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何进入一段亲密关系
01 “我”,还是“我们”

爱,需要学习  作者:陈海贤

“我”和“我们”是两种不同的存在状态。一个人的时候,“我”拥有很多自由: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布置自己的居所,把钱花在热爱的事物上,按照喜欢的方式度过闲暇时光,甚至还可以自由地养条狗或养只猫来陪伴自己。与自由相对的,是“我”需要面对孤独。无论快乐或忧伤,“我”都很难找到一个人分享。即使可以说给朋友听,那也是另一个“我”,而不是“我们”。在遇到现实的生活困难,比如生病时,这种孤独更会突显“我”的脆弱,提示“我”也许需要找一个能够相互依赖的人,与之恋爱、结婚、成立家庭、养育孩子。

可是从“我”到“我们”的旅程并不容易。找一个能吸引你的人本身已经很不容易,就算找到了,对方也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顺从你的心意。你们需要进入一段关系,去学习理解彼此、相互配合、经营关系、培养和深化感情,逐渐变成真正的“我们”。而这正是这本书想教给你的亲密关系之道。

近年来,人们对亲密关系的态度产生了一个明显的变化:相比于“我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似乎更愿意选择“我”。单身人群变得越来越庞大,进入一段亲密关系的年龄也越来越晚。这背后是年轻人更崇尚自由和独立的价值观。

曾有一个年轻读者问我:“你说亲密关系意味着相互改变,但我很在乎自己人格和思维的独立性,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后,该怎么保持自我呢?”

他的问题代表了不少人对亲密关系的犹豫和困惑。我见过很多很优秀的年轻人,受过很好的教育,在不错的公司工作,有亲密的朋友,一有空就背包旅行,有很多让自己快乐的办法。然而,他们都还是单身。

我问他们为什么没有发展自己的亲密关系,他们回答:“如果遇到合适的人,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当然很好。但如果需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追求一个人,或者培养一段感情,那我就没那么大兴趣了。一来工作忙,没时间,二来就算现在关系好,将来也有很多不确定。而且两个人在一起,很多事情都要互相迁就忍让,关系发展到一定程度,还要考虑结婚、买房子,有那么多烦琐的事情需要应付。更别提结婚以后,还会牵扯到两个家庭。我现在一个人也很不错,所以宁可单身。”

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选择是有道理的。他们看到了亲密关系的限制和不确定,所以不想去背负。但这其实是把亲密关系放到了自我的对立面,只看到了亲密关系对自我的限制,而忽略了它对自我的拓展。那么,亲密关系对自我的限制和拓展分别是什么呢?

亲密关系对自我的限制

说起亲密关系的限制,通常人们容易想到的是,你会失去很多自由。不能随意喜欢别人,很多事也无法像从前那样随心所欲去做,甚至很多时候,你需要首先为对方着想。

可是,这种限制还有更深的含义。

在我看来,“我们”是一个以爱联结的、超越个体的、有独立生命的系统。选择“我们”,就意味着你选择把自己的生命寄托其上,成为一个更大系统的一部分。对一个人来说,“我们”既可以是限制,也可以是一种反哺与滋养。

从“我”变成“我们”,就意味着你选择以另一种方式生活。如果对方快乐,你也会快乐,对方难过,你也会难过;如果对方认可你,你就会充满自信,对方嫌弃你,你又会觉得自己糟糕透顶。单身的时候,“我”是一只动物,可以到处奔跑;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后,“我”就变成了一株植物,深深地扎根在“我们”这块土壤里。无论是否愿意,你都需要接受它对你的影响。

这种影响,既可以变成善意的体谅、相互的滋养,也可以变成恶意的伤害、相互的怨恨,而你避无可避。

亲密关系对自我的拓展

那亲密关系又如何拓展自我呢?也许你听过一句话:进入一段亲密关系,就像为人生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对这句话最简单的理解是,亲密关系是一道把两个人的资源相加的计算题,比如对方挣的钱你也可以花,对方的生活会变成你生活的一部分,对方的经验也会变成你的经验。这当然是一种拓展,但并不是亲密关系拓展自我的全部。

亲密关系至少会从三个方面拓展自我。

亲密关系能够让人长出新的自我

当你拥有一段至关重要的新关系时,你会接受对方的影响,会为了对方改变自己,从而适应这段新关系。在适应关系的过程中,你会增加新的经验,长出新的自我。

比如,有了固定的恋人之后,你就不能再随意喜欢别人了,这是一种限制,但在适应这种限制的过程中,你同时获得了一种品质——忠诚。

再如,你做很多事都不能像之前那样随心所欲了,甚至有时候需要先为对方考虑,再为自己考虑,这是一种限制,但你同时获得了一种品质——责任。

这种获得不是来自限制本身,而是我们选择为了对方而接受限制,从而把限制变成一种爱和付出。这是原来单身的你不曾有的。

亲密关系能够让人获得一种新的眼光

人不仅生活在对自我的想象中,也生活在别人看你的目光中。那些重要的人看待你的方式,会深刻地塑造你。它会拓展你新的可能性。

我有一个来访者小A,原本是一个很消极的姑娘。她工作以后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总说她能力不行、脾气不好、不会收拾家务、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等等。这些话的潜台词是:你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需要父母照顾。这背后的动力,是父母想和孩子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她也认同父母的说法,觉得自己很糟糕,一无是处。

后来,小A遇到了她的男朋友,受他影响,逐渐变得积极、阳光起来。她说:“我男朋友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他眼中的我比我眼中的自己好太多,而他似乎是唯一这么认为的人。尽管有时候别人也会对我说‘你没那么差’,在我看来,他们只是客气而已。但我男朋友是真的认为我很优秀,从他看我的眼神就知道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相信他的话。我总觉得他不了解我,怕他看错了我,担心他发现我真实的样子后会失望。我父母虽然不停地说我不好,却是真的了解我。

“可是他说得多了,慢慢我就信了。从我和他在一起的那天开始,他的乐观就一直感染着我。我的心态也开阔了很多,好像他的乐观变成了我的乐观。我开始学做饭、做家务,憧憬我们未来的家。慢慢地,我也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差了。”

男朋友看她的眼光,帮助她发展了连自己也不相信的能力——这种不相信正是被父母看她的眼光塑造的。而男朋友之所以这么看她,是因为他爱她。这种接纳、欣赏和认可深刻地影响了她,让她用不同的视角来看自己。爱和接纳会改变一个人,让他获得一种新的看待自己的眼光。

亲密关系能够让人获得归属感

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需要归属于一个比自己更大的系统,否则就会陷入孤独和空虚。你越爱对方、越享受这段亲密关系,获得的归属感就越强烈。

在被问到单身和恋爱的区别时,有个小伙子跟我说:“最大的区别就是无论我在外面做得怎么样,心里都十分确定,有个人会在家里等我。一想到这儿,我的心就变得很安定。”

这种“有人等”的感觉,就是一种归属感。同时,由亲密关系开始,到组建家庭,再到生儿育女,关系中的双方会获得越来越强烈的归属感。这会让我们的奋斗更有意义,因为我们知道在为谁奋斗。当你属于“我们”这个系统时,你就有了超越自我的存在。你会被看见,被记住。就算有一天你离开了这个世界,只要你曾在一段亲密关系中,就会有人记住你,你就会一直以某种形式存在。这是亲密关系最重要的意义。

我有一个曾经崇尚单身,后来又结了婚的朋友,他说:“40岁以后,虽然事业还不错,但我仍然感受到一种生命正往下走的失落和恐惧。但我的孩子不一样,她的生命是向上的,她冲淡了我对衰老的恐惧。”

相比于“我”,“我们”是一个更大的生命体。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怕老。两个人的话,似乎就没那么怕了。从一个人到两个人,再到一个更大的家庭,我们对衰老的恐惧会逐渐减弱。因为我们知道,虽然作为个体的生命会消逝,生命的传承却不会消亡。这是亲密关系所带来的归属感的另一种体现。

爱的练习

如果你已经在一段亲密关系中,请你写下:

(1)伴侣带给你的三个变化和它发生的过程:

变化1:

它是这样发生的:

变化2:

它是这样发生的:

变化3:

它是这样发生的:

(2)你带给伴侣的三个变化和它发生的过程:

变化1:

它是这样发生的:

变化2:

它是这样发生的:

变化3:

它是这样发生的:

定期与伴侣分享彼此给对方带来的改变。

如果你即将进入一段亲密关系,请你写下:

(1)我最希望伴侣带给我的变化是:

(2)我期待它发生的方式是:

与伴侣分享你的期待,并约定共同改变。

上一章:前言 下一章:02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