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羁旅

春秋那杯茶,战国这碗酒  作者:南柯月初

历史对待失败者没有太多关注,最多只是翻个白眼。送走了假的霸主宋襄公,接下来要迎来真霸主了!

宋襄公去世后,他的称霸闹剧成了笑谈,但他的仁义也不是一无是处。公元前638年,宋国都城来了一个狼狈不堪的流浪汉求见宋襄公。一打听,原来是晋国流亡的公子。宋国当时在与楚国争霸,已经是百业凋敝、门楣倒塌,但宋襄公还是秉承着葵丘之盟的精神,以上宾之礼待他,并在他走时赠送车二十乘。多年后,楚国攻宋,宋国有亡国之危,他带兵伐楚,一仗打得楚国数年不敢北望中原。这个人就是后来的晋文公重耳。所以说,因果报应,福祸相依,谁又能算得清呢?

好汉的当年勇

所有动物的肉体都是受基因操控的玩偶。简而言之,诸如关怀、爱之类的东西其实不存在,体现了爱的一切行为都只是为了让基因更好地被延续下来而采取的行为罢了。

——《寄生兽》

我不是女人亡国论的支持者,更不鼓吹什么红颜祸水,但有时候不得不承认,男人最大的软肋就是女人,要不怎么会有夏娃是亚当的肋骨这种说法呢。无论是妹喜、妲己,还是褒姒、杨玉环,又或是本章的女主角,她们都是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君王为她们荒了朝政、误了军机、丢了城池、失了民心,世上安得两全法,宁负天下不负卿!

不爱江山爱美人,这般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原本应和梁祝白蛇齐名,但当爱情碰上了责任,尤其是事关一国甚至天下命运的责任,宠爱也就变成了荒淫,美人也都变成了荡妇。无论后世如何评价,故事里的男女主角或许还是会这样:“人们啊,终究会离散于时间的尽头。但是,我不会忘记,在这段路上,你曾温暖过,我的岁月。”

说了这么长的引子,终于要进入正题了。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作为春秋史上数一数二的霸主,晋文公的传奇人生足够单独著书立传,他的故事要从何讲起呢?还是从他的父亲和红颜祸水的小妈讲起吧,因为“春秋第一流浪汉”的称号都是拜他们所赐。

晋文公的父亲是晋献公。说到晋的发家史,还有一段小故事。周武王归天后,年幼的周成王即位。他和弟弟叔虞在花园里玩过家家,用梧桐叶撕成玉珪的形状(玉珪是天子分封诸侯的信物)递给叔虞:“以后你就是诸侯啦,宣誓效忠于我吧!”

过家家而已,他俩自然没当回事。童言虽无忌,但君无戏言啊,旁边的史官记下了这一切,就谏言让成王履行承诺,大臣们也希望天子言而有信,周成王只好封叔虞于唐,后改为晋,叔虞成了晋国的始封之君,这就是“桐叶封晋”的故事。这故事的可信度不高,因为周礼规定,即使是天子的儿子,也要从士做起,一级一级往上封。就像现在提拔干部,甭管你后台多硬,也得先下放基层锻炼两年。可信度比较高的版本应该是小时候的确封了,先做个预备干部,然后再从士一级一级提拔。

无论哪个版本,可以肯定的是,叔虞的确是晋国的老祖宗。晋地邻接戎狄,尚武之风深植朝野,所以军队战斗力极强,从立国后就逐渐蚕食周围小国,传到春秋,晋国的国土几乎占到周朝的半壁江山。晋武公在位时统一了曲沃和翼都,老子英雄儿好汉,晋献公也是一位有为的君主,史称他“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拓土开疆,为晋国霸业奠定了根基。

晋献公一生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中,最得意之作要数写入《三十六计》的经典之战——假道伐虢。假道,就是借道,借谁的道呢?虞的道。说到这个虞,还有一段题外话。当初周的祖辈还在野区打野时,部落首领被称为古公亶父,他有三个儿子。按理说应该老大即位,但他比较喜欢三子季历,因为他的才能更出众。大儿子吴太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后,并没有像电视剧里的老套情节那样展开夺位大战,为了不让父亲为难,他们主动选择离开。两位哥哥大义让贤后,季历即位,季历之子就是姬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姬发更牛,灭商建周。分封诸侯时,武王突然想起当初让贤的两位祖父,就派人四处寻找,最后在一片蛮荒之地找到了吴太伯和仲雍的后人。为了表彰先人功德,周武王将他们封在虞国,赐公爵,紧邻晋国。

虢国与晋国之间隔着虞国,但虢曾经两次派兵攻打晋,仇大了,晋献公早就想料理它了,无奈中间隔着虞国,没法下手。时间久了,虢国和虞国就像两根钉子钉在晋国的脚趾上,虽说不会致命,但十指连心啊,严重地阻碍了晋国的扩张之路。

大司空荀息给晋献公出主意:“虢国跟晋国有大仇,应先打虢国。以曲地的好马和垂棘的宝玉贿赂虞国,借道伐虢!”

晋献公觉得这个方法有点不靠谱:“虞国跟晋国也有矛盾,而虞虢两国无冤无仇。虞国为何肯借道于我,就靠好马和美玉?”

荀息微微一笑:“君上可能没听说过,虞国人一向贪图宝物,这是他们骨子里的传统。当年虞叔有一块宝玉,虞公听说后,就向虞叔索要,虞叔本不想给,但有人劝他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如果你拥有比你权势大的人没有的东西,那就是灾祸之源。虞叔听后立刻把宝玉送给虞公。但虞公又相中了虞叔的大宝剑,虞叔忍无可忍地说:‘虞公贪得无厌,既如此,日后必将杀我。’于是起兵赶走了虞公。可见虞国人对宝物是多么执着!”

晋献公委屈道:“道理我都懂,可那是宝宝的宝贝啊!”

荀息笑道:“乖,摸摸头!这就好像将内库的宝物暂时寄存在外库一般。灭了虢国后,我们可以搂草打兔子,灭了虞国,再把宝马宝玉收回来!”

晋献公依然不放心:“虞国有贤人宫之奇,必定能看穿咱们的计策。”

“不必担心,他们的品性臣早已打探清楚,虞国国君与宫之奇一起长大,因为太熟,国君反而不屑于听取其意见;而宫之奇性格懦弱,一次谏言不被采,便不会再多言。”

晋献公听后不由感慨荀息的情报工作做得真到位,从心理和性格上都能做到知己知彼,晋献公这才下定决心献宝于虞、假道伐虢。

荀息是个绝顶的外交家,他搞定虞国国君只需三步。第一,拉关系套近乎,冀国曾经侵略虞国,是晋伸出援手,重创了冀国;第二,送礼物,送上千里良驹和无价美玉;第三,统一战线、离间对手,痛斥虢国对邻国的非分企图,晋国和虞国应联合起来打破虢国的封锁,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

这三步招招打在虞国国君的心坎上,但还是要问问底下臣子的意见:“诸位对联合晋国打虞国有什么意见?”

“臣宫之奇有意见……”

“你滚!”

“好哒!”

“要是都没意见,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哈!”

正如荀息所料,虞国国君不采纳意见,宫之奇受挫后也不再劝。两国合力讨伐虢国,攻下了虢国的下阳。这次晋献公故意让出大部分战利品,让虞国尝到借道给晋的甜头,为下一步计划的实施做铺垫。

三年后,晋国再次向虞国借道伐虢,这次宫之奇实在忍不住了,一定要谏言:“君上,上次借道就差点成千古恨,幸亏晋国只是投石问路,这次他们做了万全的准备,难保不会回头灭了咱们!正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晋国与我国同宗,又怎么会害我!”

“糊涂!晋公上台后,为了集权,把恒叔和庄伯的家族势力全给清洗了,同宗之亲还能亲过人家至亲吗?!”

“我的祭品丰盛洁净,神明一定会保佑我!”

“《周书》上说,上天对人不分亲疏,只帮助有德行的人;还说五谷祭品不算芳香,只有美德才会芳香四溢;又说人们的祭品没有什么不同,有德之人的祭品神才会享用。照《周书》这么说,君主没有德行,民众就不会和睦,神明也不会享用他的祭品。如果晋国夺取了虞国,用他的美德向神明进献祭品,难道神明会不享用吗?”

虞国国君看自己吵不赢宫之奇,干脆直接下令借道给晋,并安慰他说:“放心,再借最后一次。”

宫之奇呵呵一笑:“的确是最后一次,今年腊月,虞国就变成晋国土地了,自然再无须借道!”

虞公依旧毫不在乎,他作为国君,智商那是没的说——没错,就是字面意思,的确没的说。宫之奇是睿智之人,这样的国君完全没有效忠的必要,于是连夜带着家眷跑路了。

八月,晋献公出兵从虞国借道攻打虢国,虽然不如想象中那么顺利,但还是在腊月前灭掉了虢国。班师回朝时,大军驻扎在虞国休整。虞国朝野对即将到来的灭顶之灾没有一丝警惕,还和晋国军队一起欢庆胜利。到了晚上,晋军发起突袭,很快吞灭虞国,虞国国君被俘。

当初贿赂虞国的宝玉和骏马回到晋献公手里,他一手捧着玉,一手抚着马,笑道:“玉还是当初的模样,但马,的确是老了。”

温柔乡英雄冢

从这场战役来看,晋献公也算是明君了,如果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春秋五霸之一的名头可能就排不到他儿子头上了。可是英雄难过美人关,壮士阴沟要翻船,正是后来的“骊姬之乱”,让晋国的霸业推迟了将近二十年。

骊姬之乱是怎么回事呢?故事还要从那场战争讲起。当初,晋献公为了扩充领土,打算攻打附近的骊戎。在那个大众理性未被唤醒的蒙昧时代,婚丧嫁娶、祭祀打仗,桩桩件件都要占卜一下。晋献公找到了八卦周刊的史苏。

“看卦象,此战如何?”

“情况不容乐观,翻译成人话就是——完犊子了。”

“几个意思啊?”

“卦象显示,战争可能胜利,但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危险的。看这卦象的纹路,就像一张嘴含着块骨头,这就是‘齿牙为猾’,也就是说此战之后,晋国会因口舌是非引起内乱。”

“你可别扯犊子了,谄媚蛊惑之言,寡人还能分不清吗?”

“枪林弹雨易躲,糖衣炮弹难防,最怕的还是枕边风。”

“你说我会获胜,又说获胜后会有灾,谁会相信?!”

于是晋献公带兵攻打骊戎,自然是很轻易就搞定了,这和占卜推测的差不多,但意外的收获是骊国国君送来的美女。骊国国君为了保住小命,不得不把自己的女人献给自己的敌人。唉,还是那句话,爱情是道光,绿得你发慌。晋献公对待美女自然是照单全收。

当天晚上,晋献公举行庆祝仪式,他自然不会忘了出征前给他卜卦的史苏。为了奚落他,只给他酒,不给他上菜,还派人跟史苏说:“你不是说寡人胜而不吉吗?现在寡人不仅得了江山,还得了美人,这次罚你酒而无肴,是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下次再敢胡说八道,你就卷铺盖圆润地离开!”

面对这样小心眼的国君,史苏只能说:“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卦象如此,我也只是实事求是!”

宴会结束后,人们不知是有意嘲讽还是假装关心,就问史苏咋回事,史苏无奈苦笑:“福祸相依,我的卦象并未错,国运之兴衰不在一役。夏桀讨伐施国,掳到了妹喜,妹喜带着夏桀一起浪,夏朝被团灭;商纣讨伐有苏氏,有苏氏送来了妲己,妲己带着纣王一起浪,商朝被团灭;周幽王讨伐褒国,褒国送来了褒姒,褒姒带着周幽王一起浪,西周也被团灭了。”其实有苏这么一总结,好像还真是这么回事。男人就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在荷尔蒙的驱使下,谁还没为心中的她做过傻事呢?我的女神是乒乓球校队的,我为了用球技征服她,花五百多请她们女队队长每天特训两小时,后来,我和她队长在一起了……

虽然史苏说的话很有道理,但晋献公已经溺死在温柔乡里了。电影《缝纫机乐队》里有句台词:“女人,你的名字叫贪婪。”这话有几分道理,但之所以大家会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父系社会的深远影响。古代君主除极个别像则天皇帝那样彪悍的存在外,绝大多数都是男性,于是宫斗戏就出现了,产生了众多善妒、阴险、狠辣、贪婪的女人,这既是人的本性,也是时代的产物。晋献公的新妾骊姬也跳不出这个怪圈,而且她的阴险恶毒比妹喜、妲己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有宫斗都源于争宠和夺位。话说这晋献公,老婆还真不少,他这部《宫锁心肌梗死》的主演阵容如下:齐桓公之女齐姜,她原本是指给晋献公老爹晋武公的,可是武公身体不好,没用上就归天了,晋献公捡现成的接着用,生了太子申生;北戎送来的胡姬,生了重耳;胡姬的妹妹小胡姬,生了夷吾;骊姬生了奚齐(是不是晋献公的就不一定了)。主演介绍完毕,开撕!

前面说骊姬像妹喜和妲己,实际上这话并不准确,妹喜之辈无非是借着昏君暴君的宠爱胡作非为,老公本身就不靠谱,她们只是起了加速王朝灭亡的作用,而骊姬的心机要高出好几个段位,因为晋献公还算是明君,要想让明君阴沟里翻船不是件容易的事。于是她开始拉拢帮手,她看中了宫里一个叫优施的优伶。当时伶人的地位很低,一般被当作不入流之辈,和现在被粉丝和巨额报酬包围的明星没法比。骊姬作为深居后宫的妃妾,见不到大臣,只能从献公身边的人入手,而且优施对于溜须拍马、曲意逢迎很有一套,最主要的是,他经常给献公和各位公子表演,对他们的喜好十分了解。

之所以说骊姬工于心计,因为她收买优施时并没有用金银珠宝,而是用了自己的身子。她知道优伶地位低且出不了宫,即使有钱也花不出去,他们最渴望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男欢女爱。平时连宫女都不敢直视,现在国君的老婆投怀送抱,哪里把持得住!一夜过后,优施就被收拾得服服帖帖了。还是骊姬有办法,对付男人,如果不能说服他,那就睡服他!

优施也没让骊姬失望,他出主意,先搞垮太子申生。此人宅心仁厚,说白了就是傻,容易轻信别人,最好搞定,现在只需要一个动刀的理由。

齐姜早逝,晋献公特别疼爱骊姬,想给她转正,提拔为正夫人。这个论题一提出,底下就炸锅了,有支持的也有反对的,但因为之前史苏的预言,所以反对的声音高一点。晋献公爱上了这匹野马,总想给她一片草原,于是他打算看一看天意,就请来了八卦界的几位大佬,为骊姬卜上一卦。当时占卜界最大的门派是龟仙流,他们测吉凶的办法是在龟甲上写文字,然后烧,龟壳裂后看裂纹,由此看吉凶。龟仙人拿着龟壳看了半天,惊呼道:“好凶啊!好凶!君上若立骊姬为夫人,此乃极大凶兆啊!”

晋献公:“多大?36D?”

“拜托您正经一点!”

“你这个不准,再用其他方法算一下,一定要算出吉兆为止!”

于是,又请出了第二大门派——算死草,就是拿五十根蓍草测吉凶,具体咋算的也没记载,估计跟揪花瓣测女神喜不喜欢你是一个道理。最后测的结果是吉兆,晋献公这才放心,但龟仙人说:“‘筮短龟长,不如从长’,用龟壳测的准确性更高。卦象上还说,专宠一定会造成动乱,将会夺走公羊(太子)性命,这件事的结果就像香草和臭草装到一起,十年也无法去除臭味,贻害无穷啊!”

“别give you face,you don’t want!这件事就这么定了,骊姬升为夫人,谁劝都不好使!”

晋献公力排众议扶正骊姬,之后朝堂上满是传言,都说史苏的预言可能是对的,这女人就是晋国的祸乱之源。骊姬和她的小情人优施听说后,觉得这不失为一个挑拨晋献公和太子关系的好机会。

这天晚上,骊姬跟晋献公翻云覆雨后,晋献公累得够呛,准备睡觉,突然骊姬哭了起来,晋献公忙问:“怎么了,美人儿,你不幸福?咋哭了?有啥要求尽管提!”

骊姬一脸委屈:“君上,您杀了我们母子吧!”

“这个要求……挺别致啊……”

“就算您不杀,将来也免不了一死!现在晋国上下都说妾身是祸国殃民的祸水,您现在还在君位,若百年之后您不在了,他人也饶不了我们……”

这潜台词很明确了,就是在暗指太子申生,晋献公急忙安慰道:“申生宅心仁厚,待人有礼,孝敬长辈,将来一定是个贤明君主,你的担心是多余的。”

骊姬哭得更厉害了:“都说仁厚贤明的人舍小家为大家,将来为了稳定国家局势、树立国君威信,他必定第一个拿我这个祸水开刀!况且您还在位,他就开始煽动大臣污蔑我们母子了,这是不把您放在眼里啊!”

听后,晋献公在心理上开始对太子有所疏远了,但单靠骊姬的枕边风风力还不够,为了凝聚加强版枕边风,骊姬又先后睡服了梁五和东关五二人。这两人是谁呢?说出来怕惊掉你的肱二头肌——这两人是晋献公的男宠!古代宫闱圈好混乱的说……其实这在那个时代没什么大不了的,晋献公是个双性恋,妻妾成群不过瘾,还养了两个男宠,晋国人称其为二五偶。三股枕边风一合体,怎么也得有个十几级吧,吹得晋献公有一种台风“山竹”的感觉。这次集体吹风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公子们的力量,各个击破。太子申生是最大阻力,然后就是重耳和夷吾,不能让他们抱成团。

申生被派到曲沃,重耳被派到蒲邑,夷吾被派到屈邑;骊姬再拉拢大臣,不断在晋献公这里煽风点火,终于,晋献公的心理防线被攻破了,准备换掉申生,改立骊姬的儿子奚齐为太子。但这还不算完,女人一般都有一个特点——要么不做,要么做绝!要斩草除根,彻底铲除太子党。

这一天,骊姬听从优施的计策,对太子申生说:“君上梦见你的母亲了,心中很是思念,你就代替君上去祭奠一下你的母亲吧。”

申生果然是个忠厚老实的人,带着人马就前去祭拜。按照当时的规矩,祭祀用的酒肉要拿回来,给与天人有关的活人分吃,这叫分福。于是,申生祭祀完带着酒肉回来,准备交给自己的父亲,但晋献公出去打猎了,于是把肉给了骊姬,当时也没多想,谁能猜到骊姬会在给国君的肉里做手脚呢?晋献公打猎回来,又累又饿,接下来的剧情大家应该能猜到了。晋献公刚要吃时,骊姬突然惊呼:“君上你听,肉哭泣的声音!这肉一定有问题!先让旺财来试试!”

手下牵来一只二哈,只舔了一口就差点把十二指肠都吐出来了。骊姬一个踉跄扑倒在地:“旺财!旺财你怎么了?旺财你不要死啊!我跟你相依为命,同甘共苦这么多年,一直视你如亲生骨肉,想不到今天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晋献公大怒:“肉里有毒!是谁送的肉?”

“是太子申生,看来他不仅想害死我,连君上您也想害死啊!”

晋献公估计气糊涂了,想都没想就要捉拿太子。太子逃到了曲沃,于是晋献公杀死了太子的老师杜原款。

太子在曲沃思虑今后的打算,大臣劝他:“国君不是昏君,您应该去找他申辩,相信他定会还您清白!”

太子沉默良久后说:“如果我去申辩,骊姬一定会获罪,现在父亲老了,离开了骊姬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如果因此处死了骊姬,父亲一定会痛苦万分,父亲痛苦我也会痛苦的。”

手下的人又劝太子:“那您快逃跑吧,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等风头过去,君上归天,咱再回来?”

太子掩面痛哭:“如今沉冤未雪,背着弑君杀父的罪名,哪国国君敢收留我?”随后,太子自缢身亡。

唉,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这太子真是个孝顺仁厚之人,如果最终能即位,可能也是一代贤君,但绝不会是一个有为之君,因为心太软且又愚忠愚孝,不能像重耳那般忍辱负重。

太子死了,骊姬并不罢休,她要铲除所有的竞争者,第二波目标就是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手段很简单,就是借这次太子谋反的事来一波顺风车。太子谋反不可能一个人啊,肯定得有帮手吧,平时太子跟谁最亲密啊,就重耳和夷吾。晋献公老糊涂了,骊姬说啥他都听,又下令追杀两位公子。

重耳和夷吾可不像太子那么傻。夷吾逃到了梁国,暂时蛰伏下来。

重耳也逃出了晋国,从此开始了长达十九年的流浪生涯。走在远去他乡的路上,不管你是朝前看,还是朝身后回顾,都一无所有。当然,生命也不必每时每刻都要冲刺,低沉时就当是放一个悠长假期。接下来的日子,重耳,要学会像酒一样,以水的状态流淌,以火的性格燃烧。

激流而上与退而结网

永远不要甘心屈居人下,第二名是排名最高的失败者。

——《蜘蛛侠》

太子死了,公子跑了,晋国乱了,但晋献公似乎并不打算放过自己的儿子。

重耳逃到了蒲邑,晋献公就攻打蒲邑;夷吾逃到屈邑,晋献公又讨伐屈邑。都说虎毒不食子,这是要对亲生骨肉赶尽杀绝啊。还好两位公子的根据地不止一个,重耳逃到他舅舅也就是翟国那里。重耳的舅舅对他还不错,翟国攻打戎族,俘虏了两个貌美的少女,一个叫季隗,另一个叫叔隗,都被送给重耳做老婆。重耳觉得要与兄弟同甘共苦,就分了叔隗给赵衰。赵衰一直跟随重耳流亡,不离不弃,在流亡途中多次帮助重耳脱险。重耳成为国君后,赵衰拜为大夫,是辅佐晋文公称霸的五贤士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赵国的先祖。季隗为重耳生了两个儿子——伯鯈、叔刘,这两位没什么大的建树;叔隗也为赵衰生了个儿子,他就是后来扶持三代君主稳固晋国霸业、权倾朝野的赵宣子。

夷吾本来也想去翟国,但手下冀芮说:“骊姬本就说您与公子重耳同太子合伙密谋弑父,如果您去找重耳,不是正好说明你俩是一伙的吗?!而且听说君上又要派兵追击公子重耳,我们现在跟过去,岂不是自投罗网?”夷吾觉得有道理,于是逃到了梁国,准备借助附近的秦国的势力。

两个倒霉的娃在逃亡路上吃尽了苦头,命运之神估计本想伸手帮他们一把,但这一把,把夷吾拉上了天堂,却把重耳推下了深渊。

公元前651年,就在重耳逃到舅舅家的第四个年头,晋献公终于带着自己的伟大和荒谬离世了。临死前,他也对自己专宠骊姬、逼走儿子、给晋国将来造成灾祸有所预料,于是他将荀息叫到床头:“生活就像一盒窝窝头,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有多噎人。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希望你宣誓效忠我和骊姬的儿子奚齐,虽然你看不惯她们母子,但君位一空缺,晋国必定大乱!”

“道理我都懂,可是那么多人想杀她们母子,我怕自己应付不来,扛不住压力啊!撑不住啊!”

“从前有个放羊的孩子,没事就对村民大喊狼来了,村民到后发现没有狼。第二天,孩子继续对村民大喊狼来了,村民到后依旧没有发现狼。第三天,孩子继续对村民大喊狼来了,但没人理他了。最后狼真的来了,把孩子吃了。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不……不要说谎?”

“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即使是作死,也要坚持不懈!”

“呃……可是还有重耳和夷吾两位公子以及他们的势力在朝中,真的很难啊……”

“从前有个放羊的孩子……”

“好的!我明白了!我答应你!”

“我要你发誓!如违誓言不得好死!”

“你这就过分了啊!”

“从前有个放羊的孩子……”

“好的!我同意了!我发誓即使您死而复生,活着的我也无愧于您!”

就这样,晋献公将奚齐托付给荀息。荀息担任国相,主持国政。同年九月,晋献公去世。骊姬机关算尽,以为自己终于等来了收获的日子,没想到老头子的死并不是幸福的初始,而是灭亡的开端。

当时晋国朝中掌握大权的有三人,荀息、里克和邳郑。荀息因为接受晋献公的托孤,所以不得不力保奚齐母子。但里克不同,他本是太子党的人,早就对骊姬恨之入骨,现在献公已逝,再无须顾忌,于是他先找荀息商量:“骊姬陷害太子、公子,造成晋国内乱,朝野上下多有不满,若立奚齐为君,只怕……”

荀息没听完,就一口拒绝了:“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君上临终托孤于我,君上刚薨,我就背弃承诺,岂不被天下人唾骂?!”

里克百般劝说,荀息都坚持底线不愿忤逆先君遗愿,里克没有办法,只好再找邳郑。邳郑问里克,荀息是什么态度,里克很无奈地解释了一番,说荀息如何古板死硬不愿合作。邳郑也担心,里克到底是为了公义还是私利呢?荀息如此机敏的人不愿帮助里克,难道是因为怀疑里克有颠覆晋国的野心?于是他直接问里克:“你小子要杀奚齐,是不是打算再立傀儡,挟国君以令百官?”里克赶紧解释,自己是为了公义,绝对没有专权谋逆之心,骗你是小狗。看里克这么真诚的态度,邳郑不好拒绝,于是两大权臣合谋整死了奚齐。

荀息很无奈,但原则还是要坚持的,你不是杀了骊姬的儿子吗,那我再立骊姬妹妹的儿子卓子为君,看是你杀得快,还是我立得快。里克也不服了,哎哟我这暴脾气,我倒想看看是你立得快,还是我杀得快,于是又把卓子给杀了。

荀息再找找,发现献公的儿子也就剩远逃在外的重耳和夷吾了,先君的遗命看来是无法实现了,荀息就自杀了。《左传》引用了《诗经》里的话来评价荀息:“《诗》所谓‘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荀息有焉!”就是说,白色的石头有了污点,还可以磨去,但人说过的话却无法抹去,荀息没有因为特别大的功绩永垂不朽,却因为忠诚信义青史留名。

忠义的荀息死了,弑君的里克还活着,很难说谁对谁错,也无须分清孰是孰非,都是历史的配角,唯一的作用就是推动剧情发展。面对眼前的烂摊子,里克第一个想到的是重耳,急忙寻找到重耳后对他说:“公子啊,先君已薨,祸乱之源也被臣下收拾了,您现在翻身农奴把歌唱,快回国即位吧!”

重耳一听父亲死了,顿时热泪盈眶:“终于死了!不是,我的意思是,父亲走得太突然了,我平复一下情绪……”

重耳回到里屋跟自己的随从商量:“兄弟姐妹们,我胡汉三要回去了!”

“不可!万万不可!”重耳的舅舅子犯急忙制止道,“君上在时,你不曾膝下伺候,君上薨时,你又没戴孝送葬,你这前后都违反孝道,以后如何教育臣民,所以你不配为君。”

重耳一听火了:“你几个意思啊?!我为啥不能回去尽孝,你心里没数吗?况且现在国家内乱,正需要我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刚才那套忠孝的说辞是让你忽悠里克的!真正的原因是,现在国内形势不明,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现在回去,难免被权臣架空,做个傀儡,甚至丢掉性命,倒不如让夷吾先回去试试水,打扫干净屋子,咱再回去!”

重耳听后,恍然大悟:“舅舅所言极是!干妈还是老的辣呀!”

于是重耳用子犯的那套说辞搪塞了里克,婉拒了回晋国的请求。

另一边,夷吾的情况截然相反。他在朝中的势力主要是吕甥和郤芮,这俩人一早就派人去接夷吾了,夷吾的手下都很支持他回国,毕竟共苦这么多年,全指望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呢。但吕甥还是有点道行的,他知道夷吾现在回去一定无威信可言,定会被其他权臣操控,所以需要一个靠山,他想起了刚在西部称霸的秦穆公。吕甥对晋国诸位大佬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既然大家对立谁为新君达不成一致,那不如找一个有权威的来定夺。找谁呢?秦穆公!”

大家听后都没啥意见,因为秦穆公的贤明有口皆碑。秦穆公接到晋国的请求后十分高兴,毕竟之前秦国一直在西部边陲混,中原诸侯都不承认它。现在今非昔比,中原的大国晋居然主动请他帮忙扶立新君,这件事如果做得漂亮,既能拉近秦晋关系,也可大大提升秦国在国际上的威望。

秦穆公立刻派人前去考察两位公子。秦使先到重耳这儿,子犯又教重耳:“一定要给秦使留下坏印象,让他不要选你!”

“具体如何做?”

“首先要失礼于秦,拜手而不稽首,表现得不那么尊重,再者就是私下里不要有好的招待,让秦使憎恶你。”重耳都照做了。

夷吾这边完全相反,他们太希望通过这项面试了,该给秦使的面子给足,私下里吃喝嗨歌嫖赌按摩一条龙招待周到,临行前还送了四十镒黄金。

秦穆公听了两边秦使的汇报后,做出了出乎大家意料的决定——立重耳!秦穆公毕竟是一代霸主,可不像一般俗人那样肤浅。他觉得晋献公刚刚去世,作为儿子最应该内敛低调,而不是像夷吾那样,下血本拿个国君之位,这种人格局太小,还是重耳办事更稳妥,更像一国之君。

秦穆公是厚道之人,但他手下那帮老狐狸可坐不住了:“君上宅心仁厚我们理解,但邦国大事可不能犯傻啊。如果您希望晋国强大,从此成为秦国棘手的对手,您应立重耳;但如果您只是想施恩于晋国,然后让秦国得利,那应立夷吾啊!”

秦穆公听后,恍然大悟。永远不要给潜在的对手任何机会,即使他目前只是只蚂蚁,否则,将来被踩死的就是你!于是夷吾在秦穆公的扶持下即位,即晋惠公。

这晋惠公,怎么评价呢?不能算昏君,更不能算明君,应该是个庸君吧,没做过什么值得称颂的大事,被人诟病的小事倒真不少。当初他离开秦国前,答应了秦国三件事,结果一件都没做到。

第一,他答应秦穆姬(秦穆公夫人,晋献公女儿)带贾君回晋国,并且好生照顾她。这贾君是太子申生的夫人,也就是夷吾的嫂子。夷吾的确好好照顾了,直接把嫂子给睡了,这件事让秦穆姬十分生气。当然了,这在春秋史上算不了什么,公公儿媳啊、亲兄妹啊、叔叔嫂子啊,见多了也就习惯了。

第二,他许诺即位后迎回当初被晋献公赶出去的那些公子。你当老大了,总不能亏待那些兄弟吧。夷吾的确没有亏待,直接派杀手刺杀这些兄弟,永绝后患!这些公子中,他最不放心的就是重耳,于是派出当时知名的杀手寺人披,逼得重耳不得不再次踏上流亡之路。

第三,夷吾答应将黄河以南和以西的五座城割给秦国。秦穆公答应立他为君,可不是白立的,得有报酬,这价格也算公道,不算乘人之危,但夷吾回国后就反悔了,这就有点不厚道了。一国之君如果连最基本的信义都没有,那就很难在列国中立足了。最可气的是,晋国遇到灾荒之年,秦国以德报怨,运去救济粮雪中送炭,但等到秦国灾荒年的时候,夷吾却不愿回报秦国。要不怎么说晋惠公格局小呢,贪小利弃承诺,这样的国君怎么可能称霸?!

还是那句话,配角的戏份再多,依然是配角,唯一的作用就是推动剧情的发展,关键还得看主角,只是这个时候,主角重耳还有些狼狈。

漂泊的太阳

重耳被夷吾派人追杀后,不得不逃离舅舅家,逃亡齐国。齐国是大国,晋国不敢随意侵犯。但齐国实在是太远了,要翻越太行山,再穿过卫国,而卫文公根本瞧不上这个流亡政治犯,啥资助都没给他。这可苦了重耳的团队,在经过卫国五鹿的时候,重耳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撑不住了,碰巧路边有一个农夫,就上前要一点食物。此时的重耳身上的贵族脾气还没完全消失,还未完成从一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向一个胸怀天下的君主的转变,所以对待地位低下的农夫肯定没好气:“喂,我说,你家的好吃好喝的都给小爷呈上来,等小爷发达了,亏待不了你。”

老农一看这家伙说话这么拽,就从地上捡起一块黄土递给他:“卫国特产,观音土,你要麻辣味的还是孜然味的?”

重耳立马火了,你们国君不二我吧,你一个老农也敢耍我!随手抽出鞭子要收拾他。子犯急忙拦住他,他很清楚,这段苦难的经历是对重耳很好的教育。一个君主再怎么狼狈,也绝不可失德,要有贵族的气质气节,要学会隐忍和宽厚。真龙者,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乘时之变化,可比世之英雄。

但重耳一肚子气没法发泄怎么办,子犯有办法,他接过农夫手中的黄土,对重耳说:“公子,百姓赠土,这是天意啊,老天要让我们重得故土,看来我们复国有望了!”重耳是聪明人,知道舅舅是在给自己台阶下,只好收住怒气就坡下驴,带着自己的团队继续前行。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更何况重耳一行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重耳饿得快吐胆水了,表现忠心的时候到了。他的手下介子推真舍得对自己下手,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烹熟给重耳吃。人在饿到极限时不会管那是啥肉,急眼了连自己都吃。吃完后才知道原来是介子推的肉,感动地剔了剔牙,泪流满面:“放心,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将来为你列土封疆!”传说日后重耳登上君位封赏手下时,独独忘了割肉的介子推,等想起时连忙去找,但介子推早已带着母亲隐居山林,而且他认为忠君爱国是本分,拒绝受赏。晋文公为了逼他下山,放火烧山,不料烧死了介子推,他与母亲抱树而死。晋文公懊悔不已,下令介子推忌日这天禁火,只吃冷食来纪念他,由此形成了寒食节。

重耳在团队的帮助下,终于来到齐国。齐桓公此时已经接近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以上宾之礼接待重耳一行,还把宗室之女齐姜嫁给他。这下重耳可爽翻了,住的是星级宾馆,吃的是总统套餐,还有美人相伴,还真有点乐不思晋了。

重耳搂着娇妻,端起酒杯,望着夕阳,深吸一口气:“如此美景佳人,夫复何求!还回什么晋国,还要什么霸业!”他又望向妻子,“如果有一双眼睛为我流泪,我愿意再次相信这个悲凉的人生。”

从此,重耳和齐姜过上了快乐幸福的生活。剧终……

咔!如果这么拍,是不是会被观众问候祖宗?我郑重声明啊,退票是不可能的,您不满意结局,咱还可以改嘛。

原本,重耳是打算在齐国浑浑噩噩度过一生的,但是他手下的团队可不答应啊。当初跟着你是因为你是国君候选人,虽然日子苦点,但多少有个盼头,现在可好,那么大的产业,你说抛弃就抛弃,入赘齐国当个上门姑爷,那我们如何处置那无处安放的青春?!

于是舅舅子犯找到重耳:“公子啊,齐国不能留了,桓公去世,齐国新君没什么才干,齐国已经无力助咱们复国了!”

“走什么走,这里生活这么好,我还去流浪吃苦?我有病啊?!”

“您忘记咱们的理想、坚持还有荣耀了吗?!唉,无聊望见了犹豫,达到理想不太易,即使有信心,斗志却抑止……问句天几高,心中志比天更高,自信打不死的心态活到老,OH……”

“行了!再怎么唱老子也不走!”

子犯没办法,就跟几个随从商量对策,碰巧被一个小侍女听见,她跑到齐姜那里打小报告,说姑爷打算逃走。这小宫女以为自己可以得到奖赏,没想到齐姜是个做大事的女人,重罚了她。齐姜觉得自己的丈夫应该是个盖世英雄,而不应是个整日饮酒作乐的浪荡公子,当她听到重耳准备逃跑的时候,第一感觉不是生气,而是兴奋,于是她亲自找到重耳。

“你是不是要走?”

“啊?你听谁说的,我可是打算扎根齐国的!”

“你别骗我,我都知道了。快走吧,献公之后晋国风雨飘摇,百姓无一日安宁。老天保佑才没让晋国灭亡。既然上天和国家都选中了你,迟疑不决只会招来祸患!”

“齐国如此安定,我要老死在这里!”

“糊涂!《周诗》曰:‘莘莘征夫,每怀靡及。’风尘仆仆的行人都时刻惦记自己要做的事,还唯恐做不好,更何况你这样随意放纵嗜欲、贪恋安逸,以后怎么来得及改正?晋国受封的时候,那年岁星正在阏伯的星辰,此星记载着商朝的命运。商代享有天下传了三十一位国君。史官预言说:‘唐叔的后裔享有晋国,将同商代国君的数目一样。’现在才不到一半,晋国注定要在公子您手中结束混乱,走向辉煌!”

这段对白记载于《左传·齐姜劝重耳勿怀安》,内容十分精彩,由于篇幅原因,只能截取其中的一段。这齐姜真是位才女,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但重耳还是放不下已经到手的荣华富贵,齐姜只好找子犯帮忙。一天晚上,子犯请重耳喝酒,你劝一波,我劝一波,几壶酒下肚,就把重耳灌醉了。重耳刚躺下,子犯立马招呼手下人。

“抬走!”

一阵酣睡后,重耳被颠簸的马车晃醒了:“媳妇儿,今儿咱这床咋这么硬呢?”

迷迷糊糊睁开眼:“媳妇儿,你今天卸了妆,咋这么像俺舅舅呢?”

“你仔细瞧瞧,俺就是你舅舅!”

重耳一听,酒醒了大半,左右一看,发现自己在马车上,顿时明白被阴了,那气大得呀,直接抽刀要剁了子犯,子犯赶紧跳下马车,俩人就这样一个在后面拎着刀边骂娘边追,一个在前面边哈哈大笑边跑,围着马车转了十几个回合。重耳实在跑不动了,喘着大气,把刀往地上一扔:“整天嚷嚷着要复国,要复国!要是最后复不了国,我就吃了你的肉!”

子犯听了仰天大笑:“若是大事失败了,我的肉指不定丢在哪里喂狼呢;若是大事成功了,晋国的肉都是你的,你又该嫌弃我的肉难吃了!”

重耳没办法,木已成舟,只得继续流浪了。本来打算去楚国,但一看宋襄公也在图霸,于是就近前往宋国。在去宋国的途中路过曹国,借宿几天。曹国国君本来不打算接收重耳一行的,但听说重耳天生异体——骈肋,就是胁骨紧密相连如一个整体,不像正常人那样一根一根,而是一整块板。这属生理畸形,但古人认为这是圣人之像。

曹国国君很好奇,非要看。重耳自然是拒绝的,人都有尊严,更何况贵为公子,岂容你这般羞辱,曹国国君只得暂时作罢。但好奇心就是这样,你越不让看,我越想看,于是这个猥琐的国君趁重耳洗澡的时候偷窥。重耳发现后,心中有一万只羊驼在奔腾,从此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以至于后来争霸第一战,打的就是曹国。

曹国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下流,还是有识大体的人,这人就是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她在观察了重耳的团队后对丈夫说:“这个团队不得了,都是贤臣干将,如果现在得罪了,将来会给曹国招来祸患!”僖负羁立刻派人做了佳肴给重耳他们送去,还在饭菜里放了玉璧。重耳发现后,猜到这是曹国在向自己赔礼道歉,只吃了饭,把玉璧退了回去。对于穷困潦倒的重耳来说,得到价值连城的玉璧无异于久旱逢甘霖,要是搁以前,他肯定收下了,但是经历了这么多之后,他成长了,明白一国之君的气节比生命更重要。还真应了那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现在重耳既读过万卷书又行了万里路,最重要的是阅人无数,他真正脱胎换骨了。

离开了曹国,重耳一行辗转来到宋国。此时宋国争霸已经失败,无法支援重耳复国,但宋襄公以仁义闻名天下,即使自己已经处于泥菩萨过江的境地,但还是慷慨解囊,赠送了重耳二十乘车。

离开宋国后,重耳还是转向最初的目标楚国。当时在位的是楚成王,也是一代霸主。大国就是大国,有着小国无法比拟的气魄,楚成王用“九献之礼”(宾主九次相互敬酒)为重耳接风,这是最繁复的宴饮之礼,足以看出楚成王的确是霸主的胸怀。

宴席上,楚成王问:“这样的礼节,不知公子是否满意?”

重耳赶紧拱手作揖道:“受宠若惊,已经许多年没有受到这般礼遇了!”

楚成王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那么公子打算以后怎么报答我?”

重耳面上保持着笑容,心里却道果然天下没有免费的早中晚餐和夜宵,这还没回国呢,已经开始要报酬了,于是打算搪塞过去:“楚国地大物博,美女、玉璧、山材、雀毛、象牙、犀牛皮都产自楚国,是正儿八经的啥都不缺、不差钱儿,真不知该如何报答您。”

楚成王认死理:“即使如此,公子总得报答我吧?”

没办法,人在屋檐下嘛,最美的不是下雨天,而是和你一起低头的屋檐。重耳无奈地说:“如果将来我们两国不幸在中原战场相逢,我就退避三舍之地(一舍为三十里)。如果您继续追击,那我只好兄弟归兄弟、钢刀归钢刀了。”这就是“退避三舍”的典故。

楚成王听后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是他的手下子玉不满意了。宴会结束后,他对楚成王说:“老大,这重耳非池中之物,将来定会是楚国的死敌,与其将来麻烦,不如现在剁了他!”

楚成王笑道:“这重耳志向远大且生活俭朴,言辞文雅又合乎礼仪;他的随从态度恭敬而待人宽厚,忠诚且尽力。现在的晋国国君失道寡助,我听说姬姓中唐叔的后人是最晚衰败的,既然天意要助这重耳,我要违背,岂不逆天?”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大国君主,绝不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不仅是为了在列国中有影响力,更是为了给本国国民一个值得信仰的光辉形象。晋惠公夷吾以怨报德、刻薄寡恩、背信弃义,最后和秦国交战时,连本国国民都不愿帮他,因为摊上这样的国君,自己都觉得丢人。

就在重耳打算先在楚国安顿几年的时候,秦国特使的到来,让重耳的命运出现了转机。特使带来消息,晋惠公死了,秦国准备拥立重耳为晋国新君。

重耳听后,没有感恩戴德,也没有热泪盈眶,只是沉默,长久的沉默。十九年,在外流浪整整十九年了!虽然无数次梦到回归故乡的激动场景,但这一天真的到来的时候,却又是那么平静。因为套在身上的不仅仅是国君的名号,更多的是责任。但再大的责任和困难都已经无法压垮他,因为他经历了太多。从未年轻过的人,一定无法体会这个世界的偏见。所谓的光辉岁月,并不是后来闪耀的日子,而是无人问津时,你对梦想的偏执,你是否有勇气对自己忠诚到底。

写到这儿,我停下了急速敲击键盘的手,默默打开播放器,耳机里又响起那首熟悉的歌——无聊望见了犹豫,达到理想不太易,即使有信心,斗志却抑止;谁人定我去或留,定我心中的宇宙,只想靠两手向理想挥手……不再犹豫……

第七章 第九章
网站所有作品均由网友搜集共同更新,仅供读者预览,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图书!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本站立即予以处理。
邮箱:yuedusg@foxmail.com
Copyright@2016-2026 文学吧