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闯关

中国历史极简本  作者:陈舜臣

隋文帝大怒,对站在枕边的柳述和元岩说道:“唤朕的儿子过来—— 不是杨广,是杨勇!”

长子杨勇原为太子,后来被废。此时,隋文帝想重立他为太子,托付后事。当然,这样一来,就要废掉现任太子杨广。

只是,杨广在隋文帝的病榻旁安有耳目,他很快就收到了消息,立即逮捕了带着诏书前往杨勇住处的柳述和元岩,将他们关进监狱;接着,太子又下令将病室内的闲杂人等全部赶出去。没过多久之后,隋文帝就死了。

这一说法暗示了杨广弑父之嫌疑。

更有甚者,在唐人马总编撰的《通历》一书中,更是直白地描写了杨广弑父的场面:

血溅屏风,冤痛之声闻于外。

但据正史《隋书》记载:隋文帝晚年时,事无巨细,都必与皇太子共同决定。可见,他对杨广是非常信任的。关于隋文帝临终的情形,《隋书》记载如下:

甲辰,上(文帝)以疾甚,卧于仁寿宫,与百僚辞诀,并握手歔欷。丁未,崩于大宝殿。时年六十四。

隋文帝与文武百官道别,握手哭泣,三日后去世。遗诏中还说皇太子“仁孝著闻”。由此看来,也许是因为杨广继位后挥霍无度而导致亡国,所以后人才捏造了弑父事件以贬低他吧。

公元604年,杨广登基,是为隋炀帝。不久,他就下令开始修凿大运河。

长期以来,天下分裂为南北,经过近一百七十年的征伐战乱,隋朝终于完成了统一大业。如今,为了巩固这一成果,必须促进南北方之间的融合。因此,隋炀帝从皇太子时期就梦想着开凿一条连结南北的大运河。他认为,隋朝统一天下后,应该着手实施这项大工程。然而,父亲隋文帝却崇尚节俭,不愿做这种需要花费巨资的事。

“等我将来一即位……”隋炀帝早有此念。

所以,当上皇帝之后,他当然就迫不及待地下令动工了。

隋朝属于北朝政权,吞并南方后,实现了统一大业。对于隋朝而言,把南方丰富的物产运到北方,正是统一天下的“成果”。

此外,修凿运河还有一个目的——对外出征。

——摘自《小说十八史略》第四卷《大统一》

上一章:9 下一章:1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