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粮食供应的生命线——运河

不变与万变  作者:葛剑雄

元朝统一以后,它的首都就设在今天的北京,称为大都。对这样一个疆域辽阔的统一国家来说,特别是因为元朝的根基在蒙古高原,选择北京作为首都是相当合适的。

一方面,它比较容易联系蒙古人的基地——蒙古高原;另一方面,它便于控制中国大陆。元朝未建前,首都还在蒙古高原上,如果要统治南方,路太远,成本太高。

但是在北京建都也碰到一个很大的难题,北京周围,包括整个华北平原,生产的粮食不足以供应首都的需要。况且作为首都,还得向边疆或军事要地调拨粮食,需求更大。

如果要依靠陆路运输,数量没有保证,成本太高,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水运。但是从北京到盛产粮食的江南,并没有一条直接相通的运河。隋炀帝开通的运河是以洛阳为起点,一条是从洛阳向东北一直到涿郡,也就是北京这一带;另一条是从洛阳向东南到江都,就是扬州。如果恢复这两条运河,运粮的船要先从扬州到洛阳,再从洛阳到北京,绕道路程长。而且到元朝时,这两条运河的好多段已经不通了,不能完全恢复。所以元朝就把这两条运河在山东这一段,利用一些天然河道,再加上人工开凿,把它们从河北、山东连接起来,形成了从北京经过今天的河北、山东、江苏,到达扬州,过长江后,再经过原来的江南运河到杭州的京杭大运河。

从此,通过长江顺流而下的水运,可以把长江中游、下游的粮食汇集到扬州,然后沿运河北上。江南的粮食通过江南运河和长江三角洲的密集的河流,集中到大运河运到北京。

明朝、清朝继续以北京为首都,北京的人口比元朝的时候增加得更多,而且明朝有时还要给“九边”中长城东段的驻军调拨粮食,都是通过这条南北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来解决的。

清朝继续这个格局。可以这么说,要是没有这条大运河,没有运河运输的这些粮食,北京就当不了首都。这条运河是首都北京的生命线,也是国家维持统一、维持中央集权制度的生命线。正因为这样,也得为这条运河付出不小的代价。

很多人以为既然运河通了,行船就很方便了。他们不知道一个基本事实,运河要经过山东丘陵地带,今天济宁这一带的海拔要比南北两面高出四十米左右。也就是说,从江苏北上的运河到山东济宁,要逐级爬高,水位要提升近四十米,过了这里往北,运河水位要逐级下降近四十米。

为了做到这一点,这一段一般要设立四十个左右的船闸。那时没有机械的动力工具,如抽水机、水泵这类,只能靠水闸拦放。船要通过两个船闸之间,只能靠人工拉纤,或者撑、划。上了一级船闸后,下一级的闸再打开,水位再升高一点,这样逐级升高。到了最高点,又要逐级往下放。

每次开闭船闸都要耗掉大量的水,还要人工启动闸门,人工拉船通过,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水。偏偏山东这一带本来就缺水,碰到干旱,水更紧缺。就是在正常的年份,要保证这一段运河有足够的水量让运粮的船过完,也需要另外找稳定的水源,在这一带建立水柜,就是水库,南四湖里相当一部分水就是提供给水柜的。但还是不够,附近的几百个泉眼的水都要收集利用,每一个泉眼有专人管理,称为“泉老”,他的任务就是保证泉水全部流入运河。

即使遇到大旱,周围的农田缺水,甚至生活用水都困难,但只要漕运没有结束,运粮船没有过完,就一点水都不能用。“盗用”泉水可以依法判罪。所以运河周围经常是农田荒芜,居民逃亡。

由于过一次船闸既耗水又费时费力,所以规定要凑满一定的数量,如满二百艘才开一次。额满了要等下一批,凑不满这个数也得等,要过三四十次船闸谈何容易,运河的效率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高,那么方便。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如重要官员、使者、钦差通过,或给皇帝送贡品等,那就不受开闸标准的限制,随时可以破例开闸。腐败的官员依仗权势,或通过贿赂,也可以破例开闸。实际通过这一段运河的成本和时间比制度规定的要多得多。

还有一个矛盾,南北向的运河要穿过东西向的黄河,古代的水利工程不可能像今天的水利工程那样,可以修建架空的渡槽或在河床下修建隧道,只能直接从黄河两岸开缺口通过。如果这一段黄河的水位高,自然会流入运河,对运河畅通有利;如果黄河的水位低,运河的水不可避免会流入黄河,运河更缺水。

一旦黄河出现洪水泛滥、决堤的情况,水位必定很高,河水流入运河,虽然同时带入泥沙,但运河水位也升高,有利于漕运畅通。所以,只要当年的粮食还没有运完,就宁可牺牲黄河,暂不堵口修复。在“保运”与“堵黄”发生矛盾时,总是把“保运”放在首位。

运河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从航运的角度来讲是有利的,但从水利的角度来讲,有利有弊,且以弊为主。特别是沟通了黄河与淮河,黄河决口改道时,黄河水往往通过运河流入淮河,甚至夺了淮河河道。大量泥沙堆积在淮河下游河床,等黄河又改道离开淮河时,淮河下游就全部淤塞,到洪泽湖就结束了。现在洪泽湖以下的入海水道都是人工开挖的。

又如海河水系,原来有多条河流分别入海,发生洪水时不会相互影响。后来曹操为了运粮开了运河,将几条河连通了,这些河的下游就逐渐淤塞,最终全部汇合在海河下游集中出海,造成海河经常性的洪涝灾害。

正因为这样,我们也看到,运河对国家的统一,对北京的首都地位起了非常积极的、决定性的作用,但它并不是对所有方面都是有利的。运河在沟通南北,促进经济、文化、人员的交流方面也是有条件的,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比如说在运河规定它漕运还没结束,就是每年规定的粮食没运完以前,是不向民间开放的。就算是官方,除了特殊情况以外,一般也不能动用运河的运力,运河要等漕运任务结束以后才开放给民间。所以我们要明白,并不是从南方去北方、去北京的人都可以在运河坐船。如从江南去北京考科举的人,至多利用山东以南的运河,从山东往北大多只能走陆路。

在运河水量不足时,一部分漕粮只能在江苏淮安的清江浦“起陆”,就是从船上卸下粮食,装车从陆路运输,过了山东那些船闸段才重新装船。为了保证漕粮及时运到北京,只能不惜代价。一般来讲,运河的浙江、江苏段水量充沛,不存在运力不足的问题,一般都畅通,民间是可以利用的。但在山东、河北段就不一定了,民间或者一般的官方来往是不能够利用的,商船要等到漕粮过完后才能用,或者只能通过贿赂等不正当手段才能破例放行,或者让漕船搭载私货。

正因为这样,朝廷一直在谋划取代这条运河的途径,但是都没有办法。元朝时曾经试运过海运,但没有成功。什么原因呢?因为当时的船都是没有机器动力的,在海上只能够靠风力,靠洋流,但是粮食在规定的时间要运到,万一风向不利、洋流不利或者时间赶不上,那就会威胁到首都的供应和国家的安全。还有,当时没有远距离通信工具,没有电话、电报等。一艘粮船,或者一队粮船到了海上后音讯全无,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是没有办法掌握的。

到了清末,西方的轮船进来了,电报也传进来了。有了轮船、电报,可以从南方通过海上直接运输粮食到天津,然后再从陆路运到北京。通过沿途海边城市之间的电报联系,可以掌握运粮轮船的动态。

轮船海运漕粮的效率大大提高,成本降低,所以清朝末年宣布废除漕运。以后津浦铁路通车,又增加了比海运还快的运输手段。由于漕运不再依靠运河,朝廷自然不会再要求山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去管理水源、集中水量、维修船闸,山东段很快被废弃了。河北段本来也经常缺水,这一段运河也逐渐淤塞。水量充沛的浙江、江苏河段一直发挥作用,现在还是黄金水道。

了解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我们才能够全面正确地理解运河在历史上起的作用。今天要建设运河文化公园,要开发运河文化,就应该从运河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实事求是,扬长避短,充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上一章:第一节 下一章:第三节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