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回 巴菲特拒任接班人 奥马哈传奇初起步

偷窥者  作者:唐朝

由于表现突出,格雷厄姆和纽曼当时都非常器重巴菲特,而对施洛斯重视不够,这直接导致施洛斯辞职。这段故事在《滚雪球》里这样记录:

还不到18个月,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杰里·纽曼就开始把沃伦当作潜在的合伙人对待,那意味着会有一些家庭聚会。

1955年中,甚至坏脾气的杰里·纽曼也邀请了巴菲特夫妇到他位于纽约路易斯伯洛的豪宅参加夫妇俩的“野餐”。苏珊穿着适合坐大篷车的轻便衣服出席,到达后才发现其他女士都穿着裙子,戴着珍珠项链。尽管他们看着就像是一对乡巴佬,可穿着上的失礼并没有对沃伦的地位造成影响。

沃尔特·施洛斯没有被邀请参加这样的场合。他已经被归为熟练雇员类,永远不可能升为合伙人。一向对人不那么友好的杰里·纽曼更加怠慢和轻视施洛斯。于是,已婚且有两个年幼孩子的施洛斯决定自己干。

拒绝成为接班人

1956年,格雷厄姆打算退休,想邀请巴菲特成为新的合伙人,将“格雷厄姆-纽曼基金”变成“纽曼-巴菲特基金”。巴菲特拒绝了。

很显然,在盖可保险案例中,巴菲特产生了对格雷厄姆知行不一的疑惑;在可可豆案例中,巴菲特产生了对格雷厄姆风险观的不以为然;在联合电车案例中,则是运用格雷厄姆明确反对的方式,获取了巨额利润。或许还有其他案例。

如此巨大的思想分歧下,巴菲特拒绝接过格雷厄姆接班人的大旗,转而决定创立自己的事业,也是合情合理的选择。更何况,26岁的巴菲特已经拥有了14万美元的“巨额”财富(也有资料说是17.4万美元)。1956年的14万美元,大约相当于2019年的130万美元或900万元人民币。

这是以CPI推算的,以房价推算的话数值更大。恰好巴菲特在1958年购买了他一直住到今天的住房,当时买价是3.15万美元,目前该地段同样的房子售价约80万美元。如果这样对比,1956年的14万美元,大约相当于2019年的355万美元或2500万元人民币。

如果你身边有一名26岁的年轻人,不是富二代,纯粹靠自己的双手和头脑挣到了900万元或2500万元人民币,相信你一定能感受到他身上随时洋溢的自信和勇气。

但此时的巴菲特丝毫不觉得这些钱算什么,他的内心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将会非常有钱,甚至已经开始担心未来钱太多应该怎么处置。他害怕过于庞大的财富规模,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变成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巴菲特非常烦躁地认为自己“可能找不到一种符合逻辑的处理庞大金钱的方式”。

在那之后不久,巴菲特在和朋友的通信里就写过这样的话:“目前这还不成问题,但是如果公司[指巴菲特成立的代客理财合伙公司]经营越来越红火的话,这种担心就会变成现实,我想了很久也没有得出什么结果。我敢肯定自己不想给孩子们留下一大堆钱。等我岁数再大点,看看孩子们是否成器再做决定。要留给他们多少钱,剩下的钱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真是让我大伤脑筋。”

如果不了解巴菲特的人读到这段话,很可能觉得有点狂妄。但事实上,巴菲特只是彻底理解了投资的底层逻辑,知道复利规律必将带来的财富规模。每个彻底明白什么是投资的人,都必将面临这种幸福的烦恼,只是还需要在享受生活和享受投资中,慢慢等待它的来临。

从零起步,开启合伙基金

巴菲特拒绝了老师的邀请,回到家乡奥马哈小镇。在短短5年时间,巴菲特先后成立了11家合伙基金,拥有近百名投资人,管理资产达到720万美元,并提前5年实现了“35岁时成为百万富翁”的梦想。

是哪些人如此信任他,愿意将自己的金钱委托给他管理呢?我们来看看这些早期投资人的名单。

1956年5月,第一家合伙公司成立[那时还没有发展出目前便利的私募基金产品形态,代客理财行为多以设立合伙公司的方式实现],总资金10.51万美元,合伙人一共7位:①巴菲特的岳父投入2.5万美元;②巴菲特的姐姐和姐夫合计投入1万美元;③巴菲特的姑姑投入3.5万美元;④大学室友查克·彼得森投入0.5万美元;⑤查克·彼得森的妈妈投入2.5万美元;⑥发小、律师丹·莫奈从岳母那儿借了0.5万美元投入;⑦巴菲特本人投入100美元。

该基金的分账规则:巴菲特承诺保本,收益4%以内,巴菲特分25%,4%以上巴菲特分50%。注意:保本!掌握了烟蒂股投资体系的巴菲特,那时已经非常确信在股市不可能会亏钱。1956年5月第一个合伙基金成立时,巴菲特明确告知全体合伙人:“我特别确信,自己绝对没有任何亏钱的可能,否则我不会答应给别人管钱。”不过,伴随着业绩的展示和巴菲特自有资金的增加,很快巴菲特就放弃了需要依赖保本承诺募集资金的做法。

巴菲特自己的钱没有投入合伙公司。他说,合伙公司的钱一旦投进去就不能轻易退出来,而他需要单独靠自己的钱额外赚点儿家用。

投资美洲国家火灾保险

1956年底律师莫奈退出,莫奈的份额由巴菲特的岳父买下来。莫奈退出并不是退出合伙,而是要拿钱参与巴菲特的一个大项目:美洲国家火灾保险公司。这个项目很有趣,我们借着莫奈的事儿聊聊它。

巴菲特之所以要吸收莫奈参与,是因为他需要人跑腿。在那个时代,股票交易并不是通过敲击代码完成。当你想买某股票时,你得先找到持股股东。股东要卖出股票,也需要去找买家。经纪公司就靠对股东信息的掌握和接受买家的委托而生存。

股份公司有股东登记的信息,每年会按照登记地址将红利支票寄过去。除此之外,在没有网络,电话也还是奢侈品的时代,想和股东取得联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联合电车案例里,巴菲特知道公司即将每股分红50美元后,不仅通过经纪公司寻找卖家,甚至还在报纸上登过收购广告。所以,当巴菲特发现美洲国家火灾保险这个烟蒂后,最快捷的方法本来是尝试联系股份公司,看是否能够获得公司存档的股东地址。但是这家公司情况特殊,巴菲特无法通过这个手段寻找股东。怎么回事呢?

原来美洲国家火灾保险的设立源于一个骗局。1919年有几名骗子雇用一群人成立空壳公司,用印刷精美但一文不值的所谓股票,交换内布拉斯加州农民持有的一战债券,无知的农民上当了。但峰回路转,奥马哈一位很有名气的保险经纪人威廉·哈曼森,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骗到这家公司挂名做奥马哈分支机构负责人。

不久,哈曼森发现这是个空壳公司,但看重个人名誉的哈曼森没有一走了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其改造成一家正当公司。经过哈曼森父子几十年的努力,到50年代公司已经成为一家很不错的小型保险机构,1955年净利润58万美元,股本2万股,每股收益29美元。

哈曼森家族不想自己的努力被旁人搭车享受,他们很早就将股东名单交给一家股票经纪公司,委托经纪公司以每股30美元的价格去农村秘密收购。对于农民来说,几十年前上当受骗的一张破纸头,今天有人愿意出30美元收购,当然是大好事。

到巴菲特通过《穆迪手册》发现这家公司时,哈曼森家族已经持股约70%,散落在广大农民手上的股票总共也就还有大约6000股。巴菲特想买,但哈曼森家族当然不会给他股东地址,为自己制造对手。所以巴菲特找了很久,一股也没有买到。

后来巴菲特通过翻阅历史档案,查到当年骗子们的主要行骗区域。

到这时巴菲特自己就干不了了,他擅长动脑和计算,不擅长跑腿。于是他拉自己的发小、律师莫奈入伙。莫奈的主要工作就是带着现金,开车去那些曾经被诈骗过的区域,和当地农民一起喝茶、喝酒、聊天,旁敲侧击打听30多年前谁或者谁的爷爷、爸爸上过这种当。

就这样,第一年里巴菲特和莫奈躲着哈曼森家族的视线,以35美元的单价秘密收购到5股。这种事情很难长期保密,农民们很快发现有人收购,于是他们要求涨价。最终,巴菲特最高出价到100美元——这是个有魔力的数字,对农民来说是终于回本了。犹如今天很多炒股套牢的,一旦回本立刻争先恐后地卖出去,好像他们当初买股票的目的就是拿回本钱一样。

最终巴菲特和莫奈合计买到2000股,平均买入成本约75美元。在持有约一年时间后,以125美元价格卖出,两人平分了10万美元净利润。这是莫奈赚到的第一笔大钱。1958年5月5日,莫奈拿出7万美元给巴菲特管理,成为巴菲特的第六家合伙公司。

数量不断增加的合伙公司

第二家合伙公司的客户是67岁的物理学教授霍默·道奇,因格雷厄姆退休时的推荐而来,他原本是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投资者。道奇教授于1956年9月1日给了巴菲特12万美元,单独设立第二个合伙公司。

这笔投资也保本,但由于总金额巨大,两人同意巴菲特的理论损失以基金内资产总值为限,为此巴菲特首先象征性出资100美元,并同意提成规则定为:收益4%以上部分提成25%。

道奇教授一生用投资巴菲特所赚来的财富做过很多慈善,1983年去世时身家数千万美元,并向一所大学捐赠了价值2000万美元的艺术品。

第三家合伙公司的投资人,是巴菲特父亲在国会做议员时的秘书。1956年10月投入5.5万美元:保本,收益超过4%的部分提50%。

第四家合伙公司是大学室友查克·彼得森的母亲,她于1957年6月单独追加投资8.5万美元。

1957年8月5日成立的第五家合伙公司,出资人是巴菲特家附近一位著名的泌尿科医生戴维斯。虽然住得很近,但此前巴菲特和戴维斯医生并不认识。只是巴菲特在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工作期间,认识一位著名资金管理人,并给对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位资金管理人恰巧是戴维斯医生的病人,他向医生推荐了巴菲特。

巴菲特去医生家讲了一个多小时,其实医生没怎么听进去,但因为巴菲特给他的感觉很像查理·芒格,医生还是写了一张10万美元的支票给巴菲特。戴维斯医生是芒格父亲的好朋友,也是芒格家的家庭医生,他很喜欢经常来家里翻自己书架的小芒格。这是巴菲特第一次听说查理·芒格,1959年他俩的“一见钟情”,也是戴维斯医生的孩子们牵线。

1958年4月底,已经算有钱人的巴菲特搬出出租房,花3.15万美元买了新房(这约等于当时10%的身家)。买房是被苏珊逼的,在巴菲特心中这是未来的数千万美元甚至更多,拿来买房太不值了。但为讨好苏珊,巴菲特忍痛埋单。

更令巴菲特心痛的,是苏珊还花了1.5万美元装修,并雇了位黑人管家。大手大脚体验富婆生活的苏珊,是奥马哈最早一批买彩电的人,这导致每个周六早晨,整个街区的小孩子都挤在巴菲特家看动画片。这些花费“几乎要了沃伦的命”。唯一令巴菲特欣慰的,是自己终于有了独立书房,就在主卧外面。苏珊给书房铺满了印有美钞图案的墙纸,巴菲特每天很惬意地在钞票包围中阅读和思考着。

莫奈和巴菲特成立的第六家合伙公司,后来陆陆续续吸收了格雷厄姆的亲戚、教巴菲特演讲的老师、几名巴菲特开设投资课时的学生等人。

第七家和第八家都与大学室友查克·彼得森有关。1959年2月,彼得森的老板及其朋友投资5万美元,成立第七家合伙公司。1960年8月15日,彼得森家对门邻居(一位产科医生)及其同事共12人投入11万美元,成立第八家合伙公司。第九家合伙公司是奥马哈当地一个显赫家族,金额不详。第十家合伙公司,是奥马哈市最精美的服装店老板及她的两个女儿和女婿一起投资的,金额25万美元。

1960年,在良好业绩[合伙基金回报明细数据参看本书附录A]的诱惑下,现金潮水般涌入巴菲特各家合伙公司,几乎每家合伙公司都吸收了新成员。这时的巴菲特不再需要寻找资金,而是资金自己找上门。因此,保本就别想了。受限于监管机构对基金合伙人总数量不得超过100人的限制,有些投资者已经需要组团后以某人或某机构的名义参与合伙,这样算“一个”合伙人。

最后一家合伙公司成立于1961年5月16日,是律师莫奈的朋友霍兰德夫妇。投资金额不详,只知道1997年这对夫妇建立的慈善基金净资产2610万美元,其中2210万美元是伯克希尔的股票。

1961年7月,巴菲特将加入基金的门槛上调为2.5万美元起。同时在征得投资人同意后,将所有合伙基金提成规则统一为超过6%的部分提成25%。之所以设立6%提成线,是因为巴菲特认为股市回报虽然不均衡,但长期来看每年自然增长率会有约5%~7%。因此这个数字内的年收益,并不是自己的功劳,超过6%后提成比较公平。

1962年元旦,全部合伙公司合并为“巴菲特有限合伙公司”。这次,巴菲特把自己的绝大部分钱也投入了公司。此时合伙公司共计持有约40只股票,净资产717.85万美元。其中巴菲特夫妇拥有102.5万美元,巴菲特的亲戚们拥有78.26万美元,剩余的是外部投资人。

巴菲特那间贴满“美钞”的小书房,已经堆不下近百名投资人的投资协议和大量企业年报资料。于是他在附近的基威特大厦租了间办公室,并雇用了第一位雇员比尔·斯科特——巴菲特夜校投资课的学生。斯科特在巴菲特合伙基金及后来的伯克希尔公司总部工作至1993年退休。今天,伯克希尔总部依然在这栋楼里,只是租赁面积扩大为半层楼。

上一章:第十一回 下一章:第十三回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