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的学问

把自己作为方法  作者:项飙/吴琦

吴琦:您很强调“理解的学问”,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也经常试图跨越人和人的界限去理解,可是结果有时令人沮丧,有人甚至断言理解是不可能的。您怎么看?

项飙:我的回答是相反的,理解是很自然的,不难,但是我们常常有意无意地拒绝理解。重要的是怎样不去拒绝理解。想一想,我们是不是觉得一般的朋友之间有时比较容易达成理解,但最亲近的人比如说对父母反而不理解。我就在想,真的是不理解吗?他们真的不知道你在想什么吗?我的感觉是他们当然知道,他们不是不理解,他们完全具备理解的能力,而是拒绝理解。比如在性取向和婚姻的决策上,这是非常典型的例子,她要嫁给他或者他要娶她,这个有什么不好理解的?但为了财产关系,为了邻居的看法,为了自己在社会上的光鲜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拒绝去理解本来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理解是人的本性的一部分,作为心理机制,一点都不难,如果说理解有难度,其实是一个位置问题,看你愿不愿意把自己摆在对方的位置上。很多情况下人们拒绝这么做,因为有利益在里面。

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学术研究其实不难做。什么叫“理解的学术”,不一定要把对方的心理机制像心理分析师一样写出来,主要就是位置的问题,把他在这个社会的位置讲清楚,把他所处的关系、所处的小世界描述清楚,大家自然就理解了。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就是主体间性。理解确实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了解就是实证调查。要真的懂你,聊一聊是不够的,因为我不知道你从哪里来的这些感觉,所以一定要知道你的世界。从了解开始,才能真正地理解。学术的任务就是在了解基础上的理解,通过理解,再做出解释,理解了之后,就知道更大的世界怎么构造出来,才能够解释一些问题。但我比较排斥诠释,诠释是自己有点想象性,要给它赋予意义,当然那是文学评论的范畴,我觉得实证研究里比较重要的是理解和解释。

吴琦:更具体到研究过程中,通过访谈或者观察,完全能够理解对方吗?能不能用您自己的研究作为例子,怎么去突破那个界限?怎么处理比如那种言行不一致的情况?

项飙:从原来的人类学来讲,这是一个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因为我们做的大部分题目是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他们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历史,很多话语讲出来也是很怪,好像非理性的,所以就只能通过观察。但在今天的情况下,言行不一致不是一个要突破的问题,而是一个——用我的话讲——“要拥抱的事实”。社会就是靠很多言行不一致构成的。我们要观察的正是具体怎么个不一致法,不是说他们不一致就是在骗我。如果开始时候的调查方法不当,当然有的人就想打发你,那个不是我们讨论的范围。我们的讨论范围是假设他们比较放松,有的时候是自己骗自己,这种就很多了,特别是赌博或者是吸毒的人,想戒又戒不掉,经常会有这种言行不一致,还有腐败的官员,等等。你也不能够认为他的“言”就完全是假话,他的“行”也不一定都是事先预谋,要把他的言和行都看作是他的行动。

举一个小例子,我现在研究清理问题,这里面言行不一致太多了,重要的是要处理其中的矛盾,有没有理论或者方法让我们能够解释为什么会同时这么做,因为今后政策还会变化。如果我们要有所提高,这个矛盾可能会是一个抓手或者切入点。

吴琦:一般我们或者媒体处理这种矛盾的方式就是愤怒,我为你们这样的自相矛盾而感到愤怒,你们做错了,明明在用公然的暴力做错误的事情,还用堂皇的语言去遮掩,然后迅速地站在你的对面,和你划清界限。然后就会发现这种对立会让问题变得很难解决。

项飙:所以我的意思是说你要进到里面去,看这个自相矛盾究竟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当时连这样的语言都不堂皇地去说?

吴琦:您说的这种理解和解释的学术工作,可能导向什么样的社会行动呢?或者它需要导向社会行动吗?

项飙:可以比较明确地说,我不是要特意排除行动的可能,但行动完全不是我们可以计划的。我觉得自己的工作主要还是思想工作,提供工具让大家看让大家想。特别是在今天的情况下,采取行动一定要由个体、由青年人自己做决定,我们很难提供行动方案,所有激烈的社会行动都是如此。当然列宁说我们是先锋队,在群众还没有觉醒的时候让他们觉醒起来。但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群众先发动。我觉得今天的青年不要急于行动。更重要的是自己每天的生活方式、选择、取向,一定要形成某种声音。

吴琦:您说到声音,我想到两种具体的声音。一种是您也提到的鲁迅的声音,在今天的互联网上,在年轻人中间,依然有直接的刺激作用。另外一种声音是像范雨素这样来自更广泛社会群体的作者,他们的声音也能迅速地引起共鸣。您怎么看待这两种声音?他们的声音和您前面描述的那种打破边界、寻求对话的学术工作是否有什么联系?

项飙:还不太一样,我说的要挖掘出来的声音,是把现在普通年轻人每天日常生活里的智慧提炼出来,让它成为一种声音。鲁迅的声音当然是一种激励、启发,来自我们的生活之外,但它是能够被我们生活所吸纳和吸收的源泉,是一个资源性的声音。

范雨素的声音也很重要。令我想到前面我们讲的中心和边缘的问题。范雨素的文章非常好,让大家看到普遍的又没有被注意到的人生经历,这样的东西越多越好。但另外一方面,范雨素引起共鸣,其实跟中心与边缘的关系很有关系,这是我的解读,我没有证据。你看她的文章以及后面跟进的评论,最感人的一点在于,范雨素原来是这么一个才女,小时候把唐诗三百首都背齐了,《红楼梦》也看了,能够写出这样的文章,居然落到这样一个境地。大家的关切并不是她作为普通劳动者的劳动生活,而是,她本来应该在中心,结果落到了边缘,有一种悲剧感在里面。很多城市青年对范雨素文章的看法,看到的不是坚实、现实、黑泥土一样的生活,内在的痛苦和挣扎,没有什么悲剧也没有什么喜剧的活法,而是从中心看一个对中心充满欲望的边缘,里面有悲剧感,有自我提醒,又有自我强化。很多人在评论中不约而同用的一个词就是“命运”,都是“不认命”的态度。

吴琦:过分强调“理解”,是否会很容易演化成一种“存在即合理”的态度?

项飙:不是这样。你看到一个人很狭隘,很凶残,甚至犯罪杀人,一种回应是说这是个坏人,是个恶魔,生来如此,本质如此;另一种回应是想:他怎么会变成这样?是和小时候的什么经历、现在的什么生活境遇可能有关系?这样我们也就必然要想到社会的大环境,要去想他的内心活动,他怎么想怎么感觉的。这样的理解,显然不是说认为狭隘、凶残就是可以接受的了。只有通过这样理解,我们才知道我们应该怎么面对这些社会病态:不能把人一棍子打死,要考虑如何沟通,否则对罪犯就只有放纵和消灭两种态度了,没有教育改造一说了。同时,如果我们理解了,我们自然会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在变得很狭隘、变得不耐烦?

吴琦:那么当我们说社会科学具有深刻性的时候,到底意味着什么?

项飙:深刻总是相对的,因为我们提出的见解不只是对这个问题的见解,真正的基准点(reference point)其实是另外的见解,关键是你这个见解和其他见解之间的关系。“深刻”是精确地把握住现实,同时对别的见解形成批判性的再认识。这不是说把别人的理解简单推翻掉,别人也有别人的道理,尤其是很多见解存在了那么多年,大家都觉得说得不错,背后也有道理。所以深刻是一种理解,不仅是对一个现象做出了很精确的把握,同时也理解了其他理解的不足,让你学会今后在理解类似的事情上,应该有什么样的方法。“深刻”是多重的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这个概念,也被翻译为“交互主体性”或“共主观性”,是对胡塞尔文本中“Intersubjektivität”的意译。其大意主要指涉自我与他我、他者的关系,这里既有我与他、我与你的关系,也有我与我的类——我们的关系,同时也涉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的共通性、共同性,以及彼此间沟通的可能性。] ,和调查对象之间,和其他人、和权力的关系,也是一个网状的生态,要把自己放在知识生产的体系里,才有这种深刻性。深刻不能靠推演出来,它是生态性、多样性的,必须要靠浸透。

吴琦:还有一个词,说一个人说得“透彻”,或者活得通透,我觉得这些概念背后都有一种倾向,好像我看得足够多足够清楚了,于是我什么都不在乎,结果要么是尽情的放纵,要么是彻底的虚无,从我的角度,或者是我的年纪,还不能完全体认这样的感觉,总觉得事情还能改变,不知您现在是什么态度?

项飙:那种通透是不成立的,如果这样的话,世界就不改变了,历史就是静止的。事实上世界一直都在变,通透的人怎么去解释这个变?如果说一切都是随机的不可言说的,那是反历史的。深刻是从网状知识结构中来的,而那种犬儒式投降式地回到自己的小世界,买完菜、做完饭,其他什么都不管,只是消极地用最小耗能法去应对,生命也可以维持下去,但就停止思考了。那就把生命的活的网变成一个死的点。

上一章:什么是批判 下一章:访谈之前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