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2 家庭角色的三角化、固化和错位爱,需要学习 作者:陈海贤 |
||||
在有孩子之前,夫妻之间也会产生各种矛盾,只是因为家里没有别人,一切都必须两个人面对。但孩子的出现,让两个人的矛盾呈现更加复杂多变的形态。 家庭角色的三角化 很多夫妻不愿直接面对和解决彼此的矛盾,而是把孩子牵扯其中。这就是家庭结构的错位经常会导致的第一个问题——“三角关系”和“三角化”。 三角关系是一种普遍的人际现象 所谓“三角关系”,指的是关系中的两人通过引入第三者,来减轻他们在关系中的矛盾和张力。 三角关系其实不只是发生在家庭里,它是一种普遍的人际现象。就算是最好的朋友,直接跟对方谈论你和他的关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我们很少跟朋友说:“你最近做的这件事让我很不舒服。”“你做那件事,是不是对我有什么意见?”通常我们会谈论第三者,比如某某最近怎么样了,某某最近做的这件事很不地道,我最看不惯的是某某的这一点,等等。 这不只是因为人的八卦心理,还因为人对关系十分敏感,直接讨论彼此的关系有很大的张力,会让人产生紧张的情绪。而谈论第三者,既营造了一种我和你在一起的感觉,又不用直面彼此的矛盾。有时候,我们还可以通过讨论第三者来间接表达对彼此的态度,从而使双方在亲密和疏远之间维持一个巧妙的平衡。久而久之,三角关系就变成人际关系的一种日常形态。 因为夫妻关系的特殊性,越是亲近的夫妻,对彼此的反应越敏感,矛盾所引发的关系张力越大。所以夫妻之间也经常拉拢第三者来缓解他们的张力,由此呈现出很多不同的三角关系形态。 1. 工作 三角关系中的第三者,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一件事。对夫妻来说,第三者有时候是工作。有的夫妻关系紧张时,丈夫会选择频繁加班,妻子就会从抱怨丈夫改为抱怨丈夫的工作:“你做的什么工作,天天这么忙?!” 抱怨丈夫的工作,无疑会比直接抱怨丈夫不重视自己的张力要小一些,而丈夫也可以通过为工作辩护来为自己辩护:“这段时间在项目截止期,我有什么办法?”“我不工作挣钱,怎么买房买车、给孩子交学费?” 通过把工作作为第三者引入,极富张力的关于爱和重视的对话,就被包装成张力更小的关于工作的对话。 2. 出轨 除了工作,出轨也会构成一种三角关系。当夫妻关系充满张力,或者变得了无生趣却无法打破时,出轨对象就会变成关系中的第三者。 有时候,伴侣想要借出轨来告诉对方:“我觉得你不重视我。”“如果你不爱我,会有人更爱我。” 有时候,这种三角关系也会让沉默的夫妻关系忽然焕发新的激情,意识到彼此的重要性,以及两人之间深沉的爱。但这是一种非常有破坏性的三角关系,轻易不能尝试。 3. 孩子 在家庭里,最常见的三角关系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三角关系。当夫妻之间出现难以解决的矛盾时,他们最自然的反应就是转向孩子,孩子也自然成了平衡夫妻关系的第三者。孩子会变成夫妻矛盾的议题,也会变成彼此情感的支撑。 很多夫妻因为孩子出了问题,比如不肯上学或有情绪困扰,来找我咨询。他们说起孩子时滔滔不绝,可是,当我让他们先把孩子的问题放下,谈谈自己时,他们就会说:“我们俩没什么好谈的,老夫老妻了。” 并不是他们真的没问题,而是长久以来,他们把彼此的矛盾融入孩子的养育中,习惯借由孩子表达对彼此的需要和不满,已经不知道如何直接面对和解决彼此的矛盾了。 三角关系本身不是问题,而是一种正常的人际现象。但是,如果孩子长期被当作夫妻解决矛盾的工具,孩子的角色就会逐渐被固化,也就意味着孩子被“三角化”了。 三角化最大的问题,是被三角化的一方会把另外两方的矛盾、关系的纠结变成自己内心的矛盾和纠结,被困其中,无法逃脱。提出三角化概念的美国精神科医生默里·鲍文(Murray Bowen)发现,他接诊的大部分有精神障碍的患者,都有过被三角化的经历。鲍文甚至认为,精神障碍的本质就是三角化。 父母如何导致孩子三角化 孩子三角化的背后,常常是父母无力解决的家庭矛盾。那么,父母是如何把孩子三角化的呢?通常有下列三种情况。 1. 把孩子当作打压对方的手段 前文提到亲密关系中的“争输赢”模式,夫妻陷入这个模式后,最容易出现的就是通过拉拢孩子来反对对方。拉拢孩子,既是情感的倾斜,也是话语权的争夺。在家庭里,“为了孩子好”通常代表某种意识形态的绝对正确,当一方觉得自己的话语权不够时,就会借孩子的名义来打压另一方。 我曾经见过一个家庭,夫妻长年吵架,丈夫经常借口加班不回家,把工作当作第三者。他们的女儿上初中,有很大的情绪问题,特别容易紧张,医生说是焦虑症。在咨询中,女儿一开始不怎么说话,后来才跟我吐露心声。 原来,爸爸不在家时,妈妈总是向她倒苦水,埋怨爸爸各种不好。一方面,她很心疼妈妈,另一方面,妈妈对爸爸的怨恨成为她心中沉重的负担。有一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给爸爸妈妈写一封信。于是她就给爸爸写了一封信,请爸爸多关心家庭,早点回家。本来她写这封信只是想抒发一下情绪,当作自己的一个秘密,并不想给谁看。可是妈妈正好在收拾房间时看到了,之后就经常拿着这封信跟她爸爸说:“你看看,你这样连女儿都看不下去了,女儿都说让你早点回家。”这时候爸爸通常都无话可说。 这封信虽然是她写的,可是当妈妈拿着这封信指责爸爸时,她特别无地自容。信里写希望爸爸早点回家,她也分不清这是妈妈的愿望还是她自己的愿望。也许她这么写,只是想有一个和谐的家庭而已。但是,当妈妈拿着这封信指责爸爸时,她知道妈妈是在利用她的情感作为对抗爸爸的工具。这让她非常不舒服。后来,她在家里就慢慢不说话了。她总是担心自己说了什么话以后,妈妈又用她的话来攻击爸爸。而她一不说话,妈妈自然就变成她的代言人和心事的解释者。妈妈经常会跟爸爸说:“你连女儿的这点心思都看不出来。”所以,她变得越来越沉默。 当用女儿的名义向爸爸提要求时,妈妈是在强化一种隐含的家庭结构:孩子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她的需要应该优先被照顾。而妈妈自己的需要却被忽略了。这个家的家庭结构是妈妈和爸爸共同塑造的,因为妈妈的需要没有被照顾,女儿的心声就成为她表达需要的工具,因为只有这样,爸爸才会听到,而女儿因此被三角化了。 2. 利用孩子作为拉拢对方的手段 如果说第一种情况是利用孩子“战胜”伴侣,第二种情况就是利用孩子拉拢伴侣。一些夫妻出现矛盾后,不知道该怎么解决,又希望能够维持和伴侣的感情,就会跟孩子说:“你去跟你爸说说。”“你去跟你妈说说。”他们知道如果自己去说,伴侣通常不会听,也许还会再吵一架,可是孩子说话,伴侣一定会听。久而久之,孩子就变成他们沟通的桥梁。 我见过一个家庭,爸爸在外面工作很忙,有很多应酬。妈妈很焦虑,总想知道爸爸在外面见什么人,想催他快点回家。所以爸爸一在外面应酬,妈妈就打电话。爸爸知道妈妈的心思,只要妈妈打电话,爸爸就冷冷地问:“什么事?我忙着呢!”慢慢地,妈妈就不再打电话说希望老公回来了。有时她会以儿子为由,打电话说:“儿子想你了,让你快点回来。”“你儿子又不肯做作业了,在家发脾气呢。”有时她干脆直接跟儿子说:“你去打个电话让你爸爸快点回来。” 对此,儿子心知肚明,但他也乐于帮妈妈扮演“理由”的角色,因为通常爸爸会因为他的各种小问题而尽快回家。然而,随着爸爸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儿子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他开始焦虑、心悸,不肯上学,这让爸爸很难离开家,每天都尽早下班回来看他。 在咨询室里,儿子说,他知道自己的问题是妈妈叫爸爸回家的理由,可是如果自己做这么简单的事就能够让爸爸妈妈在一起,那他愿意一辈子做这个“理由”。 这是很多孩子的苦心。他们努力维持父母的感情和婚姻,甚至不惜牺牲自我的发展,把自己变成一个病人。 3. 跨代结盟 跨代结盟,指的是孩子和父母中的一方(通常是妈妈)结成情感的联盟。这时候,妈妈不再盯着丈夫,而是把目光转向自己的孩子。因为依恋,孩子会像海绵一样吸收妈妈的情绪。如果妈妈不快乐,孩子通常也会不快乐。有的妈妈会向孩子诉说自己的心事,孩子会懂事地帮助妈妈化解心事。就这样,孩子逐渐变成妈妈精神上的伴侣。如果妈妈的心事里包括对爸爸的怨恨,他也会跟妈妈一起怨爸爸。孩子就这样被三角化。 跨代结盟是以爱的名义进行的,但它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首先,它会让父亲更难以代入家庭角色,发挥自己的作用。母亲通过跟孩子结盟,客观上阻碍了父亲进入家庭。而母亲对父亲最大的不满又常常是父亲的缺席。 其次,虽然孩子承担了妈妈的心事,但这种承担并非完全心甘情愿,反而成为压力的来源。而因为和孩子结盟,妈妈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到孩子身上,这也会引起孩子的反抗,最终导致亲子关系的纠缠。 最后,当孩子变成妈妈的同伴,跟妈妈一起反对爸爸时,孩子在事实上缺少了能够管教他的父母的角色。这通常会造成教育的困难,甚至导致孩子的失控。 孩子如何应对三角化 父母会不自觉地把孩子三角化,那孩子又是怎么应对这种三角化的呢?通常有三种方式。 1. 选择其中一边,反对另一边 这种方式,就是前文所说的跨代结盟。如果孩子和妈妈的依恋更深,他通常会选择站到妈妈这边,支持妈妈,反对爸爸。其实孩子对父母都是很爱的,但是当父母关系出现问题时,同时爱两个人就会变成一种矛盾。这时,孩子就会调整自己,适应这种矛盾,无条件地支持妈妈,反对爸爸,甚至比妈妈的态度还要激烈。否则,矛盾的情感就会不断折磨他。 选择这种方式的孩子,会忽略爸爸的好,放大爸爸的坏,承受很多妈妈对爸爸的怨恨,变成妈妈的安慰者,并幻想有一天能够把妈妈从爸爸的魔爪中解救出来。 举个例子。一个孩子曾说:“我每天都想劝我妈妈离婚。我知道她不快乐,像她这么好的人,就不应该嫁给我爸爸,我爸爸脾气这么坏,是他害得我妈妈不幸福。” 孩子的印象既来自妈妈的抱怨,也来自他自己的观察。因为对妈妈的担心,他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保护妈妈的位置。每当爸爸妈妈因为矛盾而争吵时,他就跳出来痛骂爸爸。爸爸对妈妈很不耐烦,但对儿子分外有耐心。当他提醒儿子要有礼貌时,儿子却说:“我凭什么要对你有礼貌,你打我妈妈的时候,就应该料到会有今天!” 儿子觉得是爸爸害了妈妈,自己在努力保护妈妈,却不知道自己已经不知不觉被三角化了。 2. 哪边也不站,哪边也不得罪 选择这种方式的孩子,会拼命压抑对父母双方的感情,来避免自己陷入不知道该支持谁的矛盾中。可远离父母并不是孩子真实的意愿,没有哪个孩子不想和父母亲近。 一个来访者跟我分享了她的故事。她在杭州读大学时,父亲来看她,两个人坐出租车去西湖,在车上一句话都没有说。爸爸很伤心,怪她为什么不跟他交流。她也很难过。她知道自己心里很爱爸爸,也很想接近爸爸。可是想起妈妈对爸爸的怨恨,她就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像跟爸爸说话就是背叛妈妈。但她跟妈妈也没有什么话说。似乎无论跟任何一方交流,都会陷入父母之间的矛盾中。这种防御性的隔离,是对自己无奈的保护,最终导致三个人都陷入孤独当中。 除了压抑对父母的感情,被三角化的孩子可能还会选择“关闭情绪通道”这种更极端的方式,变得了无生趣,陷入抑郁和麻木当中。 人的身体中似乎有一个情感通道,在痛苦时会选择关闭它,把焦虑、悲伤等负面情绪关在门外的同时,也会把快乐、激情、亲密等积极情绪关在门外。可是,关闭情绪通道就像试图通过一直捂着耳朵来回避噪音一样,并不能让孩子完全避免痛苦。父母的矛盾不只是吵架那么简单,他们会在家里制造一种紧张的气氛,孩子通常对这种气氛十分敏感。 李维榕教授设计过一套家庭评估程序,用来观察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否跟父母有关。具体的做法是:让父母在孩子面前谈话,同时测量孩子的各项生理指标,观测父母的谈话对孩子是否有影响。 大多数夫妻一进来,还没有说话,他们的孩子已经开始心跳加快,手汗和皮肤温度也显示他正在变得紧张,好像身体在应对可能到来的危险。有时候,孩子闭着眼睛,看起来像是在休息。可是每当夫妻对话进行不下去,妻子开始沉默,或者丈夫开始叹气时,孩子这种紧张的身体反应又会出现。 在被问到为什么父母的沉默让他这么紧张时,一个孩子说:“我太害怕他们冷战了,有时候冷战比热战更可怕。”原来,他的父母在家里经常冷战,有时候一连几个星期都不说话。长此以往,孩子对这种沉默变得非常敏感,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很容易激起孩子的情绪反应。 3. 成为调停者,变成父母矛盾的解决方案 无论选择站边还是远离,几乎所有孩子都会小心翼翼地看着父母,担心父母离婚,这个家会解散。自然地,一些成熟懂事的孩子就会尝试扮演父母沟通的桥梁,变成父母矛盾的调停者。 我有一个来访者,读初中时,她父母的关系不好,总吵架,她不可避免地陷入三角关系,经常像裁判一样调停父母的矛盾,跟妈妈说这是你不对,又跟爸爸说这是你不对。但就算这样也无法让他们停止争吵。而且,裁判可以置身事外,她却不能。有时父母吵完架已经半夜两三点了,她还在床上想着父母的事,难过得睡不着。父母虽然关系不好,却很心疼孩子,常跟她说:“我和你爸爸/妈妈的矛盾是我们自己的事,跟你没有关系。”她只好扮演乖女儿的角色,说:“我知道,我会处理好自己的事。”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她每天早晨六七点就起床去学校上课。因为睡眠不足,她常常上课的时候犯困,可是为了不让老师和同学看出自己有什么异样,哪怕下课了她也不敢趴着睡会儿。当然她也不会跟同学诉说心里的苦恼——对孩子来说,家里的纠纷是天大的秘密。她经常会有一种抽离的感觉,似乎一切都是在做梦,她在梦里特别孤独。那段时间成绩下降很厉害,她就开始不停地责怪自己:“你怎么这么没用?!连自己的心态都调整不好,你根本不用功!” 我问她:“你睡眠不足,心里惦记父母的争吵,精神自然很难集中到学习上。为什么不怪父母,一直怪自己呢?”她叹了口气说:“怪他们有用吗?我宁愿怪自己。” 几乎所有扮演调停者角色的孩子,都有一种很深的内疚和自责感,觉得父母有矛盾是自己的错,因为自己没做好,他们才会争吵不休,所以,责怪自己逐渐成为他们的本能。 家庭角色的固化 错位的家庭结构带来的第二个问题,是家庭成员角色和位置的固化。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句话:“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敌人的朋友就是我的敌人。”判断对方是敌是友十分重要,先有对对方角色和位置的判断,然后才有我们对对方的所思所想所感所行。角色和位置决定了我们怎么看待别人。我们会发展出适应角色的看法和情感,以避免内心的冲突,比如敌人做的都是错的,朋友做的都是对的。角色塑造了我们的价值观和情感反应系统。对敌人的同情、亲近和好感,都会因为双方的角色和位置而被压抑,怨恨则被鼓励和保留。当家庭出现矛盾时,我们也很容易把家人划分成“敌人”或“朋友”,从而影响我们对他们的情感和态度。 角色变化带来流动的三角关系 在家庭中,每个人都会扮演特定的角色。不过在一个宽松的家庭里,角色并不是固定的,不同的角色会形成不同的三角关系。 以我家为例,我爱人很反感我打游戏,有时候趁她还没下班回家,我就偷偷打一会儿,并叮嘱女儿千万不要告诉妈妈。女儿点点头说:“好,但你只能玩一会儿。”这是一种三角关系。 每次我爱人冲女儿发脾气时,我会把女儿抱出来,跟她开玩笑说:“妈妈脾气真大。”然后父女俩一起做鬼脸。我和女儿联合对付妻子,是另一种三角关系。 当我和爱人争论谁洗碗时,女儿会说:“爸爸你去洗碗,妈妈最辛苦。”分橘子时,女儿会说:“妈妈吃大的,爸爸吃小的。”这也是一种三角关系。 但更多的时候,是我和爱人作为父母站在一起教育女儿:“不能在这里拍球!”“快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再不听话,爸爸妈妈就要揍你啦!” 在不同的情境下,家庭成员之间会有不同的结盟方式。别小看这种流动,它很重要,因为只有在不同的关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你才能体会到更多不同的自我,接受对他人的各种复杂情绪,而不是不得不压抑某些情绪。 在关系里,情绪是副产品。只有让关系流动起来,情绪才能流动。当我和女儿联合起来反对妈妈时,女儿对我的爱和对妈妈的抱怨在这样的三角关系中被表现和接纳。反之,当她联合妈妈反对我时,她对我的不满和对妈妈的爱也可以被接纳。当我和爱人一起批评她时,她作为女儿的一面也被接纳了。随着三角关系不断流动,她在每种关系中体验到的情绪都很充分。情绪体验越充分,她越能把很多矛盾和复杂的情感整合在一起,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她更能接纳自己。 角色的分化 在一个轻松有爱的家庭里,结盟是很自然的事,它更像是家人之间的一个玩笑。可是如果在矛盾重重的家庭里,那站队、结盟就成为一件严肃的事,因为你会据此区分敌友。 在这种家庭里,常常会分化出三个角色:解救者、迫害者、受害者 。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角色编排来做事,而他们之间的互动又常常会固化这种角色编排。而且,视角不同,每个人对自己的角色认知也不同。 我见过一个家庭,父亲在外做生意,母亲辞职在家带孩子。孩子已经上初中了,不听爸爸的话,总跟同学打架,有时候还玩网游。在咨询室里,爸爸不停地指责妈妈:“我在外面辛苦挣钱,结果你连个孩子也没看好。就是你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太溺爱孩子了。” 妈妈在一旁不说话,默默流泪。儿子看到爸爸说妈妈,就帮妈妈反击:“你自己做得怎么样?你关心过我们吗?你除了指责我们还会什么?” 这个例子就包含了三个典型的角色以及不同的视角。在爸爸看来,自己是解救者,妈妈是施害者,都是因为她没教育好孩子,孩子才会变成这样,孩子自然就是受害者。可在妈妈看来,自己是受害者,爸爸是施害者,总是指责自己,把问题都推到自己身上,而孩子是解救者,是帮自己说话的人。孩子是妈妈的盟友,跟妈妈的感受是一样的。 家庭角色的错位 错位的家庭结构所带来的第三个问题,是角色的错位。 在一个健康的家庭里,父母是父母,孩子是孩子,各自的角色不会轻易混淆。父母既和孩子有情感的联系,又能对孩子保持一定的权威。随着孩子长大,他会逐渐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最终离家,成立自己的家庭。 但是,在一个错位的家庭结构中,父母和孩子的角色很容易发生混淆。这会导致两种情况:父母化的孩子和孩子化的成人。 父母化的孩子 父母化的孩子,简单来说,指的是孩子承担了太多父母的责任,甚至代替了父母在家庭中的位置。 1. 孩子变得父母化并不是懂事 孩子想要为父母付出,是天然的本能。你可能听说过类似下面的故事: “我爸爸是外地人,入赘到我们家,我妈妈家的亲戚都有些看不起他。好在我们家人都很看重学习,所以从小我就特别用功,考出好成绩为我爸爸争气。” “我妈妈是一个很柔弱的人,自从有了弟弟后,她经常头晕,需要静养休息。那时我才上小学,但我放学一回家就帮忙做饭、洗衣服、照看弟弟。我担心妈妈累着,担心会失去她。” “爸爸和妈妈离婚后,好几次我半夜醒来,发现妈妈坐着默默流泪。也许是怕吵醒我,她没有哭出声,可是我知道她在哭。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决心以后一定要照顾好妈妈,不让她难过。” 你可能觉得,这些孩子都很懂事啊,这样不好吗?为什么它会成为一个问题? 我们的文化中有美化“父母化孩子”的传统。在物质匮乏又孩子众多的年代,很多家庭的长子或长女要帮父母照顾弟弟妹妹,早早地自立、挣钱、补贴家用。 这些孩子承担了父母的一部分职责,背上了与年龄不相称的压力和责任,被称赞贴心和懂事,却很少有人看到他们内心的痛苦和不安。研究表明,这种痛苦会一直持续到成年,影响他们的安全感和亲密关系。甚至有心理学家认为,孩子从小被父母化,也会变成一种心理创伤,影响人格、情绪和自我发展。 种心理创伤,影响人格、情绪和自我发展。 在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协助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不是所有协助父母的孩子,都会变成父母化的孩子。如何区分孩子对父母的协助是普通还是过度呢?有两个标准非常关键。 第一个标准是,当孩子协助父母做事时,内心是否觉得父母可以依靠。 如果他们觉得父母可以依靠,心中有安全感,就没有太大问题。如果他们认定父母靠不住,就会产生持续的焦虑,因为他们不仅要依靠自己,有时还需要成为父母的依靠。 第二个标准是,孩子是以什么样的角色去做事。 如果只是纯粹的协助者角色,那他们就只是帮助父母的孩子。可是,如果他们把自己代入照顾父母的角色,同时这种角色错位变成固定的行为模式,就可以据此判断这些孩子被父母化了。 2. 父母化孩子的特征 父母化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心理特征?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了解一下。 有一个来访者名叫小U,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小公司。她人很要强,工作也很努力,打拼多年后,终于在大城市买了一套房子。我对她表示祝贺,问她期待未来的新家吗,她说:“不期待。虽然买了房,但我从来没想过去住,也没想过这个房子是我自己的。” 我问为什么,她说:“买完房子的那一刻,我松了口气,觉得父母终于有保障了。万一他们有一天生病了,我就可以把房子卖掉,这样他们就不用担心医药费之类的事情,没有后顾之忧了。” 我问她担心什么,她说:“其实也没什么好担心的。父母身体都很好,也有退休工资。但我心里就是有很多不安,总是忍不住为他们着想。” 小U就是一个典型的父母化的孩子。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化孩子的三个特征。 第一个特征,他们从小被匮乏的感觉笼罩,而家里没有办法解决这种匮乏。 这种匮乏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被父母渲染出来的。 回到小U的例子。小U出生在一个小县城,妈妈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有几年她爸爸做生意很不顺,就在家里休息,偶尔打打零工。妈妈总是嫌爸爸没本事,不会挣钱。现实的经济压力夹杂着母亲的焦虑,让小U的脑海里深深印刻下一句话:“我家里很穷,父母没有能力,他们以后还要靠我。” 当妈妈抱怨爸爸时,小U会跟妈妈说:“没关系,妈妈你以后可以靠我。”有时在饭桌上,她还会教育爸爸,教他怎么敬酒、怎么夹菜。她觉得爸爸生意做得不好就是因为情商低,她有责任跟他说这些事情,但爸爸只是嘿嘿笑。 第二个特征,他们会发展出一种特别的照顾父母的倾向。 父母化的孩子压抑了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总是把父母的需要和愿望放到前面。 小U就是这样。她想要照顾妈妈,可孩子的肩膀毕竟是稚嫩的,她能做的就是压抑自己的需要和愿望。有一年冬天,她的鞋子破了,漏风,穿在脚上非常冷,但她不敢跟妈妈说,怕说了以后,妈妈又要为钱的事发愁。可是她心里也有很多委屈,暗暗怪妈妈粗心,连自己这点需要也看不见。 实在困苦的时候,她还会幻想自己不是父母亲生的,真正的父母很有钱,有一天会接她回家。这种幻想缓解了她的压力,却又让她很自责,觉得不应该这么想。 上大学以后,她开始创业。从赚钱开始,她就有给家里寄钱的习惯。父母也习惯了想买什么东西就问她要,觉得女儿很能干,可以依靠。小U说:“心情好的时候,给他们钱我很开心,觉得家人可以依靠我,很有成就感。可心情不好的时候,我也会想,为什么我要让自己这么累?我替家里每个人想,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替我想?” 很多父母化的孩子都有这种矛盾心态。一方面,他们因为被父母依靠,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另一方面,当想要依靠别人,却发现没人可以依靠的时候,他们会倍感孤独。 第三个特征,他们习惯照顾别人,而不习惯让别人照顾自己。 这就导致他们很难和别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我问小U:“你心疼这么多人,怎么没想到找个人来心疼你,让你自己也有依靠呢?” 她说:“我心里其实特别想找个人依靠,可是我从来不会要求和麻烦别人。哪怕是恋爱,我也不知道怎么跟对方撒娇。” “那你父母呢?” “他们更靠不住,如果让我把难过说给他们听,我就会想,爸爸现在这么烦,跟他说,会不会增加他的烦恼?妈妈心理素质不好,跟她说,会不会让她心里紧张的弦崩断?可是我心里一直有很强烈的不安全感。我睡眠很少,经常做噩梦,梦里面父母遇到了危险,我要去救他们。” 父母化孩子的背后,是整个家庭的痛苦和无奈。 家有改造一个人的强大力量。当一个家庭需要大人,而大人又无法胜任角色时,孩子就会收起他们的天真烂漫,努力变成一个大人。 一方面,他们总是照顾别人,压抑自己的需要,觉得只有这样自己才有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很害怕跟人建立真正的联系,因为任何亲近的关系对他们来说,都意味着难以承受的压力和责任。这种矛盾就来自他们童年照顾父母的经验。 孩子化的成人 在错位的家庭结构中,除了会有“父母化的孩子”之外,还会出现另一种情况:“孩子化的成人”。这样的人虽然身体已经成人,心理上却还没有做好离家的准备。他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在社交功能上,没有从事这个年龄该从事的学习或工作,而是选择退守家中; 在同伴交往上,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伴缺乏兴趣,而是跟自己的父母和原生家庭纠缠不清; 在心智发展上,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幼稚化; 在家庭结构上,一直维持需要被照顾的孩子的角色,没有办法发展出成人的、能够承担责任的那一面。 他们像是童话里一直保持孩子状态的彼得潘,或者德国文学名著《铁皮鼓》里,因厌恶成人世界而拒绝长大的奥斯卡。 如果从个体的视角来看,也许你会认为,是孩子自己的心理素质不行、抗挫折能力差,才会引发心理疾病。 如果从家庭结构的角度来看,你会发现,一个成人变得孩子化,通常是因为这个家需要一个孩子。哪怕孩子已经长大成人,系统仍会以各种方式把他留在家里,让他变成一个孩子。 我的女儿今年6岁了,有一天我问她:“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她说:“我不想长大。”我很惊讶,问她:“长大不好吗?可以自己做决定,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谁知女儿说:“爸爸,我长大了,你和妈妈是不是就变老了?我可不想你们变老。” 女儿对长大、变老还没有那么明确的概念,可是她仍然觉得,父母变老是一件可怕的事,所以宁可牺牲自我的发展也不愿这件事发生。 其实,不只是孩子会这么想,大人也会这么想。有时候看着女儿逐渐长大,我和爱人会暗暗感叹,希望她长大得慢一点,这样我们跟她在一起的时光就能更长一点。 这种朴素的愿望在每个家庭中都存在。对大部分家庭来说,这只是一个想法,父母明白孩子的成长就像一支射出去的箭,开了弓就没有回头的道理。可是在有些家庭中,孩子和父母的关系非常紧密,孩子是父母生活的全部,父母很难接受孩子长大离家,对自己不再依赖。 我曾遇到过一对母子。儿子已经15岁了,长得高高大大,却每天早上都无法按时起床,妈妈给他定了两个闹钟也不管用。所以每天早上,妈妈都要把儿子从床上拖起来,给他套上衣服,穿上裤子,再穿上袜子。 妈妈说:“虽然孩子长大了,可是我也没办法。我不帮他穿,他就不起床。我平时睡得晚,有时候熬到两三点才睡,又担心自己睡着了没人叫孩子起床,干脆就不睡了。实在熬不住了,就到楼下遛狗,让自己保持清醒。” 虽然有抱怨,但每天她都兴致勃勃地叫孩子起床,好像这是她很重要的工作。而孩子也乐于享受母亲的照顾,就好像他还是一个很小的孩子。妈妈和孩子之间形成了一种特别的互补。 这种互补是怎么来的? 原来这是一个离异家庭,妈妈独自抚养孩子长大。以前妈妈工作的时候很拼,儿子很少见到妈妈,就开始在学校闹事。妈妈三天两头被叫到学校去训话。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孩子就是不消停,妈妈只好辞职回家照顾他。可是妈妈辞职回家以后,总是闲着没事做,也不开心。与此同时,儿子早上起得越来越晚。 我问儿子:“你已经这么大了,怎么能心安理得地让妈妈这样照顾你呢?”儿子却悠悠地说:“这是我给妈妈的一份工作,她不是没工作了吗?如果我不给她这份工作,她就更不快乐了。” 这就是孩子的小心思,他通过把自己变小,给了妈妈一份照顾自己的工作;妈妈却一边抱怨,一边接受了这份工作。最后妈妈舍不得“辞职”,孩子舍不得长大,两个人就紧紧地捆绑在一起。 我们在前文讲过,被三角化的孩子,总是因为家庭的需要而扮演特定的角色,无论是母亲叫父亲回家的“理由”,还是帮父母沟通的“桥梁”,或者保护母亲反抗父亲的“骑士”……这些孩子长大离家的话,很有可能会引起家庭的危机。为了回避危机,家庭内部就会产生动力,把三角化的孩子留在家中,哪怕他们已经逐渐成人。 爱的练习 在你的成长经历中,是否有被父母“三角化”的情况?你是如何被三角化的?这段经历对你的影响是什么? 你被三角化的经历: 如何被三角化: 对你的影响: 你和伴侣有没有把孩子“三角化”的情况?你们是如何通过孩子来表达对伴侣的需要和态度的?这时候孩子的反应是什么?这种三角化又会如何影响他? 你和伴侣三角化孩子的情况: 孩子的反应: 对孩子的影响: 跟父母进行一次深度沟通,聊聊在长大的过程中你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其中的酸甜苦辣。 你扮演的角色是: 你的感受是: |
||||
上一章:01 | 下一章:03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