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重建对话的精神

把自己作为方法  作者:项飙/吴琦

在伦敦一家半地下的旧书店,我买到了这本《为了以色列的未来》(For the Future of Israel ),西蒙·佩雷斯(Shimon Peres)与罗伯特·利特尔(Robert Littell)的对话录,前者是备受尊敬的前总理,中东和谈的主要倡导者,后者是前新闻记者,还是一位间谍小说家。

尽管书页有少许残破,封面的蓝色还有些褪色,我还是毫不犹豫地买下它。那该是2002年左右,我正挣扎于如何成为一名好记者,如何与一个陌生人进行一场对话。

法拉奇、华莱士激起我的赞叹与敬畏,却无法追随。他们将谈话对象逼迫至角落,令他们作出回应。这种极端情况,可能剥去一个大人物的伪装与谎言,呈现一个更真实的自我。但它太像一场舞台剧,太过浓缩,兴奋得上头。

佩雷斯的对话录,提供了另一个维度。从童年成长到参与以色列建国,再到六日战争与中东和谈,他谈论童年的记忆,影响个人的作家,卷入政治的历程,重大决策的内幕。这是我渴望的那种对话,提问朴素却精确,回答高度个人化又极富延展性,它既镶嵌进具体历史情境又随时会通向一个意外的方向。它将个人思想、时代精神、众多人物,巧妙地编织在一起。

两年后,我前往耶路撒冷,随手带着这本书。置身于起伏的老城、错乱的街巷中时,我想起了佩雷斯的叙述,那些私人感受、历史洞察似乎弥漫开来,附着在台阶与窗棂上,似乎也在与此刻的我对话。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期望这种对话形式也在中文世界繁盛。中国社会四十年来的巨大转型,各个领域涌现出杰出、极富性格的个人,他们的故事与思考,值得被反复追问,借此,我们才知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又付出了何种代价。

很可惜,这一对话形态从未生根。人们急于向前奔,无暇审视来时路,人们也安于种种陈词滥调,在喧哗的众声中发出更大的声响,鲜少去辨析自己更敏感、更独特的声音。这不仅需要一个诚实、丰沛的谈话者,也需要一个敏锐、耐心的提问者。他们穿梭于不同时空,同时紧紧抓住个人思想之锚。

这本《把自己作为方法》,令我想起这个久违的期待。这本三百页的小书,是多次长谈的结果,从北京到牛津再到温州,项飙对吴琦讲述了个人思想的形成,他的人类学家的经验,对于一个流动世界的看法,一个中国学者的焦虑。

尽管并非佩雷斯式的历史人物,这本小书却分享了《为了以色列的未来》中相似的迷人特质,它从个人经验出发,抵达一个更宽阔的世界,这张迅速延展的信息、事件、人物、思想之网,也令个人特质变得愈发清晰。

这两位对话者,是我深感钦佩的朋友,也是我的校友,我们三人也构成一个有趣的智识回应。我1995年入读北大时,项飙已是一个传奇,我记得他的消瘦面孔,以及他研究的课题,关于北京的“浙江村”。至于这研究到底为何重要,我毫无概念,只记得费孝通也对此颇为肯定。十四年之后,我在牛津大学第一次见到他,我们在一处草坪上谈了一整个下午。具体的内容,我大多忘却,印象尤深的是他刚到牛津时的失语,前往印度及澳大利亚的考察,以及他惊人的坦诚与开放。

吴琦则是我的学弟。大约是2009年,我在北大新闻学院上过几节散漫的公开课,课堂上有两位尤其聪慧的学生,其中一位就是吴琦。几年后,他成为我的同事,一个不断给我惊喜的智识上的伙伴。

我与他们的关系亲密又疏离。心中总暗暗觉得,他们比我更敏感、精确,也更深入。我比任何人都笃信,这本小书,将成为一本迷你的经典,不仅因为其思想与洞见,更因为它示范了一种对话的形态,如何诚实、充满好奇且敏锐地理解他人、厘清自我。它是一个人类学者阶段性的自我总结,更是一次诚挚的邀请。它邀请每一个阅读者,都加入一场无穷无尽、兴奋亦疲倦的对话,我们的世界正因这对话而魅力非凡。

---许知远

---2020年5月9日

上一章:没有了 下一章:前言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