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处理差异,接受“你跟我想的不一样”

爱,需要学习  作者:陈海贤

身处亲密关系中的人,都渴望拥有一个属于“我们”的关系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彼此的思想和情绪能够被完全接纳。就算有差异,两个人也能很快达成一致。

怎样才能打造关系的空间?你可以从亲密关系最重要的三个方面入手——处理差异、接纳彼此,以及尊重边界。本节先讲第一个方面:处理差异。

正确认识差异

打造“我们”的空间,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处理两个“我”之间的差异。事实上,亲密关系中几乎所有矛盾,都源于双方的差异。想要处理差异,第一件事就是正确地认识差异。

差异曾是彼此的吸引点

曾有一个朋友问我:“我和妻子结婚不久,双方都暴露了很多问题。比如一个喜欢社交,一个性格孤僻;一个大大咧咧,一个谨慎小心;在一起相处,一方觉得拘束、不自由,一方觉得操心、麻烦。感情逐渐在争执和不满中消磨掉了,怎么办?”

他觉得他和妻子的感情问题是两人性格上的差异造成的。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观点。在谈起彼此的矛盾时,很多伴侣都会说:我们爱好不同、性格不同、三观不合、成长的原生家庭不一样……因为有这么多不同,所以我们没法好好相处。

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并不是。差异并不是伴侣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时候,差异恰恰是伴侣在一起的理由。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在刚开始恋爱时,伴侣和你的差异,往往是他吸引你的地方。在谈起为什么最初会被对方吸引时,很多人会说:

“我很自卑,但他看上去很自信。”

“我很内向,他却很外向。”

“我比较冷静,她却很热情。”

……

有些人渴望通过亲密关系,把伴侣有而我没有的部分,吸收扩展为自己的一部分。这时,我们是带着理想化来看待这些差异的。这些差异寄托了我们克服缺陷、超越自我的希望。

可是慢慢地,随着摩擦的增多,这些曾经吸引人的优点却变成让人讨厌的缺点。自信会变成虚荣,外向会变成鲁莽,谨慎会变成胆小,冷静会变成冷漠和不解风情……我们哀叹自己看错了人。

为什么会这样?对差异态度的变化,反映的是人们对改变的矛盾心态:既向往改变,又不愿改变。适应伴侣与自己的差异,意味着自己必须做一些改变,这是很多人不愿意接受的。对差异的排斥背后,是人不愿意改变的固执己见。

差异是互补的结果

亲密关系要运转,就需要关系双方扮演不同的角色。相处时间越久的伴侣,这种互补的特征就越明显。所以,伴侣之间的差异,不仅不是问题,有时反而是双方相互配合的结果。

我曾遇到过一对夫妻,妻子埋怨丈夫说:“他特别谨小慎微,对什么事都过度担心。我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喜欢带全家人去没去过的地方旅游。可是他总想着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危险,每次出去玩都要带一堆药,偶尔还给我泼冷水。跟他生活在一起我真的很累,有时候觉得很沉闷,死气沉沉。”

然而,丈夫也埋怨妻子说:“我老婆特别粗心,什么都不管,什么都无所谓。有一次孩子发烧了,我去跟她说,她反而嫌我打扰她睡觉,说这点烧有什么关系。”

这对夫妻觉得彼此的差异是他们之间问题的根源。但在我看来,他们的差异恰恰来自两个人在家里的合理分工。因为妻子容易粗心,丈夫才变得谨小慎微,负责家里的风险控制;反过来,正因为家里有丈夫的细致考虑,妻子才可以尝试更多新鲜的东西,大胆探索,为家里带来新的活力。两个人的差异正是他们为了维护家庭运转,相互配合的结果。

随着家庭的运行,几乎所有夫妻最终都会形成关系的互补,这种互补要求夫妻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这种角色与夫妻各自原本的个性融合在一起,逐渐变成夫妻之间的差异。夫妻埋怨对方为什么与自己不同,就像公司里市场部的员工埋怨风险控制部门的员工为什么跟自己不一样。

是差异,还是不支持

在咨询中,我经常遇到为彼此的差异吵得不可开交的夫妻。为什么他们完全不肯妥协呢?原因有两个。

第一个原因是,亲密关系双方把差异看作对自我的威胁。

他们担心如果自己在这件事上听了对方的,以后就都得听对方的。这种被支配、被改变的恐惧感牢牢抓住了他们,导致他们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自己的观点,容不得半点改变。

这跟自我的成熟也有关系。越是成熟的自我,其实越不会害怕改变,也越容易接纳别人的观点;而越不成熟的自我,越会担心被别人支配,所以会用更大的声音说不,保护自己的边界。

第二个原因是,亲密关系双方把差异视为不支持。

很多夫妻都认为,只有对方跟我一致,才是真的关心和爱我。我见过一对夫妻,丈夫想脱产去学心理咨询,妻子担心家里的经济负担会落到自己一个人身上,就对丈夫说:“你要想好,万一学完回来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丈夫很生气地说:“我要去追求梦想,你怎么就不能支持我呢?”

妻子说:“我只是担心而已。如果你实在想去,我也是支持的。”

丈夫说:“我不想你这么勉强。你一勉强我就生气。”

其实,丈夫真正生气的地方是,为什么在这件事上妻子跟他不一致。虽然妻子说如果丈夫实在想去,她也会支持的,但丈夫觉得这样还不够,他把不支持和差异等同起来了。

无独有偶,在另一个咨询中,丈夫想要脱产读硕士,但妻子觉得这段时间家庭经济压力很大,表示不同意。丈夫最终接受了妻子的决定,放弃读书的计划。可是,这好像成为两个人的心结。在咨询室里,妻子一直抱怨丈夫对自己冷脸。

丈夫说:“我理解你的难处,也接受了你的决定,可是我就不能难受一下吗?”

妻子说:“我希望你是心甘情愿地为我们家着想。你难受,就是不心甘情愿。”

同样,这个妻子生气的原因也是丈夫跟自己不一致,她想要的心甘情愿就是丈夫跟她想的完全一样。

要更好地处理差异,需要我们把“有差异”和“是否支持”分开。

学会欣赏那些虽然跟我们想法不同,但仍选择支持我们的伴侣,并把这种支持视为一种弥足珍贵的关系。

如何处理差异

夫妻之间必然会存在差异。差异不是问题,如何有效地处理差异,才是真正的问题。有时候,正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差异才会变成矛盾的根源。那么,成熟的伴侣应该如何处理彼此之间的差异?有两个处理原则。

理解和接受差异,并寻找差异背后的一致性

举个例子。有一对夫妻,丈夫是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妻子是南方人,喜欢吃米饭,两人要如何协调,建立家庭的饮食规则呢?有这么几种可能。

第一种是一方迁就另一方,这样家庭的口味就统一了。这种协调一致是通过某一方的改变来达成的。这种改变如果是心甘情愿的,就会变成夫妻恩爱的素材;如果有勉强和委屈,就很容易变成夫妻之间的抱怨和矛盾。

第二种是谁也不迁就谁,每顿饭都做两样主食,各吃各的,平时下馆子也各去各的。这样,两个人会因为差异而慢慢疏远。

第三种是两个人发展出一种创造性的协调方式,比如中午吃米饭,晚上吃面食,或者平时吃米饭,周末吃面食。如果下馆子,不管米饭还是面食,哪家好吃吃哪家。第三种方式是恩爱的夫妻经常会用的办法,既保持了自己的需要,也满足了对方的需要。

几乎所有恩爱的夫妻,都有办法发展出这种创造性的协调方式来处理彼此的差异。

比如,一对夫妻在争论该不该给孩子报奥数培训班。

妻子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在报奥数培训班,如果我们儿子不学奥数,不就落后了吗?”

丈夫说:“小小孩子就让他这么焦虑,长大了心理素质一定不会好,更不会有长久的学习动力,这叫涸泽而渔。”

他们各有各的理由,谁也不能说服谁,最后越说越生气,差异就变成了夫妻的矛盾。

擅长处理差异的夫妻会怎么做呢?首先他们也会自由地表达各自的意见。在表达完意见后,妻子会说:“他们不是有免费的体验班吗?那就先报个体验班,看孩子自己喜不喜欢再决定,怎么样?”

丈夫也可能会说:“先别报班了,买些书给孩子看,看孩子愿不愿意学,怎么样?”

他们既不会完全放弃自己的观点,也不会固执地坚持,而是找出一个两人都能接受的办法来推进这件事。

比如,关于谁来管钱的问题,有一对夫妻想了一个办法,他们各自拿出一笔钱,开展了一个为期一年的理财比赛,谁的收益率高,钱就归谁管;关于谁来洗碗的问题,有一对夫妻选择用游戏的输赢来决定。

这种处理方式的逻辑是:我们可以在保留差异的同时,找到某种共识。想法上有矛盾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夫妻各自坚持的只是某种看法,而不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只要有这种共识,关系双方就更能容忍彼此的矛盾和差异。

用商量的方式对话

对自己观点的坚持背后,常常有被对方改变的恐惧。所以人们会像坚守阵地一般坚持自己的立场,生怕有一点妥协就会失去自我。而善于处理差异的夫妻没有这种包袱,他们愿意倾听对方的意见,也愿意接受对方的影响。他们的对话方式不是辩论,而是商量。

商量和辩论的区别是什么?还是以孩子要不要报奥数培训班为例。

妻子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在报奥数培训班,如果我们儿子不学奥数,不就落后了吗?”

丈夫说:“小小孩子就让他这么焦虑,长大了心理素质一定不会好,更不会有长久的学习动力,这叫涸泽而渔。”

显而易见,这组对话并不是商量,而是解释和辩论,亮出彼此的观点,陈述彼此的理由。

解释、辩论、指责、通知等沟通方式和商量的区别在于,前一类沟通是封闭的,也就是在说理由之前,说话方已经打定主意不让对方影响自己;而商量是开放的,也就是允许对方说明他的理由,也允许对方影响自己。

如何把辩论变成商量?有一个特别简单的做法——在每句话后面加个后缀“好不好”。

比如,妻子可以跟丈夫说:“你看别人家的孩子都在报奥数培训班,我们家孩子也去学一下奥数,好不好?”丈夫可以跟妻子说:“孩子现在还小,我们等他长大一些再报,好不好?”

这时候,两个人都在征询彼此的意见,而没有把彼此当作对立面,这就是商量。通常,会商量的夫妻才能找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把差异变成彼此矛盾的根源。

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它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的理念:分歧并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不同,就像夫妻性别不同、头发长短不同一样,只是一种不同而已。它不是冒犯,不是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更不是谁要消灭谁的证据。

辩论就像战斗,怎么说都是“重”的;解决分歧则是要“轻”。“好不好”的询问,就是一种轻轻的商量,正因为如此,同意谁的意见,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爱的练习

请你找个安静的地方,与伴侣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

(1)我和伴侣最像的地方是:

最不像的地方是:

我对他的欣赏是:

(2)我和伴侣最大的差异是:

这个差异背后的共同点是:

(3)如果用折中的办法创造性地解决这种差异,它可以是:

上一章:01 下一章:03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