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沉思录  作者:马可·奥勒留

人生的救赎在于看清每一样事物的本质和整体,辨明其物质和因由,全心全意地做正确的事,讲真实的话。余下的只有接连不断地行善的乐趣,中间不留丝毫空隙。


1 你祈求在人生某一刻得到的东西,你现在就可以拥有——只要你对自己慷慨一些就行。就是说,只要你能把过去全部抛到身后,把未来托付给天意,把现在指引向虔诚与公正。唯有虔诚,你才会喜爱自己分得的命运:是自然将它交托给你,将你交托给它。唯有公正,你的言行才能做到率直而坦白,才能做到实话实说,行为合乎法律与情理。不要让任何事物妨碍你——不论是他人的恶行,还是他人的想法或说辞,尤其是不要让环绕在你肉身周围的感觉妨碍你:感到不适的部位能自己照顾自己。

如果你在去日无多之际,能将其他一切抛在脑后,唯独看重起支配作用的心灵和心里的神性,如果你所担心的不是寿命的终结,而是自己的生活并不符合本性,那你就是一个无愧于天地生养的人。你就不再是本国的异乡人,不会再被出乎意料的时事弄得不知所措,不会再依赖外物,难以自决。

2 神明能透过物质的容器、外壳和渣滓,看到我们起支配作用的心灵。他的观察力就作用在他的智慧与从他那里流入我们当中的事物之间。如果你也训练自己这样做,就能摆脱诸多纷扰。对自己的躯壳并不在意的人,又怎会把时间耗费在关注衣服、宅邸、名声之类的外物与虚饰上呢?

3 有三样事物组成了你:肉体、呼吸和心灵。前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你,需要你小心留意,但只有第三样才是完全属于你的。因此,只要你从自己那里——也就是你的思想中——剔除掉他人的言行、自己的言行、你对未来的各种困扰、你那封闭的躯壳和与之相伴的呼吸在你并非自愿的情况下带给你的一切、在我们周围的外部漩涡中旋转着的一切,你的思想所具有的力量就会超越各种偶然的羁绊,独立自主,变得纯粹而自由,做公正的事,说真实的话,欣然接受自己的遭遇;倘若你像我说的这样,将情欲、过去和未来等负累从起支配作用的心灵中剔除出去,让自己像恩培多克勒[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古希腊哲学家、政治家、诗人,生于西西里岛。]所说的“完美的圆因独处而喜悦”那样,只想让当前的生活变得更加完美,那你至少能做到平静、舒适地安度余生,与心中的神性和睦相处。

4 我总想知道,为什么每个人爱自己远甚于爱别人,却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置于自己的看法之上。然而,要是有一位神明,或者一名睿智的导师出现在他的身旁,让他心里不要抱有什么想法,或者不要抱有他不肯马上公之于众的念头,这样的规矩他连一天都忍受不下去。因此我们更加重视邻人对我们的看法,胜过我们对自己的看法。

5 将其他诸事安排得十分妥当,对人也关爱有加的众神,又怎么会忽略这件事呢:某些人,他们当中的最出色的一部分,通过祈祷与礼拜的方式,与神灵做了很多交流,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而这些人一旦死去,竟然彻底湮灭无存,没有重回世间?

如果事情真是这样,那你就应该确信,如果可以另作安排,众神早就另作安排了:因为如果另作安排是对的,那就有实现的可能,如果那样做合乎本性,本性自会促成它的实现。因此众神并未另作安排这一事实(如果这的确是事实的话)应当使你确信,并不应该另作安排。你自己也看得出来,提出这一僭越的问题,不啻是与神明争辩。不过就算众神并非无比善良、无比公正,我们也不应该这样同他们争辩:如果真是这样,他们也不会在对世界作出井井有条的安排时,因为疏忽,让其中的某个部分遗漏掉公正或理性。

6 就算无望掌握的技艺,也要加以练习。因为缺乏练习,左手拙于完成多数任务,却比右手更能抓牢缰绳——正是练习的缘故。

7 死亡来临之际,人的身心理应如何;人生短暂;过去与未来绵延无尽;所有的物质又是何等的脆弱。

8 看看剥除了遮掩的因果吧;看看任何行为隐秘的目标吧。想想何为痛苦?何为享乐?何为死亡?何为名望?谁人不是因为自己而心神不安?想想为何无人能被他人妨碍;一切事物落得这般,皆因人的想法使然。

9 应用原则,应当效法拳手,而非斗剑者。斗剑者会放下或拿起他用的剑,但拳手的双手始终都在,只需将它们攥成拳头就行。

10 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将它们分解为物质、因由和目标。

11 人只需要做神明赞成的事,欣然接受神明在自然的进程中为他安排的一切,这是何等的自由!

12 不要怪罪神明:他们并未存心或无意地做出什么错事。也不要怪罪人:他们做的错事都是无心之失。因此谁都不应怪罪。

13 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某个方面感到惊讶的人,是多么荒唐啊——他对这个世界又是何其陌生!

14 要么是宿命的推动,要么是不容偏离的秩序,要么是能够听取祷告的神意,要么是一场没有方位可言的混沌。如果是不偏不倚的推动,为什么要抗拒呢?如果是承认祷告的神意,那就让自己配得上得到神助吧。倘若是不受控制的混沌,那就庆幸在这样一个大漩涡里,你体内还有一个起支配作用的心灵吧:倘若急流将你卷走,就任它带走你的肉体、你的呼吸、其他的一切好了——但它无法带走你的心灵。

15 灯光在熄灭之前会一直亮着,并不会失却它的光辉。那么为你提供养料的真理、正义和自制,会在你寿终之前衰微吗?

16 当我觉得某人做了错事的时候,我怎么知道那是错事呢?如果真是一桩错事,我怎么知道他没有饱受自责,就像抓破了自己的脸一样呢?

想让恶人不做错事,就像想让无花果树不在果实里生出蜜汁,婴孩不哭,马匹不发出嘶鸣,或者不发生其他难以避免的自然现象一样。以他那样的心态,他还能怎么做?所以要是你真有那份热忱,就纠正他的心态吧。

17 若非对的,便不要做;若非真的,便不要说。

18 不论在何种场合下,你都应当全面考察,给你的心灵留下印象的事物究竟是什么——通过将它分解为因由、物质、目标,以及它归于消亡之前的存续时间,来弄清它的面貌。

19 你终归要明白,你心里有些东西,比把你变成牵线木偶的情感媒介更为强大和神圣。此时此刻,我的心里有什么?是恐惧吗?还是猜疑、欲望?还是其他类似的东西?

20 首先,做事不要漫无目的,或者没有隐秘的目标。其次,不要将公共利益之外的事列为目标。

21 很快,你就不复存在了;你所目睹的一切和此刻存活的一切,很快也将不复存在。变化、消亡和转换正是万物的本性,如此这般,不同的事物才会陆续生成。

22 一切如此,皆因想法使然——你要控制自己的想法。因此无论何时,你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打消自己的判断,然后便可归于平静——正如水手绕过海岬,便会发现平稳的水面和平静无波的海湾。

23 任何一项单独的活动,在恰当的时机结束,并不会因此造成什么危害:从事这一活动的人,也不会只因为这项活动的停止而遭受损害。同样,如果组成一个人生活的全部活动在恰当的时机结束,那它归于结束的事实也不会造成什么危害,让这些行为适时结束的人也不会遭受什么损害。时机和期限是由本性指定的——有时是人的本性,譬如年迈,但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整体的本性作用的结果,整体通过不断改变其组成部分,让整个世界历久常新。

任何有益于整体的事,总是好的和适宜的。由此可知,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生命的终结并无危害,因为其中并无可耻之处——死亡既非自己的选择,也没有损害公共利益。说来还是好事,因为它发生在对整体而言恰到好处的时节,因此既能带来好处,又能得到好处。因此只要人的选择和人行进的方向符合神明的道路,人就能得到神明的扶持。

24 时常牢记三点。一、做事切忌漫无目的,也不可做出不义之举;外在的遭遇要么出于偶然,要么出于神意,不可怪罪偶然或谴责神意。二、从受精到灵魂的第一次呼吸,再从第一次呼吸到我们的灵魂甘愿放弃,我们的本性如何;何种元素造就了我们的形体,又终将促使我们分崩离析。三、如果你突然被带到高处,可以看遍人间形形色色的活动,你就会对它不以为意,因为你也会看到住在空中的诸多精灵;不论你升到高处多少次,你都会看到同样的景象——千篇一律,稍纵即逝。这些便是我们自命不凡的依仗。

25 摒弃判断,你就能得救。谁能阻止你摒弃判断呢?

26 不论在何种场合,一旦你动怒,你就已经忘掉了许多事:你忘了所有事的发生都合乎整体的本性;任何错事都与自己无关;而且发生的每件事都是过去常有,将来也会照样发生的,此刻也正在世界各地发生着;人与全人类都是亲族——并非血脉相连,而是同属于一个心灵的集体。你还忘了这一点:每个人的心灵都不啻是神明,来自那个源头;没有什么东西是我们自己的财产,就连我们的孩子,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灵魂,都来自那个源头;一切如此,都是想法使然;我们每个人都只生活在当前一刻,我们失去的也只是当前一刻。

27 经常想想那些极端不满的人,那些获得荣誉、不幸、仇恨或其他某种极致运数的人。然后再停下来想一想:如今他们何在?早已灰飞烟灭了,故事早已讲完,甚至早已被人遗忘。同时,你还应该想想这些例子:乡间府邸中的法比乌斯·卡图利努斯[法比乌斯·卡图利努斯(Fabius Catullinus),古罗马后期的政治家。]、城中花园里的卢修斯·鲁帕斯、巴亚的斯特尔提尼乌斯[斯特尔提尼乌斯(Stertinius),医生,生平不详。]、卡普里的提比略[提比略(Tiberius),古罗马皇帝(14—37),长期征战,军功显赫,56岁继岳父奥古斯都帝位,因渐趋暴虐,引起普遍不满,在卡普里岛被近卫军长官杀害。]、维利乌斯·鲁福斯——还有众多自命不凡的人。想想看,他们的那些努力根本毫无价值。运用赋予你的物质条件,让自己变得公正、自制、敬神,要明智得多。那种认为自己毫不自负的自负,最令人难以忍受。

28 “你在哪儿见过神明呢?你怎能确定他们存在,从而崇拜他们呢?”对那些这样发问的人,我先是回答,其实我们是能够看到神明的。其次,尽管我也看不到自己的灵魂,但我尊敬它。对神明也是一样:我能时常体会到他们的力量,因此我确信他们是存在的,我敬畏他们。

29 人生的救赎在于看清每一样事物的本质和整体,辨明其物质和因由,全心全意地做正确的事,讲真实的话。余下的只有接连不断地行善的乐趣,中间不留丝毫空隙。

30 阳光是存在的,尽管被墙壁、高山和无数其他障碍所阻断。共同的本质是存在的,尽管它分裂成了无数种形态的个体。富有生气的灵魂是存在的,尽管它分裂成了无数特殊的个体。富有智慧的灵魂是存在的,尽管它看上去像是分裂的。

在上述种种情况里,其他部分——比如单纯的呼吸,或者没有知觉的物质——彼此间并没有直接的吸引力,但近似之物之间的统合与吸引还是给它们建立起了一种联系。但心灵有这样一项独特的功能:它能与思想相近的其他心灵建立起密切的联系,维系着一份不断的伙伴情谊。

31 你还想要什么?延年益寿?还是将感觉和欲望延续下去?先崛起再衰微?能运用你的声音、你的心灵?你认为其中何者值得惋惜?但如果这些目标全都不值一提,那就选择最后的目标,追随理性和追随神明吧。看重上面这些外物,为死亡将它们带走而苦恼,是有悖于这一目标的。

32 我们每个人分得的时间,是无尽深渊中多么微小的片段——它很快便会消失在永恒之中;我们每个人分得的物质和灵魂,是宇宙中多么微小的部分;你在整片大地上爬过的,是多么微小的土块。想想所有这一切,不要认为有什么比积极追随你的本性指引给你的方向,顺从接受宇宙自然带给你的事物来得重要。

33 整个重点在于你那起支配作用的心灵如何发挥作用。其余一切,无论是否出于你的选择,都只是残骸与灰烟而已。

34 看淡死亡最清楚的理由,便是这一事实:就连那些奉享乐为善,视痛苦为恶的人,也觉得死亡不算什么。

35 将适时而生的事物视为唯一的善,只要能通过行为展现真正的理性,这样的机会多一些或少一些都同样满意,认为观看这个世界的时间长一些或短一些并无不同——对这样的人来说,就连死亡也并不可怕。

36 终有一死的人啊,作为这座宏伟城邦的居民,你已经体验过了这里的生活。生命还剩五年还是五十年,又有什么关系呢?城邦的法律一视同仁。因此让你离开这座城邦,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让你离开的并非暴君或腐败的法官,而是当初将你带到这里来的自然。就像聘请喜剧演员的官员让演员离开舞台一样。“可我还没演完我的五幕戏,只演了三幕。”“的确,不过三幕也可以算是整部戏了。”完整与否,要由最初让你上场、如今让你离场的人来决定。两者你都没有干预的份。那就安详地离去吧,让你离去的神明也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

上一章:第十一卷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