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作者都是幸运儿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 作者:双雪涛 |
||||
给《小说月报》百花奖写的感言。从初中起我就常看《小说月报》,也读过百花奖的合集,红砖一样厚,前文提到的赵本夫的《天下无贼》就是在这合集里看的,当时站在市图书馆的书架旁边我就想,谁要是能把它改成电影就好了。 我喜欢写小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小说可以展示,大部分时候在展示,但是与此同时,更多的东西在隐藏,而隐藏的东西也是展示的一部分,这种暧昧的辩证法,使我一直在干这个写小说的活计,以此为生,也因为这个工作,而使自己产生了更多的困惑,这困惑并不使我惊慌,因为我也可以把困惑写进去,这是小说家的特权,也是展示与隐藏的一个方法。 《平原上的摩西》这个小说动笔于2014年上半年,定稿于2015年年初,历经修改,困惑不减,最后自己与自己拉锯,形成一种平衡,便是现在看到的样子。我取巧地截取了人物一生中的几个片段,使之分散而连缀,并且希望在散落的叙述里形成一种推进,因为叙述的方向是面向终局,这是我作为一个古典主义的信徒的潜意识,面对人物,脑子想到的还是塑造或者刻画或者把握,人物的性格因此较固定,较鲜明,较为容易被人认识,而且写来写去,还是要以高潮结束,还是要给一个似是而非的交代。所以福克纳并非我的老师,他是另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我更愿意承认自己跟着托尔斯泰学习,他矛盾又优雅,在疑问中创造最伟大的和谐,并且以强迫症的方式将这种美丽的和谐维持到底。 关于这篇小说诸多朋友都有自己的分析。谁是摩西?谁该死?谁走出了平原?我有时会努力回答这些问题,或者至少努力去思考这些问题,后来发现自己经常给出相互矛盾的答案,我有时候也会纳闷,到底是谁写了这篇小说?我一直相信我们这个时代的写作在某种程度不太合格,但是读者们却在进步,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读者,有开阔的视野、很强的分析能力和共情的品格,他们在阅读中创造,将自我植入其中。现在人人都很自恋,这不是贬义词,说明人重视了自己,对自己的注意力比过去更高,面对这种情况,也许恰恰需要写作者警惕自恋的诱惑,给出更包容更设身处地的思考,这样才能把阅读者邀请进来,去思考他们置身的现实和内心的自我。偏见和见地的区别在于,后者看到的更多,能理解的他人更多,而不是只看到自己门口的那几亩薄田。 我得庆幸我因为偶然,写了一些小说,这些小说的诱因确实都是各种各样飞来的思绪,我也得庆幸有很多认真阅读的读者,无论他们表达喜爱还是提出批评,都使得这些小说在某种意义上看上去有了点必然的意思。不过作为一个小说家,确实更应该提醒自己的是,写小说并没什么了不起,天底下无谓受苦的人很多,而写小说这件事情,无论写好写坏,都会使自己受益。 ---2017年9月9日 |
||||
上一章:鱼缸里... | 下一章:语言很... |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