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中国历史极简本 作者:陈舜臣 |
||||
曹丘在季布的老家逗留了五天。正准备离开时,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雷电交加。 曹丘来到村边的祠堂里避雨。里面有几个人似乎在争执着什么。 “简直胡说八道。老大爷,你一定是老糊涂啦!” “就是嘛,季布怎么会说谎呢!” “季布既然说是游过去的,那就一定是游过去的!” 这几个人正七嘴八舌地斥责一位老人。 老人用手指着祠堂门外的芹池,反驳道:“那个池塘能游泳吗?当时可下着比现在更大的雷雨哟!” 曹丘在旁边仔细地听着,心想:原来他们又在谈论季布按约定冒着雷雨游过芹池的事迹。 “当时,我刚好去查看堤坝情况。”老人说道,“堤坝上有一块石块掉进了池里……季布那小子就坐在石块上,跟着石块一起‘扑通’掉了下去。” “胡说八道。老大爷,我看你真的是老糊涂了。”一个小伙子骂道。 周围天色昏暗。这时,空中划过一道闪电,将每张脸照得煞白。就在这闪亮的一瞬间,曹丘看见了老人的眼睛——这眼神和铁匠曹大爷的眼神一模一样。这个老人也相当固执,对于自己相信的事情绝不让步。看来他一定没有说谎。 “我没有说谎。堤坝上真的有一块石块松了,掉了下去。”老人坚持说道。但没人理他。 “季布说的话,一定没错!”这一句话就足以将老人的说法完全否定了。 雷雨停了。曹丘离开祠堂,向北面走去。他抱着胳膊,一边走一边沉吟道:“嗯……季布也许是难得一见的幸运之人。”——不小心掉入池塘里,却被大家夸赞为遵守约定;和弟弟上山夹击强盗,却意外地捡到便宜…… 曹丘从与季布有关系的人当中,梳理出几位侠义之人——窝藏季布者,会被株连三族,所以,敢冒险窝藏季布者,必定是一位侠义之人。曹丘通过推测,断定季布很可能藏身于河南濮阳一位姓周的侠士家中。于是,曹丘便赶往濮阳。 他心想:就算你是个幸运之人,也总有运气用完的时候…… 走到半路时,曹丘听说季布的同母异父弟弟丁公被处决了。 丁公也是项羽的部将。从小就有智谋过人之誉。刘邦、项羽争霸时期,丁公曾在彭城西边痛击刘邦的军队,并且挥剑追杀(上杉谦信在川中岛之战[川中岛之战:日本战国时期,发生在甲斐国大名武田信玄与越后国大名上杉谦信之间的多次战役。因最激烈的第四次战役(1561年)发生在川中岛而得名。]中挥剑追杀武田信玄的场面与此颇为相似),差点儿让后来成为汉高祖的刘邦没命。 千钧一发之际,刘邦对丁公叫喊道:“两贤岂相戹哉!”意思是说:你我乃当世两大豪杰,又何必互相残杀呢? 丁公心想:这话倒也有道理。被对方称作“当世豪杰”,丁公自然心花怒放,于是就下令退兵。 后来,刘邦夺取了天下。丁公虽曾为项羽部将,但他经常以刘邦的救命恩人自居。其他人也夸赞道:“丁公真厉害,不愧是足智多谋之士。” 大家都说:“丁公很有远见。项羽虽然是旷世英雄,却总是自命不凡,容不得别人的意见,因此缺乏王者之气;而在这方面,出身低微的刘邦却经常能虚心听取幕僚及部下的意见,这才是真正的王者。丁公早有先见之明,所以当时才放走了刘邦,也为自己留了条后路。” 丁公前往拜见汉高祖刘邦,脸上毫无惧色。他满以为:自己曾经救过刘邦一命,当然会得到重赏的。 不料,刘邦竟然下令:“将此人拉去军中示众!” 丁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拉去军中示众,是为了儆惩众人。按照惯例,示众之后一般都要问斩的。 丁公急忙说道:“我是丁公呀!当年在彭城西边……” 没等他说完,刘邦就打断了他的话:“噢,我当然知道,这个名字我怎么会忘记呢?” “我就是当时救过您性命的……那个丁公呀!” “我知道。我刘邦怎么会忘记当时的事呢?如果当时你杀了我,现在就是项羽的天下了。但你放走了我。你身为项羽的部下,却做出背叛主公之事,可谓不忠。所以,今天要把你拉去军中示众,然后问斩。” “啊……”丁公本是智谋之士,一下就明白过来:刘邦想以处决自己来儆惩部下——千万不可背叛主公。 “你好像还有什么话要说吧?”刘邦问道。 “当然。”丁公回答道,“我丁公对汉王(即刘邦)之智谋甘拜下风。你必须这么做。将我问斩之后,汉王军中就没有人敢再怀有二心了。”当年,丁公正是怀有二心,所以才放走了刘邦。这原本也是他的智谋。 曹丘听说了丁公的下场后,不由叹息道:“唉,季布不像他弟弟丁公那样足智多谋,这或许也是他的幸运吧!” 曹丘放弃了捉拿季布以领取赏金的计划。但他仍然马不停蹄地赶往河南濮阳。 这次,他打算找到这位幸运之人,以便自己也能沾沾光。 |
||||
上一章:2 | 下一章:4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