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接纳彼此,放弃“你应该怎样”的剧情

爱,需要学习  作者:陈海贤

当伴侣之间存在差异又不知道怎么达成一致时,一个典型的做法是,努力把对方改造成自己期待的样子,从而消除这种差异。可是这么做,对方不仅不会改变,反而会因此缩小关系的空间。

这就涉及打造关系空间的第二个重要议题——接纳彼此。而接纳彼此的前提,就是放弃改变对方的执念。

放弃改变对方的执念

有这样一个段子,说有一本书叫How to Change Your Wife in 30 Days

(《如何在30天内改变你的妻子》),一上市就很畅销,一周之内卖出两百万本。后来作者发现书名拼写错了,原来应该是How to Change Your Life in 30 Days

(《如何在30天内改变你的生活》)。结果书名改过来后,一周只卖出3本。

我相信,不只是“如何改变你的妻子”这个话题会畅销,如果有一本书叫《如何改变你的丈夫》,也会同样畅销。虽然这是个段子,但在亲密关系中,确实有很多人热衷于改变自己的伴侣,只是很少有人真的成功。

为什么人们会一再重复这个明明无效的游戏?

因为每个人头脑中都有一套关于爱情和伴侣“应该如何”的假设。

这一套“应该如何”的假设背后,有一个人自己的经验、需要、期待和欲望。当伴侣跟自己的设想不符时,他就会感到焦虑和失落。这时候,他不会去质疑头脑中的假设,反而想要改造伴侣,可是伴侣偏偏不听话,于是,双方的矛盾逐渐激化,关系最终走向破裂。

这些头脑中的假设是从哪里来的呢?

有一些来自以往重要的人际经验,比如,“我爸爸特别勤奋,我觉得男人就应该像我爸爸那样”,或者“她为什么不能像我妈妈那样温柔”。

有一些来自大众文化传播,比如言情小说或者影视剧。它们会淡化人性的复杂、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碰撞,只把存在于理念层面的最美好、最纯真的部分提取出来,让人误以为这就是亲密关系应该有的样子。

有一些来自内心未完成的愿望,比如,“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嫁个文艺点的老公,有自己的精神生活,可是我老公太理性了,所以我总是想让他变得更感性一点。”

还有一些是把对自己的不满投射到伴侣身上。比如一方觉得自己不够好,既然对方愿意和自己在一起,那对方肯定也不够好。如果对方能够变好,那我自己也会变得更好。

寻求改变对方的本质,是我们心中关于“爱情应该怎么样”“伴侣应该怎么样”的执念。这个执念的问题,不在于它是对还是错,而在于它一直在向伴侣发出这样的信息:

你并不是我理想中的伴侣。

正是这种不认可,成为伴侣产生矛盾的源头。对于希望伴侣改变的人来说,伴侣是否改变,意味着他是否重视和回应自己的心理需要。但是对于被要求改变的人来说,他是否接受你让他改变的要求,意味着他是否承认你的不认可。

我曾遇到过一对夫妻。两人结婚时,妻子的条件很好,工作也不错,丈夫的条件稍微差点。结婚以后,妻子总是嫌丈夫不够上进,挣钱太少,担心如果自己工作有变动,丈夫根本撑不起这个家。于是她跟丈夫说:“你应该更努力一点,有自己的职业规划,比如三年怎么样,五年怎么样……”

丈夫说:“我有自己的节奏和计划,也在根据自己的节奏按部就班地走。”

妻子说:“不行,你现在根本不努力。我每天都学习,读书,听各种课程,可每次我要求你也跟着一起学,你就是不好好听。”

丈夫说:“你不要总强迫我干这干那,我有自己的判断。有用的东西我自己会学,没用的东西我当然不想看了。”

从他们的对话能看出来,妻子理想的丈夫是一个热爱学习、努力上进的人,所以她暗暗在心里给丈夫制定了各种KPI。妻子这种期待丈夫改变的愿望符合社会的价值观,有道义上的合理性,所以妻子会想:“我提的要求明明这么合理,你为什么不接受?”可是丈夫不仅不好好完成妻子规定的KPI,有时候连这个KPI本身也不承认。这让妻子很抓狂。

这时候,我跟这位妻子开玩笑说:“我看到这个房间里有三个人,你、你丈夫,还有你幻想出来的理想情人。你觉得丈夫不够上进,而你幻想里的情人比较上进,那么,你是想要选择理想情人,还是选择眼前这个丈夫?”

虽然是玩笑,却说出了现实的悲哀。很多时候,人们选择的不是眼前的伴侣,而是心里那个理想化的情人。

也许你会说,怎么会有人这么傻?理想化的情人只是幻想出来的,眼前的伴侣才是真的啊!事实上,虽然理想化的情人只存在于幻想里,可要放弃也是很难的。因为理想情人的背后,有一个人深层的渴望。而放弃理想情人,就好像承认自己心里的一个梦碎了,自己的渴望再也无法被满足,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可是,如果不放下幻想中的伴侣,你就很难真的去接近和了解眼前这个人。

后来,这对夫妻的关系慢慢改善,妻子告诉我:“以前我好像是跟我心里那个理想的老公结婚了,现实中的老公只是一个‘冒牌货’。现在我把理想标准放下,才真的看到了他,跟他交往,真正接受他。”而奇怪的是,当她真的接受了丈夫时,丈夫反而愿意跟她一起看书、听课程、讨论未来的规划了。

当我们要求对方改变时,我们在要求什么

当我们要求对方改变时,我们究竟在要求什么?有时候,我们想要改变的,不只是对方的行为,还有对方的想法、状态乃至这个人本身。这会进一步挤压关系的空间,导致夫妻关系的纠缠。

我认识一对夫妻,妻子是非常积极上进的人,也有成功的事业。相比之下,她的丈夫有些懒散。这成了他们之间的一个巨大矛盾。

她经常跟丈夫说:“你一回家就躺在沙发上刷手机。现在社会变化这么快,新知识这么多,你不会看看书、多学习点东西吗?”最开始丈夫还会反驳:“我上班这么累,只是休息一下怎么了?”两人经常因为这件事争吵。妻子说得多了,丈夫想息事宁人,就说:“这样吧,下回你监督我,我看手机你就提醒我,你看到好的书就推荐给我看。”

丈夫心里想的是:“好,既然你让我改,那我改不就完了吗?”可是妻子一扭头说:“这是你的事,我希望你有这种自觉,而不是让我监督。你看我什么时候让你监督过?!”

妻子要求丈夫改变的,不仅是行为上的看书,也不仅是重视和回应她的要求,而是变成一个更加积极主动的人。

妻子说:“虽然他说要改,但我看得出来他心里不高兴。我觉得重要的不是改变,而是怎么改变。我不希望他是为了我这么做,我希望他是真正认同,并且心甘情愿地想要上进。”

妻子的话透露出亲密关系双方对伴侣的普遍要求——一方面希望伴侣按自己的想法改变,另一方面又希望这种改变不是在自己的要求下被迫发生的,而是出于伴侣自己的想法,是主动的、心甘情愿的。

其实,在亲密关系中,一个人在要求对方改变时,有三个层次的诉求。

第一个层次是行为的诉求,也是最简单、最表面的诉求,就是希望伴侣作出行为的改变。

比如多学点东西、多花点时间陪伴家人、多承担家务、对孩子更好一点,等等。

第二个层次是态度的诉求,也就是希望伴侣重视自己的愿望和需要。

所有让对方改变的要求背后都有自身的需要。一个妻子要求丈夫多读书,其实是想让丈夫重视自己的需要,哪怕丈夫不想改变,也不能忽略她的需要,或者认为她的要求是无理取闹。所以即使丈夫不能改变,也要回应妻子的需要。丈夫可以说:“我同意你的想法,确实我们家的氛围应该更积极一些。只是我这一段时间太忙,没精力努力,抱歉抱歉。”

如果只是这两个层次的诉求,两个人的关系还是有一定空间的。只要一方放弃了要求,或者另一方顺应了要求,两个人就能化解矛盾,相安无事。可是,要求对方改变还有第三个层次的诉求,正是这个层次的诉求,让关系双方陷入左右为难的状态。

第三个层次是心理活动的诉求,也就是希望对方的改变是心甘情愿的,而不是在要求和逼迫下产生的。

为什么说这个层次的诉求会造成关系的纠结?因为它包含了自相矛盾的悖论——如果对方真的是心甘情愿的,那你就要放弃改变他的想法和要求;如果对方是按你的要求来做的,那就不是自发自主的。

“要求”这个动作和“自发自主”本来就是自相矛盾的。别小看这个矛盾,它会变成现实中的困难,成为亲密关系纠结的原因。

还是以前面的夫妻为例,其实无论丈夫看不看书,妻子都不会满意。如果丈夫不看书,那是不愿意改变,她当然不满意;如果丈夫想看书了,又是在她的要求下才改变的,她还是不满意。而丈夫也会很生气,两个人的关系因此变得纠结。

为什么亲密关系会陷入这样的纠结呢?

第一个原因是,双方对“改变也是一种付出”有观念上的分歧。

按道理来说,你希望对方改变,对方也做出了改变,你应该心怀感激。但很多时候,要求改变的人并不觉得对方做出改变是一种付出,而是理所当然、本该如此的事。相反,要求对方改变,反倒是自己在付出。对方显然不认同这种说法。这种相互不认同就会导致,即使一方有改变,也不会改善两个人的关系。

第二个原因是,如果对方是被要求改变的,那提出要求的一方就会承担“强迫”“控制”的责任,就好像欠了对方一样,从而导致自己产生内疚和自责的情绪负担。

为了回避这种内疚和自责,人们就会既要求对方改变,又希望对方的改变是发自内心的。如果对方不是发自内心地改变,这种内疚和自责就会转化为带有攻击性的指责和抱怨,进一步激化矛盾。

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爱的两面性。

爱的一面是控制,它会让人希望对方按自己的要求行事。对方越是重要,就越难忍受对方跟自己的期待不一样。这背后是人对安全感的需要。

爱的另一面是放手,谁心里都清楚,被要求来的爱不是真正的爱。只有自发自愿的爱才有意义,才是一个人真正想要的。这需要彼此都给对方自由。

爱的两面性成为人们对“改变”的两个要求,最终制造出奇怪的纠结——要求对方自发自愿地改变。这种纠结会让人莫名其妙地烦躁,多数人最终找到的出路就是埋怨对方:你为什么不是我心里想的那样?

怎么摆脱这种纠结呢?

既然这种纠结的根源是爱的两面——控制和放手,相应地,也有两个应对的办法:要么选择继续要求和控制,要么选择遵循对方的自发自愿。

如果选择要求和控制,那就应该只看对方的行为。无论对方眼神里流露出多少不情愿,只要他做到了,你就应该高兴。

从某种意义上说,要求的事情对方做到了,其实也是一种自发自愿的行为,只不过是对方自发自愿地服从。这种服从背后,是爱还是逃避矛盾的权宜之计,就不要再追究了。

可是,一旦选择要求和控制对方,那就需要小心,这种要求和服从有时候会变成一种固定的关系模式,提出要求的一方一直在扮演推动和主宰关系的人,另一个人永远在不情愿地应付,这会让两个人都很累。

而如果选择遵循对方的自发自愿,那就需要面对一个事实:对方就是会有不一样的想法,不是你想怎么样,对方就能怎么样。你必须放弃控制和要求的想法,能做的只有爱对方,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如果让我选,我一定会选择后者。因为自发自愿的爱是最重要的,为了爱的可能性,我们必须学着忍受“对方和我想的不同”的焦虑,放弃控制,去试着爱对方。

如何让改变发生

在亲密关系中,要想让改变发生,你首先要知道,需要改变的是关系,而不是对方。关系是两个人的事,改变关系既意味着你需要对方的配合,也意味着改变跟你有关。

从改变自己开始

关系的改变,不要从改变对方开始。因为你永远都无法强迫对方改变,除非他自己愿意。有时候,一味要求对方改变,只会让两个人陷入相互较劲的状态。

所以,我经常让前来咨询的伴侣从各自的角度想想,自己能做些什么来改变彼此的关系模式。

很多人会说:“凭什么让我改?明明错的是他。”“要改他先改。”“如果我改了,他不改,有用吗?”我想说的是,你改了,对方也许会改,也许不会改。但是,你自己改变,不是为了要一个确定的结果,而是主动为彼此的关系探索新的可能性。

改变不是一个人的事,但改变确实常常是从一个人开始的。伴侣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存在着微妙的相互影响:如果一个人改变,另一个人通常也会随之改变。

可是,大部分人并不愿意先改变自己,他们真正想要的是在这种权力的较量中战胜对方,而这通常不会成功。

有些人会想,明明我是对的,为什么他不愿意改变呢?我要求他积极上进,有什么错吗?

没错。我们这个社会很推崇积极上进的价值观,这种推崇有时候让我们误以为它不是一个个人立场,而是一种人人都应遵循的普世价值。

可亲密关系却遵循另外的逻辑。在亲密关系中,“积极上进”或者其他价值观,都没有天然的正当性,也不会比别的价值取向更优越,更不会赋予你改变对方的权力。

在亲密关系中,觉得伴侣不愿意积极上进不可理喻,只是从你的角度出发的想法。你的伴侣有另外的想法,并且跟你的占据同样的比重,哪怕他的想法听起来没有你的那么“正确”。

我就见过一对夫妻,丈夫嫌妻子不思进取。可妻子却说:“我从来没见过像我老公这样焦虑的人,他让家变得没有一点生活气息,我已经很久没有温馨的感觉了。公司里的老板已经让我很烦了,我不想在家里还有一个老板,给我制定另外的KPI,而且比公司的老板还不客气!每当他唠叨着要我看书学习的时候,我就会很生气:‘凭什么?!’有时我会故意刷抖音、看电视剧,其实我并不想看那些,就是想告诉他,这个家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

一旦进入亲密关系的逻辑,丈夫的“积极上进”和妻子的“温馨放松”就有了同样的地位。要求另一半积极上进的问题,就变成协调两种不同心理需要的问题。一种价值取向好不好并不关键,你愿意,他也愿意,才是关键。

有时候,我们需要从另一个视角来理解彼此之间的差异,从而松动一些对自身价值观的确定和坚持。亲密关系是很奇怪的,如果你认定自己对、对方错,两个人就很难培养起商量的氛围,改变也就无法发生。

看见对方的付出,并愿意为对方付出

很多时候,人们抗拒改变,其实是在抗拒对方对自己的不认可。如果你对伴侣是欣赏和认可的,那你提出的很多改变的要求,通常都能得到回应。

我的老师,著名家庭治疗师李维榕教授经常说,结婚意味着两个人都要为彼此改变,如果没有为彼此改变,那说明两个人还没有在心态上真正走进婚姻。

判断的标准在于,为对方改变是我们心甘情愿的付出,还是我们对公平与否的计较。

我曾见过一对年轻的夫妻。丈夫没有结婚时喜欢旅行,一年挣20万花25万。结婚之后,他把吃喝玩乐都戒了,变得特别节约。妻子是一个足球迷,丈夫原来不喜欢看足球比赛,觉得踢来踢去没什么意思,可是跟着妻子,他竟然变成了一个球迷。丈夫原本是一个很没有计划的人,经常今天临时决定明天去旅行,而妻子特别爱做计划,明年去哪儿旅行今年都会提前计划好,但受丈夫影响,妻子现在也不提前做周密的计划了,反而觉得不计划可能更好,反正自己做好计划之后,丈夫也要改,不如接受生活的惊喜。

妻子说:“之前没找男朋友时,觉得一个人更好,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养一条狗就养一条狗,也不缺家人、朋友的陪伴。不过,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好,两个人有两个人的好。如果你找到对的人,两个人比一个人更好。我觉得我很幸运,找到了那个对的人。”

她说得太谦虚了,其实不是她找到了对的人,而是两个人的付出把彼此变成了对的人。

其实在亲密关系里,我们不怕付出,也不怕为对方改变,怕的是自己的付出没有被看见,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这时候,那些没有被看见的付出会变成一种难言的委屈,我们就会计较谁付出多,谁付出少。如果我们能看到彼此的付出,很多事都会变得不一样。也许这才是我们最需要的改变。

在亲密关系工作坊中,我经常让学员用两个句式造句。

第一句是:“如果我的伴侣____,我就可以____。”这代表了我们渴望伴侣改变的愿望。

第二句是:“幸亏我的伴侣____,我才可以____。”这代表了我们对伴侣付出的感恩。

很多学员都说,通过后面这个句子才发现,原来在婚姻中,他们已经受惠于对方的付出了,只不过很多时候他们把这种付出当作一种理所当然,视而不见。我会要求学员把这句话讲给自己的伴侣听。很多人反馈说,伴侣听了以后非常感动,自己说的时候也很感动。他们也没有料到,有时候在亲密关系中,改变是很简单的,看见和感激对方的付出就是其中之一。

走出“受害者”角色

在关系里受了伤,我们很容易把自己当作一个“受害者”。受害者身份不仅会带来怨气,有时候也会变成一种自我保护。我们躲在这样的壳里不愿意出来,最终伤害的是双方的感情。

怎么走出“受害者”角色呢?

我曾收到过一封读者来信,信中详细讲述了她和先生改变的过程。从这封信里,你可以看到改变真实的样子,也可以学到让两颗迷失的心重新走近的方法。

陈老师:

你好!这是一封感谢信。

2020年,我在得到App上听了很多课,但是非常实在地改变了我的生活和我与周围人关系的,是您的课程。

我属于非常早熟的人,因此在22岁意外怀孕时,我坚定地选择了把孩子生下来,那时我正在一所大学读研究生。然而,生育是一个比我想象中难太多以及复杂太多的工程,对于23岁还未成熟的先生来说,更是猝不及防。当年他选择继续留在南方创业,一方面是需要支撑我和孩子的生活开支,另一方面是当时的机会很不错,不可错过。我独自在异地怀孕生子,读书写论文,直到毕业。

这段经历给我留下了非常严重的心理创伤,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始终无法原谅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刻却一直缺席的伴侣。

往后的7年,我一直背负着这个心理创伤,扮演着受害者角色,对伴侣的怨恨慢慢变成身上尖锐的刺和坚硬的壳。我几乎每个月都要跟他提一次离婚,我们的关系也多次处于信任危机的边缘。

后来我在得到App听了您的《自我发展心理学》这门课,第一节课讲的就是“选择”,它给了我重要的启发。

长久以来,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关系里的“受害者”,要改变也应该是那个给我伤害的人改变,凭什么自己受到伤害,最后还要先改变?但这节课让我意识到,一直不愿意起心动念做改变的人其实是我。

课程里有一句话是“意识到你有选择,这是改变的开始”。听完第一课,我设立了一个目标——修复跟先生的关系,并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学习下面的课程。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理解了自己对感情的一些应对方式和心理舒适区。它让我明白:我一直在用过去那个受害者的眼光审判自己的感情和婚姻,因为我害怕再次受到伤害。如果我无法跟过去的经历做了断,我将一遍一遍地重复受害者戏码,直到有一天对方可能真的因无法忍受而离开。

我邀请先生跟我一起学习这门课程,并把第三章“如何拥有高质量的关系”反复看了两遍,再加上第四章的一篇文章《结束:如何与旧自我脱离》,它们让我意识到,我过去总想着结束跟先生的婚姻,却没有考虑过其实我可以重启跟先生的感情。

于是,我做了一个现在看来挺了不起的决定:我跟先生约好,要重新认识一下彼此,就像我们从未认识过一样。

我们约定了见面地点,还各自准备了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为接下来的“相亲”做准备。我在自我介绍中详细讲了我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对家和感情的向往。

见面那天,我跟先生在一个餐厅里面对面坐下。我们从认识到结婚已经快10年了,现在却要学着重新认识彼此。我平静地做了一个10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先生也开始自我介绍。

那一刻我突然发现,相较7年前,他已经成熟和成长了许多,而我在过去7年几乎完全忽视了他,眼里根本没有他这个人,有的只是对他的怨恨。

这7年来,我一直觉得自己是受害者。当我重新认识他时,我忽然发现,其实他才是“受害者”,因为一直背负着对我的愧疚和自责,所以一直忍受我对他一遍又一遍的伤害和指责。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这7年来,我一直觉得先生是一个陌生的存在。因为我从未放下过去,客观地看待过他。我们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我几乎每天都看见他,却从没有“真正看见过他”。

我没有看见:我几乎每个月都会出差几天,他是那个给孩子洗澡、哄孩子睡觉、督促孩子洗漱、送孩子上学的爸爸;他是那个自己骑自行车上班、把车留给我开的丈夫;是不管我要做什么,他都会说我支持你的丈夫……我心里被7年前那个“置我和孩子于不顾的自私男人”的形象填满了,根本塞不进任何新的形象。

从那天起,我决定放下过去,重新开始。我知道这不容易,但也没有那么难。放下过去是一种勇气和勇敢,意味着我不再用过去的经历去向心里的“债主”讨债,毕竟用道德和愧疚感去绑架一个人,是一件很容易奏效且容易上瘾的事情。重新相信一个人,意味着把自己的信任重新交付出去,这是唯一能让我们感受到爱的方式。如果心里一直有恨,是感受不到爱的。

那天的仪式,像是我们关系的重生。而比这个仪式更重要的,是我萌生了相信我们可以重归于好的念头。

感谢您读完这封信,也请您继续这份关爱人灵魂的工作。

从这封信里,你可以看到改变最真实的样子,那种放下过去的伤害、选择信任对方的忐忑,以及找回彼此的喜悦。有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去改变对方,而是用一种新的眼光去看对方和自己,然后重新开始。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她的改变过程:

1. 理解并接纳自己“受害者”角色背后的怕。“始终无法原谅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刻却一直缺席的伴侣。”

2. 理解“受害者”角色给自己婚姻带来的影响和伤害,从改善婚姻的角度思考问题。“如果我无法跟过去的经历做了断,那么我将一遍一遍地重复受害者戏码,直到有一天对方可能真的因无法忍受而离开。”

3. 决定改变,并邀请先生一起参与改变。

4. 创造一个合适的“场”,设计重新开始的仪式。比如到一个新的场景,重新认识彼此,“人生若只如初见”。

5. 检视过去记忆中因为“受害者”角色带来的偏见。从新的关系认识过去,发现“因为我从未放下过去,客观地看待过他。我们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我几乎每天都看见他,却从没有‘真正看见过他’”。

6. 决定放下过去,走出“受害者”角色,重新开始。我们对对方的成见,其实来自我们在关系中扮演的角色。“受害者”角色既来自我们以前受伤的经验,也会通过自我预言的方式把我们变成一个受害者,并最终损害我们的关系。

而一旦放弃“受害者”角色,我们看待对方的眼光、对待婚姻的态度都会发生改变。

爱的练习

请用下面的句式造句,体会其中的不同之处。

(1)表达期待

“如果我的伴侣_____,我就可以_____。”

这种期待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2)表达感谢

“幸亏我的伴侣_____,我才可以_____。”

把第二个句式造出来的句子分享给你的伴侣,并感谢他的付出。

如果你也有“受害者”的感觉,想摆脱“受害者”的身份,可以邀请你的伴侣跟你一起准备一个自我介绍,安排一次“相亲约会”,决定是否继续跟他在一起。如果决定跟他在一起,试着放下过去,用全新的眼光来看他。

上一章:02 下一章:04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