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人生宝典》要把读书当回事 作者:季羡林 |
||||
高占祥同志,当代《畸人传》或《无双谱》中人物也。其所以“畸”,其所以“无双”,就因为他同别人不一样。他为高官,为显宦,为诗人,为学者,为这,为那,不知道有多少“为”。他能文,能画,能摄影,能书法,能管理,能交友,能这,能那,又不知道有多少“能”。这一些“为”与“能”,就使他进入《畸人传》,进入《无双谱》,就形成了“高占祥现象”。为中国的诗坛、画坛、文坛、政坛,还有些什么坛增添了奇光异彩。 我行年九十,老迈龙钟,耳半聪,目半明,步履蹒跚,艰于行动。连每天收到的信件和报纸,都需要别人读给我听。新出版的书籍则很少过问。对高占祥这个名字,也只是“如雷贯耳”,他的书则一本也没有读过。前不久,忽然蒙他垂青,赠给我了他自己的著作数种。我在惊喜之余,连忙武装起来,眼戴深度老花镜,手持放大镜,用艰苦卓绝的精神,宛如攀登珠穆朗玛峰,一句句,一页页,把《人生宝典》大体上读了一遍。套一句幼年读私塾时写文章的滥调:“不禁有所感焉。” 我“感”的是什么呢? 首先是高占祥同志在十多年前就感到,在我们新社会中亮点虽多,但是不亮之处亦复不少,社会道德水平亟待提高。于是拿起笔来,“妙手著文章”,给人们提供榜样,提供理论依据。如今,“以德治国”之口号洋洋乎盈耳矣。占祥同志先见之明不值得我“感”吗? 其次,高占祥同志从各个方面思考人生道德修养问题,细大不捐,了无遗漏;用简明朴素的语言,阐明平常而又深刻的道理;不是死板的教条,而是活生生的典范。称之为《人生宝典》,实在是名副其实,面对这样一本书,我能不“感”吗? 最后,last but not least[意为“最后但并非不重要”。],我想谈一谈本书的内容。对人对己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或修养,其道多端。但笼统言之,不出两途:一高一低。高者陈义极高,高到“高不可攀”的程度。宛如示人以“海上三山”,云雾缭绕,美妙无极,然而可望而不可即。又如示人以镜中花,水中月,晶莹澄澈,动人心魄,然而却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到手的。芸芸众人会想:“反正做不到,不如不去追求吧!依然故我,反而落得一个潇洒。” 低者陈义不高,有时甚至显得琐细,然而却切实可行。从小处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个人做起。古人说:“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这实在是见道之言。杜甫诗:“润物细无声。”虽然又“细”又“无声”,然而最终“物”却被“润”了。积众小而为一大,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道德修养就一步步提高起来。如果全社会都能这样,则天下焉能不治!以德治国的号召焉能得不到贯彻!人世间焉能不祥和!人类的精神境界焉能不提高!我觉得,高占祥同志的《人生宝典》正是这样一部起点似低而实极高的书,有实事求是之心,无哗众取宠之意,此其所以可贵也。 这一部《人生宝典》是真正的“人生宝典”。 高占祥应该列入《畸人传》或者《无双谱》。 这就是我的“初读高占祥”。 ---2001年5月29日 |
||||
上一章:追求一... | 下一章:童年时光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