言,这个建筑更加奇怪,不去说用耐火砖建造的一格格的蓄热室,就是这设计形状,工人们就根本没有见过——当时高炉炼铁技术已有相当的积累,所以对于研究者来说,高炉技术并不困难,无非是选焦与对耐火砖做一些试验罢了,最重要的是鼓风机的改良。另外就是高炉的容积太小——所以研究者们设计了双高炉。但是平炉炼钢技术和没有被最后采用的转炉炼钢技术就让研究者们吃过无数苦头——最典型的是用固态燃料试验时,有时候炉渣会阻塞蓄热室,从设计到改良平炉的构造,研究者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在高炉与平炉之外,铁矿石、焦炭、鼓风机、水车、还有骡子,一应俱全。半个月前就被调集到此处的工人们,并不知道他们要做的是什么,偶尔有一些陌生的人来指指点点,观察施工的进度。工人们虽然猜到是要炼什么东西,但也没有什么好奇的,谁知道官老爷们要搞些什么事呢? 而到了最近几天,附近的士兵突然多了起来,一个白白净净、身材高大的年青官人和一个身材瘦小的黄脸中年人经常过来观察,工匠们眼中平时很大的官员,见了这两个人都毕恭毕敬的,有耳尖的就听到他们叫这两人什么“史(石)秘阁”、“曾计相”。跟着这两个官人的,是几个在官坊中很出名的铁匠,还有几个清清秀秀的年轻人——倒似读书人的样子。 这些工匠们只能从这些表面的现象知道他们做的事情很重要,但是重要到什么程度,他们并不知道。 但石越却很清楚的知道。 可以说他曾经一直在盼望着这一天的到来。但是,当沈归田秘密报告他,兵器研究院终于掌握了高炉炼铁和平炉炼钢技术之时,他却几乎有点不敢相信。 从他担任提举虞部胄案事开始就已经在为此努力了,大宋最优秀的铁匠和科学家们投入了无数的时间和金钱,石越所知道的试验就有三十多次,虽然每次都不是全无所得,但是开始想增加高炉高度,导致高炉轰然倒塌的事情也不是没有碰到过。虽然知道有很多事情不可以强求,但是石越终是有点灰心,一年的时间过去之后,他已经对此不抱什么希望了…… 然而讽刺的是,偏偏就在吕惠卿入主军器监不久,这样伟大的成就,却终于被那些夜以继日工作、试验的研究者们发明了。石越几乎有点嫉妒吕惠卿的“好运”,幸运的是,陈元凤也好,吕惠卿也好,都把目光投向了火药——他们被震天雷迷惑了双眼,陈元凤死死的盯着几个火器研究组,几乎是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希望能够有所成绩,结果却忽视了这些不起眼的铁匠们——铁匠们的试验所,在白水潭附近的河边,和兵器研究院有一定的距离。 而这些研究者也表明了他们的立场——详细的资料首先到了石越手中,这当然也得益于潘照临事先的策划以及发给这些研究者的一笔为数不菲的“津贴”;另一份则做为平常的数据封入了兵器研究院的资料库之中。 无论如何,石越都是不甘心把这样的成绩拱手让给吕惠卿的——但是他同样也不愿意让这样具有很大意义的发明被封存起来,毕竟这项发明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钢铁器的成本,促进整个社会对钢铁器的使用。石越始终不能把自己完全变成一个政客,他依然有自己执着的东西。 慎重考虑后,石越选择了曾布,曾布虽然是新党的核心成员,却和自己交情一向不错;而且,曾布和吕惠卿的关系相当的紧张;最重要的是,曾布还是三司使——除了吕惠卿和自己之外,官方现在唯一与铁器有关系的盐铁司就归他管。检正工房公事石越在几乎是个空架子的工部本来就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再联手眼睁睁看着吕惠卿步步得势而心怀不满的曾布,新的炼钢技术在军器监之外问世,就不那么困难了。 “子明,你真的觉得这些东西有用吗?”一身便服的曾布对新技术的意义并不是很理解,如果不是相信石越的眼光与能力,以及抱着“反正也是公家的钱,能打击吕惠卿一下也不错”的消极想法,他甚至未必会参预这件事情。 石越却是满腔的喜悦,他丝毫也没有在乎曾布的疑虑,笑道:“子宣兄,如果成功,仅仅是大宋的兵器甲仗,成本就会降低许多,每年为国库节省的钱,数以百万计,单这一项,就是极大的成绩了。” 这些理由曾布自然是早已听石越说过,但是对于炼钢一事,他实在是一无所知——当然石越所知的,实际也并不比他多多少。“能成功吗?”曾布依然有点不放心,虽然是国家的银钱不心疼,但是如果失败,让御史知道,不大不小也是个罪名。 若不是心情极好,石越简直要有点不耐烦,他指了指正在忙碌着的那几个特意想办法从兵器研究院带出来的研究骨干,笑道:“能不能成功,得问他们。” 曾布自然不会去问他们,他矜持的看了他们一眼,过了一会,才似有所感的说道:“说起来,子明和介甫相公倒是很像。这等奇技淫巧之物,愚兄是全然不知道有何用处,而子明偏偏就能看出来有益于国计民生,这般见识,除子明之外,当世惟有介甫相公了。” 石越心里不以为然的想道:“那就未必,至少吕惠卿肯定明白。”但他当然不会当着曾布的面夸吕惠卿,只是笑道:“我哪敢和介甫相公比,不过生性喜欢这些事情罢了,不过子宣兄现在可是‘计相’,为国家省钱挣钱,都是你的份内事了,你也终不能省这个心。” 曾布自嘲的笑道:“计相,嘿嘿,在那些自称‘正人君子’的人嘴里,我不过是个言利之臣罢了。” 这话石越却不方便回答,只好干笑几声,说道:“言利也好,言义也好,只须为国为民,就是道理所在。管别人说什么呢。走,子宣兄,我们过去看看……” 其实从兵器研究院的报告中,石越已经知道高炉炼铁以六天为周期,每炉出铁一般是四到五吨——石越对这个概念并不清楚,让他吃惊的是高炉与平炉的不成比例——报告中宣称,平炉以一天为一周期,但一次却可以炼高达百吨的钢水,并且质量稳定——这才是最关键的。即便石越再怎么外行,他也知道研究员们在平炉技术上取得突破,堪称伟大。 但是对于高炉与平炉的产量为什么不成比例,石越却一无所知了。也许原本就应当是这样的吧,石越当时就是这样的想法。 政治家的责任是鼓励科学家们去发明创造,让科学家们的成绩可以变成效益,为新的发明储备基础知识与人才,而不是对发明者指手划脚。这是石越一早就有的觉悟。政治家如果把手伸进自己不懂的领域,就一定会成为那个领域最大的危害。 石越很早就开始在怀疑的问自己,是不是在科学上说得太多了——在科学上,自己远远不是一个合格的启蒙者,如果自己一不小心说错什么,以自己如今的身份地位,就会让这些研究者甚至是未来的研究者们,走无数的弯路。 所以最终他选择了一个明智的做法——闭嘴。“我应当相信专业人士,我只需鼓励他们继续研究与改良就是了,我的责任,就是把图纸与试验,变成工业。”这才是石越的觉悟。 七天之后,当曾布目瞪口呆的看到一炉流出的数十吨钢水之后,石越知道现在是尽他的责任的时候了。 12 对于曾布碰上什么高兴的事情总要写一两首诗的习惯,石越感到十分的无奈。他实在不想写诗!而且他也觉得曾布写的诗并不怎么好,但是那是曾布的自由,他也没有办法阻止。正如他没有办法阻止曾布要先向中书报告此事一样,石越无可奈何的意识到许多的事情:比如,曾布始终是王安石的信徒;又比如,新的钢铁技术在当时虽然很有用,而且王安石也很重视新技术的发明,但是始终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用不着立即惊动皇帝;再比如,王安石是宰相,向他先报告才是正道。 非常巧的是,同时被任命为同判司农寺,主持新法大部分事务的吕惠卿,也在中书。 听到曾布眉飞色舞的形容新的炼钢技术,王安石喜出望外,一缕胡子高兴得直颤,他的心里,可能正在计算着大宋国库为此要节约多少钱——特别在这个时候,王韶在西北用兵,军器供应对于朝廷的财政支出来说,就是一个大问题。吕惠卿则表情奇怪的望了石越几眼,嘴角动了一下,终于没有说话。 “子宣、子明,这件事的确是很了不起。”王安石称赞道,他有时候也会叫石越的字,比如现在,心情好的时候。 石越心里还是很佩服王安石的眼光的,身居高位者能看出来这件事了不起,已经很不容易了。当下说道:“此事陛下曾垂询下官,圣意亦颇留意于此,只须铁矿跟得上,对大宋而言,就不仅仅是省钱而已。” 在座的自然都知道石越曾经宣称汉代强盛的一个原因就是铁器大行于世,但这个时候也没有人和他讨论这个观点的是非对错。当下冯京便说道:“那快把这个好消息禀告皇上。” 王安石笑道:“不急。明日早朝时再说不迟,到时圣上自有许多事要问起,我们也要先商量商量。”其实要在朝会上郑重其事的说这件事,已是说明王安石很重视这件事情了。 石越却是别有主意,他对冯京使了个眼色,笑道:“丞相所言甚是,明日早朝再说不迟。” 待到众人散了,吕惠卿借故来到石越的厢房,笑道:“子明真是奇才,昔日诸葛孔明能造木牛流马,真是能者无所不能。” 石越一面请吕惠卿坐了,一面笑道:“吉甫兄说笑了,这是子宣的功劳,与我何干。” 吕惠卿哈哈笑道:“子宣亦说是子明的功劳,两位倒真是谦虚得紧。” 石越装着糊涂:“是吗?总之是于国有利,也不用管是谁的功劳了,大家同殿为臣,都是为皇上效忠,为国家尽力,算这么清楚做什么?” 吕惠卿听他这么说,连连点头,笑道:“子明真是高风亮节,我自愧不如。” 虽然在都堂的时候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异样,但是,吕惠卿心里却已直觉的怀疑自己被石越撬了墙角,他回去后立即就叫陈元凤去彻查,结果发现河边治炼研究还在那里试验,根本没有成功。既然找不到证据,那也只好做罢——其实,如果是吕惠卿亲自去看一眼,定然可以看出来问题来,两处的平炉结构,竟是出奇的相似。 13 第二天早朝,在王安石禀报了新技术的发明之后。赵顼不由微微怔了一下,如果是石越或者吕惠卿做出来的,他都不奇怪,但是扯上曾布,那就在意料之外了。待听王安石将新技术的意义说完,赵顼这才想起这些事情原来石越和自己提到过。便笑道:“这件事二卿功劳不小。” 石越和曾布连忙出列,齐声说道:“此陛下之福,非臣等之功。” 赵顼笑了笑,他倒不会当真以为那是自己的功劳,“此事既然有益于国,可推行天下。有司详议曾、石二卿及相关人等之功劳赏赐,再报上来给朕看。” 王安石正要答应,却听石越上前说道:“陛下,凡事推行天下,必有方略,若无方略,虽有良法而不能为其善。臣有《论钢铁利弊札子》,恭请陛下御览。” 赵顼早就知道石越一向都是谋定而后动,也不奇怪,只笑道:“呈上来。” 内侍赶紧接过石越的札子,恭恭敬敬的递给皇帝。赵顼打开细读,却是好大一篇文章,除了把新技术推行全国之外,还有技术管制、钢铁专营专卖,扩大生产,降低价格,让农民用得起钢铁,提高生产效率等等措施。最显眼的是石越请求将三司盐铁司铁案独立出来,成立钢铁监,专门管理全国与钢铁有关的问题;并提出让各冶铁坊独立经营、独立财务核算的建议,提出建立“采矿-冶炼-生产-专卖”四级体系的目标,四者间既合作又独立,并在冶炼一环之外的其余三环引进民间资本…… 这些事情,对赵顼来说,都是闻所未闻的,未免便有几分疑虑,尤其是让民间富室进入钢铁业,他疑虑更多。因为当时采矿的主要是囚犯,人聚集多了本就容易出问题,何况还是挖铁矿。官府自己管理都要严密防范,让民间参预进来这种事情,赵顼一时间很难同意。倒是在生产与专卖上有限度的引进官民合营,似乎可以接受。 他看完后,便把札子递给王安石,说道:“石越所献之策,亦有可采之处。中书商议得失,再报与朕知道。” 结果,这一“商议”,就是旷日持久。王安石虽然对这种种想法表示欣赏,但是他没有看出来这样做有何必要。虽然王安石勇于有为,但如果现有的东西能运行良好,他也不会觉得有必要去改变。一贯支持石越的冯京也没看出来这种实质上是在钢铁业进行公司化的行为有什么优点可言。而石越又根本无法说服他们……最后,为了照顾石越的面子,技术管制、专营专卖、扩大生产降低价格等等建议还是被采用了,但其实如技术管制、专营专卖,这些本来就在实行,所以实际上石越的主张根本没有被采用。好在不管怎么样,新技术很快的推行下去了——因为西北的战争迫切需要更多的兵器。 石越从这件事中得到的唯一好处,是皇帝为了奖励他或者说安慰他,他又升官了。他现在有一串长长的官名:“赐紫金鱼袋、礼部郎中、直秘阁、朝请大夫、检正中书三房公事、骑都尉”——他的本官与散阶,都是皇帝特旨,本朝少有的殊荣。但实际上除了工资高一点之外,完全没有实际作用。宋代本官经常不任职,因此礼部郎中对于石越来说,不过挂个名罢了。 14 也就在石越在中书省试图说服王安石与诸位宰执接受他的钢铁业公司化的主张之时,远在西北的王韶开始了他一连串的胜利。 面对着王韶驻扎在渭源堡的大军,羌人部落各自倚险自守,不敢出战,企图拖跨宋军。王韶率军从抹邦山过竹牛岭,仰攻羌人,取得第一场大胜。其后又在竹牛岭虚张声势,让羌人以为他还在竹牛岭,王韶却亲率大军偷偷抵达武胜,半路邀击羌人援军,大败羌人。王韶遂在武胜建城堡而守,然后自己又趁胜攻击,在巩令城大败羌族瞎木征,招降其部落两万余人。自此王韶威震洮河,兵锋所向,羌族无不战懔。瞎木征惶惶不可终日,覆亡只是时间问题。 另一方面,不甘寂寞的章惇也在湖南开始招降苗族,修建城镇,把雪峰山脉大梅山上的数万苗族纳入朝廷的管制当中。 得到王安石支持的军事行动接连取得大捷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京师,《新义报》、《汴京新闻》对这些胜利的歌颂,让王安石在京师百姓中的形象也变得高大起来。大宋的子民们,太渴望一场胜利来鼓舞他们的士气民心了。所以无论是实际上为新党所控制的《新义报》,还是标榜着“中立”的《汴京新闻》,都没有吝啬自己的赞美之辞。相比之下,石越钢铁新技术的成就,在当时的人们眼里,简直就不值一提了。如果不是市易法在时时提醒着开封的市民们新法有多少弊端的话,王安石定会成为最受汴京市民拥戴的宰相,只是,现实却是,现在连上街卖水果,都要交一笔所谓的“免行钱”了,这让汴京的百姓实在无法做到没有怨言。——对此,《汴京新闻》曾经进行过猛烈的抨击,结果却被《新义报》的三个状元公模糊了焦点,双方进行了激烈的辩论,不分胜负,而那些靠做些小生意糊口的小商贩们的“免行钱”仍旧照交不误,直接的结果就是东京城的物价再次上扬。 相比《新义报》与《汴京新闻》高调赞美王韶的胜利,《西京评论》就要酸溜溜得多,他们居然在这个时候不识好歹的对在武胜筑城等事宜要花掉国库多少钱进行了讨论与质疑,暗讽王韶花钱太多!这和枢密使文彦博简直一模一样的口吻,导致《西京评论》当天在汴京的销量跌了三成,而文彦博则被王安石驳了个狗血淋头,连皇帝也在心里认为他不识大体。 被石越形容为“往坏里说叫不太识得好歹,往好里说叫有风骨”的文彦博,的确也没有让石越“失望”,眼见着昔日的好友今日的政敌一日一日得势,除了经过石越改良的青苗法之外,别的新法他一样比一样看不顺眼,而军器监案明明是个糊涂案还就是破不了……文彦博已经一日也不想在朝廷中呆下去了,有了被赶出朝廷的觉悟后,他更加无所忌惮,愈发坚定的攻击市易法与保马法起来。 在几次和皇帝谈论朝政后,石越明显的感觉到赵顼对文彦博有了不耐烦的情绪。当他隐晦的告诉冯京,希望冯京劝一劝这位文相公注意一下策略之时,冯京却是摇了摇头苦笑道:“没有用的。他早就想走了。” 到了九月初,御史张商英的一次弹劾,终于导致了文彦博的提前罢官。张商英弹劾枢密院诸使包庇亲戚、纵容院吏犯法等十二条罪名,直接导致枢密使文彦博、副使吴充、蔡挺同时请辞。赵顼无可奈何,只好把张商英罢了,这个才到京师没几个月的御史,虽然才识卓绝,却完全不懂得政治之真义,只好被贬去两浙路监税。因为皇帝无论如何,也不希望他的枢密院突然间连一个枢密使都没有了。 但是这件事却也使得赵顼对文彦博的印象恶劣起来——大宋皇帝在用人的时候,最讲究平衡之术,所以,赵顼用王安石为相,却故意把与他政见不合,又是富弼女婿的冯京放在中书,同时枢密院的文彦博和吴充,也都与王安石不和,这就是明里暗里的防了这个表面上大权在握的宰相一手。因此,赵顼其实并不希望文彦博去职,因为无论是枢密副使吴充还是参知政事冯京,在声望上都不足以与王安石相提并论。但是文彦博一再“不可理喻”的挑战新法的行为,终于让赵顼很不耐烦。而王韶的胜利也给皇帝吃了一颗定心丸,现在已经不是那么需要文彦博在枢密院主持大局了。于是,张商英去两浙路没有多久,文彦博便罢枢密使,守司徒兼侍中、河东节度使、判阳河。同时,以吴充为枢密使。 |
||||
上一章:第八章 | 下一章:第十章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