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

庄子  作者:庄子

本篇取篇首二字为篇名,其主旨与《骈拇》相同,皆从性命上立论,批评当权者在所谓的“善治”下,带给社会和人们的伤害,宣扬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本篇可分三段,我们选录了首段和第二段的一部分。首段以马为喻,描写马的“龁草饮水,翘足而陆”的自在生活,也是马的真性表现,以此隐喻人的自然天性。接着用伯乐治马、陶工治埴、木匠治木设喻,指出他们对马及对物本性的损害,犹如统治者治理国家时对人们本性的残害一样有罪过。这是以宾喻主的写法。第二段的一部分,作者着力描绘了处于原始社会状态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这里的人民“织而衣,耕而食”,同心同德,浑然一体,“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可谓庄子版的“世外桃源”。以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复古和倒退;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角度来看,应看作是人类更高境界的憧憬和追求。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 (1) ,翘足而陆 (2) ,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 (3) ,无所用之。及至伯乐 (4) ,曰:“我善治马。”烧之,剔之,刻之,雒之 (5) 。连之以羁 (6) ,编之以皁栈 (7) ,马之死者十二三矣!饥之,渴之,驰之,骤之,整之,齐之,前有橛饰之患 (8) ,而后有鞭 之威 (9) ,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 (10) :“我善治埴 (11) 。圆者中规 (12) ,方者中矩。”匠人曰:“我善治木 (13) 。曲者中钩,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

【注释】

(1) 龁(hé):啃,吃。

(2) 陆:跳。

(3) 义台:即“仪台”,用于举行典礼的台子。路寝:正室,大室。

(4) 伯乐:姓孙,名阳,字伯乐,秦穆公时人。善于识别好马。

(5) “烧之”四句:烧之,指用烧红的烙铁打火印。剔之,指剪马毛。刻之,削马蹄甲。雒(luò)之,戴笼头。

(6) 羁:络马首。 (zhí):绊马前足。

(7) 皁(zào):马槽。栈:马棚。

(8) 橛(jué):马嚼子。

(9) (cè):马杖,打马的工具。

(10) 陶者:制作陶器的人。

(11) 治埴(zhí):烧治陶器。埴,粘土,制陶原料。

(12) 中:符合。

(13) 治木:制作木器。

【译文】

马蹄可以践踏霜雪,马毛可以抵御风寒。马吃草饮水,举足跳跃,这是马的真性情。纵使有高台大室,对马来说也是毫无用处。后来有了伯乐,他说:“我善于驯马。”于是用烙铁打上印记,剪除长毛,削去蹄甲,戴上笼头。又用马络头和足绊把马拴在一起,用绳子按顺序编排在马棚马槽中,这样好好的马就有二、三成死掉了!然后再让马饿着,渴着,驱赶着,奔跑着,进行着整齐划一的训练,前有马嚼子和马缨的束缚,后有鞭策抽打的威胁,这时马的伤亡就已过半了!陶匠说:“我善于制作陶器。能使圆的合于规,方的合于矩。”木匠说:“我善于制作木器。能使弯的合于曲尺,直的合于墨线。”难道粘土和木材的本性一定要合于规矩绳墨吗?然而世世代代都称赞说:“伯乐善于养马,而陶工木匠善于制作陶器木器。”这也是那些治理天下的人所犯的过错啊!


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 (1) ,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 (2) 。一而不党 (3) ,命曰天放 (4) 。故至德之世 (5) ,其行填填,其视颠颠 (6) 。当是时也,山无蹊隧 (7) ,泽无舟梁 (8) ;万物群生,连属其乡 (9) ;禽兽成群,草木遂长 (10) 。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 (11) ,族与万物并 (12) ,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 (13) 。素朴而民性得矣。

【注释】

(1) 常性:不变的本性。

(2) 同德:共同得于自然。

(3) 一:浑然一体。党:偏。

(4) 命:称,名。天放:自然赋予的自由。

(5) 至德之世:道德最高尚的时代。

(6) “其行”二句:填填、颠颠,均为形容自在得意的神态。

(7) 蹊隧:小径和穴道。

(8) 舟梁:船和桥。

(9) 连属其乡:指居所相连。

(10) 遂长:生长。

(11) 同:混同。

(12) 族:聚集。并:合。

(13) 素朴:纯朴。

【译文】

我以为善于治理天下的人不会这样。那人民是有不变的天性的,他们织布穿衣,耕田吃饭,这是共同的本能。彼此浑然一体,没有偏向,可以称为自由放任。所以在道德昌盛的时代,人民的行为总是显出悠闲自得、质朴拙实的样子。在那个时候,山中没有小径和隧道,水上没有船只和桥梁;万物共同生长,居处彼此相连;禽兽成群结队,草木茁壮滋长。因而禽兽可以让人牵着去游玩,鸟鹊的窠巢可以任人攀援去窥探。在那道德昌盛的时代,人与禽兽混杂而居,与万物聚集在一起,哪里有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呢?人们都一样地不用智巧,自然的本性就都不会丧失;人们都一样地没有贪欲,所以都纯真朴实。人们都纯真朴实,也就能永葆人的自然本性了。

上一章:骈拇 下一章:胠箧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