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2 关系模式是亲密关系的“人格”爱,需要学习 作者:陈海贤 |
||||
当你学会用关系的眼光看问题时,你就会发现,夫妻之间的每一个互动、每一句对话,背后都有关系的含义。这些关系的互动隐藏在各种事实事件背后,碰撞、摩擦延绵不断,演奏出一首夫妻之间长长的歌。虽然这首歌里的每一个音符都不太一样,可是听得久了,你就会发现,有一些旋律会在这首歌里反复出现,这些固有的旋律就是关系的模式,代表了夫妻之间某种固定的相处模式。如果我们用“人格”来形容一个人固有的特征,那关系模式就相当于夫妻的“人格”,是一对夫妻最重要的特征。 关系模式的特征 关系模式有两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它是由夫妻的相互配合构成的。 所谓配合,可以简单理解为两个步骤:第一,一方是如何表达爱和需要的;第二,另一方如何回应这种表达。假如另一方理解和接受,再奇怪的表达都可以变成好的关系模式;如果另一方不接受,看起来再好的表达也是糟糕的关系模式。 在一次心理沙龙上,有个妻子骄傲地分享她的夫妻相处之道:“我和老公在结婚之前就有一个约定,如果我们发生争吵,他要先跟我说话,向我道歉。现在我们已经结婚5年了,到目前为止,他都做到了。所以我们每次争吵都能很快平息。”她丈夫当时也在旁边,我问他:“你乐意这样做吗?有没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他说:“没有啊。我很高兴能哄老婆开心,这是我作为男人的责任。” 这时旁边有位女士站起来说:“我觉得这样根本不公平。凭什么女人要在婚姻里有特权?这是一种不平衡的关系,很难持久。” 这位女士只看到了事实事件,觉得妻子的要求不合理,却没看到这个要求和道歉是这对夫妻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他们的关系模式。(当然了,可能秀恩爱也是这对夫妻的关系模式,这位女士看不惯的也许是这个。)但至少他们都接受并对这种模式很满意,这就是一对配合得很好的夫妻。 第二个特征,这种配合模式很容易变成持续的习惯,一旦形成,身处其中的人就很难改变。 在长久的相处中,夫妻对关系信息的解读,几乎会变成一种自动化反应。这种自动解读的好处是减少了信息加工的过程,似乎彼此天然地了解对方。坏处是假如一方尝试改变,另一方仍用原来的方式进行解读,很容易让想要改变的一方感到委屈、气馁,从而阻碍改变的发生。 我曾遇到过一对夫妻,两人总是为生活琐事争吵,似乎每件事都要争个对错高低,导致双方都痛苦不堪。后来丈夫想为家庭和孩子做一些改变。在妻子生日这天,他精心订制了一个蛋糕带回家,祝妻子生日快乐。妻子其实很感动,但她没有表达感激,而是习惯性地问:“蛋糕多少钱?”丈夫报了一个数。妻子说:“这么贵!我知道一家蛋糕店,比这个蛋糕还好,价格便宜三分之一!” 丈夫很生气,哪怕他这样表现好意,妻子还是要争“我比你高明”。而妻子觉得,我不过是告诉你一个信息,你为什么这么敏感?两个人因此又吵起来了。 这对夫妻的关系模式就是“争输赢”。在这种模式中,我们总是忍不住想要证明对方错,自己对。对妻子来说,她已经习惯了质问丈夫,哪怕他表现出好意,而自己也感受到了好意;对丈夫来说,只要妻子表现出贬低自己的信号,他就会发怒,陷入和妻子争论的漩涡,哪怕他再三提醒自己,他的目的是和妻子重归于好。这种自动化反应把两个人困在原有的模式里,无法改变。所有热切的需要、亲近的渴望、体贴的尝试、伤害的内疚、对未来的畅想,最终都会被扭曲到“谁比谁高明”的模式上来。两个人怎么讲都讲不到一块儿,久而久之,就失去了沟通的热情和信心。 一旦陷入习惯的关系模式,夫妻就很难感知到对方的改变,只会用习惯化的方式解读对方的言语行为,并抱怨为什么对方不改变。 比如有一对夫妻,丈夫总是习惯用回避来应对妻子的要求,很少说自己的心里话。在一次咨询中,丈夫终于尝试着向妻子表达自己的需要:“我希望下班回家时,偶尔能看到你帮我做个饭。有时候我睡得太晚了第二天早上起不来,希望你能帮我送孩子上学,跟我说一声老公你多睡一会儿吧。这样我就会很开心,觉得你是体贴我、在乎我的。” 丈夫说得热泪盈眶,妻子却马上反驳:“你说我没有体贴你,你自己做得怎么样呢?上次我生病在家,你却在外面和你那帮朋友喝酒!” 丈夫在表达对妻子的需要、对亲近的渴望,这是他以前没有做过的,是他的一个改变。对妻子来说,最好的回应是“我知道这对你很重要,我愿意尝试”。就算不想尝试,她也可以说明原因。但是,丈夫的需要却被妻子解读为“我没满足你的需要”,又进一步被解读为“因为没满足你的需要,所以受到你的指责”,于是她开始为这种指责自我辩护。 为什么明明是好的开始,最终却回到熟悉的沟通模式呢?这背后也是我们对关系的“怕”。我们太害怕因为对方的指责而受伤,以至于只要对方一说话,我们就想用自我辩护或指责回去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这时候的我们没有办法思考和回应对方的需要,也没有办法思考我们想要的是什么,只能在原来的模式中痛苦地重复又重复。 积极的关系模式 vs. 消极的关系模式 在亲密关系中,积极的关系模式可以大大促进夫妻双方的感情,消极的关系模式则很容易使夫妻之间产生矛盾。 积极的关系模式通常有两种特征。 第一,积极对称。 所谓对称,是指一方的语言和行为激发了另一方相似的语言和行为。积极对称,就是互相激发出积极的语言和行为。好的亲密关系中有很多对彼此的认可,这种积极的关系信息会被相互激发,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比如在回忆过去时,丈夫对妻子说:“这几年走过来不容易,谢谢你支持我。”妻子也跟丈夫说:“有你在我觉得很幸运。”慢慢地,夫妻就会带着对彼此满满的感恩生活。 第二,有效互补。 所谓互补,是指一方的语言和行为激起了另一方完全不同的语言和行为,形成一种相互补充。 比如,妻子要求丈夫道歉,丈夫也真诚地道歉了;又如,在争吵中,妻子看丈夫火气上来,就先停下来不说话,等丈夫气消了再说;再如,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夫妻两人一个人扮红脸,另一个人扮白脸。这些都是有效互补,有效互补的背后,是对彼此的了解和配合上的默契。 与积极的关系模式相反,伴侣之间消极的关系模式同样有两种特征。 第一,消极对称。 在消极对称模式中,一方会从另一方的言行中解读出很多消极的关系信息,而一方的反应又刺激另一方释放更多消极的关系信息。 比如妻子指责丈夫说:“每次你都这样,从来不考虑我的感受!”丈夫回击:“那你呢,你想过我吗?”两个人越说越气,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第二,无效互补。 如果说有效互补中,两个人之间是一种默契的配合与交流,无效互补则会导致交流的中断。 比如,妻子指责丈夫:“每次你都这样,从来不考虑我的感受!”丈夫却默不作声。妻子继续说:“你倒是说话啊!别像一块木头一样!”妻子说得越大声,丈夫就越沉默,丈夫越沉默,妻子就说得越大声,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从不好的夫妻关系中,你会发现很多消极对称和无效互补的影子。积极的关系模式会让一件不开心的事变开心,消极的关系模式则会让一件明明开心的事变得不开心。 我见过一对夫妻,两人经常吵架,很难和平相处。在一次激烈的争吵以后,两人约定不吵了,通过旅行来修复关系。丈夫因为工作忙,让妻子来安排旅行的各种事情。 最开始筹划旅行时,两人都挺开心的。可到了酒店,丈夫刚坐下就说:“这个房间有点吵啊。”妻子当时就有点不高兴,但她忍住没说。第二天他们租了一辆当地的车外出,丈夫又说:“这个车费有点贵。上次我一个朋友来玩,好像500块一天就够了。”妻子很不高兴地说:“那下次你自己来安排。你什么都不弄,我弄好了,你还说三道四。”丈夫急忙说:“我只是说一下这车,你也太敏感了,怎么又生气了?不是说好不生气的吗?”妻子说:“你也太挑剔了,这样玩还有什么意思?” 妻子指责丈夫挑剔,丈夫指责妻子敏感。在陷入惯常的关系模式后,两人越说越生气,最后都沉着脸,对外面的美景视而不见。 如何打破无效的循环 如果陷入消极的关系模式,该怎么改变呢? 改变个人的习惯并不容易,改变两个人的关系模式难上加难。有时候,在陷入消极的关系模式后,双方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可是改变并非没有可能。下面我会用一个案例来说明改变的五个原则。 我曾经接待过一对年轻的夫妻,30岁出头,丈夫创业很忙,妻子是一个自由职业者,时间相对清闲。因为工作原因,两个人生活在不同的城市。有时候丈夫有空了,就提前约妻子一起吃饭,或者一起去旅行。妻子会很高兴地安排时间。可是等妻子安排好了,丈夫却经常因为“公司又有个重要会议”“忽然有个重要的客户要见”等原因而爽约。这让妻子非常生气,觉得自己被忽略了。每当这时,妻子就会抱怨丈夫不重视自己。妻子抱怨得多了,丈夫觉得很有压力,后来干脆躲着妻子。妻子越抱怨,丈夫越躲,妻子越觉得丈夫冷落自己,形成了一种无效的互补模式。如何改变这种模式呢?有五个要点。 不给对方贴标签 从一开始,妻子就说:“我的老公是一个很冷漠的人,他根本不会顾及我的感受。”先生也说:“我的太太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每件事我都要做到完美,她才会满意。” “冷漠”“控制”“完美主义”……这些我们给伴侣贴的标签,不仅是说问题在我的伴侣身上,而且还在暗示:他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改不了。 当你这么看对方时,已经失去了改变对方的可能性。你要做的,是先改变你对他的看法,至少能够从他身上看到新的可能性。人是有很多面的,你的伴侣也是。如果你想看到不一样的他,先从不给他贴标签开始。就像这对夫妻,所谓的冷漠、控制、完美主义,并不是他们自身的特性,而是在不良的沟通模式中逐渐被激发和加强的。只有改变沟通模式,他们的另一面才会被看到。 放弃自我辩解 在以往的沟通中,当妻子追问时,丈夫习惯躲避沟通。也许你会想:“既然不能躲,那好好讲道理行不行?”当然可以,不过还要看这个道理是怎么讲的。如果讲的道理是诉说自己的苦衷,为自己辩解,通常没有用。比如丈夫不停地说:“其实我也不想爽约,但我没办法啊,那天投资人忽然找我有急事,你说我能怎么办?”可是他越为自己辩解,妻子就越生气。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辩解的潜台词是:“我有道理,而你没有道理。”“你根本不懂我的苦衷。”对方很难接受这样的辩解。在无效的沟通模式中,和抱怨一样,辩解通常也是旧的沟通模式的一部分。可是就像抱怨带来不了改变一样,辩解也没法带来改变。 有时候,我们确实觉得很委屈,比如明明我想要改变,对方却没有看到。这时候,你不需要解释,更不需要丧气。如果你想要辩解,可以先问自己:“当我这么说时,对方会听吗?他愿意接受吗?”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那就不如别说,很多时候,你一辩解,就会回到原有的沟通模式,不如先听听对方怎么说,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方身上。随着改变的积累和扩大,你的伴侣最终会发现你的不同,进而引发自我的改变。 从我开始改变 从关系模式看两个人的相处,有两个关键词很重要,一个是“配合”,另一个是“循环”。 “配合”意味着关系模式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两个人的事。也许有人会说:对啊,配合是两个人的事。万一我想改,而对方不配合,那我一个人努力有什么用? 很多时候,人们容易把问题归因于对方,把自己当作无能为力的受害者,很少去想自己能改变什么,从而改善关系模式。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是因为没有看到自己对对方的影响,才会期待对方发生改变。你要知道,抱怨、指责或逃避沟通都会成为关系模式的一部分。所以,关系模式包括你的旧行为,哪怕你坚定地认为你的旧行为是由对方的行为引起的。 “循环”则指一个人的行为是在另一个人的刺激下产生的。丈夫的冷落引发了妻子的抱怨,妻子的抱怨又让丈夫想躲,这种躲更加剧了妻子被冷落的感觉,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循环意味着你的改变常常会引发对方的改变。所以,当你陷入消极的关系模式时,你可以这样问自己:“我到底做了什么,把他变成这样?”“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打破这个无效的循环?” 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你要改变的方向。如果这对夫妻这么问自己,也许妻子就会知道,自己的抱怨于事无补,可能还会把丈夫推开,所以她要改变的,就是抱怨;而丈夫也会知道,自己的“躲”只会加剧妻子的抱怨,他要改变的,就是对问题的躲避。只有这样,无效的循环才可能被打破。 看见对方微小的改变 大改变总是从小变化开始的。你可以从小地方着手改变,从而改善你们的关系模式。反过来,如果对方有小的改变,你也可以给他积极的反馈。比如,当伴侣向你示好时,跟他说谢谢;当伴侣表达他的需要时,告诉他你听到了。获得反馈的改变才会被保留、积累,逐渐变成更大的改变。 我们对改变有一种误解,以为一个人既然决定要改,那他就应该脱胎换骨,变得完全不一样。所以只要他有一次跟原来相同,我们就认为他没有改变。可真实的改变常常是一个新行为和旧行为同时共存的过程。有时候,我们习惯盯着对方的旧行为,因此忽略了对方的新行为,以为改变没有发生。 就像这个案例,后来丈夫觉得自己确实因为忙于工作,忽略了妻子,痛定思痛,决定改变。他也确实推掉了一些事情,对妻子更上心了。可是一星期以后,他又因为一个重要的会议安排对妻子爽约了。妻子十分愤怒,觉得丈夫什么都没改变,“又来了”。而她的反应也让丈夫很生气,觉得我明明为你改变了这么多,你却没有看见。 妻子的反应其实能够理解。有时候,当伴侣的旧行为让我们受伤太多时,我们就会对这些旧行为分外敏感,不敢轻易信任对方,一旦对方出现旧有的信号,就马上撤回自己的信任,以此保护自己。 每当这时,我就会帮助夫妻把目光放到彼此的新行为上。我跟妻子说:“重要的不是旧行为还会不会出现,而是新行为会不会增加。”为此,我给她布置了一个作业:忽略丈夫爽约的时候,把丈夫没有爽约的时候记下来,并通过表达感激的方式给丈夫反馈,告诉他你看到并且欣赏他的改变。 慢慢地,妻子越来越能看到丈夫的改变,也越来越信任和接受他,而丈夫的变化也越来越大,形成了良性循环。 良性循环的启动,需要从看到对方小的改变开始。 改变处理事情的模式 改变有两种:一种是彼此改变自己的行为。比如在前面的案例中,妻子变得更宽容,就算丈夫爽约,也不那么生气了;而丈夫变得更体贴,如果答应了妻子,就尽量履约。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有时候丈夫还是会爽约,妻子还是会生气,我们就要考虑另一种改变:改变夫妻处理事情的方式。也就是说,当这种不如意的事情出现时,我们要换个方式处理它。 这两种改变的区别是什么呢?前一种改变,想的是怎么让这个难题消除;后一种改变,想的是假如难题还会存在一段时间,怎么处理才能让它的影响变小。后一种改变需要改变夫妻的互动模式,这是改善夫妻关系的真正关键。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这对夫妻原先处理事情的方式,就是妻子感到委屈,开始埋怨,而丈夫受到埋怨,开始躲避。如果丈夫能够从此不再爽约,事情当然会不一样。可是,假如这个改变不会马上发生呢? 这时候,我会问妻子:“你丈夫已经承诺改变了,可是因为各种原因,他偶尔还是会爽约,怎么做才会让你不那么生气呢?” 我也会问丈夫:“有时候你不能完全做到答应的事,你妻子还是会生气,怎么做才能更好地安抚她?” 他们就开始讨论。最后妻子说:“比如说那天约好了要一起吃饭,如果你能顺便帮我买张电影票,并且跟我说:老婆,抱歉我不能来陪你了,请你看场电影吧。或者你再帮我安排一个其他活动,哪怕你问我一下要不要去,我都会觉得好很多。” 丈夫就说:“好。以后万一我又爽约,就想想怎么安排比较好。实在想不出来怎么安排,我就问问你。” 两个人回去后,真的这样尝试了。每次丈夫爽约,就努力给妻子一个新的安排。实在想不出该怎么安排,他就会跟妻子说:“老婆,男人是很笨的,你帮我出出主意,你想去干什么?”这时候,妻子会发个翻白眼的表情过去,可她内心是轻松的,她觉得丈夫是在乎她的。而妻子的轻松也让丈夫觉得,妻子并不是蛮不讲理。这时候,两个人都没有把对方当作需要解决的问题,相反,他们站在一起,共同应对丈夫的工作带来的问题。事情没有变,可是处理事情的方式变了,两个人的关系模式也就此发生了改变。 爱的练习 沟通模式练习 (1)观察你和伴侣在处理矛盾时的沟通模式。 当对方_____时,我总是用_____的方式来回应。 当我_____时,对方总是用_____的方式来回应。 (2)制订改变计划,学习新的应对模式。 当对方_____时,我可以尝试用_____的方式来回应。 (3)观察练习效果,请伴侣给予反馈。 改变应对难题的方式 (1)我和伴侣所面临的其中一个现实难题是: (2)我们现在应对这个难题的方式是: 我: 伴侣: (3)假如这件事暂时不能改变,我们可以采用的新的应对方式是: 我: 伴侣: (4)制订一个改变计划,并与伴侣相互监督。 改变计划: |
||||
上一章:01 | 下一章:03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