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一件事照亮一生

做人:王阳明心学的真正传习  作者:费勇

01

大学时,读《世说新语》,读到这么一段,说到张翰在洛阳“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感慨:“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意思是人活着就要自在快活,何必为了当官跑到千里之外。说完,就辞官回到苏州老家,从此过着钓鱼、写诗、闲逛的美好生活。

年轻时候读这段文字,觉得张翰这个人真是潇洒,很酷。为了故乡的鲈鱼菰菜,一个念想就辞了职,说走就走。后来,读更多的历史,发现潇洒后面,是并不轻盈浪漫的现世,是很沉重的人生考量。

张翰是吴国人,他父亲是吴国的高官。西晋灭了吴国,张翰,还有吴国的另外一些贵族,像陆机、顾荣、贺循等,都去了北方洛阳效忠新的王朝。张翰就在齐王司马冏的幕府里。齐王深陷西晋的权力斗争,大约让张翰感到了不安。他对同乡顾荣说:“天下纷纭,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

这句话里的重点是“求退良难”。退一步海阔天空。好像我们不求上进,走投无路了,退一步总可以吧。但人生的残酷,就在于很多时候想退都没有退路。陆机一直在权力中心厮混,后来满门抄斩,临死时感叹:“华亭鹤唳,岂可复闻?”还能听到家乡鹤鸟的鸣叫吗?还能退回到从前吗?

02

关于陶渊明的归隐,我们熟悉的,是这样一个很洒脱的画面:不愿意向上级领导低三下四,甩下一句“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就拂袖而去。然而,这个洒脱背后,也是很沉重的人生考量。陶渊明在《饮酒》第十七首里透露了消息:“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在权力的世界,有才华的人要么沦为工具,要么被杀掉。所以,一旦觉悟了就赶紧离开吧。

陶渊明曾经在刘裕的手下当过幕僚。后来,刘裕当了皇帝。刘裕当了皇帝后,就把一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功臣给杀了。比如谢混、刘毅、诸葛长民等,这些人在讨伐桓玄的过程里,立下汗马功劳,但刘裕夺取权力后,这些人就成为刘裕的心头之患,都被杀掉了。

诸葛长民临死前感叹:“贫贱常思富贵,富贵必履危机。今日欲为丹徒布衣,岂可得耶?”意思是,在底层的时候总想着要富贵,而富贵总要经历种种危机。现在我多么想退回到从前在丹阳做普通人的日子。

还记得那个与陶渊明同时代做官,东晋的开国功臣檀道济吗?刘裕当皇帝后,他去劝请陶渊明出来当官,夸赞现在的皇帝多么英明,现在是多么繁荣的盛世,读书人应该出来服务社会。但几年后,他自己就被另一个英明的皇帝杀了。在陶渊明去世前后,他曾经的那些一直留在权力世界的同事,要么被杀,要么进监狱,要么生活在不安焦虑之中,只有陶渊明,在南山下喝酒读书,悠然自得。

03

秦朝的李斯,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擅长权术,却死于更善于玩权术的赵高。最后落得满门抄斩的结局,临刑前他看着一同服刑的儿子,忽然悲从心来,怆然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他想起从前在上蔡,还是一个小官员的时候,和儿子牵着黄犬,追逐兔子,那是多么快乐的时光。

但是,再也回不去了。

有一本讲中国谋略的书,分析李斯为什么败给了赵高,讲了赵高玩权术玩得多么厉害,总结了七八条经验。好像很厉害,但作者忘了一个关键的点,那就是,赵高以及他的儿子,在李斯之后也被杀了。从秦朝到清朝,中国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部权斗的历史,互相残杀,没有退路,而玩弄权术的人,最后大多死于权术。很多人崇拜的司马懿,处心积虑,父子三代靠着权术谋取了天下,然而,查查历史,看看他们的后代,互相残杀的残酷,真像地狱,至于末代的两位皇帝,连同皇后,也被俘虏,被侮辱,最后被全部杀光。

只有像张翰、陶渊明那样的人,退出了舞台中心,到太湖边钓鱼,到南山下喝酒,像局外人那样看着舞台上的一出一出的戏,看尽权力的欲望如何带着一个一个的人演出无路可退的人间悲剧。

而王阳明,在陶渊明之外,坚持留在这个舞台上,在这个险恶的以权斗为核心的政治舞台上,以他的“良知”,完成了作为人的一生,为中国人的活法创造了一个不朽的典范。

04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信奉儒家,把孔子奉为圣人,但在实际生活中,权力场的伦理和儒家其实格格不入,尽是虚伪狡诈。儒家推崇忠君,但君王大多是昏君,要么残暴,要么昏庸。明代的君王从朱元璋,一直到最后的皇帝朱由检,无不如此。历史学家黄仁宇分析说,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已经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王阳明一直为这个制度承受牺牲。平定南赣叛乱,王阳明完全是拯救了朱厚照的政权,但作为皇帝的朱厚照,不仅不感谢他,还差一点杀了他。皇帝身边的人,不仅不感谢他,还反过来诬陷他是宁王的同谋。事实上,王阳明的学生冀元亨,冒着生命危险,协助王阳明平定宁王叛乱。但最后,居然以通敌罪被捕入狱,冤死在牢中。

王阳明也无能为力。

1521年朱厚照死了,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上台。本来对于王阳明是一件好事,但权力斗争的复杂在于派系的错综,利益的交织。虽然一朝天子一朝臣,明世宗上台,反而会重用被前任皇帝冷落的人。但是,当年提拔王阳明去南赣平定叛乱的内阁大臣王琼,以及在平定宸濠叛乱中,帮助过王阳明的宦官张永,在新皇帝的权力洗牌中,被洗掉了。王琼的对立面掌握了实际的权力。无论王阳明有多大的功劳,有多大的冤屈,在权力场,站队高于一切。但另一方面,考虑到王阳明的影响力,执政者又不得不重视王阳明。

王阳明处于尴尬的境地。结果是1521年七月,朝廷任命王阳明为南京兵部尚书,是一个闲职。过了几个月,朝廷又授予王阳明一个叫作“新建伯”的爵位,三代,也就是他的父亲、祖父可以追封,子孙世袭。这算是对于王阳明平定宸濠叛乱的奖赏。1522年,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去世,按照古代的传统,要守孝三年。而这正是王阳明内心渴望的生活:在家乡讲学。守孝三年后,朝廷并没有任命王阳明新的职务,他又在家乡绍兴逍遥讲学了两年。

1527年,朝廷突然又想到王阳明,任命他为都察院左都御史,不久又被任命两广巡抚,去平定广西思恩、田州两地的动乱。1528年,王阳明认定思恩、田州的“土匪”,其实是官逼民反,要解决的是“官”的问题。冒天下之大不韪,上奏皇帝,指出了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官员的腐败,造成了民间的动乱。以招安的形式,和平地解决了动乱。同时,又以智取的手段,平定了附近瑶民的叛乱。

王阳明又为朝廷解决了一件大患,但是,他得到的仍然不是奖励,反而是朝中大臣们的诸多猜忌。当朝廷在决定要不要对王阳明予以奖励的时候,只有一个叫霍韬的官员,上书给皇帝,极力主张应该大大地嘉奖王阳明,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安危。但这封上书,到了皇帝那里,皇帝只表达了一个意思:知道了。最终在1528年九月,派了使者到广州,给了王阳明五十两银子作为奖励。

05

王阳明对于是否得到皇帝或大臣们的肯定,其实早已经不在乎了。从龙场悟道之后,皇帝在王阳明心目中似乎越来越不重要。研究王阳明的学者发现,王阳明在龙场悟道之后,尤其是南赣平叛乱之后,很少以臣子的身份对于国家大事发表意见,他的上奏,都是自己职位所要求的不得不报的情况汇报。

比较突出的有两件事。第一件,1515年,皇帝朱厚照命太监携盐引数万,大迎活佛,朝中官员纷纷上书劝止,王阳明也写了《谏迎佛疏》,但并未上书。后来,王阳明说自己之所以打算像众人那样上书,只不过是因为那个时候“尚有些子乡愿的意思在”。

第二件是“大礼议”之争。皇帝朱厚照没有子孙,死后让他的堂弟继位,就是明世宗,也就是嘉靖皇帝。世宗觉得不能不顾自己的亲生父亲,坚持要把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追封为皇帝。这引起大臣的争议。王阳明却沉默了。不久,他在一首诗中写了这么一句:“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

王阳明已经不像传统的儒家仕者,把希望寄托于君王。那么,寄托于谁呢?他解释自己为什么要讲学时,说过这么一段话:“诚得豪杰同志之士扶持匡翼,共明良知之学于天下,使天下之人皆知自致其良知……以济于大同。”

王阳明把希望寄托于天下人,寄托于唤醒天下人的良知,人的觉醒。他把传统儒家的“得君行道”的“君”改成了“个人”。所以,在学术界有一种说法,王阳明的心学,是儒家的一次自我革命。

余英时先生称王阳明的心学,是“一场伟大的社会运动”,并这样评价王阳明:“是要通过唤醒每一个人的‘良知’的方式,来达成‘治天下’的目的。这可以说是儒家政治观念上一个划时代的转变,我们不妨称之为‘觉民行道’,与两千年来‘得君行道’的方向恰恰相反,他的眼光不再投向上面的皇帝和朝廷,而是转注于下面的社会和平民……这是两千年来儒者所未到之境。”

06

1529年1月9日,王阳明从广州返回绍兴途中,经过一个叫作青龙铺的地方。王阳明把他的学生周积叫到身边,说了一句:“吾去也。”周积问老师还有什么要交代,王阳明轻轻回答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然后,就闭上眼睛,溘然长逝。这一年,王阳明57岁。

07

王阳明一生都很倒霉,但是他都能把逆境转化为顺境。他好几次遇到危险,都能够化险为夷。为什么他能做到呢?我觉得他的《啾啾吟》这首诗透露了其中的秘密:

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君不见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西家儿童不识虎,执竿驱虎如驱牛。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大意是:智者没有什么疑惑的,仁者没有什么担忧的,为什么要像个小人那样患得患失呢?坦坦荡荡地信步走去,一切都听从天命的安排。有机缘就做一番事业,没有机缘也不强求,就像小舟遨游在浩瀚的太虚;大丈夫在天地间光明磊落,怎么能够像个囚徒那样畏首畏尾?再贵重的珠宝也可以用来打鸟玩,再锋利的宝剑也可以用来种田。东边的老头天天害怕老虎,天天防着老虎,老虎却在夜里进了房间把他吃掉了。而西边的一个小孩完全不知道老虎是什么,完全没有怕的意识,结果赶着老虎像赶着牛。愚笨的人害怕被噎死,于是害怕吃东西,结果活活饿死了。愚昧的人总是害怕被水淹死,结果自己掉在水里淹死了。人生要顺应天命,别人的毁谤就当作鸟在叽叽喳喳。

这首诗写作的时间是1520年,王阳明平定了朱宸濠的叛乱,却陷入被陷害的凶险境地。那一年,王阳明在南昌练兵,他的学生提醒他:朝廷中奸人正想找借口迫害你,这个时候练兵很危险。但王阳明谢绝了学生的好意,觉得君子坦荡荡,有什么好害怕的呢?还写了这首《啾啾吟》,作为一个回答。

王阳明要表达的,是一个很深刻的哲学。但另一方面,他讲的确实是一个普遍的心理现象。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的自传里有一个例子。稻盛和夫少年时代,有一次,他的叔叔得肺病住院。他很害怕被传染,结果还是染上了肺病。而他的父亲明知会传染,还是坚持照顾自己的弟弟,毫不介意会不会传染。结果平安无事。这件事给了稻盛和夫极大的触动,他很感慨:“我拼命想要逃脱肺结核的魔掌,却深陷其中,这不正是我这颗恐惧疾病的心招来的灾难吗?”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术语:“墨菲定理”(Murphy's Law)。这是心理学家爱德华·墨菲提出来的,有四个要点。第一个要点,任何事都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第二个要点,所有的事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第三个要点,会出现的事总会出现;第四个要点,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有人把这个理论简化为:你越害怕什么,就越有可能出现什么。

越害怕什么,就越有可能出现什么,这个害怕指我们普遍有一种恐惧心理。就是当某一件事情还没有发生的时候,未来可能有好的结果,也可能有坏的结果。我们总是害怕坏的结果出现。结果,你越是担心,那个坏结果就越会出现。有学者专门研究了在战场上,哪一类士兵容易死亡,结论是越是怕死的士兵,往往死得越快。在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视剧《兄弟连》里,在残酷的伤亡之后,指挥官首要的任务是防止士兵出现恐惧心理。恐惧心理会传染,一旦在战场上传染,就会兵败如山倒,就会出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被几十个人打败的情况。

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呢?大多数时候是在担心我们不明确的未来,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比如,考试,有可能及格,也可能考及格。再比如,去飞机场赶飞机,可能赶得上,也可能赶不上。

那么,如何克服这种害怕的心理呢?富兰克林讲过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灾难没有出现,那我们的恐惧是徒劳的;如果灾难已经发生,那恐惧只会增加痛苦。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当未来的结果不确定的时候,你的担心、害怕、恐惧都是没有意义的。

所以只有面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害怕的心理。我们小时候都有过被狗追的经验,你越害怕,它就越是追你咬你。如果你停下来,面对它,看着它,它也就不追你,也不敢咬你了。美国学者科林斯从微观社会学的角度分析过,肾上腺素是一种“要么逃跑,要么进攻”的荷尔蒙,一旦你发现对面的对手流露出害怕的情绪,就会涌现出进攻、屠杀的野性,攻击弱者。你越逃,狗就越是追着咬你。你停下来,看着它,它反而害怕了。王阳明龙场悟道,他认为参透了世间的一切,但心中还有一点对于死亡的恐惧,也就是没有看透生死,他就做了一副棺材,每天在棺材旁打坐,面对死亡。

日本剑术高手反町无格有一次走入深山,到了断崖边。有一条狭窄的独木桥通向对面的山峰,桥下是万丈深渊。他试着走了几步,感到头晕目眩,心惊肉跳,又退回原地。这时,一位盲眼的老人拄着木杖缓缓而来。到了桥边,老人毫不犹豫地走上去,步态从容,一直走到了对面。反町无格看着这位老人的身影,突然得到一种启示:当一个人对外界的一切视而不见,甚至根本不去看的时候,才能尽情发挥自我。于是,他把剑插在背后,闭着眼睛,坦然走上独木桥。桥下的万丈深渊不见了,只剩下一片澄明的心境,他安然走到对面。从这一次的经验中,无格又悟出了一个剑术道理:在格斗中,剑手的眼睛其实是一大障碍。剑道的极致在于“无眼”,不受眼睛所接触到的信息影响,而心无所碍地发挥自己的技能。

在王阳明的诗歌里,这种“无眼”其实就是无心。无心,不是说没有这颗心,而是不管外界怎么样,心里面全部是善念的自然流露,全部是天理的自然流露,那么,面对再危险再困难的事情,都不会产生恐惧心。都会充满勇气,而不是怯懦。怯懦、恐惧,会扼杀我们发现美好事物的能力。

王阳明的一生,印证了英国思想家詹姆斯·埃伦的一句话:“心术不正的人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涉足的领域,心灵纯洁的人随意踏入就轻易获胜。原因是,心灵纯洁的人总是气定神闲,他们总是以更为明确、更强有力的目的意识来引导自己能量发挥的方向。”

08

晚年王阳明写信给儿子,总结自己一生讲学:“我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个字。”

写给学生的《咏良知四首示诸生》:

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

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问君何事日憧憧?烦恼场中错用功。

莫道圣门无口诀,良知两字是参同。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无声无臭独知时,此是乾坤万有基。

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持钵效贫儿。

学生南大吉做绍兴知府的时候,有一次问王阳明:“我做官一定犯过很多错误,您为什么从来没有提醒过我?”王阳明就问:“你犯过什么错呢?”南大吉就把自己的错误一一列举了出来。王阳明听完,就说:“这些我都提醒过你的啊。”南大吉很吃惊,说:“老师您可能记错了,这些您真的没有提醒过我。”王阳明就问:“如果我没有提醒过,那你是怎么知道自己犯了错呢?”南大吉回答:“都是良知告诉我的。”王阳明就说:“我不是经常在讲良知吗?”南大吉听了会心一笑。

过了一段时间,南大吉觉得自己又犯了很多错误,对王阳明说:“与其等我犯了错误再悔改,不如老师您见我要犯错的时候就提醒一下。”王阳明回答:“自我反省的效果,远远好于别人的劝告。”南大吉觉得很有道理。

又过了一段时间,南大吉又发现自己有更多的错误,问王阳明:“做错了事,改正还比较容易,但心里出现错误,不知道怎么去改正。”王阳明开导他:“心就像镜子,没有打磨和清洗的时候,容易沾惹灰尘。要是心的镜子明亮了,哪怕只飘来一粒尘埃,在光洁的镜面上也很难沾住。这是成圣的关键,你要继续努力。”

09

法国著名的思想家阿隆刚刚迷上现象学的时候,有一次和萨特、波伏娃在“煤气灯”咖啡馆聊天。聊哲学,也聊人生的意义。

阿隆突然对萨特说:“其实,探究来探究去,我们把时间浪费在了扯不清的问题上,而忘了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存在(being)的问题。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是回到事物本身。怎么样才是回到事物本身呢?比如,此刻,我们没有必要去扯那些很高大上但没有什么用的东西,我们不如谈谈眼前这杯鸡尾酒,谈谈这杯鸡尾酒对我自己有什么意义,所有的哲学,其实都在我们眼前这杯鸡尾酒里。”

四十年后,萨特谈到当时听阿隆讲鸡尾酒时说:“我好像挨了当头一棒。”

萨特大概没有读过王阳明的《传习录》,也没有读过中国的禅宗。王阳明在《传习录》里,回答学生提问时常常给人当头一棒。

给你一棒,是要把你拉回到当下。有一个人问禅师:“什么是佛法大义?”禅师问:“你刚才在做什么?”那人回答:“我刚刚吃完饭。”禅师就说:“那你赶紧洗碗去吧。”

不要瞎琢磨了,不要在概念里瞎琢磨了,不要在别人的规则里瞎琢磨了。生命的答案就在此时此刻的行动之中。

王阳明说:“如果我遵循了我内心的良知,觉得这个事情不应该做,那么,即使孔子说过可以做这个事,我也不会去做。”他的意思是,你自己要去创造一个你自己的世界,成为一个你应该成为的人,这是我们这一生唯一应该去做的事。王阳明一生,就完成了这一件事,而这一件事,成就了一位圣人。

上一章:09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