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2 亲密关系的动力:爱与怕爱,需要学习 作者:陈海贤 |
||||
亲密关系是以爱为核心的,没有爱,两个人就不会相互吸引,就算最终在一起,可能也只是搭伙过日子,不会变成真正的“我们”。但因为爱而成为“我们”之后,亲密关系中又充斥着争吵、怀疑、失落、怨恨……这些负面情绪背后,隐藏着亲密关系的另一种动力——“怕”。“怕”是对我们在关系中受伤害的防御,也是导致“我们”回归“我”的根源。 爱:从“我”成为“我们” 爱是什么?千百年来,无数人发出疑问,也有无数人给出答案:诗人说,爱是一种浪漫的感觉;生物学家说,爱是性冲动的衍生品,是吸引人类繁衍后代的手段;经济学家说,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换;而心理学家会说,爱与一种特别的情感——依恋(attachment)——有关。亲密关系中的爱,源自人类的依恋本能。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发现,孩子和父母,尤其是和母亲之间,有一种非常紧密的情感联系。他将其命名为依恋。当我们还是孩子时,通常会在情感上依附于一个重要的养育者(通常是母亲),并把这种情感联系当作生死攸关的大事。只要在妈妈身边,孩子会觉得安心,大胆地探索周边的世界。如果妈妈不在,孩子就会变得非常不安,如同生病一般。不仅是妈妈的缺席,任何可能有损这段亲密关系的行为,比如妈妈的批评、指责或者不认可,都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与妈妈之间的依恋关系不牢固,从而激起强烈的情绪反应。 作为爱的基础,依恋关系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这是一种强烈的情感纽带。当两个人在一起时,依恋双方会产生可以相互依赖的安心感。而不在一起时,依恋又会变成渴望亲近的思念。 其次,这种强烈的情感纽带是通过对彼此的“看见”和“回应”来建立的。母亲和孩子对彼此的反应具有天然的敏感性。当妈妈抱着孩子,用温柔的目光看着他,对他微笑时,孩子会报以同样的微笑。如果孩子看妈妈时,妈妈正好忽视了他,或者没有回应,孩子就会很失落。 最后,这种依恋关系是唯一的。一旦孩子和妈妈之间的依恋关系建立起来,其他照料者就很难代替妈妈的角色,无论这个照料者有多好。同样,妈妈也很难随便找一个孩子来代替这个孩子。哪怕她又有了其他孩子,这个孩子在她心里仍然会是独一无二的。 依恋理论发源于亲子关系,后来扩展到成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并由心理咨询师苏珊·约翰逊(Susan M. Johnson)发扬光大。约翰逊建立了以依恋理论为核心的咨询流派——情绪指向治疗(EFT,Emotionally Focused Therapy)。这个理论认为,成人伴侣之间的亲密关系与母子之间的依恋属于同一种情感,具有相似的特征。 首先,恋人之间也有强烈的情感纽带,对亲近彼此有一种强烈的情感渴望。这种情感渴望被表达为“在乎”。对恋人来说,对方是否在乎自己是头等大事。恋爱中的一方也许会从很多地方搜寻对方在乎自己的细节,比如他是否记得自己说过的一些话,记得两人在一起的重要日子;当两人暂时分开时,对方是否会想念自己。 其次,这种情感联结同样是通过“看见”和“回应”来建立的。很多人在亲密关系中很看重两个人是不是有话说。有话说其实就是对方对你说的东西有兴趣,能够懂你,及时回应你,从而培养彼此的亲近感。就像孩子不停地搜索妈妈的目光一样,成人也在不断从伴侣身上确认自己“被看见”,并因为“被看见”而欣喜,又因为没有“被看见”而失落和愤怒。 最后,同依恋关系一样,亲密关系也非常在乎情感的唯一性。你会在乎在对方心里你是不是最特殊的那个;他对你的好,会不会同样对别人;他说过的感动你的话,会不会转头跟别人说一遍。如果他对很多异性都很热情,而你只是其中之一,你就会觉得自己被欺骗了,他可能不是真的爱你。 如果认同“依恋”是亲密关系的核心,你就会明白究竟什么样的爱情才是好的爱情。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一个理解和接纳自己的爱人,并且不断寻找这种情感联结的证据,渴望从爱人身上获得亲近和回应。倘若找到这种情感联结,他就会有一种心有所属的感觉,会依赖对方,也想被对方依赖,并愿意为对方付出、奉献甚至牺牲。好的爱情,就是通过这样的互动,让彼此的依恋不断确认和加深。 怕:从“我们”回归“我”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份好的爱情,与爱人产生深度的互动。可是,并不是所有互动都有利于亲密关系的建立。在亲密关系中,除了激发关系双方相互依靠的“爱”以外,还有另一种驱动人自我保护的动力——“怕”。 有人说,爱一个人的感觉,就是你有了盔甲,也有了软肋。如果说盔甲是爱给人带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那软肋就是把伤害自己的权力给了对方。对身处依恋中的人而言,最大的伤害就是嫌弃、背叛和抛弃,是你深爱的人不再爱你,转身离开。有时候,为了避免这种怕,我们宁愿不爱。 提出依恋理论的鲍尔比曾仔细观察过幼儿与母亲分离时的情绪反应。他发现,孩子被迫跟母亲分离后,会依次产生三个不同阶段的反应:抗议、绝望和疏离。 在抗议阶段,孩子会大哭,发脾气,时刻关注妈妈回来的迹象,同时拒绝其他人的照顾。如果妈妈一直不回来,孩子就会进入绝望阶段。他的身体活动减少,就算哭也只是间歇性地哭泣,同时变得失去活力,好像进入了很深的哀伤状态。 如果这时妈妈回来了,孩子会表现得漠不关心,好像不管是妈妈还是其他人来照顾他,都无所谓。他不再对任何人产生依恋,却把糖、玩具或食物看得越来越重,就好像他明白在情感上依赖一个人是危险的、不可靠的,因此宁愿去依赖可控的物质。 从抗议到绝望到疏离,为什么依恋关系的破裂会给人带来这样的情感转变呢? 因为和依恋对象分离是一种痛苦的创伤性体验,它虽然不会像身体上的伤一样留下疤痕,但会造成心理上的伤疤。为了避免这种可能的痛苦,一旦捕捉到一点可能分离的线索,人就会产生愤怒的情绪,而一旦分离成真,他就会有意识地回避一段亲密关系。这就是亲密关系中的“怕”,“爱情不可靠”“投入感情很危险”的想法,都来自这种与依恋对象分离的创伤性经验。就算我们再理智,知道某些分离不是对方不要你,而是因工作或生活所迫暂时离开,我们仍然会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并因此产生对亲密关系的不信任。因为“怕”,我们无法全然地信任和依赖他人,宁愿拒绝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坚持做“我”,或者决然地离开一段亲密关系,从“我们”回归“我”。 爱的练习 请你回忆最初的依恋对象,并尝试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我最初的依恋对象是: (2)我对这段依恋关系的印象是: (3)它带给我的影响是: 请思考你现在的亲密关系,并尝试给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我现在的依恋对象是: (2)我对这段依恋关系的印象是: (3)它受最初的依恋关系的影响是: |
||||
上一章:01 | 下一章:03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